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體衛星為什麼會火爆?

2021-01-08 騰訊網

就像軌道上塞滿了科技的樂高積木一樣,立方體衛星簡單、可定製,是下一個通訊、實時天氣警報和空中眼睛的重要工具。

每顆衛星只需10萬美元,也遠比一般的雪梨房子便宜,這就是為什麼政府、州、公司、大學甚至學校都在把自己的衛星送入軌道。

太空已經打開,淘金熱正在上演。

立方體衛星屬於「小衛星」級,因為它們的重量不到600公斤。事實上,只有一公斤重,一個單位的立方體重量要輕得多,但這甚至不是他們最大的賣點。

雪梨大學空間物理學教授、CUAVA(CubeSats、uav(無人駕駛飛行器)及其應用培訓中心CUAVA主任伊弗 凱恩斯(Iver Cairns)說:「立方體衛星的想法是它們有一個標準。它們都是大約10釐米×10釐米×10釐米的立方體組合在一起,是一些標準的電氣設計系統,你可以購買一些零件組裝到它的上面,這使得這樣的衛星設計起來更加容易。」

世界各地有幾家公司出售標準化的立方衛星框架(稱為「巴士」)和組件,這使得使用它們來增加他們選擇的有效載荷變得相對簡單。

凱恩斯說:「我很喜歡這種立方衛星框架和組件,你可以將重要的部分放進去,把有效載荷放在你感興趣的部分,而不僅僅是工程的細節上。」。

有效載荷是有趣的東西,也是立方體衛星現在如此火爆的原因。他們可以攜帶大量的科學儀器,如成像技術、雷達、光譜儀、GPS、磁場測量設備——所有這些都被用來監測和分析地球表面和大氣層。

CSIRO高級研究員、CSIROAT1 CubeSat項目的項目負責人Adrian Rispler說:「一般來說,立方體衛星最初只是一個玩具,人們用它來測試發射物體進入太空的能力。但是現在立方星正更多地進入科學研究和實際應用領域,人們正試圖做正確的科學研究。」

立方體衛星也在擴展我們對熱層的理解,熱層是指在地球表面85公裡到600公裡的大氣區域,它們圍繞著這個區域運行。

作為國際空間站和其他低軌道衛星的所在地,它的研究仍然相對較少,因為較大的衛星無法在如此低的高度維持軌道;大氣阻力導致軌道衰減太快,對於一些昂貴的太空飛行器來說。然而,立方體衛星不需要持續很長的時間,因此它們可以在較低的軌道上運行。

熱層之所以被稱為熱層,是因為在它最外層的邊緣,溫度可以高達2000攝氏度,因為大氣粒子吸收紫外線和X射線輻射的能量,阻止它們烘烤地球表面。

它對遠程無線電和衛星通信也是至關重要的,因此了解這一地區的機制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由28個國家組成的全球合作組織QB50計劃發射50多個立方體衛星,目標是增進對熱層的了解。

相關焦點

  • 立方體衛星示意圖
    近年來,國際上以立方體衛星為代表的微納衛星迅猛發展,功能日趨完善,應用多種多樣,全面應用於軍用,民用和商業航天領域,引起廣泛關注。迄今全球已發射了上千顆立方體衛星,僅美國行星實驗室公司一家就發射了70多顆3U立方體衛星,用於構建可通過網際網路快速訪問的低軌遙感衛星星座。
  • 微型立方體衛星的強大天線
    在一個名為「立方體衛星雷達」(Radarin a CubeSat,又稱RainCube)的項目中,我們設計了一種可展開的天線,衛星到達軌道後,這種天線會像一把傘一樣展開。另一個名為「火星立方體-1」(又叫作MarCO)的項目計劃於今年5月份發射,我們創造了一種能在立方體衛星表面展開的平板天線。我們的成功促使NASA開始考慮通過這些微型平臺來執行那些曾一度被認為只能通過大型傳統衛星才能執行的任務。
  • NASA立方體衛星將飛往火星?
    在過去的一周裡,兩個被稱為MarCO-A和MarCO-B的立方體衛星一直在發射他們的推進系統來引導自己前往火星。這一過程被稱為軌跡修正機動,允許太空飛行器在發射後改進到火星的路徑。兩個立方體都成功地完成了這個動作,5月22日美國宇航局的InSight太空船剛剛完成了同樣的過程。
  • 美國空軍的立方體衛星到達空間站
    美國空軍空間與飛彈系統中心與其任務夥伴成功地將航空航天「俠盜」阿爾法/貝塔立方體衛星與空間試驗計劃4號衛星(STPSat-4)送至國際空間站。
  • NASA工程師們夢想的宇宙飛船:立方體衛星
    但是在過去的20年裡,被稱為立方體衛星的微型衛星使新一代太空變得觸手可及。這些公文包大小的盒子更專注於它們的能力,而且它們的質量與一些過去太空泰坦成本相當。今年5月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的工程師們將密切關注NASA發射的第一對立方體衛星。雙火星立方體衛星(MarCO)太空飛行器在太空中飛行的概念圖。
  • 世界上第一個送往火星的立方體衛星一去不復返了
    MarCO由兩個小型立方體衛星(MarCO-A和MarCO-B)組成,它們與洞察號火星著陸器一起於2018年11月到達火星,成為第一個離開地球軌道的立方體衛星。作為NASA在推進小型化技術方面的極限嘗試,這項耗資1870萬美金的示範項目就是一次豪賭,不過幸運的是,MarCO衛星在到達火星的第一天就實現了其所有的目標。
  • 「把脈」火星,「洞察」太空——迷你立方體衛星的前世今生
    在截至2018年10月28日發射的878顆立方體衛星中,MarCO立方體衛星是第一個飛出近地軌道(LEO)的,默認情況下,它們是距離地球最遠的立方體衛星。第一張由NASA的火星立方體一號(MarCO)立方體衛星拍攝的照片。對於第一次因其大小而被嘲笑的一類宇宙飛船來說,這些微小的立方體衛星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飛躍。
  • 立方體衛星將自主清理太空垃圾
    科技日報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美國太空網近日消息,一種小型太空飛行器將可在人類與太空垃圾的鬥爭中發揮巨大作用——美國工程師團隊目前正在研發名為OSCaR的立方體衛星,其能以低廉的成本搜尋和收集軌道上最危險的碎片,而且幾乎不需要地面人員的指導。
  • 科學家研發實驗性立方體衛星 測試全新的推進方法
    小型衛星開發成本較低,送入軌道成本也較低。世界各地工程師和研究人員一直在讓衛星小型化,其中訣竅是創造一個小型衛星,一旦進入太空就能起到有用的作用。 來自密西根大學的工程師們建造了一顆衛星,準備在周末進入軌道,專門探索一種新的推進方法可行性,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小型衛星在不攜帶燃料的情況下繞地球軌道運行。
  • 小到100毫米的立方體衛星,也能成為X射線天文臺!
    擬議中的衛星在儀器和能力方面迅速增長,必須使用昂貴的防輻射部件,但這筆費用使衛星儀器平臺超出了大多數研究預算的範圍。所以開啟立方體衛星(CubeSat)時代吧,這是航天行業的平板家具,因為便宜易用的立方體衛星使空間科學民主化。
  • 美國正開發立方體衛星 可自主清理太空垃圾
    美國正開發立方體衛星 可自主清理太空垃圾 原標題:   科技日報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美國太空網近日消息,一種小型太空飛行器將可在人類與太空垃圾的鬥爭中發揮巨大作用——美國工程師團隊目前正在研發名為OSCaR的立方體衛星
  • 光學學會在軌道立方體衛星上演示量子糾纏
    來源:新加坡國立大學量子技術中心 在建立全球量子通信網絡的關鍵一步中,研究人員在一顆重量不到2.6公斤、繞地球運行的立方體衛星上產生並檢測到了量子糾纏。「未來,我們的系統可能會成為全球量子網絡的一部分,向地球或其他太空飛行器上的接收器傳輸量子信號,」新加坡國立大學量子技術中心的主要作者艾託爾·維拉爾(Aitor Villar)說。
  • 小小立方體衛星創造奇蹟!成功探測到超級地球!
    其中大部分是由古老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探測到的,其餘的則是由過境系外行星測量衛星(TESS)以及其他衛星和地面望遠鏡的組合觀測到的。但是在一個新的觀測中,一個已知的超級地球最近被Arcsecond小型立方體衛星觀測到,這使得它成為了發現系外行星的最小的觀測儀器。這次任務由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一個小組領導,證明了小型衛星也可以執行由大型天文臺執行的複雜太空任務。
  • 科技之光」第十講——立方體衛星:源自大學生的衛星技術與應用
    2016年6月6日,我校信息學院特聘教授、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研究員吳樹範以「立方體衛星:源自大學生的衛星技術與應用」為題,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
  • 史上第二個立方體火星衛星出現了!科學家計劃2022年發射到火星!
    維珍銀河公司計劃將在2022年發射波蘭立方體衛星到火星!這是史上第二枚顆立方體火星衛星!將再次改寫火星衛星歷史!據了解,2019年7月10日,維珍銀河公司的第一枚運載火箭從其運載飛機上不幸墜落。這次失敗沒有動搖他們的決心,或許是受到NASA提出30年代載人登陸火星計劃的感染,維珍銀河公司維珍銀河也將目標對準了火星。
  • NASA測試「立方體衛星」用太陽帆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報導,「近地小行星偵察機」(NEA Scout)是一顆小型衛星,用於研究近地小行星,NASA日前成功將「探測任務-1」(EM-1)準備搭載的太陽帆部署其上,部署測試在潔淨室中進行。
  • 全方位解析「立方體」升空
    在全鈦合金打造的立方體衛星空腔中,放置有一張錄製了二次元聲音的特製唱片,唱片將在立方體飛行的同時循環播放,向宇宙中傳播二次元的意念,展現二次元的魅力。立方體衛星簡史,標準化的由來衛星技術家喻戶曉,立方體衛星同樣並不神秘。
  • 你知道立方體,那超立方體呢?
    如果我們把正方形沿著垂直於它的方向移動,就會得到一個立方體。這個立方體是三維的,它的表面是二維的正方形。如果我們把立方體沿著垂直於它的方向移動,就會得到一個超立方體這個超立方體是四維的,每個表面都是一個三維的立方體。
  • 太陽附近的立方體,是超級文明還是UFO?
    自NASA的SOHO太陽觀測衛星發射升空以來,人類首次拍攝到了太陽附近的不明飛行物,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立方體,通過同太陽的相對大小可以看出,不明物體是類似地球大小的固體。太陽觀測衛星拍攝到的立方體雖然拍到了這些立方體,但是與我們以前看到的不明飛行物報導情況類似,從公布出來的照片來看,這個不明「立方體」並不是那麼明顯,因為照片的解析度非常低,被挑選出來的細節也僅僅只是像素。
  • 黑色立方體是土星之眼的神秘顯現
    閃語族文明歸類土星神為「El」,那至尊的神由黑色立方體代表。我們可以在世界各地找到立方體實例。而古希臘人認為,世界上所有的元素都由立方體組成,代表著世界的永恆不息。在這些立方體裡也能找到很多其他的形狀,包括五面體的二維平面模式。生命之樹這個黑色立方體,是古代崇拜El的殘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