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不高的方式,各有各的不同|科學60秒

2021-02-21 科研圈

俾格米人(譯者註:這一名稱源於古希臘人對於非洲中部侏儒的稱法,後來人類學泛指男性平均身高不足150釐米的人種)通常指非洲赤道雨林地區少數矮個子人群,這一人種存在不同的群體,讓科學家能有機會研究這一地區典型的人類生長方式變化機制,而他們發現,有兩組群體以兩種不同的方式長成了矮個子。相關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

研究人員收集了約500個西非族裔巴卡族(Baka)人的數據,發現巴卡族嬰兒的體型範圍與大多數其他種族嬰兒相似,但他們頭兩年的生長速率較低,並會產生持久的影響。

這種機制似乎與稱為東非族裔埃菲族(Efé)和蘇阿族(Sua)不盡相同,這兩個種族的人……[查看全文]



Diminutive Peoples Took Different Paths to Petite

The term pygmy usually refers to a few groups of short-statured people in equatorial rain forest regions in Africa. The existence of distinct populations of such people presented scientists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study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typical human growth patterns have become altered there. And they discovered that two groups became smallin two different ways. The study is in the journ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The researchers collected data on some 500 members of a west African ethnic group called the Baka. They found that Baka infants have a similar size range to most other infants, but have a low growth rate during their first two years, which produces a lasting effect. 

This mechanism seems to b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east African groups called the Efé and Sua. These peoples...[full transcript]

相關焦點

  • 長得矮的方式,各有各的不同|科學60秒
    俾格米人(譯者註:這一名稱源於古希臘人對於非洲中部侏儒的稱法,後來人類學泛指男性平均身高不足150釐米的人種)通常指非洲赤道雨林地區少數矮個子人群,這一人種存在不同的群體
  • 科學60秒
    「科學60秒」(60-Second Science)是全球最著名的科學英文廣播,由《科學美國人》出品,網羅全球最新奇的科學發現
  • 2020年07月.科學60秒.60-Second.Science.科學美國人.跟讀訓練.音頻文本合集打包下載
    2020年07月.科學六十秒.60-Second.Science.
  • 2020年05月.科學60秒.60-Second.Science.科學美國人.跟讀訓練.音頻文本合集打包下載
    2020年05月.科學六十秒.60-Second.Science.
  • 向全球頭號殺手開戰((回復「60」,挑戰「科學60秒」超速英文廣播))
  • 人造太陽創新紀錄 實現從60秒到百秒量級的跨越
    人造太陽創新紀錄,穩定運行101.2秒創世界記錄 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今天宣布,國家大科學裝置——世界上第一個全超導託卡馬克(EAST)東方超環再傳捷報,實現了穩定的101.2秒穩態長脈衝高約束等離子體運行,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 微信朋友圈可以發60秒長視頻了!
    第 2 大亮點 微信朋友圈可以【發60秒長視頻】 這個功能是先通過視頻號發布長視頻,然後發布朋友圈時可以選擇視頻號發過的視頻,即可突破原本的15秒視頻限制。
  • 1分鐘真的等於60秒嗎?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每周嘮科都會推出一些有趣的話題,如果你有什麼想聊的可以給我們留言,在這裡我們無話不談,當然還是要講科學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普遍認為1分鐘=60秒。不過,在時間科學中,按現在國際標準時間的規定,雖然大部分情況下1分鐘=60秒,但在閏秒的情況下1分鐘≠60秒。本期嘮科,由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導師、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時間頻率基準實驗室副研究員武文俊來為大家解析一番。
  • 給腸道細菌吃藥能降低心臟病風險 科學60秒
    「科學60秒」(60-Second Science)是全球最著名的科學英文廣播,由《科學美國人》出品,網羅全球最新奇的科學發現
  • 科學美國人60秒 | 純種馬近親繁殖率增加
    【老朋友】點擊手機右上角圖標【轉發分享】內容聽力文本This is Scientific American's 60For Scientific American's 60-second Science. I'm Eliene Augenbraun.參考譯文這裡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系列,我是艾琳·奧根布勞恩。今天存活的每匹純種馬,都是17世紀和18世紀三隻種馬和英格蘭母馬較大範圍選種的後代。
  • 原來我們真是「工具人」|科學60秒
    為了自如地在空間裡移動我們的身體,大腦會建立一套「身體圖式」(body schema),來表徵我們不同的身體部位。這種「圖式」會經常更新,以匹配我們不斷變化的身體,不然的話你會以為自己一直是個小嬰兒。現在,科學家又進一步更新了這種關於身體意象的知識,他們用研究表明:當我們使用工具時,就算只用了短短幾分鐘,大腦也會將其視為臨時的一部分身體。
  • ★科學美國人60秒|蝙蝠的叫聲不只是在黑暗中哭泣
    【聽音頻,也可猛戳左下角「閱讀原文」】聽力文本This is Scientific American — 60Thanks for listening for Scientific American — 60-Second Science Science. I'm Christopher Intagliata.參考譯文這裡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我是克里斯多福·因塔利亞塔。當我們人類互相交談的時候,我們所發出的聲音都具有特定的含義。
  • 《60秒!(60 Seconds!)》這個爆火的遊戲究竟好玩在哪裡?
    《60秒!(60 Seconds!)》這個爆火的遊戲究竟好玩在哪裡? 《60秒!(60 Seconds!)》
  • 《60秒差距》評測:高隨機性+獨特劇情,從地球到太空,手腳齊用
    以原子太空時代為背景的探索求生大冒險遊戲《60秒差距(60 Parsecs!)》手機版已於12月20日上架了谷歌商店。看到這閃亮的「60秒」字眼和熟悉的畫風,聰明如你肯定知道這是什麼了。作為《60秒原子冒險》的續作,《60秒差距》在登陸手機端之前,同樣在STEAM上穩穩地拿住了特別好評。
  • 科學美國人60秒 | 雄孔雀用冠毛抖動打動雌孔雀
    This is Scientific American 60-second Science. I'm Jason Goldman.
  • 科學美國人60秒大象足跡成為微小生物的避風港
    >內容【聽音頻,也可猛戳左下角「閱讀原文」】聽力文本This is Scientific American — 60Thanks for listening for Scientific American — 60-Second Science Science. I'm Jason Goldman.參考譯文這裡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我是傑森·古德曼。想像一下沒有大象的世界。我們不僅會失去世界上最有魅力、最獨特的物種。
  • 科學美國人60秒 | 狗狗喜歡與聲音匹配的動作
    點擊手機右上角圖標【轉發分享】內容聽力文本This is Scientific American's 60Thanks for listening for Scientific American's 60-second Science. I'm Christopher Intagliata.參考譯文這裡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系列,我是克里斯多福·因塔格裡塔。
  • 放屁蟲常常團體禦敵,放出的「屁」也是混合毒氣彈 | 「科學60秒」第31期
    60秒」喚醒你的雙耳~後臺回復「60秒」更有套餐版往期推送!但是這份好奇不會持續太久:千分之二秒之後,槍林彈雨般的沸騰毒霧就會擊退你和你的思慮。這種能用屁股噴射毒霧的昆蟲有一個恰如其分的名字——射炮步甲(bombardier beetle),俗稱「放屁蟲」。它們可以每秒噴射 500 次腐蝕性防禦化學物質;另一個讓它們不同尋常的地方在於,即使夜行性的甲蟲在晚上總是孤軍奮戰,但在白天,會有數十甚至數百隻不同物種的甲蟲依偎在巖石下。
  • 科學美國人60秒 | 富蘭克林發明的避雷針有政治色彩
    】內容聽音頻,也可猛戳左下角「閱讀原文」】聽力文本This is Scientific American — 60For Scientific American — 60-Second Science Science. I'm Steve Mirsky.參考譯文這裡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我是史蒂夫·米爾斯基。除了幫助建立美利堅合眾國以外,班傑明·富蘭克林還發明了避雷針。
  • 果粉:各有各的優缺點
    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手機指紋解鎖已經逐漸的被淘汰掉了,更多的是採用人面解鎖或者屏下指紋,自從去年iPhoneX的黑科技Face ID發布以後,大量的手機廠商都換上了新的解鎖方式,那就是面目識別,安全性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