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科考船綜合性能哪個強?「中山大學」號!
近日,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在上海長興島下水。 據該船總設計師、中船集團第708所主任助理吳剛介紹,「中山大學」號是目前我國排水量最大、綜合科考性能最強、創新設計亮點最多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我國是海陸兼備大國,有廣泛的海洋戰略、安全和經濟利益。進入21世紀,海洋領域國際競爭愈發激烈,與世界海洋強國相比,我國的海洋科考、海洋科技水平相對落後。
-
強在哪裡?我國綜合性能最強海洋科考船「中山大學」號下水
◎科技日報記者 龍躍梅28日,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在上海長興島江南造船下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為科考實習船命名剪彩,希望「中山大學」號承載起向海求索的使命與擔當,承載起興海強國的光榮與夢想,挺進深藍,劈波斬浪,順利平安。
-
我國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命名下水
新華社上海8月28日電(記者賈遠琨)我國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28日在位於上海長興島的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為這艘科考實習船命名,希望「中山大學」號承載起向海洋求索的使命與擔當。
-
我國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命名下水
新華社上海8月28日電 (記者 賈遠琨)我國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28日在位於上海長興島的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為這艘科考實習船命名,希望「中山大學」號承載起向海洋求索的使命與擔當。
-
「中山大學」號今天下水!中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好威水
8月28日上午,「中山大學」號科考船在上海長興島江南造船廠下水,其是中國目前最大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該船具備無限航區全球航行能力,經濟航速11.5節,最大試航速度16節,經濟航速下續航能力15000海裡,額定人員編制下自持力60天,定員100人。設計排水量約6800噸,是目前我國排水量最大、綜合科考性能最強、創新設計亮點最多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作為國內最大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具備多個「首次」。
-
我國最大海洋科考船「中山大學」號命名下水
圖說: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新民晚報訊(記者 葉薇)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昨天在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
-
全國最大最強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下水
「中山大學」號科考實習船創造多個「首次」 中山大學供圖系國內排水量最大、綜合科考性能最強、創新設計亮點最多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兼科考和人才培養雙功能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亮28日,我國最大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英文名:「ZHONG SHAN DA XUE」)在上海長興島江南造船廠下水。此次下水後,「中山大學」號將進入設備安裝、系統調試、內裝施工等階段,計劃於2020年年底試航,預計2021年年初交付使用。
-
新一代大型海洋綜合科考船「中山大學」號下水
中國船級社CCS 今天8月28日,由中國船級社(CCS)審圖和檢驗的我國最大的中山大學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H2639)在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舉行下水暨命名儀式。「中山大學」號長約114.3米,型寬19.4米,型深9.25米,具備無限航區全球航行能力
-
江南造船開建國內最大海洋綜合科考船
科考船是「摸清」南海家底的「利器」。中山大學將以完整的「海洋學科群」為基礎,進軍世界海洋科學前沿,攻克世界海洋科技難題,全面提高我國海洋科技創新能力。因此,中山大學必須擁有一艘大型綜合科考船支撐海洋科學、海洋工程、海洋技術、海洋經濟、海洋人文等多學科的海洋科考研究。
-
海上大型「移動實驗室」,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下水
8月28日,中國船舶集團七〇八所設計、江南造船建造的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在上海命名下水 「中山大學」號總長114.3米,型寬19.4米,型深9.25米,吃水6米。該船具備無限航區全球航行能力,經濟航速11.5節,最大試航速度16節,經濟航速下續航能力15000海裡,額定人員編制下自持力60天,定員100人。 「中山大學」號是目前我國排水量最大、綜合科考性能最強、創新設計亮點最多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
-
「中山大學」號科考船將聯手中國氣象局開展大型海上試驗
「依託大氣學科和科考船等優勢,中山大學將參與中國氣象局氣象觀測技術發展引領計劃等新一代氣象觀測設備研製。」2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在與中國氣象局的合作籤約儀式上表示。中大科考實習船將成為重要依託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中大與中國氣象局「牽手」確定多項合作內容,其中包括依託「中山大學」號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聯合開展大型科學實驗及氣象觀測,共享科學數據和成果。雙方還將在世界氣象組織、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和未來地球計劃等國際組織的合作領域展開合作。
-
「實驗6」號科考船成功下水,我國海洋科考又添重器
3990,總長90.6米,型寬17.0米,型深8.0米,最大速度16.5節,定員60人,續航能力達12000海裡,是目前國內3000噸級綜合科考船的旗艦船型,應用了不少創新技術。 「它是國內首艘採用國際上最新、最先進的混合冷卻D型吊艙推進技術的科考船,推進效率高、可維護性好、易於滿足水下噪聲要求。還創新採用了控制氣泡幹擾的船型一體化設計技術,結合高腹板舭龍骨及特殊設計的耐波性船型,抗風浪性能優異。同時採用先進的AFE變頻技術有效控制諧波幹擾,能實現11000米水深海底地形地貌、地質構造探測和綜合海洋環境立體探測。」
-
「中山大學」號今天下水,全國最大最強
「我命名你為『中山大學』號,願你承續並光大中山大學永恆的家國情懷,滿載一代又一代中大人和建設者的熱切期盼……」 28日,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在上海長興島江南造船下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為這艘高大威武的科考實習船命名剪彩,希望「中山大學」號承載起向海求索的使命與擔當,承載起興海強國的光榮與夢想
-
「實驗6」號科考船成功下水,我國海洋科考又添利器
「實驗6」號是一艘採用國際最先進設計理念,科考能力突出的特種用途船舶,探測手段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海海洋所原所長、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主任張偲表示,「實驗6」號填補了我國目前中型地球物理綜合科學考察船的空白,發揮專業調查船與綜合科考船功能,大力提升我國地球深部結構和深海大洋極端環境探測研究水平。
-
海洋科考實習船下水調試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8月28日,中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在上海長興島下水。下水後將開展舾裝調試,預計2021年上半年交付使用。據介紹,「中山大學」號是目前中國排水量最大、綜合科考性能最強、創新設計亮點最多的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 本報記者 賀林平攝
-
「中山大學」號今天下水了,又一大國重器取得突破
,「鯤龍」海上首飛……而今天我國海洋科考船也迎來好消息!28日,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在上海長興島江南造船下水。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為這艘科考實習船命名,希望「中山大學」號承載起向海洋求索的使命與擔當。
-
「實驗3」科考船執行東印度洋綜合科考共享航次
執行2020年東印度洋綜合科學考察共享航次有關人員合影 >「實驗3」號科考船駛離廣州碼頭 禤礎茵/攝 9月16日,在完成系列備航工作後,「實驗3」號科考船從廣州新洲碼頭基地起航,赴東印度洋執行2020年東印度洋綜合科學考察共享航次。
-
系列海洋科考利器相繼誕生,助力國家海洋科考事業實現質的飛越
在論壇開幕式上,中國船舶第七〇八研究所所長盧霖做了熱情洋溢的開幕詞,他表示,為國家海洋強國戰略提供海洋科考裝備是第七〇八研究所的神聖使命,三年前的今天,第七〇八研究所成功舉辦了第一屆海洋科學考察船技術高峰論壇,為業界共謀科學考察船發展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臺。
-
系列海洋科考利器相繼誕生,助力我國海洋科考事業實現質的飛越
近幾年,第七〇八研究所在海洋科考船研發設計領域又有了長足的進步與發展,包括全球首艘六纜高精度短道距地震電纜三維物探船「海洋地質八號」、全球最大靜音科考船「東方紅3」號、我國首艘專業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我國首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我國首艘中型地球物理綜合科考船「實驗6」號、我國在建噸位最大的綜合科考船「中山大學」號等相繼問世,這些科考利器均將助力我國的海洋科考事業蓬勃發展。
-
揭秘科考船「實驗1」號
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2/3以上,與人類賴以生存的能源、環境等息息相關。探索海洋,離不開先進的科學考察船 「實驗1」號近日執行了首航任務,成為科學界和大眾關注的焦點。中科院高技術研究與發展局局長、科考船項目經理部總經理田靜表示:「實驗1」號將成為我國海洋科學考察事業繼往開來的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