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行金星的日本破曉號星空船目擊一道閃光,可能為金星閃電謎團畫下...

2021-01-20 騰訊網

我們可以從日本破曉號星空船所拍攝的金星紫外線假色影像中,看到金星雲層的模樣,據美國國家地理:繞行金星的星空船目擊一道閃光,可能為長達40年的求知之旅畫下句號。

恆星空島裡到處都有閃電。星空船曾在木星、土星和天王星的雲層中探測到閃電的蹤跡。諾姆.伊森伯格(Noam Izenberg)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行星地質學家,同時也是金星探勘分析小組(Venus Exploration Analysis Group)的副主席,他表示:「我們認為在金星的濃厚雲層中也有閃電存在」。

在去年的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上,北海道大學的行星科學家高橋幸弘(Yukihiro Takahashi)表示,目擊金星閃光的破曉號星空船「Akatsuki」,在日文中的意思為「黎明」之意。高橋的研究小組懷疑這可能是次比地球閃電還要強上十倍的閃電,或是有顆大流星在金星大氣層中爆炸。

這艘星空船上用來監測金星雲層的「閃電和氣輝相機」(Lightning and Airglow Camera)已經觀測了五年,現在才終於發現第一道閃光。這很有可能是來自金星閃電的訊號,但該團隊目前仍在分析數據,在研究結果通過審查正式發表之前,研究人員一直拒絕談論這項研究。

高橋在演講中表示:「金星是否有閃電存在的爭議,已經持續了好幾十年。」

本來先前就已經有些金星閃電的可能證據,像是星空船測量到的電磁脈衝,或是從地球觀測到的金星表面光點。但每次都有科學家質疑訊號是否真的來自閃電,或是有其他來源,像是稱為星空射線(cosmic ray)的深星空粒子閃光,或科學儀器本身的雜訊。

為了確定最近這次閃光的真相,天文學家希望能夠觀測到另一道閃光。並未參與這項新研究的伊森伯格表示:「這很有趣,他們正努力排除其他因素。」但是「空談不如實證,再度偵測才能見真章。」

如果這道閃光真的是來自閃電,那麼這項發現將是破解金星濃厚雲層詭秘本質的主要一步──包括為這種環境是否能夠維持生命提供線索。牛津大學的行星科學家柯林.威爾森(Colin Wilson)表示:「閃電可以分解原子,並提供自由基,重組形成預料之外的分子。」

漩渦中的哨聲

近半個世紀以來,科學家一直在尋找金星上的閃電,藉由望遠鏡搜索並監測星空船是否記錄到可疑的電磁嘶嘶聲。美國航太總署(NASA)卡西尼號(Cassini)星空船能夠輕易探測到地球上的閃電,它在前往土星途中,曾於1990年代後期兩度飛掠金星,但當時並沒有記錄到任何的閃光現象。

但在更早之前,就已經有關於金星閃電的線索。蘇聯曾在1960年代至1980年代之間發射金星號(Venera)登陸器,其中有部分曾在磁場與聲感測器上記錄到可疑的訊號。美國的先鋒號金星軌道器(Pioneer Venus Orbiter)也曾在1980年代偵測到高能爆發,而伽利略號(Galileo)探測器所攜帶的無線電裝置也在前往木星途中,於1990年飛掠金星時記錄到相同的現象。 1990年代中期,也曾有地面望遠鏡在金星上觀測到幾個微弱的光點。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物理學家凱倫.阿普林(Karen Aplin)說:「沒有一個訊號讓人完全信服。整體來說,很難排除其他解釋的可能性。」

歐洲星空總署(ESA)的金星快車號(Venus Express)星空船曾於2006年到2015年繞行金星旋轉,記錄到不少來自金星的「口哨模式」無線電波。在地球上,這種訊號是在首次全球大戰期間由無線電營運公司命名,他們在廣播中聽到像是口哨的聲音,擔憂可能是飛來的手榴彈,後來發現口哨聲可能是由閃電產生。

但是,「口哨模式的無線電波可能是由大氣中任何形式的不穩定性或擾動所產生,」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行星物理學家夏儂.柯瑞(Shannon Curry)如此表示。我們經常發現金星和火星發出這種訊號,這些訊號可能來自難以捉摸的閃電,但天文學家仍無法下斷言。

眼見為憑

大部分以光學搜尋閃電的方法──也就是尋找可見閃光──都沒有結果。根據威爾森的說法,有種可能性是「閃電的來源低於雲層頂部,這表示無線電波會向外發散,但很多光線卻被阻擋住了。」

破曉號星空船可以搜尋逃出金星雲層的微弱閃光。但由於這艘星空船在2010年發生引擎故障的意外,沒有進入金星軌道。只得在恆星空島內轉圈,並於2015年再度嘗試。雖然破曉號再度嘗試時成功地進入了金星軌道,但它只能屈身於狹長的軌道中,這使得星空船在大部分時間內都離金星相當遙遠。

但破曉號在五年後發現了閃光。 「我很訝異他們沒再度觀測到閃光,」柯瑞表示:「只看到到一次讓我覺得很困擾。」閃電理應成群出現的,但是她「願意相信這個發現。」

閃光看起來似乎不是由星空射線所產生的,雖然破曉號團隊相信這可能是顆火流星──流星在大氣層中爆炸發出明亮的閃光。但根據我們所知道的火流星撞擊行星的頻率來說,破曉號要恰巧觀測到火流星的機率非常低。

目前,最可能的解釋是閃電。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生裡奇.哈特(Ricky Hart)正研究這些可能來自閃電的金星訊號,他表示:「獨立的儀器誤差恰好看起來像是真實的訊號,這樣的巧合讓人難以置信。」他認為這道閃光「大力支持金星上有閃電的說法。」

藏在濃厚外星雲層中的秘密

如果這道閃光真的是閃電,那造成閃電的真相是什麼呢?尋找解答的天文學家相信這可能會改變我們對金星天空的認識。

阿普林表示,金星的硫酸雲層在恆星空島中獨一無二,因此傳統的閃電生成模型在金星上並不適用。但有個問題,科學家相信硫酸雲層的導電性相對較好,這可能會阻止電流在同一處累積到足以觸發閃電生成。

地球的雲層會藉由對流將帶電的水滴和冰晶分離開──較暖的雲層上升,而較冷的雲層下沉──因而導致閃電。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行星科學家保羅.伯恩(Paul Byrne)表示,但我們仍不清楚在金星雲層垂直混合的程度。而且破曉號無法分辨閃光發生的高度,因此如果這道閃光是閃電,那麼它可能來自高空大氣到下方深數十公裡的重要雲層之間的任何地方。

另一種可能性是金星上的閃電是因為火山爆發所引起。雖然我們目前仍未穿越金星濃厚的雲層,直接觀測到火山噴發的情形,但間接證據已讓許多行星科學家確信火山噴發仍持續發生。噴發事件會產生充滿灰燼和處於激發態的煙羽,可能會導致閃電生成。

不管這次的偵測是真是假,行星科學家將繼續尋找更多的閃光,渴望知道閃電的鍊金魔法是否正在金星上大展身手。

「閃電這種過程具有超凡的魅力,它很活躍,」 伊森伯格表示,這「可能是金星上「前生命化學」(prebiotic chemistry)的潛在推動力之一」。這表示能量的爆發可以將生命所需的分子拉攏在一起,如果這個過程發生在大氣中溫暖有水、又有陽光照射的區域,那或許能為光合微物種打造可能的避風港。

閃電也可能是造成膦(phosphine)這種氣體的真相,最近科學家在金星上發現了這種化合物(不過有些專家質疑偵測是否屬實)。而在地球上,這種氣體是由微物種產生的。如果這種氣體確實存在於金星雲層之中,那麼部分可能來自閃電與大氣的相互作用。

柯瑞說,地面望遠鏡和破曉號的再度觀測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才能說服科學社群相信閃電的真實性。伯恩表示,但在人類向金星發射新的星空任務,以穿越大氣層或在飛近雲頂之前,閃電的存在可能仍是個懸而未決的難題。

我們對金星的了解出奇地少,金星的大小和組成與地球相仿,但演化上卻天差地遠。伊森貝格說,這道閃光「讓我們有了另一個重返金星的理由。」

【溫馨提示】:文章來源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若有不妥,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金星上有閃電?神秘閃光或將解開謎題
    日本的「曉」號探測器以紫外線拍攝的金星偽色彩圖像,可以看出金星上的雲層。圖源:JAXA/PLANET-C PROJECT TEAM撰文:ROBIN GEORGE ANDREWS2020年3月1日,人類唯一一個繞金星飛行的太空飛行器——日本的「曉」號探測器看到金星的天空中發出一束神秘的閃光。
  • 太陽系神秘事件:金星閃電離奇失蹤!和地球看到的完全不一樣!
    前蘇聯的Venera 9號探測器發現了可能是油漆斑點的閃光。後來的一些Venera探測器攜帶了閃電探測器,但他們的數據與科學家們的預期並不相符。1993年,在亞利桑那州,天文學家使用望遠鏡觀測到一系列的閃光,儘管這些並沒有實質性的意義。
  • 日本探測器第二次飛向金星—新聞—科學網
  • 破曉號探測器在金星發現新現象,讓科學家極為興奮,究竟是什麼?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2018年NASA為美國政府制定的「未來太空計劃」中,竟然把金星和火星同時作為了「移民第一步方案」的考慮對象,並且為這兩顆星球量身制定了一系列「改造方案」,為什麼金星會突然在官方評價體系裡,達到了能和火星相提並論的程度呢?
  • 最新研究表明:環境極其惡劣的金星可能存在生命!
    日本「破曉號」探測器所拍攝的金星照片金星的環境有多麼的惡劣呢?超乎想像!幻想支離破碎的開始:金星探測。在1967年6月12日蘇聯發射的「金星4號」探測器任務中,探測器經過長途跋涉成功登陸金星表面,但遺憾的是金星大氣的壓力和溫度比人們原先預想的高得多,使著陸器受損故而未能發回金星探測結果。人們對金星的認知受到了挑戰,之後的探測更是暴打。
  • 日太空探測器首破解「金星微笑」由山脈高地造成
    資料圖片:縱貫金星南北的弓狀雲層,橫看猶如一道微笑。中新網1月19日電 據外媒報導,日本金星探測器「破曉號」2015年12月進入金星軌道後,觀測到一道縱貫金星南北的弓狀雲層,橫看猶如一道微笑。研究團隊日前發表報告,稱這個「金星的微笑」可能是由山脈高地造成。
  • 浩瀚宇宙科普——金星
    原本選擇的子午線是通過阿爾法區南部,在雷達下呈現亮點的橢圓形Eve的中心。在金星任務完成後,重新定義的本初子午線為通過阿喇阿德涅火山口中央峰的經線。地球的海洋地殼在板塊的邊界不斷的俯衝而下,使得平均年齡小於一億年,而金星表面的年齡估計在3至6億年間。幾條線索指出金星上的火山仍在活動中。前蘇聯的金星計劃,金星11號和金星12號探測器偵測到絡繹不絕的閃電,金星12號降落之後不久,就記錄到強大的雷聲。歐洲空間局的金星快車記錄到高層大氣中豐富的閃電。
  • 金星硫酸雲中發現生物過程才能產生的磷化氫
    根據我們對地球上生命的理解,金星是你在太陽系中幾乎不可能找到生命的地方,它的表面大氣壓力高達地球的92倍,溫度也是嚇死人的攝氏470度,簡直可以說是地獄行星,但是科學家卻在金星大氣中發現了生物過程才能產生的東西。
  • 重返金星:尋找人類未來家園
    然後在1975年,蘇聯的「金星9號」(Venera 9)成為首個在另一個行星表面拍攝圖像的探測器。我們的世界正式見識到了金星。「金星9號」及其在後來的任務中傳回的圖像顯示了一個真正獨一無二的星球:布滿裂縫的地表,籠罩在朦朧、散射的霓虹綠光下。我們以為這個星球可能被海洋覆蓋,與地球接近,但它實際上卻是個漫天毒雨的異世界。
  • 天問一號即將抵達火星,明明金星近在咫尺,為什麼不探索金星呢?
    到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對火星的探測,來收集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質成分、大氣、電離層等數據,從而給科學研究提供基礎資料,這有利於我國建立對火星基礎且全面的認識,因為火星與地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對火星的探測不僅有利於了解火星,更可以用來了解地球,同時還會有利於為人類未來尋找開闢新的家園。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其實在太陽系中,金星離我們更近,為什麼不去探測金星呢。
  • 冷知識;閃電的溫度、球狀閃電不是閃電及金星上的太陽西升東落
    一,一道閃電的長度可能只有數百米(最短的為100米),但最長可達數千米,閃電的直徑約為1米到10米。閃電的溫度,從攝氏一萬七千度至二萬八千度不等,也就是等於太陽表面溫度的3~5倍。閃電的極度高熱使沿途空氣劇烈膨脹。空氣移動迅速,因此形成波浪並發出聲音。
  • 金星看起來像水世界是這樣的
    關於金星濃密雲層下的大部分信息是由蘇聯金星15號和16號太空探測任務以及美國金星先鋒號和麥哲倫號宇宙飛船在1978年至1994年期間獲得的。根據ESO的這頁資料,今天我們已經掌握了金星表面98%的信息。這張地圖來自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球面科學展示系統。這是金星雷達數據的彙編,顯示了今天已知的金星的地形。
  • 為什麼金星大氣旋轉得比行星自身還快?雙循環系統促成超旋轉
    金星自轉非常緩慢,243個地球日才繞自轉軸旋轉一圈,然而金星的大氣完全相反,其向西旋轉的速度比金星自轉速度快上60倍。這個謎團已存在許久,最近科學家可能找到了原因,在於大氣波與子午環流的加持。1960年代左右,科學家首度發現金星大氣層的超旋轉現象:當金星每243個地球日才完成自轉一周時,金星的大氣層以每秒200米的速度向西奔馳,僅需4天就完成一趟全球旅行,這種奇怪現象如何形成與維持已困擾了科學家60年,目前科學家只在土星最大的衛星——同樣通用的泰坦(Titan)星球上才觀察到。
  • 天文知識__金星探測器
    1990年8月10日抵達金星軌道。軌道參數為297×8463公裡,傾角為85.5度。由於軌道將與金星軸線傾斜4度,飛船將幾乎(但不完全)經過北極和南極。 1990年9月15日至1991年5月14日第一個周期使用左視雷達覆蓋了約83.7%的表面。太空船的高度從北極附近的2000公裡到北緯9.5度的290公裡不等。
  • "金星二號"科考船服務近海科考26年 下月退役
    停泊在六號碼頭的「金星二號」已鏽跡斑斑。本報記者 王濱 攝「金星二號」的駕駛艙。船上的餐廳。    半島都市報11月27日訊(記者 鮑福玉 實習生 田華)「金星二號」科考船將被公開拍賣!
  • 重返金星太難了!金星因為一個元素,35年後多國啟動探索計劃
    就是說,自從上一艘太空船在1980年代中期蘇聯維加探測器進入金星的大氣層以來,數十年來工程師一直很忙,再也沒有任何新的進展。通過誘人的新研究創造了更多研究動力,科學家們希望各機構現在可以將目光投向更多甚至更大膽的金星任務。加爾文談到這項新研究對金星探索動機的潛在影響時說:「我認為這具有催化作用。
  • 「移居金星」為啥不可能?
    2020-09-16 17:22:09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移居金星」為啥不可能?它的環境惡劣到超乎想像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16日電(記者 上官雲)從古至今,每當人們仰望星空,往往會忍不住幻想:在宇宙中,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人類有沒有可能實現「星際旅行」?日前一則熱搜再一次引發了人們對這個話題的關注。
  • 金星上可能存在生命!
    他們發現,在某些條件下,確實可以通過測量磷化氫與光的相互作用來檢測到其存在。數據表明,如果磷化氫在該系外行星上的濃度與地球上缺氧生態系統(如汙水處理廠)的濃度相當,那麼其可被檢測出來。更重要的是,磷化氫不會產生任何「假陽性」——有時候,非生物現象(如閃電)或地質結構(如火山)可釋放甲烷或生物體產生的分子等,愚弄天體物理學家。
  • 科學家發現金星有生命存在可能 金星大氣層中有磷化氫 或為生命印記
    新華社倫敦9月14日電 歐洲南方天文臺14日發布新聞公報說,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在金星大氣層中探測到了磷化氫的蹤跡。分析認為,金星上可能存在未知的光化學過程等,或者有可能這些磷化氫源於某種形式的生命。團隊負責人、英國加的夫大學的簡·格裡夫斯介紹,他們利用架設在夏威夷的JCMT望遠鏡對金星進行觀測,發現了磷化氫的蹤跡,之後又通過架設在智利的大型射電望遠鏡陣列ALMA確認了這個發現。
  • 金星上發現了生命?別高興太早
    在金星有毒的大氣層高處,天文學家發現了可能存在生命的跡象一種可能是,金星上正在發生人類無法解釋的大氣或地質過程,期間產生了磷化氫,於是我們天真地以為那是外星生命。類似的事不是沒發生過,探測器曾在火星大氣中發現甲烷,一些科學家認為火星上有生命能產生甲烷,但它很可能來自各種非生物過程,比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