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探測到價值千億的能源,儲量佔世界的80%,惹得各國羨慕不已
探尋世界盡頭,盡在六六途遊。歡迎收看我們的節目,我是六六。資源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礎,一直以來都備受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我國作為世界上一個發展超快的國家,更是十分關注對各類資源的勘測以及開採,而隨著我國前進的腳步不斷加快,我國已經在國內遼闊的土地上,發現了許多稀有的資源,給我國的整體發展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動力。
-
四川探測出「白色石油」,儲量高達52萬,譽為「21世紀綠色能源」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我國近幾年都在努力探測能代替石油的資源,這不就有好消息傳出,四川探測出「白色石油」,儲量高達52萬,譽為「21世紀綠色能源」。72.31%,礦石類的鋰資源位居第二位,佔全球鋰資源儲量的20.26%,除此之外,剩餘的鋰礦資源主要蘊藏在油氣田和地熱水資源中。
-
世界各國石油儲量,第一不在中東
在國家舞臺上,石油作為著重要資源,戰略儲備資源,一直受到各國關注,而且歷史上很多戰爭的導火索都因為石油,例如某些中東國家一直動蕩不安,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資源,世界上各國的石油儲備如何呢?世界石油儲量排行榜(2020年)委內瑞拉 300878(百萬桶)這個位於南美洲北部的國家,擁有超過3000億桶的探明儲量,委內瑞拉是世界上公認的石油探明儲量最多的國家。
-
好消息:繼千億級大氣田後,中國又發現儲量超1億噸大油田!
但所幸,在當前油市動蕩頻現之際,中國市場則在原油勘探發現迎來了一大利好消息。繼千億級大氣田後,我國再度發現一億噸大油田!據人民網5月26日報導,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海油」)當天發布消息稱,截至目前,墾利6-1油田石油探明地質儲量已超過1億噸,這是繼探明地質儲量千億方大型凝析氣田渤中19-6之後,中海油在渤海獲得的又一重大發現,標誌著墾利6-1油田已成為中國渤海萊州灣北部地區的首個億噸級大型油田
-
我國首個深層千億方儲量頁巖氣田建設全面鋪開
我國首個深層千億方儲量頁巖氣田建設全面鋪開 2020-04-16 09:17:00來源:央廣網
-
全球能源大視野丨印度尼西亞可再生能源儲量及開發情況
印度尼西亞能源資源情況印度尼西亞能源資源豐富,有「熱帶寶島」之稱。石油、天然氣、煤、水能、太陽能、地熱能等儲量非常豐富。其中印尼是世界上第 16 大產油國;印尼還擁有巨大的天然氣儲量,其中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為 2.9 萬億立方米;印尼的地熱資源約佔全球總量的40%;印尼的水能資源在東協各國中最為豐富;此外印尼還擁有較為豐富的太陽能及生物質能資源。(1)水能資源印度尼西亞水資源最豐富的島嶼為加裡曼丹島和巴布亞島,而水電開發最多的卻是居住人口較多的爪哇島、蘇門答臘島和蘇拉威西島。
-
安徽大山發現巨型鐵礦,總價值超千億,引各國前來購買
我國雖然地域遼闊,但鐵礦資源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多,因此我國的鐵礦資源大多都是依賴於進口,這樣一來城市的發展命脈就掌握在別人的手上,這對於飛速發展的中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隱患。安徽大山發現巨型鐵礦,總價值超千億,引各國前來購買。
-
中國發現千億級別的特大油田,儲存量超10億噸,就在新疆!
世界之大,總會出現許多蘊含奇特的礦物資源等山脈亦或是油田,在我們以前,即便探查到了某個地方蘊含許多資源,也沒有足夠的技術去開採它,不具備開採能源的能力。但如今,我們的開採技術已經達到了許多國家難以比擬的地步了,只要發現,我們大多可以去開採利用它。
-
中國再次發現能源寶藏,儲能驚人,夠中國使用兩萬年!
一直以來,能源工業都是世界各國發展的重中之重,對於工業化發達的國家來說,能源需求更加旺盛,一旦能源供不應求,對於國家的工業發展是一種巨大的打擊。畢竟傳統化石燃料的日漸稀少,甚至有科學家悲觀的估計,地球上的化石能源可供人類使用年限不足百年。所以,對於世界各國來說,開發新能源迫在眉睫。
-
世界首條穿越沙漠高鐵被中國打通,耗資千億,沙特:中國人有毒!
「中國基建」以速度快、效率高、質量好,已經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建設運營規模最大、技術最全面、管理經驗豐富的國家。如今的中國高鐵已走出國門面向世界,鐵路說建就建,各種世界第一拿到手軟,各種驚人成績層出不窮。不用依靠飛機,千裡江陵一日還也可以輕鬆實現,中國高鐵因此備受世界各國的青睞。
-
四川盆地6300米下發現「超級氣田」,儲量萬億夠用3年
眾所周知,我國地大物博,擁有著非常豐富的資源儲量。因此,隨著近年來我國在不斷快速發展之下,對於各類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高,我國也開始逐漸加重了對於國內各個地區的資源勘測工作,如今,隨著我國的不斷勘測之下,一個又一個驚人的好消息接連傳了出來,就比如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四川盆地迎來喜訊!在6300米地下發現萬億儲量的氣田,足夠我國使用三年之久。
-
探明儲量17.5萬噸,西方:又是中國?
礦物資源對於每個國家來說都非常重要,而此前在我國廣東發現的世界首個獨立銣礦,更是讓西方國家直呼羨慕。各種各樣的礦物資源對於世界各國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可不是很公平的是,地球上的礦物資源分布並不平均,完全是一件「看運氣」的事情。
-
中國成功拿下世界第二大油田,380億石油儲量,遭到別國眼紅
卡沙甘大油田是哈薩克斯坦最大的油田,探明石油儲量達到了380億桶,天然氣儲量超過1萬億立方米,是大慶油田探明儲量65億噸的近6倍,號稱「世界第二大油田」,可以說是個黑色黃金庫。然而該油田雖然儲量豐富,開發難度卻非常大,自2000年被發現以來,卡沙甘油田經歷了16年的利益紛爭,成為了各國開發實力與資金的鬥場。
-
月球南極為何受到世界各國關注?
其實,美、俄、中、歐等世界航天機構,都已經把月球南極當作了探測和研究的聚焦點。月球南極為何備受關注?各國都不約而同地計劃將未來的月球基地建在月球南極,這是為什麼?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探測結果顯示,那裡可能存在固態水!對於航天和深空探測來說,水是非常重要的資源,不僅能為太空人提供飲用水,水經電解可以分離出氫氣和氧氣,可為太空人提供呼吸的空氣,也為太空飛行器提供燃料。
-
中國發生狀況?1000人火速去南海支援,各國:速度太快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的海域非常廣闊,並且海底還蘊藏著豐富的資源,不過因為開採技術的限制,導致這些海洋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不過我們一直都沒有放棄對海洋的探索,這一次我們在南海發現了新資源,並且1000人火速去南海「支援」,這一次也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和矚目。到底發生了什麼狀況?讓各國紛紛表示:速度太快。
-
2019年世界各國電力結構分析
能源結構是指一次能源生產或消費的比例,以%表示;而電力結構是指電力來自一次能源的比例,也以%表示。造地球的那路神仙把化石燃料分配不公,好在再生能源分配還算公正。由於各國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資源貧富程度各不相同,甚至相差甚遠,這就構成了世界各國各不相同的電力結構。
-
我國再發現特大油田,儲量超沙特,資源價值超千億,連美國都眼紅
中國過去曾被打上「貧油國」的標籤,是一個富煤貧油少氣的國家,好在上一輩的艱苦奮鬥打破了這個定論,從上世紀50年代末發現大慶油田以後,大慶油田成為我國重要的石油產量基地,而且大慶油田的儲量也比較大
-
中國鈾礦儲量滿足到2020年核電需求量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核安全管理司副司長王中堂日前在北京表示,中國國內已經探明的鈾礦儲量和開採能力能夠滿足中國2020年的核電發展需要。 王中堂在7月5日召開的「鈾監護和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上指出,中國相關部門專門成立了一個研究小組,對中國未來核電的發展和中國的鈾礦消耗進行分析和預測,研究小組日前已向環保總局提交了相關預測報告,目前正由環保總局就安全管理進一步核實。根據這一研究結果,中國的鈾礦儲量和開採能力目前足夠滿足中國的核電發展規劃。
-
2020第一季度世界各國航天發射總次數出爐了,中國佔了多少次?
轉眼已是5月1日了,2020年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一,而在過去的四個月裡,世界各國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使得許多工業都受到影響。2018年時,我國航天年發射次數是歷年之最,年發射次數達39次,而全球全年發射總次數為114次,我國在第一季度發射次數12次,約佔全年的三分之一左右。說完前兩年的情況,讓我們來看看2020年第一季度世界各國航天的發射次數如何了?
-
綜述:深空探測 世界各國放眼「星辰大海」
從美國「旅行者1號」飛船進入星際空間,到歐洲「羅塞塔」探測器登臨彗星;從印度「曼加裡安」飛船進入火星軌道,到中國「嫦娥四號」計劃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著陸巡視探測……近年來,航天大國和新興國家放眼「星辰大海」,制定多樣的深空探測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