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三項舉措構建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生態圈

2020-12-0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上海交通大學三項舉措構建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生態圈

2009-10-09

  上海交通大學於1985年在全國高校中率先成立專業的大學生心理諮詢機構。20多年來,上海交大實現了從「視心理諮詢中心為救火隊」到「視心理諮詢中心為學生健康成長加油站」的轉變。為適應心理諮詢中心角色定位的轉變,實現心理治療、心理諮詢、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的多層次服務格局,更好地服務於學校人才培養的大局,交大著力採取三項措施熔煉四支隊伍――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兼職心理諮詢師團隊、院系學生輔導員隊伍和學生朋輩輔導員隊伍,形成了「專兼結合、個性互補、性別均衡、老中青搭配、學科優勢凸顯」的特點,構建了良性循環的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生態圈。

  一、以生態圈理念指導建設,形成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良性循環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實踐性,上海交通大學借鑑生態圈的理念,在隊伍人員構成的多元性、豐富性上下功夫。目前,學校充分發揮醫學院的學科優勢,聘請了15名精神病學、醫學心理學的教授組建心理工作專家顧問團,直接指導工作實踐和科研;在條件成熟的二級學院中,設立心理諮詢機構,配備專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方便學生就近、更有針對性地解決成長困擾。校心理諮詢中心擁有專職諮詢教師6名,全部具有名校心理學專業碩士以上學位;兼職心理諮詢師21名,全部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或國家職業心理諮詢師(二級)資格,其中博導2名;專兼職教師中男女比例大致相當;年齡分布在22-60歲之間。當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生態圈建立之後,逐漸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幾大品牌,例如:新生適應性教育品牌――新鮮人助跑計劃、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小凡傾聽系列團體輔導、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品牌――主題式校園心理情景劇大賽、機動學院的「愛薇姐姐工作室」等都獲得了同學的廣泛參與和媒體的高度好評,每學年參與各類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學生逾4500人次。

  二、以專項經費作為保障,確保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選拔培養

  學校領導高度重視,交大學指委從思政教師發展基金裡劃撥專款用於心理健康教育後備人才的培養和選拔。2005年,「上海交通大學心理健康教育骨幹教師培養計劃」吸納了來自院系和機關的38名骨幹教師參加心理中心組織的校內培訓和實習;2006年度,學校又花大力氣將國家職業心理諮詢師培訓引入校園,使輔導員們能兼顧工作和培訓學習,23名輔導員獲得國家職業心理諮詢師資格認證;2007年初,學校選派13名優秀思政教師參加體驗式培訓師資格培訓,並組建了UTJS體驗式教育中心,主要服務於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7年後學校又陸續選送了多名輔導員到校外參加培訓,獲得了國家職業心理諮詢師資格。此外,從1996年起,心理諮詢中心設立專項經費悉心指導大學生心理發展協會和橡皮筋公社兩個學生社團開展工作,每年培養130餘名成熟的學生朋輩輔導員活躍在校園的各個層面開展活動。心理諮詢中心從中擇優聘請持證輔導員加入兼職心理諮詢師的隊伍,充實學校心理諮詢的師資力量。

  三、以成長發展作為激勵,實現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穩步提升

  學校積極為個人成長和事業發展創造一切便利條件,以成就感激勵、穩定這支隊伍。針對心理工作者的特殊性,校諮詢中心牽頭組織定期不定期的案例研討和個案督導,幫助專兼職人員提高諮詢技能;大力支持專兼職人員參加全國舉辦的各類心理諮詢工作坊,加強與同行的交流和學習;舉辦心理學愛好者的沙龍和聚會,就自身的工作壓力與困惑進行交流減壓,形成個體強有力的支持系統;積極與婦委會等單位聯合舉辦「快樂父母俱樂部」,讓大家的專業所長得到更多師生的認可;鼓勵大家開設心理選修課,參與校內外優秀教學成果獎的評選;積極鼓勵大家從事科研活動,發表論文、專著等,心理諮詢教師每年都獲得學指委思政教師科研獎勵。溫馨支持的團隊氛圍、積極向上的學習風氣、充分被認可的成就感,這些無形的東西激勵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全情投入。

(責任編輯 劉憶)

相關焦點

  • 上海交通大學「後疫情時代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在滬召開
    (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7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學「後疫情時代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在滬召開。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楊振斌,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偉明,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仰頤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師生代表參加會議。
  • 上海交通大學成立教育學院
    文匯報·文匯APP報導  11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學教育學院正式成立。據學院院長劉念才教授介紹,學院面向上海乃至全國,服務基礎教育的教師教育,著力推進教育基本理論、課程與教學論、學生心理健康與促進、教育政策與實踐、教育管理與領導力、教育大數據與評價、未來教育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目前,教育學院重點發展高層次的高中學科教師教育,招生對象主要為跨學科、跨專業並有志於從事基礎教育事業、有教育情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
  • 上海交通大學成立教育學院 探索綜合性大學教師教育新路徑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 通訊員 餘天佐 江倩倩)記者近日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為響應國家培養優質教師隊伍號召,服務上海教育師資需求,在國家和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上海交大成立教育學院。
  • 上海交通大學:發揮高校健康科普教育堡壘作用 打響突發公共衛生...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迅速反應,發揮科技工作者專業優勢,以應急科普工作為重點, 增強疫情防控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積極主動配合有關部門和地方加 強疫情防控,調動社會力量,應用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合力,在疫情最關鍵的時候,全方位多角度向公眾提供權威科普知識,解讀疫情 防控措施,在緊急狀況、重大考驗面前切實履責、堅決擔當。
  • 勇擔時代重任 助力教育強國——上海交通大學成立教育學院
    光明日報客戶端報導  為了響應國家培養優質教師隊伍的號召,服務上海教育的師資需求,在國家和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上海交大成立教育學院。11月23日,上海交大教育學院成立大會在滬舉行。會上舉行了上海交通大學教育學院名譽院長、顧問委員會聘任儀式。
  • 上海交大舉行後疫情時代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
    7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學後疫情時代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在閔行校區圖信大樓8樓報告廳舉行,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焰,副主任委員馬建青、桑志芹、黃晞建,委員李樺,上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主任李正雲、上海高校心理諮詢協會會長陳增堂、復旦大學心理諮詢中心主任劉明波、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副院長李春波等多名知名心理專家與會研討
  • 山理工構建「一二三四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中宏網山東11月25日電山東理工大學積極構建「一二三四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不斷加強學生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使學生擁有勇敢心靈,坦然面對困難挫折,正確緩釋放壓力,取得良好成效。創新學校心理健康專職教師聯繫學院一個制度。2018年,學校創新實行專職心理教師聯繫學院制度。
  • 上海交通大學成立教育學院 首屆教育碩士將於明年秋季入學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11月24日記者獲悉,上海交通大學成立教育學院。首屆錄取的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將於2021年秋季入學。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該校新成立的教育學院聘任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丁奎嶺為教育學院名譽院長;聘任全國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師範大學原校長、中國教育學會原會長鍾秉林教授,以及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上海交大原黨委書記姜斯憲教授擔任顧問委員會主任。
  • 上海交通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研究院成立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研究院成立。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顧鋒在講話中回顧了上海交大心理學科的發展歷史和設立心理與行為科學研究院的曲折歷程,對老一輩專家學者們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謝,並對研究院未來的建設提出了要求。
  • 心理諮詢中心召開2020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會議
    2020年12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學心理諮詢中心舉行了2020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分享交流大會,會議主題是「心理健康,護航有我」。學生處副處長康健,華東政法大學教授、註冊督導師張海燕,心理諮詢中心專兼職諮詢師,以及來自各院系的思政老師共計40餘人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由心理諮詢中心的薛璟主持。
  • 全市醫療質量管理培訓班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開班
    12月11日,2020年遵義市醫療質量管理培訓班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開班。本次培訓班為期8天,重點圍繞提升醫療質量,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進行現場授課。此次培訓班是滬遵協作培訓項目之一,由遵義市衛生健康局主辦,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醫院發展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承辦。
  • 「防疫」援助,上海教育系統在行動!(附47所高校心理支持熱線)
    構建工作體系,充分發揮「1+8+16+X」(1個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8個高校心理示範中心、16個區心理中心以及所有學校)心理工作網絡優勢,層層部署,細化落實,全力打響疫情心理攻堅戰。發布規範指導,針對全市高校和中小學分別發布疫情期間開展心理援助和防護的工作提示,指導學校科學規範、專業有效地開展心理援助工作。
  • 招生動態|上海交通大學(非全日制)應用心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
    上海交通大學(非全日制)應用心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招生代碼:045400)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又名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建於1935年,是上海市三級甲等精神衛生專科醫院,擔負著全市精神衛生的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和對外學術交流等任務。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
    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點實驗室依託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以中心實驗室為主要基地,整合上海市精神衛生研究所、精神疾病轉化醫學實驗室、Med-X——精神衛生中心神經精神影像中心的主要專職科研隊伍、技術力量和硬體設施,建立具有開放服務能力的重性精神病基礎研究的技術平臺和結構優化的科研人才隊伍。
  • 上海交通大學創辦《新科技人文》英文刊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科技的人文轉向」已成為當今時代發展的潮流,構建負責任的科技人文評價體系成為應對人工智慧和基因工程等科學發展所帶來新問題的重要舉措。
  • 上海交通大學加強校友工作 打造人才培養閉環
    上海交通大學高度重視校友工作,秉承「聯絡聚人,服務聚心,合作聚力」工作理念,圍繞「構建平臺、服務校友、貢獻母校」工作宗旨,凝聚校友情感,創新服務品牌,匯聚校友力量,構築「招生-培養-就業-校友」人才培養閉環模式,助力學校長遠發展。一是加強制度建設,構築「上下聯動、橫向互動」的工作體系。
  • ——建構電商生態圈,鑄就深山脫貧路
    構建「網際網路+扶貧」的大格局,建設農村電子商務,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鹽津縣地處烏蒙山區,交通極為不便,同時,當地具有豐富的優勢農產品資源。針對現狀,學校根據自身的人才、學科優勢,結合當地實際需求,立足教育扶貧、科技扶貧、人才扶貧和智力扶貧,採取一系列扶貧手段,積極為當地經濟謀發展、做服務,爭取早日實現脫貧。
  • 高密市五大舉措加快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
    高密市全面落實《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立足現實滿足需要,著眼長遠發展打好基礎,高質量制定好「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不斷完善教育機制體制,加快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一是實施優質教育資源擴增行動。保障老城區,通過新建第一實驗小學西關校區、改擴建第二實驗小學紅旗校區、恆濤實驗小學教學樓、新建密水街道向陽小學等舉措,對學校進行擴容提質,讓孩子們擁有更廣闊的活動空間,享受更優質的教育。提升城郊區,針對農村學生爭擠進城上學問題,著力辦好崇文中學、開發區中學、崇文小學、卞家莊小學等一批城郊中小學,緩解中心城區就學壓力。二是爭創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
  • 「全球健康生態圈」究竟是什麼?進博會上有答案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農業與食品國際合作論壇盛大舉行,八方賓朋齊聚一堂,以產業合作的行動共襄盛舉,以互利共贏的舉措共謀未來。論壇上,伊利與芬美意、利樂、嘉吉等13家全球戰略合作夥伴現場籤約,打造行業內首個「可持續發展供應鏈全球網絡」,這也是伊利落實潘剛董事長「激活長板優勢、打造全球健康生態圈」的重要舉措。
  • 上海交大成立教育學院 首屆錄取教育學碩士明年入學
    朱思宇 攝新民晚報訊(記者 易蓉)為了響應國家培養優質教師隊伍的號召,服務上海教育的師資需求,在國家和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學成立教育學院。昨天,成立大會在上海交大徐匯校區舉行,記者獲悉,教育學院將依託上海交大綜合學科優勢、良好的社會聲譽等,致力於培養高水平、有情懷的基礎教育教師和管理者,探索綜合性大學辦教師教育的新路徑。目前,學院重點發展高層次高中學科教師教育,招生對象主要為跨學科、跨專業並有志於從事基礎教育事業、有教育情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首屆錄取的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將於2021年秋季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