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方舟子說的:天不生牛頓萬古如長夜

2020-11-29 探索貓百家號

剛才在網上看到一個問題: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如何評價?我突然想起方舟子曾經在牛頓誕辰346周年發了一個短動態文字:天不生牛頓,萬古如長夜。

其實這是人類群體中心化文明思維的慣性,即一個群體的共識必然是中心化的,在這種思維慣性下,不僅古代有「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的說法,現代也有很多人,如方舟子曾經說過類似的話,天不生牛頓萬古長如夜。

看上去似乎一切都對,但是人類文明是向前發展的,並且還會在積累到一定階段發生質變。

從基因熵減信息到符號熵減信息,人類進入到文明社會,文字的誕生是最重要標誌,沒有文字就不是文明這個判斷沒任何問題。

符號信息實際上已經徹底超越了基因信息,不再需要基因信息就可以起作用,起到驅動熵減的作用。熵減加速不再看基因信息,所以人類社會的進化速度,其實並不是看基因,更是看符號信息。

不再需要基因信息的符號信息起熵減作用,標誌就是人工智慧的出現,區塊鏈技術的出現也意味著共識不再從基因信息產生,而是只需符號信息中產生。這是一個「飛躍」,去中心化共識產生了。

去中心化共識的產生,意味著將來也一定會誕生一類全新的人類群體結構文明,那就是「去中心化文明」。

去中心化文明時代,像方舟子說的天不生牛頓萬古長如夜的說法,只能成為古代儒生們推崇孔子並且神話中心人物這樣的「笑話」。

中心化文明的特徵,就是神話中心化人物。去中心化文明的特徵,神話的不是中心化人物、思想,而是神話去中心化結構本身,如共識機制。

相關焦點

  • 牛頓的第一個發明就改變了天文望遠鏡的歷史
    對於磨製凹面反射鏡,不但格裡高利頭疼,牛頓也頭疼,不過牛頓太聰明了,「天不生牛頓,萬古如長夜」嘛,既然磨製反射鏡困難,乾脆改了設計不就完了。牛頓在多次研製非球面的透鏡都失敗後,決定用球面反射鏡作為望遠鏡主鏡,他把2.5釐米直徑的金屬磨製成一個凹面反射鏡,看來理論家牛頓爵士動手能力也不差,並在主鏡的焦點前放了一個與主鏡成45度角的平面反射鏡,使經主鏡反射後的會聚光經平面反射鏡後以90度角反射出鏡筒後到達目鏡。
  • 牛頓的理論並不難,為何他還被尊為最偉大的科學家?
    他在數學方面發明了微積分,給出了二項式定理等;在天文學方面,牛頓給出了萬有引力定律,這是天文學的基礎,還發明了反射式望遠鏡;在光學方面,牛頓是粒子說的代表人物,研究了光的色散,著有《光學》;在力學方面,牛頓有偉大的牛頓三定律,這是經典力學的核心,以至於經典力學可以直接稱為牛頓力學。
  • 天不生胡文祥 交叉科學研究萬古長如夜
    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從混沌、迷信逐步走向科學,早期的科學家似乎是一位哲學大家,什麼都懂,天文、物理、數學等諸多領域什麼都揉在一起,如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達文西等。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為了深入精細研究工作的需要,科學也被分門別類地研究,而且呈現愈分愈細之勢!這樣雖然有利於科學的深入發展,但是,同時帶來了各學科之間愈來愈大的鴻溝!
  • 楊振寧的科學地位到底能不能和牛頓、愛因斯坦相提並論?
    愛因斯坦憑藉其在物理學上取得的豐碩成果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到達了能夠和那位「天不生牛頓,萬古如長夜」的牛頓齊名的高度。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之後,物理學的再一次快速發展期是在二戰之後,二戰後逐步建立起夸克理論、弱電統一理論、量子色動力學等。楊振寧就是這個時期裡的傑出代表人物。
  • 那些驚豔你的網絡小說語錄,天不生我李淳罡,劍道萬古如長夜
    疫情結束後大家都回到了正常的工作和學習生活當中,再也不能在沙發上葛優癱;再也不能不洗頭就出門;再也不能刷著抖音等著吃老媽燒好的菜。快樂的時光一去不復返。不!這樣的生活我不要啊!一、「天不生我李淳罡,劍道萬古如長夜。」——《雪中悍刀行》 作者:烽火戲諸侯烽火大大筆下的劍神李淳罡正如其名字一樣霸氣側漏有木有!奮奮最大的願望就是有一天能像這位羊裘老頭一樣強大到說出這種裝逼的話,為了達成這個夢想我可是有很努力地在工作哦。
  • 牛頓、巫術和宗教:論藝術和科學、宗教的關係
    自然與自然的定律,都隱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說"讓牛頓來吧!"於是,一切變為光明。在這段話中,亞歷山大 波普顯然是以一種略帶神學信仰的模式來評價牛頓,他認為牛頓這一切成就,就好像當時人們心目中信奉的上帝一樣,是有著無上榮光以及影響力的,牛頓的成就也在上帝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偉大。
  • 如何看待王局志安準備在美國起訴方舟子?
    據說王志安和方舟子的恩怨由來已久,又據說王志安從央視離職也與方舟子有關,去百度一搜,倒的確有很多故事,不知真假。周立波案當事人一採訪完,王局這邊就立即騰出手來,趁熱打鐵,或真或假的將採訪對象設定為了方舟子,並在微博懸賞百萬以促成這場採訪。當然,方舟子明知是陷阱,誓不接受採訪。
  • 如何看待方舟子言論:象棋起源於印度而非中國?
    獲之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在這種情況下,硬是有人說三國志裡沒有寫孟獲啊,孟獲不存在啊。史料沒說孟獲有象兵啊,怎麼就說孟獲有象兵呢?倒請問這股子嚴謹對方肘子怎麼不用了呢?方肘子說中國象棋起源於印度,資料在哪呢?方舟子說中國從沒有過象兵,中國的史料就放在那,怎麼就看不見呢?
  • 方舟子說血型學是偽科學、壞科學,那麼他親自證明了嗎
    而反科學三鬥士之一——方舟子,早在十六年前,就寫了一篇文章 《血型的科學、壞科學、偽科學和迷信》原載《牛頓-科學世界》2002年2期)。他引經據典,又旁徵博引,將血型性格的科學駁斥的體無完膚。由於血型學家根本拿不出實驗數據來自證科學,方舟子得出的血型性格是偽科學,似乎可以蓋棺定論。暫不論,方舟子的論述是否科學,方舟子的證據是否確鑿。
  • 不局限轉基因話題,客觀評價崔永元和方舟子
    如有缺漏或者錯誤請留言補充指正,謝謝!對於崔永元,我這代人是很熟悉的,畢竟從小看著他的節目長大,從他的《實話實說》節目到《小崔說事》、《電影傳奇》再到《我的抗戰》,《實話實說》、《小崔說事》中的小崔常常給人一種睿智幽默又不失真誠大氣。他能夠信心十足的把控全場,調動節目氣氛,不得不說那是的小崔絕對是一流的主持人。
  • 方舟子:90天餵豬試驗是慣例 12個權威機構認可轉基因
    方舟子認為轉基因食品不僅安全,並且便宜、環保,他說新一代的轉基因作物能改變食物的營養成分,將會讓消費者更切身地體會到其好處,而他自己也已經吃了十幾年的轉基因食品。但很多網友質疑方舟子的言論,認為轉基因食品不安全,並稱瑞士等國禁止農業近年內應用轉基因技術,方舟子將如何回應此類質疑?
  • 《經濟學人》如何報導中國?2012年全年報導217篇【3】
    《經濟學人》的中國報導所呈現的中國景觀不一定能代表事實,畢竟擁有淵遠歷史複雜現實以及不同於西方文化傳統的中國太過龐雜多元,但也正如美國著名政論家、媒介大師李普曼所說,「直接去面對所有的現實超越了我們的認知承受能力,我們並沒有做好準備去應對,人們環遊世界就必須要有世界地圖。」而《經濟學人》的中國報導,就像是為其讀者測繪這樣一份「中國環遊地圖」。
  • 方舟子幹了什麼
    4日,方舟子出席《科學成就健康》一書首發式,一男子又遞給他一個信封,說了一句「回家好好看」,轉身就走。方認出,此人正是2月1日監控錄像中的第三個男子。2月5日,方舟子向警方報案。    四個「不要相信」     方舟子到底做了什麼?
  • 如何辨別「偽科學」 方舟子給你支招
    方舟子最近,世界有些不太平。「是科學素養的問題,造成了對未知的、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的恐慌。」方舟子說。今天上午,市委組織部、市科協、市委黨校舉辦「杭州市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專題報告會」,請來「打假鬥士」方舟子作了個題目叫《科學時代的偽科學》講座。那麼究竟如何辨別科學和偽科學呢?方舟子現場支了很多招。「我也相信過偽科學」「我也曾經相信過偽科學。」
  • 方舟子幹了什麼(圖)
    4日,方舟子出席《科學成就健康》一書首發式,一男子又遞給他一個信封,說了一句「回家好好看」,轉身就走。方認出,此人正是2月1日監控錄像中的第三個男子。2月5日,方舟子向警方報案。  四個「不要相信」  方舟子到底做了什麼?  據新華社報導,方舟子新著《科學成就健康》近日由新華出版社出版發行。
  • 《萬古神帝》張若塵再次假死,重回天庭渡紅塵
    張若塵再次回到崑崙界,若是可以得到太上的幫助,偽裝之強,恐怕大多數神靈都看不穿,前往天庭也就不再有太多的暴露身份的顧忌。此次回到崑崙界再次前往天庭,除了去參加紅塵絕世樓的比武,就是了卻當年的種種舊事。千年過去,凌飛羽也已經是大聖之中的強者,二人在七生七死圖之中,一起度過了七生七世,是真正有真感情的一對戀人。
  • 倫敦瘟疫之年是牛頓的奇蹟之年嗎?
    亞里斯多德認為,天和地完全不一樣,物質組成不一樣,天上是純粹的、透明的、完美的,是不變化的,地上是土、水、氣、火四元素。運動方式也不一樣,天界的運動方式是勻速圓周運動,地上的運動方式是直線運動。笛卡爾則認為,宇宙僅僅由物質和運動構成,不分天上地下,「這個思想稱之為統一原理,直接對應哥白尼革命帶來的天和地界限打破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