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泊在六號碼頭的「金星二號」已鏽跡斑斑。本報記者 王濱 攝
「金星二號」的駕駛艙。
船上的餐廳。
半島都市報11月27日訊(記者 鮑福玉 實習生 田華)「金星二號」科考船將被公開拍賣!記者27日從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了解到,由於已到了強制報廢的年限,承擔了中國沿海26年科考任務的「金星二號」科考船將在島城正式退役,12月8日將面向社會進行公開拍賣。27日下午,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船舶大隊,曾在「金星二號」上擔任了4年船長的朱萱大隊長,向記者講述了發生在這艘考察船上的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半路出家」成了科考船「一開始這艘船叫『濱海505』,是到了海洋所才改成『金星二號』的。」據朱萱介紹,「金星二號」是由上海求新造船廠建造,1974年12月建成便開始服役。起初它是在渤海石油公司做海底物探工作,主要是商用。上世紀80年代初期,由於中國的近海科考事業剛剛起步,急需擴充裝備,「金星二號」在1982年1月由渤海石油公司劃撥到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在青島踏上了近海科考的道路,主要承擔我國沿海區域的海上科考。到現在,「金星二號」的歷任船長已達到11位。
據了解,「金星二號」總長68米,吃水3.5米,排水量1100噸,船員編制26人,科學家編制47人。
承擔近海八成科考任務朱隊長說,雖然「金星二號」並不是中國現役最大的科考船,但它卻完成了中國近海絕大多數的科考任務。「像對沿海海洋地質、海洋生物、海洋物理等方面的研究,有近八成都是由『金星二號』完成的。」朱隊長說,金星二號配備有乾性室、溼性室等4個實驗室,多次執行我國重要的沿海海上調查項目,目前我國所掌握的近海海洋研究資料,大部分是由金星二號「拿」回來的。「我是1997年~2001年在『金星二號』當船長,這4年當中,『金星二號』平均每年都要出海5次。」朱隊長說,目前青島有「東方紅二號」、「北鬥號」、「業治錚號」、「大洋一號」、「向陽紅九號」等共8艘科考船,而在前幾年「金星二號」是出海頻率較高的一艘。
退役後可能被「肢解」「如果說還能用,誰也不會讓它退役!」朱隊長回憶說,他初做船長時,「金星二號」已經「23歲」了,被腐蝕得很嚴重。1998年,海洋所對其進行了一次大修,而目前,「金星二號」已經經不起大風大浪了。根據中國船級社有關規定,「金星二號」已到了強制報廢的年限,經上級主管部門批覆同意,將其報廢處理。「也不知道『金星二號』會不會和其他的科考船一樣被肢解賣廢鋼!」一位在船上待過多年的老水手感慨地告訴記者,大多數科考船退役後往往難逃被「宰割」的命運,「如果能把『金星二號』變成科普基地讓孩子們也能了解這段歷史該有多好!」
11月27日下午6時許,記者聯繫到負責拍賣「金星二號」的青島拍賣行,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金星二號」將於12月8日面向社會公開拍賣,而至於它被拍賣後到底用來做什麼,將取決於買家最後的決定。 [編輯: 麥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