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釩氮固溶體以實現鋰硫電池中合理的硫化學反應

2021-01-13 邃瞳科學雲

本公號文獻全部由作者自解讀,歡迎投稿!

第一作者:商超群(華南師範大學),李高然(滑鐵盧大學)

通訊作者:王新(華南師範大學),陳忠偉(滑鐵盧大學)

成果簡介

鋰硫電池中硫正極存在穿梭效應以及反應動力學緩慢等問題,限制了其進一步的發展。有鑑於此,華南師範大學王新副教授、滑鐵盧大學陳忠偉教授等人以氮化鈦作為基體,將釩引入其晶格構建了三維自支撐鈦釩氮固溶體硫載體,高效吸附多硫化鋰,並促進其原位轉化,從而有效將硫活性成分限制於正極區域,提高了鋰硫電池的電化學性能,表現出良好的循環穩定性和倍率性能。同時在高硫負載的情況下,相關鋰硫電池的性能依舊穩定。

圖1. 構建鈦釩氮固溶體示意圖。

研究亮點

1. 本文詳盡地詮釋了鈦釩氮的表面化學性質及其對多硫化物吸附和催化轉化的作用機制,有助於實現快速和持久的鋰硫電化學。

2. 這項工作為高效鋰硫電催化劑的精細結構調節提供了一種新穎而有效的製備策略。

3. 同時,這項工作也對固溶體材料在其他能量存儲和轉換系統中的設計與合成起到了啟示作用。

研究背景

先進的儲能技術在追求高效,生態和經濟的未來能源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各種替代方案中,鋰硫(Li–S)電池由於其多重優勢而吸引了特殊的研究熱情。儘管有很多吸引人的優點,但鋰-硫電池的實際應用仍然不清楚,主要歸因於若干技術挑戰。

通常,硫物種固有的較差的電子/離子電導率及其涉及多電子的固液轉化決定了硫電化學反應的動力學緩慢。此外,中間的多硫化鋰(LiPS)在醚基電解質中的強溶劑化使活性物質嚴重損失,而LiPS的雙向遷移進一步引起所謂的「穿梭效應」,導致庫侖效率低,可循環性差。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通過將釩引入氮化鈦晶格,調控其電子結構,實現對多硫化鋰的吸附和催化轉化,提高鋰硫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要點解析

要點1:基於鈦釩氮三維自支撐硫載體的構建

基於釩與鈦相近的原子半徑,將不同比例的釩源和鈦源溶於高分子溶液,利用靜電紡絲以及程序升溫氮化,得到了具備自支撐結構的三維硫載體。結合高分辨透射(HRTEM)表徵所獲得固溶體晶格參數,隨釩含量的增加,晶格間距存在梯度變化。

圖2. 鈦釩氮固溶體的微觀表徵。

要點2:理論計算固溶體的電子結構以及與多硫化鋰的相互作用

製備了不同鈦/釩比例(3, 4, 5)的鈦釩氮固溶體,結合理論計算表徵了其態密度等電子結構,並計算了與不同硫活性成分的相互作用,優化後的鈦釩氮固溶體能夠有效限制多硫化鋰,並實現快速轉化。

圖3. 理論計算鈦釩氮固溶體對電子結構以及與多硫化鋰的作用。

要點3:鈦釩氮固溶體的電化學表徵

鈦/釩比例為4的鈦釩氮固溶體,表現出良好的電化學活性,充分降低充放電之間的過電勢,擁有更小的電荷轉移電阻,同時倍率性能以及穩定性優越。說明該固溶體結構的構建,可以有效實現鋰硫電池中的高效硫化學。

圖4. 鈦釩氮固溶體的電化學性能。

總結與展望

我們開發了基於鈦釩氮固溶的三維自支撐結構作為平臺研究對鋰硫電池中多硫化鋰的化學調控,並顯著改善了其電化學性能,實現了鋰硫電池中的高效硫化學反應。釩引入氮化鈦晶格後改善了氮化鈦的晶格參數並導致了不同程度的畸變。這種結構的演變取決於鈦/釩的比例,其中比例為4的固溶體表現出最佳的協同作用,對多硫化鋰具有更高的親和作用。其鋰硫電池的循環穩定性可達400個循環,同時高載硫(6 mg cm2)和低E/S(6.5 mL g1)的鋰硫電池性能也非常穩定。本工作提供了一種有效的策略實現硫電化學反應的精細調控,為進一步的研究開拓了思路。

文獻來源

C. Shang, G. Li, B. Wei, J. Wang, R. Gao, Y. Tian, Q. Chen, Y. Zhang, L. Shui, G. Zhou, Y. Hu, Z. Chen, X. Wang, Dissolving Vanadium into Titanium Nitride Lattice Framework for Rational Polysulfide Regulation in Li–S Batterie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0) 2003020.

通訊作者介紹

王新,華南師範大學副研究員

主要研究方向為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曾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新型研發機構等項目8項;目前授權專利16件,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58篇,被引次數2700 次,H index指數為 25。相關代表性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在Nat. Commun.,J. Amer.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 Adv. Energy Mater.,Appl. Catal. B, Energy Storage Mater. 等行業高水平期刊上。

陳忠偉,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

滑鐵盧大學電化學能源中心主任,加拿大國家首席科學家(CRC-Tier 1), 國際電化學能源科學院副主席,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陳忠偉院士帶領一支約70人的研究團隊常年致力於燃料電池,金屬空氣電池,鋰離子電池,鋰硫電池,鋰矽電池,液流電池等儲能器件的研發和產業化。近年來在Nat. Energy, Nat. Nanotech., J. Amer. Chem. Soc.,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Energy. Environ. Sci. 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SCI論文300餘篇,被引 30000餘次, H-index 指數87,並擔任ACS Applied & Materials Interfaces副主編。

相關焦點

  • 缺陷二硒化釩-石墨烯異質結構實現鋰硫電池電催化劑原位演化
    近日,蘇州大學能源學院、蘇州大學——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協同創新中心的孫靖宇教授團隊報導了一種以高性能硫宿主為目標的碳布(CC)上有缺陷二硒化釩(VSe2)-垂直石墨烯(VG)異質結構的全化學氣相沉積(all-CVD)設計。電化學作用可以誘導VSe2在Se空位處硫化為VS2,從而促進LiPS的吸附和轉化。
  • 鈉離子電池及鋰硫電池最新研究進展匯總
    最近,有關用於循環中無枝晶鈉沉積的納米三維電流收集器的合理設計取得了一定進展。然而,在上述主體中鈉成核和生長的行為等關鍵信息仍是未解之謎。近日,廈門大學王鳴生教授(通訊作者)等使用無定型碳納米纖維(CNF)作為集電器,通過原位電子顯微鏡首次在納米尺度下對鈉電鍍/退鍍的動力學進行觀察。使用固態電解質,作者發現金屬鈉以納/微粒的形式在單一CNFs周圍所有可能的區域(甚至在其網絡)可逆的生長和溶解。
  • 中國高能量密度鋰硫電池研究取得進展
    (觀察者網訊)據觀察者網4月1日從中科院網站獲悉,由於正極材料硫具有高理論比容量、豐富的自然儲備、低成本和環境友好等顯著優點,鋰硫電池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下一代能量存儲系統。使用導電碳質材料作為硫主體來構造硫正極的傳統方法中,由於低極性碳和高極性LiPS之間的相互作用弱,碳基材料提供的物理隔離和物理吸附對抑制電池容量衰減的作用有限,特別是對於高載硫電極。
  • 近期鋰硫電池研究進展
    在鋰硫電池(LSBs)中引入雙功能中間層可有效抑制。新型高供體數鋰硫電池電解液 在鋰硫電池中。內建晶面自調節以選擇性S/Li2S轉換用於高體積能量密度鋰硫電池 重量、面積和體積容量對二次電池的市場佔有率具有重要影響。1. Adv. Mater.: 新型高供體數鋰硫電池電解液在鋰硫電池中,多硫化鋰作為連接正極氧化態物種硫和還原態物種硫化鋰的橋梁,起到了重要作用。
  • 超薄膜讓鋰硫電池實現千次以上穩定循環
    與現有的鋰離子電池相比,以單質硫為正極,金屬鋰為負極的鋰硫電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低的原料成本、更好的環境親和性。但受限於循環壽命太短,鋰硫電池尚不能在大規模儲能和電動汽車領域得到實際應用。近日《美國科學院學報》在線發表文章稱,科學家將一種超薄超輕的表面複合膜刷塗到硫電極的表面,從而使鋰硫電池的使用壽命顯著提高。
  • 中國青年化學家元素周期表專輯:鈦/釩/鉻
    張磊說鈦 「 在我國的神話傳說中,有一位神通廣大的老神仙「太白金星」,曾經幫助孫悟空降妖伏魔;在自然界中也有一種叫「鈦白」的神奇材料,也就是我們熟知的二氧化鈦(化學式TiO2),它可以藉助光將許多汙染物進行降解,淨化空氣,還可以利用光照將水分解成氫氣,因此在環境和清潔能源領域都大顯神通
  • 鋰硫電池優缺點_鋰硫電池電極材料
    由於鋰硫電池主要採用硫和鋰作為生產原材料,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另一方面,鋰硫電池在使用後低毒,並且回收利用的能耗較小。   缺點:鋰硫電池最大的劣勢在於其循環利用次數比較低。因為硫化聚合物具有穩定性比較差的特性,所以當前鋰硫電池的循環利用次數要遠遠低於普通的磷酸鐵鋰電池,這就極大的增加了鋰硫電池的使用成本。
  • 鋰硫電池實現穩定的充放電循環特性
    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簡稱產綜研)2016年6月28日宣布,與筑波大學共同開發出了一種鋰硫電池,通過採用金屬有機骨架作為電池隔膜,實現了長期穩定的充放電循環特性。據介紹,在1C的電流密度(恆流放電1小時後結束放電時的電流值)下進行1500次循環測試之後,這種鋰硫電池仍可保持高達900mAh/g的充電容量。
  • 單原子鋅修飾的中空碳殼作為雙功能反應器實現高穩定鋰硫全電池
    這種中空碳殼納米反應器的設計策略,為基於轉化反應的鋰硫電池等高能密度能源器件的設計提供了重要的啟發意義。該碳殼結構可以同時作為硫(Zn1-HNC-S)和鋰(Zn1-HNC-Li)的載體,從而實現高容量,長循環穩定的鋰硫全電池(Zn1-HNC‐S||Zn1-HNC-Li)。
  • 鋰硫電池充放電原理_鋰硫電池的應用
    從放電曲線來看,鋰硫電池存在兩個放電平臺,高電壓平臺2.4V左右,低電壓平臺2.1V左右,但是容量卻非常高,輕鬆1000+mAh/g,從這張圖還可以看到這個過程中存在很多的中間產物,Li2S8、Li2S6、Li2S4.。。
  • 鋰硫精選:10篇好文回顧鋰硫電池近期工作進展
    根據鋰硫電池的電化學性質,將多硫化物的錨固策略系統地分為物理約束和化學鍵合。著重介紹了各種硫載體材料的結構優點,詳細討論了與硫的相互作用機理,為促進鋰硫電池商業化的先進硫載體材料的合理設計和工程化提供了有價值的見解。最後提出了硫載體材料未來面臨的挑戰和發展前景。
  • 什麼是鋰硫電池?鋰硫電池有什麼特點?
    近日,媒體紛紛宣傳鋰硫電池獲得新突破,可令電動汽車續航達到1000公裡。那麼,什麼是鋰硫電池,它與當前主流的鋰離子電池有什麼異同?鋰硫電池是鋰電池的一種,是以硫元素作為電池正極,金屬鋰作為負極的一種鋰電池。單質硫在地球中儲量豐富,具有價格低廉、環境友好等特點。
  • 華南師範大學開發新型催化劑實現高性能鋰硫電池
    鋰硫電池因其理論能量密度高、成本低而受到廣泛關注。然而,在高硫負載條件下,多硫化物的穿梭導致催化轉化效率緩慢致使電池的容量快速衰減,嚴重阻礙了其實際應用。
  • 鋰空氣電池和鋰硫電池的工作原理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當空氣電極中的所有的空氣孔道都被產物堵塞後,電池放電終止。2鋰硫電池鋰硫電池研究最早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但是一直以來鋰硫電池的實際容量不高、衰減嚴重,並未受到重視。2009年,Linda F. Nazar課題組報導了硫碳複合物作為鋰硫電池正極材料獲得較好的循環性和非常高的放電容量,掀起了鋰硫電池研究的熱潮。
  • 鋰硫電池即將掀起新一輪電池革命
    純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跟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相關,從目前新能源汽車推廣使用過程中發現,裡程焦慮的情況依舊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也正因此,無論是此前工信部《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還是新能源汽車補貼中的硬性要求,都對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相應要求。而現實是,商業化中能量密度最高的三元鋰電池,其能量密度在300Wh/kg,已經達到了極限,很難再有提升空間。
  • Matter:首次揭示鉭基納米簇在鋰硫電池中對多硫化物催化轉化機理
    鋰硫電池具有遠遠超過傳統鋰離子電池的高能量密度(2567 Wh/kg),兼具環境友好和價格低廉等優點,是極具潛力的下一代高能電池體系。儘管鋰硫電池的研究和開發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目前其實用化仍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如源於多硫化鋰(LPS)溶解的穿梭效應,以及緩慢的LPS轉化反應動力學,這些問題導致了低的硫活性材料利用率和庫倫效率,以及較差的循環穩定性。
  •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新型電解質材料 或實現更高效的鋰硫電池
    (圖片來源: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 其中一種電池為鋰硫電池,與傳統的石墨/金屬氧化物鋰離子電池相比,此種電池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
  • 釩電池擴容成本低 釩將成為儲能系統的主要電池材料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United Battery Metals(UBM)公司總裁兼執行長Matt Rhoades談到,釩(Vanadium)將成為新一代的大型電池金屬原材料。目前,其公司在科羅拉多州的Wray Mesa項目探查到了釩礦,其儲藏量約為270萬磅。
  • 上海矽酸鹽所提出鋰硫電池「三明治」結構催化-導電界面構築
    近年來,人們提出了多種策略來嘗試實現鋰硫電池的商業化,如開發新型正極複合材料、中間層或隔膜裝飾、多功能粘結劑和電解液添加劑等。其中,針對硫正極的微結構設計可以對硫基活性物質產生最直接的限域效應,極性宿主材料的引入可以更進一步地增強對鋰多硫化物的化學吸附,從而提高電池循環穩定性。
  • 鋰硫電池新突破 電動車續航裡程獲提升
    『鋰硫電池新陰極設計概念』  據了解,目前鋰離子電池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被廣泛應用,而鋰硫電池被認為是鋰離子電池替代品。鋰硫電池以高能量密度而聞名,同時其主要成分硫儲量豐富、重量輕、價格便宜,而且對環境無害。同時,鋰硫電池的能量密度可超500Wh/kg,明顯優於鋰離子電池的極限能量密度300Wh/kg。能量密度更高意味著由鋰離子電池供電、續航裡程可達400公裡的電動汽車,在由鋰硫電池供電時,續航裡程可延長至600至80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