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義:
在波動中,振動相位總是相同的兩相鄰質點間的距離叫做波長。
2.說明
(1)「相位總是相同」的含義是「任何時刻質點相對平衡位置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總是相等。」
(2)注意 「相鄰」二字。
(3)在橫波中,兩個相鄰的波峰(或波谷)之間的距離等于波長。
在縱波中,兩個相鄰的密部(或疏部)之間的距離等于波長。
(4)波在一個周期內向前傳播的距離為一個波長
3. 物理意義 :
反映了波動在空間上的周期性。
二.周期、頻率和振幅
因為每個質點都在做受迫振動,所以每個質點的振動頻率或周期與波源的頻率和周期是一樣的,都是ƒ (T)。因質點做簡諧運動,每個質點的振幅(A)也與波源的一致。
波的周期由波源決定,同一列波在不同介質中傳播時周期(或頻率)保持不變
每經歷一個周期的時間,波就沿傳播方向傳播一個波長的距離;
每經歷一個周期的時間,當前的波形圖與原有的波形圖相同。
三、波速
1. 定義
單位時間內振動所傳播的距離叫做波速。
2. 物理意義 :
描述的是振動形式在介質中傳播的快慢程度。
3. 說明:
(1)波速的大小由介質的性質決定,同一列波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
(2)一列波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是勻速傳播的。
(3)波速在同種均勻介質中具有某一定值,質點振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是隨時間改變的。
說明
(1)波的頻率f,由波源決定,與介質無關。
(2)波速v由介質決定,與波源無關。
(3)一列波進入兩種不同的介質,其頻率不變,波速與波長相應改變。
1. 如圖,甲為一列沿x軸傳播的簡諧波在t=0.1s時刻的波形。圖乙表示該波傳播的介質中x=2m處的質點a從t=0時起的振動圖象。則( )
A.波傳播的速度為20m/s
B.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
C.t=0.25s,質點a的位移沿y軸負方向
D.t=0.25s,x=4m處的質點b的加速度沿y軸負方向
ACD
解析
由圖像可知,波的波長為4m,周期0.2s,則波速,選項A 正確;
由於t=0.1s時質點a向上振動,故波沿x軸負方向傳播,選項B錯誤;
由a的振動圖像可知,t=0.25s,質點a的位移沿y軸負方向,選項C 正確;
t=0.1s時刻,質點b向下振動,則t=0.25s,即經過了0.15s=,質點b到達波峰位置,其加速度沿y軸負方向,選項D 正確。
2. 一列沿x正方向傳播的簡諧波t=0時刻的波形如圖所示,t=0.2s時C點開始振動,則( )
A.t=0.15s時,質點B的加速度方向沿y軸負方向
B.t=0.3s時,質點B將到達質點C的位置
C.t=0到t=0.6s時間內,B質點的平均速度大小為10m/s
D.t=0.15s時,質點A的速度方向沿y軸負方向
AD
解析
波傳到C點傳播的距離為2m用時間0.2s,則波速,
波的周期為:
,t=0.15s時,質點B振動到x軸上方,正向波峰振動,故它的加速度方向沿y軸負方向,選項A 正確;
因為質點不隨波遷移,故選項B錯誤;t=0.6s時質點B振動到波峰位置,位移為2m,故t=0到t=0.6s時間內,B質點的平均速度大小為,選項C
錯誤;t=0.15s時,質點A正由波峰向下運動,故它的速度方向沿y軸負方向,選項D正確。
3. 一列簡潛橫波,如圖中的實線是某時刻的波形圖象,虛線是經過0.2s時的波形圖象。
①假定波向左傳播,求它傳播的可能距離;
②若這列波向右傳播,求它的最大周期:
③假定波速是35m/s,求波的傳播方向。
①(n=0、1、2…);②0.8s;③ 波向左傳播。
解析
試題分析:①假定波向左傳播,向左傳播時傳播的距離為 (n=0、1、2…)。
②若這列波向右傳播,根據 (n=0、1、2…)。在所有可能的周期中,當n=0時的最大,故。
③假定波速是35m/s,波在0.2 s內傳播的距離s=vt=7m,所以個波長,故波向左傳播。
▐ 標籤:寒假預習 機械波
▐ 聲明:本文由高考物理(ID:gkwl100)內容團隊創作。轉載時請事先聯繫協商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