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只有孕婦不能隨意做CT,正常人也不能隨意做CT。記者隨之展開的調查讓人很吃驚。
北京協和醫院放射科主任告訴記者,人一生只能做10次CT,一年內只能做二次。
大多數人顯然並不知道這個常識,在醫院裡,醫生在做CT前,不會問及就醫者這一問題,而動不動就用CT檢查,已涉及到是否濫用CT的問題。
很明顯,中國人的很多CT檢查無疑是超標的。一些患腎結石等慢性病的病人,接受CT掃描的次數很可能過多,甚至有些年齡只有30歲的病人,已經接受過至少18次的CT掃描。
CT掃描技術得到更普遍的應用,主要是因為這種技術快捷,而且不會令病人感到痛楚。其生成的三維圖像清晰度很高,對醫生迅速診斷創傷、腹痛、慢性頭痛、腎結石和其他病症提供很大的幫助。而且中國的很多患者也認為CT很權威,儘管一次200元的檢查費很貴,但是很多人會主動要求做CT。
放射診斷檢查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影像能清晰地分辨出病因,是重要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它對人體是有傷害的,濫用可能會誘發癌症。可人們似乎對此並沒有重視。
按照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的研究結果估算,北京每年大約有350人左右可能因照射X光誘發癌症、白血病。
而據美國一份最新研究報告警告說,醫生在診療過程中對於CT掃描技術的濫用導致兩千多萬美國人特別是兒童,遭受不必要的「超強X光」的輻射,使得他們面臨更高的患癌風險。
據悉,僅在美國每年進行的CT掃描就多達6200萬次,其中至少400萬次針對兒童。
埃裡克•赫爾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物理師大衛•勃倫鈉共同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的報告中說,在過去數十年中,美國有高達2%的癌症病例可能是由於CT掃描的輻射造成的。他說,雖然一次CT掃描就導致一個人患上癌症的風險不大,但是「我們非常擔心長期累積下來給公眾健康帶來的危害」。 赫爾說, 現在,美國人遭受的輻射,其中一半來自醫學輻射,但這個比例過去只有六分之一,當時首要輻射源來自自然環境。
CT掃描的輻射性極強。一次對胸部的CT掃描,輻射量就達到10~15毫西弗特,相比之下,一次常規的X光胸透輻射量為0.01~0.15毫西弗特,乳房X光照射的輻射量為3毫西弗特,牙齒X光照射只有0.005毫西弗特。
輻射量因機器和人而異,胖人比瘦人需要更強的輻射——而輻射造成的危害能夠不斷累積,貫穿人的一生。
(責任編輯:蔡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