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NASA/JPL/University of Arizona/University of Idaho
土衛六上的狀況看上去越來越有生命存在的希望。科學家首次在這顆衛星的大氣中探測到細胞膜的構造。相關成果日前發表於《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
在地球上,細胞主要由水構成,水則被脂質構成的薄膜包圍。這些成分在土星最大的衛星上表現得很好。土衛六過於寒冷(平均表面溫度為-149℃),以至於液態水無法存在。相反,它的海洋由液態甲烷構成。因此,地球上的生命所需的類脂膜無法形成。
不過,土衛六上的生命或許由不同的物質構成。來自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Maureen Palmer和同事在這顆衛星充滿氮氣的大氣層中探測到了丙烯腈的痕跡。一項2015年的研究表明,丙烯腈尤其擅長形成構築細胞膜所需的穩定、靈活的結構。
然而,僅有細胞膜還不夠。「我們認為,細胞膜對於生命來說是必需的,但你還還需要一些遺傳物質以及某種新陳代謝。」Palmer表示。
與此同時,在土衛六的高層大氣中,「卡西尼號」太空船探測到了一種被稱為碳鏈陰離子、可能促進生命形成的分子。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Ravi Desai和同事認為,這些陰離子或許形成了更靠近表面的更大、更複雜分子所需的「種子」。
Palmer表示,土衛六厚厚的充滿氮氣的大氣層和甲烷海洋為分析同在地球上見到的任何東西完全不同的生命形式是如何進化的,提供了太陽系中最好的實驗室。(徐徐)
更多閱讀
《新科學家》相關報導(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