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發現新型電解質材料 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

2020-12-05 第一電動網

據外媒消息報導,科學家們正在尋找新的化學物質,從而可以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和性能,使此種電池能夠超越傳統的鋰離子電池。

其中一種電池為能量密度更高、成本更低的鋰硫電池,與傳統的石墨/金屬氧化物鋰離子電池相比,此種電池內部發生的寄生反應會損害其性能,阻礙其高效循環。

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U.S. Department of Energy's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電解質材料,當給鋰硫電池充電時,經常會發生一種無可避免的副反應 -鋰多硫化物穿梭。當電池放電時,硫化鋰會在陰極上轉化為硫,但是有些尚未完全氧化的鋰硫化合物會在陰極中溶解,進入到電池中分隔兩個電極的液體區域 – 電解液中,鋰硫化合物會在陽極上擴散並還原,在陰極上氧化。這個過程會一遍又一遍的重複,浪費電池的電量。

引發多硫化物穿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多硫化物很容易溶解在一種電解液中,此種電解液由二氧戊環(DOL)和二甲氧基乙烷(DME)化合物混合而成。研究人員表示:「我們需要同時解決兩個問題 – 使其同時具備低溶解度和高導電性。」

據研究人員所說,在過去五年左右的研究中,研發出一種新型電解質材料可以解決上述兩個問題。此種材料稱為氫氟醚(HFE),具有較低溶解能力的同時,仍保持良好的導電性。研究人員表示:「鋰達到陽極的第一步是要溶解在電解液中,就像水對於食鹽來說是一種很好的溶劑,DME對於鋰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溶劑。不過,有了HFE,就像將鹽溶解於汽油中一樣(很難溶解)。」

儘管在幾年前,人們已經知道HFE擁有此特質,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方法,以預測此類分子的溶解行為和導電率。首先,他們根據化學結構,將HFE分成了三類。在測量電解液如何表現時,研究人員發現:溶解能力最低、多硫化物穿梭量最少的化學物質的導電率也較低。

相關焦點

  •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新型電解質材料 或實現更高效的鋰硫電池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如今,消費電子產品和電動汽車都主要使用鋰離子電池,不過,科學家們也在尋找新的化學物質,以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和性能,使此種電池能夠超越傳統的鋰離子電池。
  • 韓國帶來更高的能量密度和簡化的工藝
    導讀:韓國科學家為固態電池開發了一種新的電極結構,他們說這種新的電極結構可以為這種有前途的儲能技術帶來更高的能量密度和簡化的製造工藝。該方法的關鍵是發現離子可以在活性石墨顆粒之間傳輸,這意味著不需要增加離子傳導的添加劑。這意味著電極只需要包含活性儲能材料和粘合劑,由於存在更少的材料以及為溶劑和粘合劑材料提供更多選擇,這將增加儲能容量,並可能簡化生產。ETRI的科學家們把這個理論帶到DGIST,通過虛擬模型證實了它的可行性。然後ETRI能夠在實際的實驗中演示這種結構。
  • 【科普】高比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電解質和能量密度限制原理
    然而,受限於表面電荷物理吸脫附存儲機制,其能量密度較低。  根據2017年美國汽車研究委員會(USCAR)公布的混合動力汽車的48 V啟停電源發展目標,需要電源的能量密度應大於25 Whkg-1,並且功率密度大於0.6 kWkg-1,而目前研發出的器件仍有一定差距。如何在保持原有倍率、壽命等性能下,進一步提升器件的能量密度成為研究的熱點。
  • 橫濱國立大學研發新型電極材料 可實現更便宜/能量密度更高鋰電池
    不過,據外媒報導,日本橫濱國立大學Naoaki Yabuuchi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研發了一種新型電極材料,不僅能夠讓鋰電池更便宜,還能夠延長其壽命、讓其具備更高的能量密度。電池中的電極材料能夠幫助吸收存儲的能量,並釋放存儲的能量為電池供電。構成電極的材料依賴於電子和鋰離子的交換,極大地影響著電池的工作效率。在此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鋰離子與錳、鈦和氧離子混合,能夠保證電子和鋰離子具備良好的輸入—輸出性能。不過,在實際的電池應用中,交換速度還是太慢。
  • 熱電池用新型電解質材料研究進展
    而目前的電解質體系已經不能滿足新型體系的研究,因此,國內外開展了大量的新型電解質體系的研究。本文將主要介紹LiI體系、硝酸鹽體系和Li2CO3體系新型電解質在國內外熱電池中的研究進展,對其優缺點進行分析,並展望了新型電解質體系的未來發展方向。
  • 鮑哲南:更高能量的鈉離子電池,成本比鋰電池至少低20%
    圖 | 著名華裔材料科學家史丹福大學教授鮑哲南(左)、崔屹(中)以及本次論文的第一作者、史丹福大學博士後 Min ah Lee (右)這種新型的材料使用了全新的思路,大大提升了鈉離子電池的性能——其循環電池容量達到了 484mAh/g,陰極能量密度更是高達 726Wh/kg。
  • 密西根大學開發「無負極」鋰金屬電池 容量更高/成本更低
    蓋世汽車訊 鋰金屬電池的容量是現有標準鋰離子電池的兩倍,而且可以利用當前電池製造系統生產,但使用液態電解質的鋰金屬電池存在鋰枝晶生長問題,有可能迅速出現熱失控現象。
  • 鋰金屬陽極的新型凝膠聚合物電解質
    SK Innovation和John Goodenough教授的團隊將共同開發具有更高能量密度,更好的安全性和具有競爭力的成本的下一代電池。感興趣的領域是一種新型的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系統,該系統具有抑制鋰金屬陽極電池中枝晶生長的潛力,並最終縮短了全固態鋰金屬電池的上市時間。
  • 科學家研發新型半固態電解質,通過重新構想的電池組件實現
    最近,科學家一直在研究電解質的更多固態形式可能帶來什麼,特別是在安全性方面。 新加坡的科學家們現在正在研究一種新型的半固態電解質,這種電解質可以提高鋰硫電池的安全性,鋰硫電池在儲能方面具有巨大的尚未開發的潛力。目前,這項研究發表在《納米能源》雜誌上。
  • 水系鋰電池獲關鍵突破,能量密度超 300Wh/kg,或成電池發展未來
    更安全、經濟、能量密度更高的水系鋰離子電池研究迎來重要突破,在最新的研究進展中,馬裡蘭大學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系終身教授王春生 (Robert Franklin and Frances Riggs Wright Distinguished Chair) 的團隊的楊重寅博士,陳驥博士利用滷族元素(溴、氯)+石墨開發出一種與傳統鋰電池完全不同的正極材料,造出能量密度最高達到
  • 金剛石:為新一代能量存儲設備鋪路
    導讀據日本東京理科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科學家發現,在水基電池中採用導電納米金剛石作為電極材料,可顯著提升電池的能量存儲能力。超級電容的原理示意圖(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超級電容具有成本低、耐低溫、功率密度高、充電速度快、使用壽命長、環境友好等優勢。因此,超級電容可應用於一系列領域,例如汽車、可穿戴設備、醫療、備用電源、機械裝置、智能儀表等。
  • 高離子電導率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的空氣穩定性研究進展
    全固態鋰電池兼具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 作為下一代儲能器件備受關注. 硫化物固態電解質具有鋰離子電導率高、晶界電阻低、機械延展性好等優點, 作為最具商業化潛力的固態電解質, 引起了產業界和科研單位的廣泛興趣.
  • 新型陰極材料使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增加三倍
    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一個科學家小組已經找到了一種提高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方法,這可以使電池更耐用,並擴大風能和太陽能的使用。該團隊研發出一種能夠使鋰離子電池電極能量密度增加三倍的陰極材料。「鋰離子電池由陽極和陰極組成,」該團隊的首席科學家秀林秀說。「陰極材料一直是進一步提高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瓶頸。」
  • 日本高校合成摻錳鈮酸鋰 能量密度有望達6倍
    純電動汽車(EV)向鋰離子電池(LIB)提出了提高能量密度的要求。有可能將鋰離子電池的質量能量密度提高到「LEAF」(聆風)等現有EV用LIB的6倍以上的新型候補正極材料已經問世,那就是日本東京電機大學工學系環境化學科副教授藪內直明領導的研發小組成功合成的摻錳鈮酸鋰(Li1.3 Mn0.4 Nb0.3O2)(圖)。
  • 美國科學家研發新型陰極材料 或開啟無鈷電池的新世界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電池陰極系列,有可能取代鋰離子電池中常用的昂貴的鈷陰極。據稱,這種新設計具有充電速度快、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壽命長等特點。
  • 新材料 讓太陽能電池效率更高、壽命更長、成本更低
    材料牛註:來自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的研究者們,
  • 美國研發出以海水為電解質的水性電池
    原標題:美國研發出以海水為電解質的水性電池   導讀:美國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的水性電池陽極。
  • ORNL開發新型無鈷正極 有望提高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
    據外媒報導,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人員開發了全新系列正極,有望取代目前鋰離子電池中常用的昂貴鈷正極,為電動汽車和消費電子產品提供動力。(圖片來源:ORNL)新型正極名為NFA(鎳、鐵和鋁基正極)。這種材料是鎳酸鋰的衍生物,可用於製造鋰離子電池的正極,並具有充電速度快、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和壽命長等優勢。
  • 新型二次鎂電池是什麼,是否有望替代鋰離子電池?
    新型二次鎂電池是什麼,有望替代鋰離子電池?由於鎂電池毒性低容易實現逆轉反應,使人們對利用鎂作為高能量密度可充電電池的陽極材料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但由於缺乏合適的互補型陰極和電解液很難實現。目前二次電池行業主要以鋰離子電池為主,但此類電池的能量密度和電力存儲能力有限。
  • 比克電池:正極補鋰技術將助力高能量密度電池突破發展
    伴隨消費升級對電池續航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高能量密度成為電池發展的必然趨勢,矽基負極則是當前突破能量密度瓶頸的首選材料之一。為進一步推進電池矽基負極材料創新研究,近日,第四屆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矽基負極材料創新研究與發展研討會在江蘇常州舉行。作為行業領先企業,比克電池受邀出席此次大會並做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