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的近代工業文明的中心,很多人都知道是歐洲和北美洲,近些年有到東亞的趨勢,而覺得決定工業文明的變化是什麼,一定程度上取決人口,從歐洲到美國,到東亞,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工業人口的變化造成的,也影響了世界的格局走向。

那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區域在哪裡?歐洲?美洲?還是亞洲或非洲?正確的答案是亞洲。至少目前是這個樣子的。不過有預測到了2100年,新的世界人口分布形式將發生變化,即80%的世界人口將生活在非洲和亞洲。
人口基數多是是工業人口的基礎,不過有一點要說明,就是人口基數大,不一定工業人口就多,工業人口需要通過教育,提高人口素質來實現,同時要有工業企業來滿足這部分人口就業才能實現這部分人的價值,創造財富,從而改變社會面貌。

人口就單從人口來說,未來的聯合國的人口預測如果是正確的,那麼未來亞洲和非洲的人口會很多,佔地球的主要人口的絕大多數,而亞洲和非洲的收入水平持續增長,那麼未來20年,世界市場的中心將轉移到亞洲和非洲,將從大西洋轉移到印度洋。
在未來的歲月裡,世界人口分布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中國的人口優勢很快就要難以為繼。下面是美國一份關於世界人口發展趨勢的報告。

2050年,世界總人口將從現在的70億增長到91億,前三的人口大國,印度,16.57億人口,居世界第一,為世界人力資源最充分國家。中國,13.04億人口,人口數量還會繼續下降,老齡化率突破30%,勞動力奇缺。美國,4.23億人口,人口增長以移民為主,並且還將繼續增長,人口結構年輕化。
2100年,世界人口將增長到105億, 人口前五的大國,印度,15.5億人,該國人口轉入負增長,或於2150年降至14億人。中國,9.5億人,人口負增長趨勢不可逆轉,或在2150年降至7億人。奈及利亞,7.3億人,該國人口還將繼續增長,有望於2150年達到11.5億人,為世界大國。衣索比亞,6.8億人,該國人口還將迅速增長,將在2150年達到14億人,居世界第一。美國,5.7億人,該國人口還將繼續增長,有望於2150年達到7億人。

這裡人口數量預測我們會發現,中國、美國、印度依舊是人口大國,按理應該還會保持大國的地位,而非洲的人口國家崛起,讓西方的歐洲成為邊緣國家,或許有一天,這個世界將被非洲人所佔據,因為除了非洲區域之外,目前亞洲和歐美的非洲人也愈來愈多了。
人口多要改變世界就要有一個後的重要條件,就是人口素質需要提高,今天看,非洲的人口素質還不高,需要加大教育投入,來提高人口素質,才能有我們期待的人口變化,要不更多的人口,根本不能應用工業化和國家建設,依舊成為不了未來新的世界技術、創新、經濟中心,更談不上世界中心。
近代社會,教育已經受到各國重視,相信未來非洲也會做的都很好,必定離預測的人口還是很長的時間,這段時間教育應該都會把自己的短板都補上來,那世界的工業分布,財富分布也會重新分布。
眾所周知,在當今世界,生活在富裕國家的人們基本都在北大西洋附近,他們代表了全世界11%的人口和60%的第四級收入水平的消費者市場。到2027年,如果全世界的收入水平像現在一樣增長,那麼這個數字將下降為50%。到2040年,60%的第四級收入水平的消費者將來自西方世界以外。

也難怪暢銷書《事實》的作者們這樣慨嘆:「西方世界統治下的全球經濟將很快結束」。未來的世界是屬於亞洲和非洲的。但歐美國家的很多人卻「忘記了如何和未來市場的主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