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射頻波段、頻率與波長對照表
射頻(RF)是Radio Frequency的縮寫,表示可以輻射到空間的電磁頻率,頻率範圍從300KHz~300GHz之間。射頻簡稱RF射頻就是射頻電流,它是一種高頻交流變化電磁波的簡稱。微波是指頻率為300MHz~300GHz的電磁波,是無線電波中一個有限頻帶的簡稱,即波長在1毫米~1米之間的電磁波,是分米波、釐米波、毫米波的統稱。 毫米波 (millimeter wave ):波長為1~10毫米的電磁波稱毫米波,它位於微波與遠紅外波相交疊的波長範圍,因而兼有兩種波譜的特點。
-
X波段是什麼_X波段波長
打開APP X波段是什麼_X波段波長 秩名 發表於 2011-12-31 17:16:31 波段在指定的最低波長與最高波長之間的波長範圍。
-
射頻電磁波譜
所以,在討論射頻電路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些電磁波頻率的知識。 為了方便理解和易於分辨,電磁波頻譜一般被分隔成若干子帶(圖)。波譜從非常低的交流頻率開始,通過可見光區,一直到達X射線和γ射線區。中波(MW:Medium Wave)或者中頻(MF:Medium Frequency)區頻率為1~3MHz。調幅(AM:Amplitude-Modulated)廣播波段(540~1630kHz)則位於LF和MF波段的一部分。
-
羅德與施瓦茨擴展其射頻和微波信號發生器頻率範圍至67 GHz
【通信產業網訊】隨著新的頻率選件的發布,R&SSMA100B現在覆蓋了31.8GHz、40GHz、50GHz和67GHz的頻率範圍。模擬微波信號發生器支持航空航天與國防、無線通信、半導體等相關應用領域。
-
微波通信入門,新人必讀!
微波,是頻率範圍300MHz~3THz的電磁波(1THz=1000GHz),也就是說,波長範圍是1米~0.1毫米(光速=波長×頻率)。 工程師們將部分微波波段進行了定義,並且單獨命名,例如我們經常聽說的Ka波段、Ku波段、C波段等。
-
一文看懂電磁波的波段命名---C波段、L波段、X波段、S波段、Ku波段、Ka波段……究竟是怎麼來的?
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波段名字,究竟是怎麼來的呢?話說,C波段、L波段、Ku波段、Ka波段等,都屬於我們常說的微波波段。微波,是整個電磁波的一部分。微波波段的最早命名記錄,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最早用於搜索目的的雷達,電磁波波長是23cm(後來改為22cm),英國人將其定義為L波段。L,是英文「Long」的開頭字母。L波段,也就是長波波段。後來,工程師們又搞出了波長為10cm的雷達,定義為S波段。S,是「short」的開頭字母。沒錯,S波段就是短波,比長波「短一點」的波。
-
都5G時代了,還不知道微波通信是啥?
微波,是頻率範圍300MHz~3THz的電磁波(1THz=1000GHz),也就是說,波長範圍是1米~0.1毫米(光速=波長×頻率)。事實上,微波通信並沒有使用微波的全部頻率。它主要使用3GHz-40Ghz這個範圍。
-
五分鐘看懂微波通信-虎嗅網
微波,是頻率範圍300MHz~3THz的電磁波,也就是說,波長範圍是1米~0.1毫米。工程師們將部分微波波段進行了定義,並且單獨命名,例如我們經常聽說的Ka波段、Ku波段、C波段等。地球同步衛星距離地面36000公裡,可以覆蓋地球表面積的三分之一,理論上來說,只需要3顆衛星,就能保證地球上任意兩個中繼站進行通信。
-
射頻電路的原理及應用
一.什麼是射頻電路? 射頻簡稱RF,射頻就是射頻電流,它是一種高頻交流變化電磁波的簡稱。每秒變化小於1000次的交流電稱為低頻電流,大於1000次的稱為高頻電流,而射頻就是這樣一種高頻電流。 射頻電路指處理信號的電磁波長與電路或器件尺寸處於同一數量級的電路。
-
電網備考小課堂|通信類:無線電波段的劃分
其實,除了無線電波之外,電磁波還包括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以及γ射線等,都會產生電磁輻射,它們之間的區別僅僅是波的頻率不同而已。當前,能用於通信的無線電頻率範圍已經從大約100kHz擴展到了約100GHz以上。人類在科學和生產實踐中通過研究和總結,將無線電波按頻率高低(也可按波長長短)劃分出不同的波段,並給予專門的名稱。
-
ku波段頻率範圍_KU波段分類
打開APP ku波段頻率範圍_KU波段分類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11-27 16:14:00 ku波段頻率範圍 KU波段是指比IEEE 521-2002標準下的K波段頻率低的波段,KU的頻段通常下行從10.7到12.75GHz,上行從12.75到18.1GHz。
-
EDA365:射頻RF電路的6大術語
射頻 RF(Radio Frequency) 射頻是電磁波按應用劃分的定義,專指具有一定波長可用於無線電通信的電磁波。頻率範圍定義比較混亂,資料中有30MHz至3GHz,也有300MHz至40GHz,與微波有重疊;另有一種按頻譜劃分的定義,是指波長從1兆m至1m範圍內的電磁波,其相應的頻率從30Hz至300MHz;射頻(RF)與微波的頻率界限比較模糊,並且隨著器件技術和設計方法的進步還有所變化。 2.
-
一種X波段非接觸式C形微帶探針設計
1引言微波組件向著集成、小型化方向發展,很多組件採用裸晶片工藝進行貼裝(比如T/R組件),常規的測試排故方法已難以滿足現代化測試要求,比如射頻板通過焊接半截線引出信號測試的方法,已完全不適合高集成度、高淨化度的組件測試。據此,本文開展了X波段非接觸式射頻探針的研究工作,以利於微波組件的調試[1]。
-
X波段2×3平面開關矩陣設計
由於射頻電路使用鍵合工藝將晶片、微帶無源電路進行連接,因此與傳統開關矩陣相比,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工藝簡單、可靠性高的特點。最後通過對一個X波段2×3平面開關矩陣設計和測試,證明了該設計的有效性。關鍵詞 開關矩陣;微帶電路;定向耦合器 微波開關矩陣由於可以提供多路微波信號的選通,在多波束一時分多址通信系統以及電子戰系統中可以實現上行和下行等多通道微波信號之間的互聯,因此在微波系統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傳統的微波開關矩陣中多使用多層板電路實現傳輸線之間的交叉互聯,由於工藝限制,使得設計複雜且成品率低。
-
@工程師,了解射頻RF電路,你需要知道這6大術語
01射頻 RF(Radio Frequency)射頻是電磁波按應用劃分的定義,專指具有一定波長可用於無線電通信的電磁波。頻率範圍定義比較混亂,資料中有30MHz至3GHz,也有300MHz至40GHz,與微波有重疊;另有一種按頻譜劃分的定義,是指波長從1兆m至1m範圍內的電磁波,其相應的頻率從30Hz至300MHz;射頻(RF)與微波的頻率界限比較模糊,並且隨著器件技術和設計方法的進步還有所變化。
-
微波通信有多種優點,對許多專用通信更為重要
1.什麼是微波微波是指波長為1米至1毫米,或頻率為300兆赫(3×10°赫)至300千兆赫(3×101赫)範圍內的電磁波。下表是整個電磁波譜的排列情況,從表上可以看出,微波波段還可以細分為「分米波」(波長為1米至10釐米)、「釐米波」(波長為10釐米至1釐米)和「毫米波」(波長為1釐米至1毫米)。可見光、X射線等也是電磁波,但它們的波長更短,頻率更高。我們把電磁波每秒鐘電振蕩的次數叫做頻率,單位叫赫茲。電磁波的波長(米)乘以它的頻率(赫)。應等於電磁波的傳播速度。
-
高性能S、C波段聲表面波微波延遲線
1引言隨著晶片材料和半導體工藝技術水平的快速發展,本文作者通過扇型結構聲表面波換能器的拓撲設計,晶片材料和製作工藝流程的優化設計,研製出S、C波段聲表面波(SAW)微波延遲線,它比聲體波(BAW)微波延遲線的結構、生產工藝流程更加簡單
-
了解射頻RF電路,你需要知道這6大術語
射頻電路指處理信號的電磁波長與電路或器件尺寸處於同一數量級的電路,作為PCB設計工程師,你當然得了解。本文,我們不妨先來學習一些和射頻電路相關的基礎術語吧。射頻是電磁波按應用劃分的定義,專指具有一定波長可用於無線電通信的電磁波。
-
微波混合集成電路射頻裸晶片的應用設計和封裝方法介紹
微波混合集成電路射頻裸晶片的應用設計和封裝方法介紹 蒯永清,董昌慧, 發表於 2020-07-06 12:49:32 引 言 作為雷達的核心部件,微波混合集成電路中,為保證電路損耗小和寄生參數低等原因
-
K波段直接數位化的高級寬帶採樣方案 ——擴展射頻可能性的邊界
K波段直接數位化的高級寬帶採樣方案 ——擴展射頻可能性的邊界 Teledyne e2v 發表於 2020-02-05 15:22:39 引言 在當今這個數字內容、網際網路用戶和物聯網設備大爆炸的世界,人們對擴展通信網絡能力的需求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