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靈機器人:飛越人工智慧的想像屏障

2020-12-05 網易科技


文/闌夕

關於人工智慧的想像有著兩種形態。

一種在傳媒及人文等公眾埠,呈現的是一種基於對未來科技躍遷的不可預測的恐慌情緒,匹配這些想像的有大量的文藝作品,比如威爾·史密斯主演的《我,機器人》、施瓦辛格主演的《終結者》以及丹·西蒙斯所著的科幻史詩《海伯利安》等,其傳遞的普遍憂慮在於人工智慧的失控是否最終會威脅到人類文明自身的生存。

另一種形態,是在學術和科研等專業埠,從業者們的困惑是奇點的閃爍使其隱瞞了真實的距離感,計算機的解題能力及其效率——比如微積分、海量計算甚至西洋棋——遠超人類極限,但是迄今為止沒有任何智能機器能夠精確辨認「貓」這種動物,這可是三歲的人類小孩就能輕易做到的事情。

美國最富盛名的計算機科學家之一唐納德·克努特是這麼說的:「人工智慧已經在幾乎所有需要思考的領域超過了人類,但在那些人類和其他生物不需要思考就能完成的事情,仍然差距巨大。

在經歷人工智慧(AI)與智能增強(IA)——後者其實就是將計算機等科技作為人類行為的延伸,將智能放置在輔助角色上——兩大流派的漫長鬥爭之後,人工智慧從狂熱回歸務實的原因其實源於生物科學對人類大腦的研究逐步深入,人腦的神經元網絡儘管在傳輸速度上遠低於計算機的CPU,但超大型並行計算的規模和能力卻超過了計算機所能構成的物理網絡。

簡單來說,現有階段的人工智慧,要在單點勝過人類是很容易的,但是人腦擁有先天性的適應能力,它支撐著人類的複雜情感,比如安慰他人、書寫詩歌、臨場應變以及海闊天空的對話溝通,這讓機器很難模仿得來,因為後者只能遵循事先編寫的程序和規則行事。

於是,人工智慧領域開始將「深度學習」作為一種賦能,用於制定相關產品的標準。用Google前任CEO艾瑞克·施密特的話來講,「計算機無法複製一套人類大腦的神經元,我們只能讓機器儘量去學習。

而與美日等國不同的是,中國網際網路在商業應用層面的發達,使人工智慧在被冠以「下一個風口」之名過早的置於商業市場,這種做法究竟是「快字訣」的偉大實踐還是又一次揠苗助長的泡沫製造,可能尚且有待觀察。

本文的主角,是處於風起雲湧的機遇舞臺中央,一家以「計算機之父」圖靈的名字命名的創業公司作品:圖靈機器人。

人工智慧的路徑分化

上周,三十歲的俞志晨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發布了一款以人工智慧為基礎的機器人作業系統:Turing OS,此時,距離他在3W咖啡面對不滿100人的觀眾宣布創建圖靈機器人項目,剛好一年。

圖靈機器人的前身,是搭載與智慧型手機系統的蟲洞語音助手產品,其與科大訊飛的業務相仿,試圖對接企業成為人機互動的技術支持。在拿到中國移動網上商城提供的獎金之後,他和團隊才有了註冊公司所需要的第一筆資金。

說是Siri帶動了整條語音交互產業也毫不為過——唯有用戶需求的大量激發才會驅使產業鏈不同環節的逐利跟進——蟲洞語音助手很快獲得了接入主流消費產品的機會,車載電腦、企業客服、智能家電均在合作對象的範疇以內。就在俞志晨戒掉微博之前,他還密切的測試HTC的語音助手「小hi」,與後者在微博上頻頻互動,並興致高昂的發布了「小hi PK 小冰(註:微軟的聊天機器人產品)」的話題。

但是,這種以信息服務匹配為核心的人機互動愈是普遍,其面目就愈是固化,可塑性的缺失是不可逆的,而人工智慧更是被人力運營取代,這個品類下的不少產品開始養起運營團隊,去和握有商業資源的網際網路公司交換數據,同時將未來寄托在O2O這種變現明朗的模式裡。

就像上文所言,學界通常警惕技術提早浸染商業的風險,認為這會偏離預定軌道,從而失去進步和突變的可能,即使是在Google這種商業公司裡,技術部門也都被戰略保護得相對較為純粹,毋須承擔貨幣化的使命。人工智慧在中國的「返祖」,也令人想起「土耳其傀儡」的故事:

十八世紀末,一個名為沃爾夫岡·馮·肯佩倫的奧地利男爵為了取悅王室,而設計出一個「擁有智慧」的巨型器械,這個器械的外型酷似土耳其傳統打扮的魔術師,肯佩倫聲稱它和人類對壘西洋棋。神奇的「土耳其傀儡」迅速走紅,被他在棋局上勝過的人甚至包括法國皇帝拿破崙和美國發明家富蘭克林。直到一百年後,才有媒體發現這個「土耳其傀儡」的運作原理其實就是在裡面藏了一個棋藝高手——通過魔術的障眼法使人們進行參觀和檢查時發現不到這個人的蹤跡——然後以磁鐵進行信息傳遞,告知裡面的人棋盤動向,再操作傀儡落子。

人工智慧不應重蹈「土耳其傀儡」的覆轍,它不應由人力來完善自身所長,而應擁有自我演化的基因,兼具人類的思維能力、情感能力和學習能力。得出這一結論之後,俞志晨以蟲洞語音助手為基礎啟動了新的項目,也就是圖靈機器人,他希望擺脫「助手」的工具設定,繼續探測人工智慧的「擬人」進程。

聽懂中文是最高的技術挑戰

俞志晨的年齡,很容易受到輿論質疑:在人工智慧這個仰仗積澱的行業,三十歲還是太過年輕,無論職業履歷多麼專注,都很難通過資歷來說服外界。

因此,在與資本接觸時,俞志晨只能反覆闡述圖靈機器人的成績:逾10萬合作方,響應請求量達1300億次,中文語義識別的準確率超90%……而在藍圖的規劃上,這個項目也表現出與同類產品脈絡迥異的想像。

圖靈機器人可被視作是蟲洞語音助手的升級版本,它是一個技術接口,主要作用是模擬人類的語言認知和交流行為,在對話問答、NLP知識庫和生活服務技能三個方向提供支持。在這個層面,響應品質是競爭的關鍵,俞志晨將圖靈機器人稱為「中文語境下智能度最高的機器人大腦」,其信心源自他在模糊數學和機器翻譯方面的研究。

俞志晨在北京交通大學的老師是賀仲雄,後者是中國模糊數學的奠基人。所謂模糊數學,其實指的是通過數學方法解決抽象問題的學科,它所對應的則是計算數學。一個姑娘的體重可以基於計算數學獲得,但她長得是否漂亮,這就成為一個模糊概念,機器很難進行準確判斷。相比英文體系,缺乏邏輯的中文詞性更具模糊特徵,這是開發人工智慧與中文對話時常會出現紕漏的場景。

根據俞志晨的說法,圖靈機器人在人機互動領域的對標,是IBM旗下著名的人工智慧系統Watson,後者是IBM在語義分析上重金投入的集大成之作,最大的特色就是能夠讀懂英文語言裡的隱喻、雙關甚至笑話。與之相仿,圖靈機器人目前可以通過記憶系統讀懂「主謂賓」預設的對話,比如在被詢問某處的天氣之後,用戶在下一次發問時只用說出或是輸入另一處地點,圖靈機器人會聯繫上下文做出「這是新的一次天氣詢問」的判斷,並回推結果。

而在圖靈機器人之外,俞志晨最近一年開發的拳頭產品,是Turing OS,這是一個在真正意義上服務機器人商品的解決方案。

作業系統的場景價值

一直以來,日本都是一個機器人大國。1999年,索尼推出的經典商品Aibo機器狗——Aibo就是「Artificially Intelligent Robot(人工智慧機器人)」的縮寫——這款昂貴的商品(售價600美元到2000美元不等)總計賣出了15萬套,而購買者多為缺少親人陪伴的孤巢老人,這也成為映射日本老齡化社會的一種特殊符號。在2014年索尼宣布終止為Aibo機器狗提供技術支持之後,日本甚至產生了仿生寵物醫療產業,專門用來服務那些「年限過高」的故障機器狗。

社會學家預言由於特殊的人口政策,中國在未來很有可能也會步日本後塵,但在現今,因為父母忙於事業而在幼年階段缺少陪伴的孩子仍然是一個社會性的隱憂。而俞志晨的解法,是將Turing OS這套基於人工智慧的作業系統授權給研發機器人硬體的企業,合力推動智慧機器人與人類的融合。

在發布會上,首款搭載Turing OS的硬體產品來自國內最大的動漫文化集團奧飛,後者坐擁鎧甲勇士、巴啦啦小魔仙等熱門兒童動漫IP,並推出了主打兒童陪伴功能的機器人硬體「樂迪」。

與多數人工智慧應用需要依靠版本迭代才能完成更新的規則不同,Turing OS可以吸收外部的聲音、文本、圖像甚至肢體語言來獲得自我學習的適應能力,並以情感思維與用戶發生互動。俞志晨希望這套作業系統能夠配合前端的硬體產品忠實履行「兒童玩伴」的職責,包括英文跟讀、擬真陪聊、知識傳授、信息查詢等功能,在一定範圍內彌補部分兒童群體早期社交不足的弊病。

俞志晨的實用主義,或許來自法國知名機器人公司Aldebaran的作為。Aldebaran旗下的三款機器人產品,皆以伴侶身份設計,「NAO」主打早期教育市場,曾被證明在幫助自閉症兒童克服病理性障礙上有著傑出表現,而「Romeo」是用於幫助缺乏自治能力的老人,在老人發生意外時可以做出及時的救助反映,「Pepper」則屬於日本軟銀公司的定製產品,功能均衡,既可被商家用來放在店鋪門口招攬顧客,也能進入家庭成為一個獨特的非血緣成員。

Turing OS與Aldebaran開放的人工智慧作業系統NAOqi OS有著相同的訴求,即以平臺級的生存方式充當底層,左邊銜接機器人等硬體應用,右邊管理功能性質的軟體應用,合力擴大機器人的使用場景。

以及……

俞志晨非常贊同經濟學家郎鹹平的一段發言:「人才需要被工序化,需要被制度化,如果人才的知識不被工序化和制度化,那麼當人才流失的時候,那麼科技就無法被積累,所以高科技所更應該重視的是工序和積累而不僅僅是創造。」在他看來,人工智慧永遠不會有決出勝負的一天,因為這個行業就像永恆的光影變化那樣沒有戛然而止的終點,只有無限的投入和多變的回報。

而在對競爭力的詮釋上,他只用了兩個詞語來概括:堅持和耐心。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圖靈的人工智慧世界
    說人工智慧,不能不說圖靈。圖靈曾勾勒出一幅動人圖景,可以說那裡就是圖靈營造的一個人工智慧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具有自主「學習」和「思考」能力的機器分擔了人類在各個領域的工作;能「思考」的機器通過「自主」的學習可以成為工程師、醫生、詩人、棋手、科學家、畫家、音樂家……凡是人類能做的工作,能「思考」的機器都可以做。圖靈的設想及其驗證方式(圖靈測試)為人類塑造了一幅全新的世界圖景。
  • 圖靈機器人:如何成為QQ的群聊機器人?
    大數據促成「中文語境下智能度最高的機器人大腦」這是圖靈機器人在自己的官網上打出的 Slogan,圖靈竟敢打出這麼一個扎眼的標語,其實並不是標榜自己的技術有多麼好,「現在的人工智慧公司最終比拼的其實還是數據,不管是語音識別、語義識別還是視覺識別等算法 95%以上都是開源的
  • 人工智慧的突破需要顛覆圖靈機嗎?
    編者按:Bragi Lovetrue是Demiurge Technologies 的聯合創始人,該公司位於瑞士,旨在推進服務於人類的深度學習、類腦工程和智慧機器人領域的科技突破與應用轉化。作為一位跨領域科學家,Bragi 在美國紐約大學和卡耐基梅隆大學期間為了發現制約人工智慧發展的根本問題,設計了一套重新改造計算機科學基礎的綜合性研究項目。Bragi 和他的聯合創始人Idonae Lovetrue正在帶領一支全球最頂尖的專家團隊測試實現下一代人工智慧的感知計算「圖靈機」。
  • 原創 | 人工智慧漫談之圖靈測試與中文房間
    有趣的是,機器人有時會假裝對無價值項目感興趣,只有通過放棄它才能「妥協」——這是人們經常使用的有效談判策略。之後,該研究所繼續對兩個聊天機器人進行對話策略升級,結果在某一天發現它們自行發展出了人類無法理解的獨特語言,並引起了大量海外媒體的跟風報導。夭壽啦!機器人能獨立思考啦!!天網時代在向我們招手了嗎?!!!
  • 麥克尤恩如何想像人工智慧:「機器人不理解我們,因為我們不理解...
    小說開宗明義地告訴讀者,在一個平行世界裡,艾倫·圖靈不僅沒有被逼自殺,還促進了計算機技術的極大發展,讓人們在1980年代就能買到與真人幾乎一模一樣的完美機器人。1982年,第一批測試版仿真機器人問世,其中有12個亞當和13個夏娃,故事男主角查理花大價錢買下了一個亞當,此時他剛剛繼承了一大筆錢,與住在樓上的鄰居、社會史博士米蘭達開始約會。
  • 圖靈機器人創新大會首次提出「機器人GDP」概念
    圖靈機器人創新大會上,俞志晨表示,截止到7月10日,圖靈機器人平臺的開發者已經超過23萬,假設平臺上每一個開發者創建了1個機器人的話,相當於為社會輸出了23萬個機器人勞動力;相當於中國一個中等規模縣城的所有勞動力總和,按照北京市最新公布的平均工資一天325元來算,相當於創造了21.1億元的社會價值,首次提出了「機器人GDP」概念。
  • 圖靈預言真的應驗了!人工智慧(AI)通過打電話成功騙過人類
    並且是最先到來的「末世」災難,大概率就是「人工智慧」,通俗點說,就是機器「人兒」。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發展,一些科學家擔心:在不久的未來,人工智慧技術會超越人類的智慧,甚至會反過來控制和毀滅人類。對這一災難性的預測來自一群世界上公認「最聰明的人」。
  • 由「機器人」到「人機器」人工智慧發展史
    1開篇綜述:什麼是人工智慧機器人    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機器人越來越多的參與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來,而電影《超能陸戰隊》和《復仇者聯盟2》人工智慧機器人題材的電影的熱播,引發很多影迷甚至專業人士對於人工智慧的關注和思考
  • 圖靈機器人發布「Turing OS Kids 兒童智能故事機方案」!
    會議以「智啟童趣」為主題,圍繞圖靈機器人在兒童機器人領域的產品部署與深耕願景,進行了說明與展示。相關企業及媒體悉數到場,就這一產業的現狀與前景,進行了深入交流。會上,圖靈機器人大市場負責人郭家分享了做「兒童智能故事機方案」的初衷。截至目前,圖靈機器人已有超 60 萬合作夥伴和開發者,位居全球首位,積累了龐大中文語料庫和知識庫。
  • 人工智慧「危機」,機器人竟在深圳打砸?有何鐵律制約他們
    自從「源」覺醒後,人工智慧機器人逐漸控制了全球,然而創造它們的人類卻成了機器人的獵物。「源」勢必要清除所有人類,完全、徹底地掌控地球資源。所剩無幾的人類聯合起來與人工智慧做殊死一搏……這是很多有關人工智慧的科幻片裡的經典橋段。雖說電影是一種藝術,但它也是源於生活,而人工智慧所帶來的「威脅」,在現實生活中也不容小覷。
  • 2018年圖靈獎發布 三位人工智慧先驅獲獎
    3月27日,ACM(美國計算機協會)宣布,有「深度學習三巨頭」之稱Yoshua Bengio、Yann LeCun、Geoffrey Hinton共同獲得了2018年的圖靈獎,這是圖靈獎1966年建立以來少有的一年頒獎給三位獲獎者。ACM同時宣布,將於6月15日在舊金山舉行年度頒獎晚宴,屆時正式給獲獎者頒獎,獎金100萬美元。
  • 人工智慧寒冬已過 2045機器人或將迎來「奇點」
    在行動上,機器人從過去的笨拙緩慢變得靈巧迅捷;在智力上,人工智慧的發展在深度學習和人工神經網絡方面有很大突破;在使用場景上,機器人不但可以承擔工廠生產線上的工作,還可以走進家庭,掃地、澆水、做飯;從功能上,機器人不但可以替代手工操作,現在還在逐步替代腦力勞動。  機器人長得不像人?
  • 圖靈為何被稱為人工智慧之父?
    圖靈我們現在手裡拿的手機,工作中使用的電腦,家居生活中所用到的人工智慧產品都和他相關,那麼圖靈有哪些偉大之處呢?圖靈機圖靈,全名叫阿蘭圖靈。並最終破解了德軍的種種加密機制,獲取到了大量重要的情報,幫助盟軍提早兩年結束了戰爭,拯救了至少1400萬生命圖靈測試1950年,圖靈設計了一個實驗,這就是著名的圖靈測試這個測試主要內容是什麼呢?我這裡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想像下你和兩個不同的人在交談,那兩個人在各自單獨的房間裡。
  • 大灣區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大會王炸終於來了
    機器人與人工智慧領域最近又雙叒叕有事情要發生了,富士康、柔宇科技、科大訊飛、新松機器人、圖靈機器人……這些企業一個個都被炸出來了,因為他們要集體亮相2018大灣區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大會了!據了解,去年12月,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與深圳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由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主辦的「2017大灣區機器人與人工智慧大會」取得圓滿成功,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積極參與,大會成果豐碩,反響熱烈。
  • 計算機首次「通過」圖靈測試
    圖片來源:科學松鼠會這屆圖靈測試大會由雷丁大學系統工程組織。按照大會規則,如果在一系列時長為5分鐘的鍵盤對話中,某臺計算機被誤認為是人類的比例超過30%,那麼這臺計算機就被認為通過了圖靈測試。此前,從未有任何計算機達到過這一水平。2014圖靈測試大會共有5個聊天機器人參與,其中尤金成功地被33%的評委判定為人類。
  • 浙江大學今年新增機器人工程和人工智慧專業並招生,還將開設圖靈班
    學生主要學習掌握機器人方向的理論及專業知識,培養提升知識運用、創新設計、綜合實踐、相關領域的技術創新與知識創新等能力。專業主幹課程有機器人導論、機器人學、機器人驅動與控制、機器視覺、機器學習、人工智慧導論等。侯迪波介紹:「對於浙大來說,開設機器人工程專業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為此已經準備了十多年。」侯迪波介紹了浙大辦機器人工程專業的三大優勢特色。
  • 未來的人工智慧不是圖靈機
    圖靈機的算法和程序是外來的,無法自己生成程序,我們的大腦則不然,可以發明算法和程序。這就是是否具有創新能力的區別。所以圖靈機實現的是通用計算,而不是大腦那樣的普適性。真正的人工智慧需要具備自主進化能力,才能做到普適性。自主進化需要有突發或者偶發,可以形成新信息概念。而突發或者偶發需要耗能,所以信息存儲部分需要實現均勻耗能,也就是分布式。
  • 電腦冒充13歲男孩 首次通過「圖靈測試」(圖)
    如果這一結論獲得確認,那麼這將是人工智慧乃至於計算機史上的一個裡程碑事件。  第一臺計算機通過圖靈測試後,網友們紛紛預測:新一代的殭屍粉可能會出現。因為你不知道和你聊天的是人還是人工智慧。  以前是「在網上沒人知道你是一隻狗」,以後,這句話可能會變成「在網上沒人(或人工智慧)知道你是一個人」。
  • 計算機的偉大先驅、「人工智慧之父」圖靈誕生!
    他是一位英國數學家和邏輯學家,他對數學、密碼分析、邏輯、哲學、數學生物學以及後來命名為計算機科學、認知科學、人工智慧和人工生命的新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圖靈於1931年進入劍橋大學學習數學。丘奇本人剛剛發表了一篇論文,得出了與圖靈相同的結論,不過方法不同。圖靈的方法對新興的計算機科學有著深遠的意義。同年晚些時候,圖靈搬到普林斯頓大學,在丘奇的指導下攻讀數理邏輯博士學位(完成於1938年)。
  • 應用融智學分析首次通過圖靈測試,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這一歷史性事件是由大學組織的系統工程學院與EU-資助的研究新興機器人技術監管的組織RoboLaw合作。雷丁大學的客座教授、考文垂大學負責研究的副校長凱文·沃裡克(Kevin Warwick)教授說:「在人工智慧領域,沒有比圖靈測試更具有標誌性和爭議性的裡程碑了。在圖靈測試中,計算機讓足夠多的提問者相信它不是機器,而是人。」倫敦皇家學會是英國科學的發源地,達到如此重要的裡程碑是恰當的,它也是幾個世紀以來人類理解取得巨大進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