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山東11月25日電山東理工大學積極構建「一二三四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不斷加強學生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使學生擁有勇敢心靈,坦然面對困難挫折,正確緩釋放壓力,取得良好成效。
創新學校心理健康專職教師聯繫學院一個制度。2018年,學校創新實行專職心理教師聯繫學院制度。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每位專職教師定點聯繫5到6個學院,全方位指導與協助所聯繫學院開展個體心理輔導、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心理危機預防與幹預等各項工作,實現了校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無縫對接和工作全覆蓋,促進了輔導員心理育人能力的提升,增強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效。
重點建設團體輔導、生命教育兩個工作室。2018年9月,學校成立「大學生團體輔導工作室」和「大學生生命教育工作室」,開展系列富有創新性工作。團體輔導工作室對朋輩心理輔導員、帶班學長等學生骨幹進行了團體輔導技能培訓,發揮學生骨幹作用。生命教育工作室開設了生命教育體驗課,在學校易班網和「青春在線」公眾號開闢名為「生如夏花」的生命教育專區,在5.25心理健康節期間舉辦「珍愛生命」主題徵文及主題演講活動,在2019年秋季學期開展生命教育電影賞析等,引導學生關注、珍愛、生命、欣賞生命。
精心打造「走過分水嶺」「5.25心理健康節」「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 三個活動體系。2003年之前,學校在新生中開展「走過分水嶺」入學適應教育,2004年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成立以後,又同時舉辦「5.25」心理健康節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這3項活動目前均已開展了16六屆。每年秋季面向全體新生開展的「走過分水嶺」新生入學適應教育,確保「三個一」,即每位新生聽1場入學適應講座、參加1次團體輔導、收到1本心理雜誌;每年上半年面向全校學生開展「5.25」心理健康節、下半年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每屆活動參與學生人數達到萬餘人次。其中,班級心理活動設計大賽、校園心理劇大賽、人際交往訓練營、趣味心理運動會等已成為學校校園文化品牌活動。
持續加強專兼職心理教師、輔導員、班級心理委員、其他學生骨幹四支隊伍建設。學校高度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的專業化建設,形成了以專兼職心理教師隊伍為骨幹、心理輔導員及帶班輔導員隊伍為主力、班級心理委員和其他學生骨幹隊伍為依託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員參與模式。近年來,支持專職心理教師參加各類專題培訓和工作坊,提升心理諮詢專業技能,專職教師平均每年接受培訓不低於40學時;每年面向全體輔導員及新入職輔導員開展普及性培訓,使其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每年均面向班級心理委員開展認證培訓,提升班級心理委員的工作能力,做到及時發現同學中的心理問題和危機狀況並及時報告;還面向班長、團支書、帶班學長等其他學生骨幹開展團體輔導及心理問題識別培訓,有效促進心理育人工作全面開展。
不斷優化《心靈之約》報、《Together》心理雜誌、心靈之約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五個宣傳路徑。《心靈之約》報每期3000餘份,發放到全部學生宿舍。2010年創辦的《Together》心理雜誌是山東省高校第一份校園心理雜誌,在每年新生入學時發行,自2018年起發行量達到9000餘份,確保大一新生人手一冊。2009年,與中國大學生在線共建「心靈之約」網站;2012年,開通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新浪微博;2017年,開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微信公眾號。另外,還在易班網、青春在線網站開闢心理健康教育專區,進一步豐富了網絡平臺資源,實現心理知識普及的線上、線下宣傳全覆蓋。
為確保心理健康各項工作取得實效,學校不斷強化保障。強化頂層設計保障,將心理健康列入「有社會責任、有創新精神、有專門知識、有實踐能力、有健康身心」學校人才培養總目標;強化組織保障,成立以分管校領導擔任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學校、學院、班級、宿舍四級預警防控體系。強化隊伍保障,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設主任、副主任各1職,設編制7人列輔導員序列,並逐步配齊人員,中心現有專職教師5人,兼職教師13人。強化制度保障,學校先後出臺了《心理危機幹預實施方案》《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強化條件保障,每年按生均比不低於10元的標準設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經費,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面積達600餘平方米,設有預約等候室、個體諮詢室、心理測量室等各類功能室,資料、設備不斷完善。
隨著各方面工作紮實推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先後承擔或參與省部級科研課題多項,發表相關研究論文70餘篇,參編教材和著作6部,出版專著2部,多人次獲全國、山東省、淄博市科研獎勵。學校獲評全國大學生心理諮詢專委會「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單位」,多次獲「山東省大學生心理健康節優秀組織單位」, 2018年5月,學校獲批山東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示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