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緩全球變暖 我們所能做的

2020-11-24 浙江在線

  

  全球變暖迫在眉睫,個人的力量可以減緩全球變暖嗎?當然可以,減少碳排放,減緩全球變暖,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住小一點的房子,把衣服擰乾了再晾。很多小事都能為減緩全球變暖出力。如果你和科學家、工商企業界以及政府聯手,可以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做出很大貢獻。下面是為減緩全球變暖我們所能做的一些事情哦。

  1、將食物變成燃料

  地球上的石油等不可再生燃料越用越少,不但價格昂貴,而且會排出大量溫室氣體,尋找可再生的綠色燃料是必然的選擇。美國能源部大力支助發展生物燃料,包括玉米、大豆、柳枝稷、城市垃圾和用過的食用油。科學家提出用乙醇做燃料,它既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又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美國每年有近190億升玉米被用來生產乙醇,環保主義者對這一做法持反對態度,玉米都用來加工成乙醇燃料了,糧食就變少了,使玉米價格猛漲。玉米加工成乙醇的過程也要耗費大量能源,且乙醇還得用卡車運輸,由於乙醇對鐵有腐蝕作用,因此現有的天然氣管道不能運送乙醇。研究人員極力探尋更好的方法製造綠色燃料,比如用樹葉、玉米殼、木頭屑、谷糠和城市垃圾等都可生產為燃料。不但使廢物得到有效利用,還降低了成本,更加經濟環保。科學家經過幾十年的精心研究發現,氫是一種很好的無汙染燃料,使用氫燃料電池的汽車是名副其實的「綠色燃料」汽車。

  2、為綠色家居制定計劃

  汙染空氣的不只是汽車,還有你居住的房子。據官方數據統計,住宅能耗佔溫室氣體排放的16%,所以要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就必須制定綠色家居計劃。推崇自然、環保、綠色家居已然成為潮流趨勢。怎樣才能打造綠色家居使自己健康自然地生活其中?低科技的實用技術可以讓你的新家最節能,比如,密封窗戶和門來調控熱量、空氣和溼度;用天然無毒材料如再生牛仔褲對車庫、閣樓和地下室進行隔熱處理;用雙層玻璃和大窗簾來阻止窗戶免受陽光直曬。強調自然通風。其次,可以考慮使用再生能源如太陽能系統、小型風輪機和地熱泵來提供家用電力,既環保又節能。再者,選購有「綠色標籤」的環保家居用品也是必須的。

  3.使用節能燈

  照明所消耗的電力佔了全世界電力的20%,相當於每天要燒掉60萬噸煤。而這些電力中有40%都是被老式的白熾燈消耗的。白熾燈所消耗的電力大部分都被浪費在產生熱量上,真正用於照明的部分卻非常少。

  節能燈是現在節能減排形勢下普通白熾燈泡的理想替代品,不但節省電費,而且使用壽命更是白熾燈的好幾倍。緊湊型螢光燈(CFL)非常節能。和白熾燈相比,緊湊型螢光燈(CFL)能在同樣的照明效果下節省75%到80%的電力,而且使用壽命是白熾燈的10倍。緊湊型螢光燈的成本是白熾燈的三到五倍,但電力使用是白熾燈的四分之一,而且使用壽命會更長。如果在2030年之前把所有舊白熾燈泡都換成緊湊型螢光燈,那麼全世界每年能節省的電力相當於650座發電站,而且還能將釋放到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減少7億噸。

  4.公共場所使用LED照明

  在公共場所使用發光二極體(LEDs)照明不但節能,還能省錢。去年12月,美國在市裡一家停車場的地板裝上LED進行檢測,結果能耗比用高壓鈉燈泡低40%。雖然LEDs價格與之相比貴二三倍,但多年不用維護,而傳統燈泡必須每18個月更換一次,所以前者可省下不少維護費。其它類型的LED已經廣泛用於交通信號燈、戶外顯示器和露天大型運動場,甚至機場跑道也用上了LEDs。

  5.支付煙塵排放稅

  為減少碳排放,政府可以考慮徵收煙塵排放稅。煙塵排放稅很簡單,就是超過排放標準的企業必須多支付費用,而不達排放標準的企業可以出售其指標。這樣就可以促進企業和個人減少能源消耗。倡導者還認為煙塵排放稅能讓全球減少80億噸碳的排放。6.選擇小房子

  如今,人們都嚮往大房子,但大房子在無形中會增加碳的排放量,還需要更多的能量來加熱和致冷,就拿暖氣供應來說,大房子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來維持溫度。房子越大,對環境的影響也大,現在美國每戶家庭每年平均要排放18噸溫室氣體,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和非再生能源。而如果大家都選擇小房子,除了為節省空間和開支,碳排放也會大大減少。

  7.將衣服擰乾晾曬

  衣服也與二氧化碳排放有關?當然,衣服的清洗方式決定了它是否環保。有關數據顯示,一件衣服76%的碳排放來自其使用過程中的洗滌、烘乾、熨燙等環節。不使用洗衣機將衣服擰乾晾曬,也不使用烘乾機,這樣洗衣可以減少90%的二氧化碳排放。

  8.重織舊毛衣

  將舊毛衣收集起來加工成新毛線和毛衣,這樣比使用新毛線加工要減少76%的能耗,並減少71%的溫室氣體。

  9.建造節能建築

  紐約時代廣場已經設計出特別節能的大樓。大樓的牆體將用55%的混凝土和45%爐渣材料建成,不但非常保暖且更加結實。還將利用衛生間出來的汙水來衝廁所,用天然氣自己發電,供應大樓室內大部分用電,減少燒煤排放的二氧化碳。這些花費3500萬美元的措施幾年內就可以節能上千萬美元。

  位於中國廣州一座號稱「全球最節能建築」的摩天大樓「珠江大廈」(Pearl River Tower)被認為是對抗環境汙染的一盞「明燈」。這座大廈利用風能、太陽能發電。設計者還採用曲線外形設計,面向盛行風的方向,令大廈的外形可以增加風速,迫使其穿過風力渦輪機所在大樓的位置,打造超高品質、超低能耗、綠色環保的建築。珠江大廈正在引領綠色建設技術的新潮流。

  10.利用地熱當空調

  地熱是一種更加符合生態健康原理的取暖方式,可利用地下淺層地熱資源提供製冷和供熱,實現冬暖夏涼。

  美國曼哈頓蓋了一處新樓,利用地熱當空調。用水泵抽取地下水進行室內循環,地下水溫保持在恆定的13攝氏度,夏天能給房子降溫,冬天能給房子取暖。此房子的屋頂還種有易養活的花草植物,有兩個日光反射鏡,跟隨太陽轉動,將陽光反射到大樓裡,減少白天的人工照明。

 

相關焦點

  • 減緩全球變暖 我們所能做的51件事情
    全球變暖迫在眉睫,個人的力量可以減緩全球變暖嗎?
  • 地質工程技術能否減緩全球變暖
    科學家近日警告說,有些人寄希望於通過在海面上製造人工白雲反射陽光以抵消全球變暖效應,然而這種做法將會使事情變得更加糟糕。該做法是指通過海上小型船隊向大氣中噴射鹽霧來製造白雲,這只是減緩全球變暖效應的「地質工程」技術方法中的一種。而研究者們正在對這類方法的實施可能性進行調查。
  • 全球變暖對人類的危害 全球變暖我們能做什麼
    什麼是全球變暖?為什麼全世界都在說要防止全球變暖?全球變暖有什麼影響?  什麼是全球變暖?  全球氣候變暖是一種和自然有關的現象,是由於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吸收與發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簡單說就是全球的溫度都在變高。  為什麼會發生全球變暖?  主要由溫室效應、氣溶膠顆粒和煙塵,以及太陽活動的波動造成。
  • 聯合國呼籲採取措施減緩全球變暖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今天在泰國曼谷發布氣候變化報告指出,各國應該採取切實措施,減緩全球氣溫升高的趨勢
  • 丁一匯:近15年全球變暖減緩 自然因素是主因—新聞—科學網
    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在10月23日舉行的中英氣候變化科學交流會上表示,海洋表層溫度上升的減弱和太陽活動的顯著減弱等自然因素是近15年全球變暖出現減緩和停頓的主要原因
  • 丁一匯:近15年全球變暖減緩 海洋等自然因素是主因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永報導 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在10月23日舉行的中英氣候變化科學交流會上表示,海洋表層溫度上升的減弱和太陽活動的顯著減弱等自然因素是近15年全球變暖出現減緩和停頓的主要原因。
  • 近15年全球變暖出現減緩 專家稱自然因素是主因
    近15年全球變暖出現減緩 專家稱自然因素是主因   中新網10月24日電 據中國氣象局網站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在10月23日舉行的中英氣候變化科學交流會上表示,海洋表層溫度上升的減弱和太陽活動的顯著減弱等自然因素是近15年全球變暖出現減緩和停頓的主要原因。
  • 全球變暖減緩空氣流動 或是極端天氣成因
    科學家說, 類似2011年美國的乾旱和2003年歐洲的熱浪在內的一些極端事件可能是由全球變暖導致北半球巨大的波狀天氣流移動速度減緩引發的。該結論來自一項針對環繞地球的迂迴空氣系統的研究。據路透社報導,這一結論有助加深人們對這些極端事件的理解。
  • 全球變暖對人類社會意味著什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而且同樣顯而易見的是,人們對全球變暖是不是真實的,它是不是重要,以及它對人類社會意味著什麼,存在著分歧。對這些不一致的報導有興趣的公民應當得出什麼結論呢?而且,如果答案是,全球變暖是真的,它有多重要呢?在我們所面臨的其他問題,例如,持久性失業、飆升的公共債務、低烈度戰爭以及核擴散中,我們對全球變暖的關注應該排在什麼位置?
  • 全球變暖對人類社會意味著什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而且同樣顯而易見的是,人們對全球變暖是不是真實的,它是不是重要,以及它對人類社會意味著什麼,存在著分歧。對這些不一致的報導有興趣的公民應當得出什麼結論呢?而且,如果答案是,全球變暖是真的,它有多重要呢?在我們所面臨的其他問題,例如,持久性失業、飆升的公共債務、低烈度戰爭以及核擴散中,我們對全球變暖的關注應該排在什麼位置?
  • 全球變暖我們應當做些什麼?
    關於全球氣候變化有很多「偽」爭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就像巨大的毯子一樣讓全球變暖嗎?全球變暖的不確定性意味著我們應當暫停行動嗎?我們應當投入更多資金用於研究碳平衡技術、碳封存技術嗎?印度和中國應當承擔中期減排中的大部分責任嗎?  然而,圍繞全球變暖有個真正的爭論:除了研究之外,在未來的10年或者20年我們還應該做什麼?
  • 港科大團隊揭示藍綠藻被病毒殺死的機制 有助於減緩全球變暖
    新華社香港10月6日電(記者張雅詩)香港科技大學研究團隊近日揭示了環保細菌藍綠藻被一種名為噬藻體的病毒殺死的機制,這項新發現有望提升藍綠藻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未來將有助於減緩全球變暖。  據科大研究人員介紹,藍綠藻在海洋中進行光合作用為海洋生物提供氧,地球逾20%的二氧化碳經由藍綠藻吸收。
  • 地球工程:削弱太陽輻射,減緩全球變暖
    編者按:隨著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氣候變化問題越來越突出。極地冰冠和高山冰川都在不斷融化,動物們正在改變遷徙模式,植物也在改變活動周期,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正在經歷著更加嚴峻的考驗。面對氣候變暖問題,科學界也提出了不少解決方案,包括在大西洋建造巨型強防止暖流到達並加熱冰川,以及建立大型人工島來解決沿海城市面臨的威脅等。
  • 科學家發現快速減緩全球變暖方法
    【美聯社華盛頓1月12日電】多國科學家組成的科研小組說,他們已經發現能在短期內減慢全球變暖且預防數百萬人死於不潔淨空氣的方法。所以不要再過多關注二氧化碳了。
  • 緩減全球變暖趨勢,海立睿能在行動
    加拿大北極地區冰架坍塌無疑是全球變暖的又一個信號。 那麼,導致全球變暖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人們焚燒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並將其焚燒時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即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透過性,而對地球發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強烈吸收地面輻射中的紅外線,導致地球溫度上升,即溫室效應。
  • 全球變暖是有好處的,但為何科學家都抵制全球變暖?答案很簡單
    現如今,全球變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隨著人類的不斷發展,工業化進程越來越快,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到空氣,給大氣造成了一定的汙染。相信大家都知道全球變暖之後所帶來的影響,不僅海平面會上升,就連人類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 海洋溫度變化會改變全球變暖「步調」?
    這是在氣溫升高創紀錄之時,成員國達成的新的創紀錄的全球協議。根據該協定,全球氣溫增幅在2100年將控制在比工業革命前高2℃以內併力爭控制在1.5℃。  未來,溫室氣體繼續排放將導致氣候系統所有組成部分發生變化。21世紀全球海洋將繼續變暖。熱量將從海表傳向中深層海洋,並影響海洋環流的變化。
  • 減緩消融,科學家給冰川蓋「被子」
    綜合考慮21世紀中國冰川對全球變暖響應,結合冰川學相關的預測模型,到本世紀末冰川仍將繼續退縮,特別是我國80%的山地冰川以小冰川(面積小於1平方公裡)為主,應對氣候變暖,尤為脆弱。大量冰川消融,勢必造成全球海平面升高。冰川融化後暴露的陸地和水面會吸收太陽熱量,從而導致更多冰體融化,加速地面增溫過程,加劇氣候變暖。
  • 如何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
    科學家認為:當前的變暖趨勢不可能被停止或逆轉,但是能被減慢,使得生物系統和人類社會有更多的時間去適應。因此,我們必須立即採取行動,以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進一步的氣候變化不可避免有兩個原因:首先,氣候系統有很大的慣性(主要是由於海洋的響應比較緩慢),因而溫度對已經存在於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只有部分響應。
  • 人類活動引起全球變暖 我們能做些什麼(圖)
    1月29日,英國《獨立報》援引多國氣候專家的預測結果說,本世紀全球氣溫有可能上升2攝氏度至4.5攝氏度,有的地區氣溫甚至有可能上升6攝氏度。這是一艘巡航船駛過冰島瓦特納冰原附近漂移的冰山(2006年7月13日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