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投資中學習投資」是我們 2020 年推出的新欄目,主要是為了還原峰瑞投資一些有代表性的項目時,賴以決策的趨勢猜想與驗證過程;也是用來向創業者致敬,分享在見證他們帶領企業向前發展、持續戰勝挑戰的過程中,我們從中獲得的對相關行業的認知。
這個系列的第六篇,我們想和你一起分享,從迷鹿音樂的成長與摸索中,我們所看到的在線教育領域的競爭壁壘,以及我們為什麼看好交叉學科的創新機會。
不久前,米謨科技旗下教育品牌「迷鹿音樂」,宣布獲得峰瑞資本獨家數千萬 A+ 輪投資。從去年 11 月到今年夏天,迷鹿音樂每個月都實現了兩位數以上的複合增長率,收入上漲了 10 餘倍。
也不完全是疫情的緣故。毫無疑問,疫情期間,幾乎所有在線教育公司都獲得了增長。需要思考和辨別的是,疫情過後,哪些在線教育企業能夠獲得用戶長期青睞並留存。截至目前,迷鹿音樂的增長態勢還在繼續。
我們想在這篇裡和你分享米謨科技的轉型、發展,以及投資 4 年來我們的思考過程:
音樂教育只是一個 nice to have 的事情嗎?精神消費在中國有沒有機會?疫情過後的在線教育市場,如何構建護城河?為什麼說,交叉學科是最好的創新方向?
進入正文前,先分享三個初步結論:
交叉學科通常代表著最好的科技創新方向。迷鹿音樂做的事情,難在需要非常強的計算機+音樂能力,即軟體算法+硬體(手機麥克風和晶片)+音樂的組合能力。疫情過後的在線教育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好的產品可以把網際網路的特性發揮到極致,做出差異化特色。可選消費和精神消費是大勢所趨,是值得投入的增量市場。
聯繫我們
希望能提供新的思考角度,期待與教育、文娛領域的創業者與行業專家持續交流,歡迎聯我們。
/ 01 /
交叉學科有什麼機會?
米謨科技是一家專注於音頻科技與音樂教育的公司。旗下共有兩款 App,分別是 2018 年 3 月上線的、針對成人用戶的「迷鹿音樂」(已積累約 400 萬用戶),以及 2019 年 7 月上線的、針對 3-8 歲少兒用戶的「迷鹿少兒鋼琴」(已有近 100 萬用戶)。
與許多音樂 App 不同,迷鹿音樂的兩款產品都是通過人機互動的方式,以及遊戲闖關式的形式來學習尤克裡裡、吉他、鋼琴。
▲ 迷鹿把樂器學習的過程,變成了一條闖關前進的路線。
這是一個很有前景的市場。中國有超過 6 億人聽音樂,但能彈奏樂器的人是少數。據迷鹿音樂創始人向奕裴介紹,中國樂器滲透率不到 10%,歐美發達國家是 40% 以上,增長空間很大。用他的話,這是一個非洲人沒穿鞋子的市場,典型的增量市場。
一方面,新生代家長普遍重視對孩子興趣特長的培養,音樂是無法忽視的市場之一;另一方面,成年人也注重自我提升,經過幾代網際網路產品的洗禮,成年人尤其年輕人對線上學習音樂的接受度更高。所以,整體而言,音樂教育在中國會變得更大眾化,輻射的年齡段會更廣。
然而,音樂教育市場的在線化,是一個非常難啃的方向。K12、美術等領域已經有規模較大的在線教育公司了,但音樂教育市場還分散在線下,並沒有被很好地在線化、規模化。我們認為,技術進步能助推音樂教育的在線化和智能化,並創造學習體驗和效果優於現存模式的新教育模式。
這個方向之所以難啃,因為它需要既懂技術,又懂音樂的團隊,即擁有軟體算法+硬體(手機麥克風和晶片)+音樂的組合能力。比如,迷鹿音樂在打造產品時,就用到了 AI 音頻交互技術——通過用手機傳感器+算法,來準確識辨每種樂器的每個音準,並實時判斷正誤。
在我們看來,迷鹿音樂所代表的正是當下最有機會的創新方向之一:跨界、交叉學科。換句話來講,是把不同領域的知識進行先結合,再實踐,再抽象,使得在不同學科/知識體系的交叉或者中間地帶能夠產生帶動這些不同學科往前發展的影響與變化。
我們已經看到,現在的創新全是跨界的,突破性創新多發生在學科的交叉點上。例如,生物+數據和計算,生物+電子(自動化、傳感器),晶片+算法,生物+材料,晶片+消費場景,消費+數據……
交叉學科成為更容易產生潛力和價值的地方,原因有很多。首先,現在的學科體系與知識門類,更多的是建構在即便沒有一百年也有大幾十年基於工業革命所帶來的規模化生產的基礎上。但是,現在我們面對的社會或者當下社會的發展過程,更多的是各個類型的技術與知識在不同領域進行了交叉和融合。比如,信息與生物、零售與網際網路,智慧物流與晶片傳感器。這都是不同領域交叉所產生的、顯著提高了效率的機會。
未來十年,跨學科的趨勢會更明顯。因為我們已經開始把大數據、AI等各種各樣的技術用在了原來的工業化生產或者說實體經濟的方方面面上,將來這些新技術也會影響到越來越多的服務領域,包括金融、文化藝術等等。
所以,往後看未來十年,我們需要更多在不同領域、不同學科或不同知識體系中能夠進行交叉與融會貫通,使得在這些交叉地帶能夠誕生更多創新。
這對我們作為一家投資機構的挑戰是,需要培養投資團隊覆蓋不同行業和交叉協作的能力至關重要。我們的投資團隊,不僅要能做出對技術能力的專業判斷,還要有特定行業的 know-how。
在交叉學科領域創業,也需要創始人有複合能力。剛好迷鹿音樂創始人向奕裴長期跨界音樂+計算機。他從小就學鋼琴和雙簧管,是鋼琴專業選手,有「絕對音感」,經歷清華電子系、交響樂隊首席雙簧管,後來,他去美國學音樂,拿了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 UCSD 音樂博士。創業前,他在高通做了 10 年音頻工程師,是發明專利近半百的算法專家。向奕裴的背景與經歷和迷鹿音樂努力的方向非常契合。
很奇特的是,迷鹿音樂也吸引了一群跨界的人。比如,吉他彈得很好的程式設計師、對IT技術痴迷且顯擺的音樂人、學戲劇的編曲師、金融專業高材生但偏要做音樂教育的產品經理等等。這些人在和其他同事工作時,往往能夠擔任起翻譯官的角色。他們一起打造出來的音樂教育 APP,屬於比較少見的藝術+技術+智慧型手機的組合,得到了蘋果、谷歌等應用廠商的喜歡。
▲ 「迷鹿音樂少兒鋼琴」入選蘋果 2019 年度優秀本土 APP。
過去兩年,迷鹿音樂已多次獲得安卓應用市場和蘋果 App Store 的官方推薦,迷鹿少兒鋼琴,更是入選蘋果 2019 年度優秀本土 APP,中國地區僅有 4 個 App 獲此殊榮,而迷鹿少兒鋼琴,是中國本土入選的唯一一個教育產品。
不過,獲得融資肯定、用戶及合作夥伴的認可之前,米謨科技有過很不容易的兩年。
2016 年,虛擬實境在美國和中國都開始掀起風潮,社交巨頭 Facebook 甚至將 AR/VR 與人工智慧同時列為其遠景布局中的兩大支柱。米謨科技從技術角度切入,發力做全景聲相關的技術及產品:自研了球面諧波聲場壓縮算法、裸耳 3D 全景聲渲染、720 度隱形麥克風陣列、實時三維聲遊戲引擎等技術,推出了米謨 VR 虛擬影院、米謨 VR 工作站、米謨 3D 音頻 SDK 等先鋒實驗性的產品。米謨科技還參與了喜馬拉雅小雅 AI 音箱等項目的創意聲音設計。
然而,VR 行業的發展勢頭未達預期,其在消費層面的應用也還遠沒到爆發期,向奕裴意識到,應該去探索新的方向了。做全景聲技術服務商這兩年,米謨科技積累了在聲音硬體、軟硬體結合的解決方案方面的能力。2018 年,米謨科技開始轉型做音樂教育,也用到了這些技術能力。
說到這裡,也分享一個小觀察。對於初創公司而言,創業早期換方向蠻常見的,完全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即便轉向,能夠順利轉型、最終獲得市場認可的,往往並非完全跳到一個和創始人或者團隊基因完全不沾邊的領域(Elon Musk 畢竟是少數),而大多是新事在創始團隊過往經歷的延長線上。
/ 02 /
智慧型手機+樂器+人x碎片化時間=?
疫情過後,在線教育企業如何打造壁壘?
疫情使一些專業性強、門檻高的低頻、高價值應用得到了「強制轉化」,其中就包括在線教育。迷鹿音樂在疫情期間獲得增長,一個原因是,疫情之下,線下的音樂培訓暫時退場,用戶都來到了線上,一旦嘗試了產品,發現了價值,喜歡了就留下了。
不過,正如我們在《疫情之後,教育的生死淘汰賽》中提到的,疫情過後,肯定是在線教育的春天,但可能不是在線教育企業的春天。在線教育市場湧入了更多新玩家,用戶也更為成熟,整個市場的競爭比原來更為激烈。線下教育品牌掌握了運營線上業務的武器,優化全鏈條效率之後,反而比只做在線教育的品牌更有優勢。
而線上教育要形成護城河,需要進行由技術支持、課程品質驅動的結構性調整。我們看到的線上教育產品的進化路徑有三種:
從供給端,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優化成本結構和提高效率;從需求端,把網際網路特性利用到極致,提供線下難以帶給用戶的體驗;在教育內容上做創新,拓展收費類教育內容的外延。(歡迎有這些想法和特點的線上教育創業者們與我們交流、合作。)
迷鹿音樂努力的方向,更偏第二種。它以智能音頻識別的方式完成了實時的音頻交互和教學反饋;動畫視頻、遊戲等方式,都讓學習過程極具娛樂性和互動性,引發好奇,喚起探究。
這些剛好擊中了樂器學習的痛點。
樂器學習是需要肌肉訓練、反覆練習的學科,學習過程枯燥、嚴肅。它的學習模式很重——需要去到一個練習室裡,由一位老師來教學/陪練,且佔用整塊的時間。此外,它的愉悅兌現期通常較長,也許是考級通過的時候,也許是在一個重要場合表演了一首曲子。也正是因為如此,樂器學習是一種很難堅持的事情。用戶過了剛買樂器、初學樂器的新鮮勁兒,樂器往往被放在角落裡,或者被掛在牆上,成為「文藝」的代名詞。
從小就玩音樂的向奕裴對這些再熟悉不過。因而,他一直在思考如何使得更多人可以接觸到音樂教育,他試著把這個難題變成一個問題:智慧型手機+樂器+人x碎片化時間=?
通過兩年的摸索,他的初步答案是,不論成人還是小孩,迷鹿音樂做的事情目前都是服務起步階段的用戶,除了打造科學的教研體系,用科技、娛樂的手段來賦能音樂教育,降低學習門檻,提升體驗,變得格外重要。
目前來看,迷鹿音樂已經形成了一套教育內容生產的方法論,課程輸出能力漸入佳境。
以少兒鋼琴產品為例,基於對達爾克羅茲、柯達伊、奧爾夫三大音樂教育體系的深刻研究,迷鹿音樂不斷用新的交互方式,為「數字時代的原住民」們開發著更合時宜的新教程。
值得一提的是,向奕裴總是叮囑同事們放下對音樂工業幕後的專業理解,多從小孩子認知發育的階段和局限性去思考他們怎麼理解聲音和旋律,怎麼產生共鳴,「迷鹿帶著鐐銬搞創作,只為小朋友們能放飛自我嗨學習。」向奕裴說。
▲ 迷鹿音樂創造了兩個可愛、小巧的布偶來教孩子彈琴。
在向奕裴看來,小孩子的世界和大人很不一樣。首先,他們目光所及的高度和大人就不同。「優秀的繪本裡,孩子的世界裡滿是桌子腿、大象腿、家長腿」。所以,迷鹿音樂創造了兩個活潑可愛、年齡和身高與小朋友相當的布偶來教孩子彈琴,孩子和布偶之間是平視,交互過程像和小夥伴互動一樣,信任感容易建立。
此外,孩子天性好動,注意力通常難以集中,但聽到唱歌、跳舞,就能被深深吸引。所以,迷鹿少兒鋼琴對每一個知識點進行精心編曲和動畫設計,變成兼具教學意義、好聽又時髦的原創童謠 mv。歌詞本身就是知識點的內容,曲調活潑,孩子跟著說唱、進行遊戲闖關的過程中,就能進行學習。整個過程簡單、有趣、有吸引力。
面向成人的吉他與尤克裡裡課程,迷鹿音樂也通過 AI 交互,打破視頻教程無法獲得實時反饋的缺陷,遊戲化的設計搭配精美的背景音樂,打造出了一種沉浸式的練習環境,讓樂器學習告別枯燥乏味。
在向奕裴看來,遊戲化的機制格外重要。用戶每闖完一道關,每彈對一個音,app上就會出現美妙的聲音和漂亮的畫面,這些都是對用戶學習成果的一次肯定,是樂器學習愉悅感的及時且持續的兌現。
▲ 迷鹿音樂 app 打造的 AI 交互界面。
總體而言,迷鹿音樂所做的嘗試,屬於典型的把技術能力與網際網路特性利用到極致,提供線下難以帶給用戶的體驗。因而,它能夠幫助用戶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時間、更具互動性,更能滿足個性化需求。
峰瑞投資的在線教育平臺扇貝也一樣。以其英語產品為例。它根據用戶對單詞的熟悉程度,按照記憶曲線,安排用戶的學習進度和內容。用戶還能夠通過單詞對戰的方式,跟微信好友通過玩遊戲背單詞。
類似地,洋蔥學院利用技術實現了教育的個性化,在線上創造了一種與學生的直接聯繫。它通過用戶在線學習的行為,了解用戶集中精力的程度,記錄用戶的學習結果,也能根據試題結果給用戶調整課程進度和題目難度。在實現了個性化的同時,它也提升了效率。這些努力,在線下是很難規模化實現的。
/ 03 /
堅定看好可選消費和精神消費領域的創新機會
所有人口基數大的發達國家,在消費領域的發展過程中,都經歷過三個典型的階段:耐用消費品與家庭必需消費品消費、可選消費品的普及和品牌化、多元的消費升級。美日如此,中國也是一樣。
不過,中國有兩個特殊性。一方面,我們處於第一階段的時候,網際網路還沒有介入零售,所以有了國美和蘇寧。在那之後的第二個階段,中國有了淘寶,同時各線城市都有了網際網路。另一方面,中國地理面積大,發展速度又相對快,各線城市在不同時期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目前,幾乎所有的城市都走完了第一個階段——耐用消費品與家庭必需消費品消費為主導,只不過有的城市在第二個發展階段——可選消費品的普及和品牌化,有的城市在第三個發展階段——多元的消費升級。
因而,我們格外關注並看好可選消費和精神消費領域的創新機會。尤其在消費升級過程當中,除了變好、變美,中國的消費升級還表現為精神價值變強,等等。因為,所謂消費升級,某種程度上是精神層面的需求迭代。這樣的例子我們可以舉出很多,後續也會專門分析。
具體而言,不只是實體消費,我們長期看好精神層面的消費,並在這兩年加大投資力度,我們主要聚焦如下兩個方向:
娛樂屬性的,涵蓋音視頻內容、社區社交、遊戲等;教育屬性的,不僅包括 K12 應試教育,也包括各年齡段的自我提高與成長。(歡迎有這些想法和特點的創業者們與我們交流、合作。)
迷鹿音樂所在的音樂教育,代表著藝術+科技,是典型地讓人精神感受變好的方向。
用向奕裴的話:音樂本來就是表達情感的媒介,而每個人都有情感表達的訴求。在物質和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玩樂器、學音樂會像喝杯咖啡一樣自然而必需。
推進素質教育、逐漸取消藝術特長加分等舉措,在向奕裴看來,也會讓音樂教育告別功利,回歸其讓人愉悅的價值本身。
▲ 2020年7月,迷鹿音樂新上線了無需樂器的「樂感世界」板塊。
目前,迷鹿音樂仍然是一家初創階段的創業公司。2020 年,迷鹿音樂的主題是延展和出圈。在原有的兩個 app 和內容基礎上,今年迷鹿音樂會循序漸進地推出個新的樂器學習與練習階梯內容與產品,與此同時增加國際化。
本篇總結
1,交叉學科通常代表著最好的科技創新方向。迷鹿音樂所做的事情,難在需要非常強的計算機+音樂能力,即軟體算法+硬體(手機麥克風和晶片)+音樂的組合能力,但這也是它有機會形成壁壘的原因。
2,疫情過後的在線教育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能跑出來的公司需要進行由技術支持、課程品質驅動的結構性調整。好的在線教育產品可以把網際網路的特性發揮到極致,做出差異化特色。
3,峰瑞格外關注並看好可選消費和精神消費領域的創新機會。尤其在消費升級過程當中,除了變好、變美,中國的消費升級還表現為精神價值變強。
聯繫我們
希望能提供新的思考角度,期待與教育、文娛的創業者與行業專家持續交流,歡迎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