時隔20多年,北京附近山區重現中國豹,我國環境越來越好了?

2020-09-19 環球科學貓

作者:文/虞子期

2020年以來,我們可以說聽到了不少關於消失動植物重現地球的消息,當然對於一些消失幾十年的生物重現,確實令人比較驚訝。

因為在這些年之中,科學家或者學者們一直都在尋找它們,不知道為何每次都巧合地避開了,所以時隔很多年都沒有找到它們的足跡。久而久之,不少的科學家或學者們都會認為這種生物可能在地球上已經滅絕了,所以又重現出來真的是令人高興,因為這打消了「滅絕」的想法。

同時相對來說,如今的地球生態環境大家也可以看到,是一年不如一年,加上人類對野生動植物的破壞,它們生存的空間可以說是越來越小,所以如今發現一些稀缺性的生物基本都可以上熱搜。而根據新科學報告指出,確實又有一種一度瀕臨滅絕生物重現我國傳統棲息地。

北京附近山區重現中國豹,是什麼原因?

本次發現中國豹距離上次已經很長時間了,根據科學報告指出,已經是時隔20多年了,它的出現根據動物專家介紹,主要是受益於空前的生態保護和恢復力度,這樣才讓中國豹的野生種群數量持續恢復,活動範圍不斷擴大。

所以也才在如今的北京附近棲息地發現了它的足跡。同時根據介紹,今年最後一次看到是出現在駝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時間是在8月20日。

小五臺山和駝梁分別距北京市100多公裡和300多公裡。在20年前,中國豹在北京附近山區幾乎消失了,如今重現蹤跡,也證明了這些區域的生態系統真的在恢復了,當然最終這些種群能夠恢復到什麼程度,也需要我們人類進一步地對生態系統進行保護才行,如今只能說生態系統在好轉,但並不意味著沒有繼續維護生態系統的「餘地」,這就是中國豹的一個發現情況。

中國豹有什麼特點?種群如何?

中國豹其實就是華北豹,是金錢豹亞種中唯一生存於中國的種類,所以是中國特有的生物種群,該生物也是屬於大型貓科動物,體形似虎。雖然該生物本次是在北京附近的棲息地發現,但是它並非僅限於此。

從大的省份來說,中國豹分布十分的廣泛,在我國山西、河南、河北、甘肅東南部、陝西北部等地都是它的棲息地。由於上世紀後半葉,由於森林砍伐和肆意捕殺,中國豹數量急劇下降。

所以導致數量大規模減少,在一項評估中數據顯示出,截至2008年,分布範圍減少80%,種群數量不足500隻,同時201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所以如今的中國豹種群到底有多大,其實沒有一個精確的數據,但是可以肯定一點,那就是該生物確實還存在,並且有增長的跡象,我們也期待接下來更好地保護。

來自資深動物保護專家也說了,恢復主要原因還是「人類活動的減少和森林植被的增加,改善了中國豹的生存環境。」那下面我們就來說說我國近些年的森林變化情況。

我國森林覆蓋率已經達到什麼規模?

首先我們針對「中國豹」公布出來的一個綠化說明下,那就是主要就是中國豹棲息地的一個森林覆蓋率變化情況。根據科學報告指出,1994年太行山綠化工程全面啟動。

如今,工程區內730多萬公頃土地重新披綠,森林覆蓋率由11%提高到22.4%以上,所以這確實為中國豹提供了完美的棲息地。而對於我國整體的覆蓋率來說,也能夠體現出森林覆蓋率的大規模提升,大地更綠了。

根據國家林草局在9月發布的新數據指出,如今全國森林覆蓋率已達到22.96%,為增加全國綠色資源總量、創造良好生態環境作出了重要貢獻。所以這些年來我國對森林,草原等一些地區的生態系統恢復已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當然從美國宇航局(NASA)曾經對我國的一個高度稱讚也知道,我國讓地球更加的綠了,在生態環境的保護之中,做出的貢獻是其他國家都無法比擬的,事實證明,所以我國的環境確實越來越好了。

我們從歐洲宇航局(ESA)的一個動態森林覆蓋圖像也可以看到,我國如今大面積區域已經成為了「綠色」,就算是在沙漠地帶也出現了「綠斑點」,所以這是體現了沙漠改造的工程進度,再次說明了我國的生態環境是在往好方面的發展,未來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稀缺性的生物出現,畢竟只有一個好的生態環境,這些動植物也才更加容易生存下來,這是一個相應的關係。

相關焦點

  • 浙江消失30多年的「神獸」小靈貓重現,我國大地更綠了?
    ,這都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越來越多稀缺性的物種出現,我們生活的地球環境越來越好了。「神獸」小靈貓重現根據科學報告指出,本次發現小靈貓的區域是位於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是浙江省野生小靈貓的首筆影像記錄,這個在浙江大地銷聲匿跡30多年的「神獸」終於回到了我們的視野,所以這也說明了該物種群體在很好地適應環境。
  • 鼎湖山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頻道消息(記者 韓希、通訊員 段建新、梁千帆):記者近日到肇慶市鼎湖山採訪時獲悉,隨著生態環境的轉好,在鼎湖山自然保護區內多年不見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穿山甲又回來了。雲霧繚繞下的鼎湖山天池(韓希 攝)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歐陽學軍在接受採訪時介紹說,通過紅外線照相機拍攝到穿山甲,穿山甲重現證明這裡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表明目前的保護是積極和有效的。
  • 上千隻瀕危小青腳鷸現身江蘇鹽城,分析:我國環境越來越好
    9月22日,我們迎來了秋分節氣,這個節氣意味著太陽直射點抵達赤道,隨著秋分日一過,太陽直射點回歸南半球,我國的天氣也將繼續轉涼。伴隨著這種天氣的變化,我國的物候也正在發生變化——比如不少樹木的樹葉開始加速變黃脫落,候鳥開始遷徙。
  • 它是我國獨有物種,曾消失20多年,如今重現蹤影卻令人煩惱
    在1983年的時候,我國動物學家首次在天山山脈附近發現了這種動物,並判定它為一種全新的物種,但當人們發現它的時候伊犁鼠兔的數量就已經岌岌可危了,而在之後不久,人們就再沒發現過伊犁鼠兔的身影,時隔20多年,伊犁鼠兔又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裡,讓人高興的同時卻有人認為這並非是一件好事情,因為伊犁鼠兔數量稀少,外貌可愛,一些有錢人會想要將其據為己有,從而發布高額賞金懸賞伊犁鼠兔,這反而會對其生存造成影響
  • 闊別20多年,「長江第一鮮」——刀魚,重現浙江蘭溪!
    魚類專家分析,這種小魚為刀魚,意味著刀魚重現蘭江。為辨真偽,浙江日報記者開啟了一段尋魚之旅,並在今天的浙江日報頭版刊發。冬日的蘭江,碧藍而寧靜,江水緩緩流淌。清晨6時,天蒙蒙亮,蘭溪南門溼地公園附近的江面上,漁民陳池新站在漁船上,用力撒下一網,然後敲擊著木頭「趕」魚入網。「師傅,你見過這種魚嗎?」陳池新的船一靠岸,記者連忙將手機上點開的一張照片遞了過去。
  • 青海玉樹再現中華鬣羚,2020年還有哪些物種重現我國?
    作者:文/虞子期這些年來,隨著我國加大對生態系統的保護,可以說越來越多稀缺性生物種群出現,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生物種群的出現意味著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環境是越來越好了。當然如今全球都在說保護生態環境的問題,我國也是走在了前列,植樹造林,建立生態保護區我國可以說給全球樹立了榜樣,所以稀缺性生物重現是正常現象。
  • 時隔20多年,這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安徽越冬
    時隔20多年,安徽再次發現丹頂鶴在境內越冬。這一消息,讓鳥類愛好者大為振奮。2020年末,一名身在俄羅斯的鳥類研究者通過監測發現,當地一隻腳上帶有追蹤器的丹頂鶴飛到了安徽省馬鞍山,並在這裡逗留了下來,似有越冬的跡象。他趕緊將這個消息分享給了北京林業大學的郭玉民老師。
  • 20年栽下854萬畝防護林本市山區森林覆蓋率達到58.8%
    何建勇攝 昨天是第26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也是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開展的第20個年頭。記者從市園林綠化局了解到,本市在20年的防沙治沙中累計完成造林營林854萬畝,有效遏制了沙塵天氣。這幾天,京西林場京津風沙源治理2020年度造林項目正在進行。
  • 我國發現消失108年的植物!2020年有哪些滅絕或消失的生物重現?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2020年以來,我們已經聽到了幾波關於消失很多年的生物重現,其中我國就出現過。是不是我們地球的環境保護越來越好了,當然具體的原因還不知道。但是在枯魯杜鵑(Rhododendron adenosum)被報告出來之後,也證實了如今全球僅此1株,同時以前我們看到的大多數都是在化石之中,或被人類已經認為滅絕的物種,所以是驚喜地發現。而在6月我國又出現了一個消失百年的物種,這真的是太好了。
  • 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針對這一現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日前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論壇」上表示,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目前,有一些做計算機理論、密碼理論的學者,甚至是數學領域的學者,漸漸加入了量子信息技術研究的隊伍,我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
  • 時隔84年,這種生物重新復活,我國也發現復活的生物
    沒能進入2020年的長江白鱘 舉個例子:提到我國的國寶,大家都會說是熊貓,可是除了熊貓之外,在我國的長江之中,還有一種被稱作 長江白鱘是一種來自白堊紀的古老生物,它也是我國最大的淡水魚類,是我國的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但是長江白鱘卻並不像大熊貓一般「那麼好命」,生活在長江之中的長江白鱘,由於人類對於環境的破壞,對於它們的大量捕撈,從2003年開始,就已經無跡可尋了。
  • 下周一起北京迎來寒潮天氣,山區可達-20℃
    新京報快訊(記者 李玉坤)受西伯利亞地區強冷空氣南下的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將迎來一次大範圍寒潮天氣過程。北京地區從28日開始受到冷空氣影響, 氣溫逐漸下降,29日至30日降至最低點,降溫同時伴有4、5級偏北風,陣風7級左右。此外,28日山區有小雪或零星小雪。
  • 消失52年象鼩重現地球,似鼠非鼠,大象親屬,是地球環境變好了?
    此次發現的索馬利亞象鼩,是象鼩20個種類中最神秘的物種之一,因僅在索馬利亞被發現而得名。據最近的科學記載,上次發現這個物種已經是1968年了。而人類近些年對它的全部認知僅存於20世紀初收集的博物館39個標本了。
  • 「路通了,新房子住上了,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
    「路通了,新房子住上了,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現在路通了,新房子住上了,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李家旭告訴記者,「家裡還有兩個孩子在上學,一個幼兒園一個初中,政府為我們把學費都免了,孩子他爸之前參加了培訓做起了泥瓦匠,一個月收入也有好幾千,村裡也給我安排了個公路保潔的工作,現在我們家裡一年收入也有好幾萬了。」
  • 「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有了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日前,四川省昭覺縣谷莫村,今年76歲的彝族老黨員賈古爾哈站在今年年初剛搬進的新房子前,這樣感嘆道。過去貧困的賈古爾哈家裡,現在一年的收入可以達到八九千元的水平。  賈古爾哈的生活變化得益於村內因地制宜發展的特色產業。
  • 各地觀星條件越來越好!九月來看這些行星「唱主角」
    進入9月各地逐漸走出雨季,觀星的條件也越來越好北京時間9月6日中午,火星將與虧凸月相合。當天晚上,我們能看到它和月亮一同升起,角距離大約只有4°,這時亮度將近-2等的火星已經非常引人注目,而與月球的相會將讓它看上去稍顯暗淡。9月10日,火星將由順行轉為逆行,這時它似乎相對背景星空不動,行星的這種時刻被稱為「留」。 9月與月球相關的天象還有9月14日的金星與殘月相合。
  • 使用什麼辦法讓櫻桃果長得越來越好?
    怎樣做才能讓櫻桃長的越來越好?使用什麼方法讓櫻桃長得越來越好,品質優,產量高。在此,就不說櫻桃樹怎樣去種植和管理。因為這是櫻桃樹的基礎。總之,櫻桃在開花結果到果實成熟期間,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和急需的氮磷鉀營養物質,可以使櫻桃生長越來越好,改善品質,提高產量。
  • 我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美,社會治安越來越好,幸福感越來越強
    現在好啦,除了那些老舊的小區房,基本沒有防盜籠了,整個環境都顯得清秀整齊,社會治安比以前有了質的改變。我想這些改變得益於幾個方面:一是精準扶貧、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現在的物業管理越來越嚴,嚴格小區出入人員的管控,小區內時時的監控也是治安環境變好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美,社會治安越來越好,幸福感越來越強。
  • 臺灣雲豹消失36年後重現?已滅絕的動物為何還能現身?
    那麼,為什麼已經消失多年的臺灣雲豹會重現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臺灣雲豹緣何如此受重視?臺灣雲豹是貓科豹亞科雲豹屬下的一種動物,同時也是整個豹亞科下體型最小的動物。在整個雲豹科下一種有兩屬兩種動物,它們分別是雲豹和巽他雲豹。
  • 院士說丨潘建偉院士: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院士說丨潘建偉院士:量子信息技術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2020-11-24 1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