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創辦《新科技人文》英文刊

2020-11-28 中國教育新聞網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科技的人文轉向」已成為當今時代發展的潮流,構建負責任的科技人文評價體系成為應對人工智慧和基因工程等科學發展所帶來新問題的重要舉措。記者日前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作為《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的英文刊,《新科技人文》英文刊創刊揭牌。

據悉,該期刊已獲得國際刊號,將瞄準世界學術前沿和國家戰略需要,打通科技與人文的界限,以跨學科和國際化為主要特色,刊載人工智慧、網絡和大數據等領域與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相交叉而產生的創新成果,讓科技人文在多學科交叉融合中逐步釋放活力、激發動力、提升能力,構建負責任的科技人文評價體系。

「科技與人文是理性與感性的化身,更是命運共同體。當前人類社會和世界發展的主要問題都需要全世界的科學家和人文社會學者一起努力方能解決。科技與人文要融合發展,首先要尊重不同學科的傳統和差異,要相互包容,尋求共同點攜手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主席朝戈金認為,「上海交通大學在新科技人文研究及評價領域邁出了讓全世界都期待的重要一步,有著重要的創新引領作用。」

相關焦點

  •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簡介: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由創建於1985年的原社會科學及工程系和文學藝術系聯合組建而成,成立於1997年1月。  學院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聘請了一批國外著名的專家、學者擔任顧問教授,還與英國伯明罕大學公共政策學院、日本神戶大學人文學部、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香港理工大學管理系、英國劍橋大學李約瑟研究中心建立了長期的教學科研合作關係。近幾年以來,學院先後派出了20餘名教師去英國、美國、日本、俄羅斯、新加坡香港、臺灣等地的大學進行學術訪問和進修,同時還引進了一批海外留學人員。
  • 中國雷射雜誌社英文刊故事: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
    2003年Chinese Optics Letters在上海光機所創刊,很長一段時間內,這是上海光機所唯一的英文期刊,也是中國唯一的英文光學期刊
  • 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海交通大學考研信息網,上海交通...
    上海交通大學低碳學院第四屆(2020)夏令營通知 上海交通大學中英國際低碳學院是由上海交通大學成立,英國愛丁堡大學、倫敦大學學院等英國高校參與合作,在上海市大力支持下創辦的碳資源管理領域國際化辦學試驗區。
  • 上海交通大學兩位教授當選2020年歐洲科學院院士
    近日,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正式公布新晉院士名單,電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過敏意與自動化系講席教授安德森·林奎斯特(Anders Lindquist)當選2020年歐洲科學院院士!此次共有來自世界範圍內的361位學者接受邀請。
  • 市科技局加力推進與上海交通大學市校合作
    1月5日,市科技局帶隊,組織廈門產業技術研究院及相關企業負責人共同前往上海交通大學洽談市校合作等相關事宜。市科技局一行參觀了區域光纖通信網與新型光通信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交大智邦科技有限公司,並與上海交通大學地方合作辦、科研院、產研院等相關部門進行了交流座談。
  • 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上海交通大學考研信息網-研究生...
    學院簡介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院(上海交大文創學院)由上海交通大學於2015年成立,美國南加州大學、閔行區政府、上海紫竹高新區(集團)有限公司多方參與共建,是上海交通大學的國際化辦學學院(詳見www.sjtu.edu.cn院系設置)。
  •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2021年入學MBA招生簡章
    上海交通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其前身是創辦於1896年的南洋公學,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之一。一個多世紀以來為國家培養了十多萬優秀人才,包括一批傑出政治家、社會活動家、實業家、科學家,如江澤民、陸定一、丁關根、汪道涵、錢學森、黃旭華等著名校友,為國家的繁榮和科技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 讓世界聽到中國呼聲 | 美國夫婦在上海創辦的進步英文雜誌
    原創 史海拾趣 上海美國研究20世紀上半葉的上海誕生了中國最早一批支持民族解放運動的英文出版物,其中就包括美國人格蘭尼奇夫婦參與創辦的《中國呼聲》雜誌。「我們久已議論要在上海辦一份英文雜誌,幫助中國人提供可在反對日本帝國主義鬥爭中使用的事實情況。當時,國民黨正想方設法粉碎抗日運動。在上海的愛國進步人士找不到可以暢所欲言的出版物。」紐西蘭作家、教育家路易•艾黎(Rewi Alley)在其自傳中這樣寫道。「但是,帝國主義的一個矛盾是,一份在外國登記的雜誌,在上海公共租界出版就可以免受中國人辦的報刊所必須接受的檢查和壓制。」
  • 我校創辦的英文期刊「Underground Space」入選Web of Science資料庫
    我校創辦的英文期刊「Underground Space」入選Web of Science資料庫 來源:土木工程學院   時間:2020-11
  • 北洋大學堂——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所現代大學
    從此,這個「校慶日」便被北洋大學(天津大學)一直沿用了近百年的時間,直至今日。 2015年,上海交通大學黨史校史研究室副主任歐七斤老師根據上海圖書館館藏盛宣懷檔案中的相關內容,考證出北洋大學堂正式「開辦」的日期為1895年10月18日,同時,還將該學堂「開課」日期的時間範圍縮小至1895年11月17-21日。
  • 香港浸會大學與北師大在珠海創辦聯合國際學院
    中新社香港六月十六日電(記者周景洛)百年名校北京師範大學與香港浸會大學合作創辦的聯合國際學院將於今年九月開學這是全國首個內地與香港高等教育合作大型項目,畢業生將獲香港浸會大學頒發學位。
  •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學與天文學」專業:全國第3,世界前50!
    QS世界大學排名橫跨5大學科群和48個學科,評估了全球83個國家地區的1368所高校。上海交通大學共12個學科進入世界前50。上海交通大學物理學與天文學學科進入QS世界大學學科排行榜前50名,排名世界第48位,位列全國第三。
  • 校長張希帶隊到上海交通大學調研
    7月10日,吉林大學校長張希帶隊來到上海交通大學調研。在上海交大閔行校區,校黨委書記楊振斌,校長、黨委副書記林忠欽會見了張希一行。吉林大學副校長、醫學部學部長趙國慶,上海交大副校長奚立峰,兩校有關部門、院系負責人參加調研座談活動。
  • 上海交通大學
    月20日在上海交通大學成立。    研究院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等相關學科的綜合優勢,培養物流工程與管理、製造與服務管理、工程管理領域的高等專業人才,為新時期我國物流及製造業產業轉型升級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培養物流與製造業世界級的精英和領袖人才。
  • 上海交通大學神話學研究院舉辦「玉成中國:神話學與考古學專家對話...
    2019年10月31日上午,由上海交通大學神話學研究院主辦的「玉成中國:神話學與考古學專家對話」論壇在閔行校區人文樓211會議室順利舉辦。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顧鋒發表論壇致辭,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黨委書記齊紅主持開幕。
  • 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 上海產生十大最具國際影響力英文學刊
    原標題: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它們影響因子均領跑全國,上海產生十大最具國際影響力英文學刊  提及國際權威學術雜誌,人們想到《自然》《科學》《細胞》等幾大學刊。其實,中國人也已經有了自己主導並高度國際化的一流學術刊物。而且,無論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上海出版的英文學術期刊在全國數一數二。
  • 我國的「交通」大學,為何英文翻譯為拼音 「Jiao Tong」
    我國常見的幾所交通大學的翻譯如下:上海交通大學: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西安交通大學:Xi』an Jiao Tong University▲上海交大但是,很多類似的高校卻不是這麼翻譯的,比如中國農業大學: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中國海洋大學: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北京郵電大學:Beijing
  • 上海英文學術期刊已進入國際頂尖評價體系
    近年來,上海英文學術期刊高速發展,打造了一批有國際影響力、領跑全國的品牌英文學術期刊。數據統計報告顯示,上海共有英文學術期刊23種,其中17種被國際最具權威的SCI資料庫收錄,佔所有英文學術期刊的73.9%,被SCI收錄的百分比名列全國前茅。
  • 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漢字文化研究中心江西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實踐基地...
    2019年3月25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漢字文化研究中心江西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實踐基地成立儀式在江西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舉行。人文學院黨委書記齊紅,中心主任王平、副主任劉元春,江西師專科研處、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的領導出席儀式。儀式由江西師專副校長姚才來主持,黨委副書記、校長葉劍致歡迎辭。齊紅、王平分别致辭。
  • 新加坡駐滬總領事蔡簦合一行訪問上海交通大學
    11月16日下午,新加坡駐滬總領事蔡簦合(Chua Teng Hoe)一行訪問上海交大,校黨委書記楊振斌,副校長徐學敏在閔行校區會見來賓。  蔡簦合對上海交通大學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他表示,今年是新中建交三十周年,兩國元首互致賀電,習近平主席指出中新合作具有很強的戰略性、前瞻性、示範性,為未來兩國關係指明了發展方向。新加坡和上海共處於「海上絲綢之路」,去年成立新加坡—上海全面合作理事會,雙方在「一帶一路」建設、金融合作、科技創新、營商環境、城市治理和人文交流等重點領域開展了多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