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人員發現新型電解質材料 或實現更高效的鋰硫電池

2021-01-08 騰訊網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如今,消費電子產品和電動汽車都主要使用鋰離子電池,不過,科學家們也在尋找新的化學物質,以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和性能,使此種電池能夠超越傳統的鋰離子電池。

(圖片來源: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

其中一種電池為鋰硫電池,與傳統的石墨/金屬氧化物鋰離子電池相比,此種電池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不過,此種電池內部發生的寄生反應會損害其性能,阻礙其高效循環。

現在,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U.S. Department of Energy's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電解質材料,可以降低此種寄生反應的頻率,為研發更高效的鋰硫電池鋪平道路。

當給鋰硫電池充電時,經常會發生一種無可避免的副反應 -鋰多硫化物穿梭。當電池放電時,硫化鋰會在陰極上轉化為硫,但是有些尚未完全氧化的鋰硫化合物會在陰極中溶解,進入到電池中分隔兩個電極的液體區域 – 電解液中。

此時,鋰硫化合物會在陽極上擴散並還原,在陰極上氧化。這個過程會一遍又一遍的重複,浪費電池的電量。

引發多硫化物穿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多硫化物很容易溶解在一種電解液中,此種電解液由二氧戊環(DOL)和二甲氧基乙烷(DME)化合物混合而成。研究人員表示:「我們需要同時解決兩個問題 – 使其同時具備低溶解度和高導電性。」

據研究人員所說,在過去五年左右的研究中,研發出一種新型電解質材料可以解決上述兩個問題。此種材料稱為氫氟醚(HFE),具有較低溶解能力的同時,仍保持良好的導電性。研究人員表示:「鋰達到陽極的第一步是要溶解在電解液中,就像水對於食鹽來說是一種很好的溶劑,DME對於鋰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溶劑。不過,有了HFE,就像將鹽溶解於汽油中一樣(很難溶解)。」

儘管在幾年前,人們已經知道HFE擁有此特質,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方法,以預測此類分子的溶解行為和導電率。首先,他們根據化學結構,將HFE分成了三類。在測量電解液如何表現時,研究人員發現:溶解能力最低、多硫化物穿梭量最少的化學物質的導電率也較低。

研究人員表示:「這表明,目前還沒有找到鋰硫電池的靈丹妙藥,我們還需要繼續尋找能夠改善現有化學物質的方法。」

相關焦點

  • 美國科學家發現新型電解質材料 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
    其中一種電池為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的鋰硫電池,與傳統的石墨/金屬氧化物鋰離子電池相比,此種電池內部發生的寄生反應會損害其性能,阻礙其高效循環。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U.S.Department of Energy's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電解質材料,當給鋰硫電池充電時,經常會發生一種無可避免的副反應 -鋰多硫化物穿梭。當電池放電時,硫化鋰會在陰極上轉化為硫,但是有些尚未完全氧化的鋰硫化合物會在陰極中溶解,進入到電池中分隔兩個電極的液體區域 – 電解液中,鋰硫化合物會在陽極上擴散並還原,在陰極上氧化。
  • 鋰硫電池優缺點_鋰硫電池電極材料
    鋰硫電池電極材料   造紙工業一種很常見的副產品:木質磺酸鹽,已被壬色列理工學院科學家證明可做為鋰硫電池的低成本電極材料,目前研究小組創建了一款手錶鋰硫電池原型   鋰硫電池能量密度至少是鋰離子電池的兩倍之多,因此儘管可充電鋰離子電池是市場當紅炸子雞,科學家還是對鋰硫電池的開發產生濃厚興趣。   可充電電池主要由兩個電極、電極間的液體電解質以及隔離膜組成,鋰硫電池的陰極由硫碳基質構成,陽極使用鋰金屬氧化物。在元素形式中,硫是不導電的,但當硫在高溫下與碳結合時會變得高度導電,因此被看好應用於新型電池技術中。
  • 鋰硫精選:10篇好文回顧鋰硫電池近期工作進展
    鋰硫電池(Li-S)已成為未來儲能設備的一種可行的替代品,基於鋰和硫的電化學反應具有遠遠高於目前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的理論能量密度(2600 Wh kg-1)。本文總結了鋰硫電池最新的研究進展,包括正極載體材料、隔膜和固態電解質/電解液等方面,希望對有關研究人員有所啟發。1.
  • Advanced Materials:新型高性能鋰硫電池正極材料——有機檸檬-硫
    目前,基於鎳和鈷氧化物正極材料的比容量低(小於250 mAh g-1), 同時鎳和鈷資源緊缺,環境毒性較大,因此傳統的商業化鋰離子電池存在能量密度低、成本高和環境毒性大等缺點
  • 科學家研發新型半固態電解質,通過重新構想的電池組件實現
    最近,科學家一直在研究電解質的更多固態形式可能帶來什麼,特別是在安全性方面。 新加坡的科學家們現在正在研究一種新型的半固態電解質,這種電解質可以提高鋰硫電池的安全性,鋰硫電池在儲能方面具有巨大的尚未開發的潛力。目前,這項研究發表在《納米能源》雜誌上。
  • 近期鋰硫電池研究進展
    新型高供體數鋰硫電池電解液 在鋰硫電池中。內建晶面自調節以選擇性S/Li2S轉換用於高體積能量密度鋰硫電池 重量、面積和體積容量對二次電池的市場佔有率具有重要影響。1. Adv. Mater.: 新型高供體數鋰硫電池電解液在鋰硫電池中,多硫化鋰作為連接正極氧化態物種硫和還原態物種硫化鋰的橋梁,起到了重要作用。
  • 陳人傑:多電子高比能二次電池新體系及先進功能電解質材料研究進展
    能源短缺和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兩大危機,因此開發可再生能源和新型綠色儲能技術是21世紀發展最重要的主題之一。同時,發展清潔可再生、高效的能源材料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已被列入《中國製造2025》等國家戰略。在新材料技術領域,面對國家一系列的重大需求(如新能源汽車、光伏工程、儲能電站、信息通信、國防軍事、航空航天等),新型二次電池是實現能量高效轉換與儲存的重要組成。
  • 鋰硫電池新突破 電動車續航裡程獲提升
    『鋰硫電池新陰極設計概念』  據了解,目前鋰離子電池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被廣泛應用,而鋰硫電池被認為是鋰離子電池替代品。鋰硫電池以高能量密度而聞名,同時其主要成分硫儲量豐富、重量輕、價格便宜,而且對環境無害。同時,鋰硫電池的能量密度可超500Wh/kg,明顯優於鋰離子電池的極限能量密度300Wh/kg。能量密度更高意味著由鋰離子電池供電、續航裡程可達400公裡的電動汽車,在由鋰硫電池供電時,續航裡程可延長至600至800公裡。
  • 鋰硫電池新突破:電動車續航增至800公裡
    眾所周知,鋰離子電池幾乎遍布生活的各個角落,從手機到電腦再到汽車,而鋰硫電池則被認為是鋰離子電池的替代品。 相比鋰離子電池,鋰硫電池有著更高的能量密度,其能量密度可超500Wh/kg,相比鋰離子電池的極限能量密度300Wh/kg提升了66%。
  • 【微宏動力】技術 | 成本低廉的造紙衍生物質 搖身一變成鋰硫電池電極材料
    關鍵詞:鋰硫電池;電池技術;電解質來源 |  Technews科技新報鋰硫電池能量密度至少是鋰離子電池的兩倍之多,因此儘管可充電鋰離子電池是市場當紅炸子雞,科學家還是對鋰硫電池的開發產生濃厚興趣  造紙工業一種很常見的副產品:木質磺酸鹽,已被壬色列理工學院科學家證明可做為鋰硫電池的低成本電極材料,目前研究小組創建了一款手錶鋰硫電池原型,下一個工作將試著擴大原型。  鋰硫電池能量密度至少是鋰離子電池的兩倍之多,因此儘管可充電鋰離子電池是市場當紅炸子雞,科學家還是對鋰硫電池的開發產生濃厚興趣。
  • 研究人員為鋰硫電池提出一種新陰極設計概念
    日前,我們從相關媒體了解到,中國香港科技大學(HKUST)工程與環境系教授CheongYingChan與中國香港科技大學機械與航空工程系教授兼能源研究所主任ZHAOTIanshou組建了一支研究團隊,為鋰硫電池(Li–S)提出了一種新穎的陰極設計概念,將可大幅提升此類具有發展前景的下一代電池的性能。
  • 盤點:12種新型電池技術 哪種最牛?
    3、鋰硫電池近日,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宣布,其與筑波大學共同開發出了一種鋰硫電池,通過採用金屬有機骨架作為電池隔膜,實現了長期穩定的充放電循環特性。5、新型液流電池相比常規使用的充電電池,液流電池的規模更大一些,這是因為液流電池的形式和功能不同於常見的鋰離子電池。在液流電池單元中,液態電解質在兩個容器箱體 中循環流動,而兩個箱體通過一個薄膜進行分離。離子穿越薄膜就實現了電荷轉移,整個過程與氫燃料電池的發電原理類似。
  • 熱電池用新型電解質材料研究進展
    而目前的電解質體系已經不能滿足新型體系的研究,因此,國內外開展了大量的新型電解質體系的研究。本文將主要介紹LiI體系、硝酸鹽體系和Li2CO3體系新型電解質在國內外熱電池中的研究進展,對其優缺點進行分析,並展望了新型電解質體系的未來發展方向。
  • 日本製成全固態鋰硫電池 比傳統鋰離子二次電池的能量密度高4倍
    據外媒報導,日本豐橋技術科學大學(Toyohash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電氣與電子信息工程系的一組科學家採用一種低成本的簡單液相法合成了一種活性含硫材料和碳納米纖維(CNF)複合材料。研究人員採用液相法製成了硫-CNF複合材料,再製成了全固態鋰硫電池,與鋰離子二次電池相比,其放電容量更高、循環穩定性更好。
  • 鈦釩氮固溶體以實現鋰硫電池中合理的硫化學反應
    本文詳盡地詮釋了鈦釩氮的表面化學性質及其對多硫化物吸附和催化轉化的作用機制,有助於實現快速和持久的鋰硫電化學。2. 這項工作為高效鋰硫電催化劑的精細結構調節提供了一種新穎而有效的製備策略。3. 同時,這項工作也對固溶體材料在其他能量存儲和轉換系統中的設計與合成起到了啟示作用。
  • 鋰硫電池的坎坷產業化之路還有多遠?
    在學術研究上,為了解決S正極溶解和導電性差的問題,學者們合成了多種碳材料,但是大多數的碳材料難以實現大規模的生產,而學術研究上對於工業上應用較多的碳材料是否可以應用在Li-S電池上還缺少研究。要實現Li-S電池的商業化應用,就要首先解決上述的學術研究與商業生產之間存在的巨大鴻溝。1. 金屬鋰負極金屬鋰的理論比容量為3860mAh/g,電勢僅為-3.04V(vs標準氫電極),是一種理想的負極材料,但是金屬鋰在循環的過程中存在鋰枝晶生長和體積膨脹等問題,這會導致金屬鋰負極的粉化和電池厚度增加。
  • 華南師範大學開發新型催化劑實現高性能鋰硫電池
    鋰硫電池因其理論能量密度高、成本低而受到廣泛關注。然而,在高硫負載條件下,多硫化物的穿梭導致催化轉化效率緩慢致使電池的容量快速衰減,嚴重阻礙了其實際應用。
  • 韓國獲鋰硫電池研發新見解 或取代現有鋰離子電池
    (圖片來源:大邱慶北科學技術院)不過,在電池中使用硫會遇到兩個問題。首先,在電池「放電」循環過程中,在陰極上會形成可溶解的鋰聚硫化物(LiPS),並擴散至電解質,且輕易地到達陽極,並在陽極逐漸降低電池的容量。第二,硫不具導電性。因此,需要採用一種導電多孔的主體材料來容納硫,並同時在陰極捕獲鋰聚硫化物。近年來,由於碳基主體結構具導電性,人們對其進行了研究。
  • 查默斯理工大學研究人員利用石墨烯氣凝膠 或有利於推進鋰硫電池的...
    (圖片來源:Yen Strandqvist/瑞典查默斯理工大學)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為了適應電氣化未來的需求,需要研發新型電池技術,其中一個選擇就是鋰硫電池,與鋰離子電池相比,理論上來說,此種電池能量密度要高5倍。
  • 鈉離子電池及鋰硫電池最新研究進展匯總
    使用固態電解質,作者發現金屬鈉以納/微粒的形式在單一CNFs周圍所有可能的區域(甚至在其網絡)可逆的生長和溶解。值得注意的是,實驗證實了纖維內的鈉離子運輸,使得更多鈉均勻的沉積於網絡內部而沒有接觸電解液;這是無枝晶鈉電鍍的關鍵,尤其是在全固態鈉電池。此外,結合精巧的原位實驗設計,CNF相比石墨化碳表現出更優越的鈉容量。5. N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