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鈦釩氮固溶體以實現鋰硫電池中合理的硫化學反應
有鑑於此,華南師範大學王新副教授、滑鐵盧大學陳忠偉教授等人以氮化鈦作為基體,將釩引入其晶格構建了三維自支撐鈦釩氮固溶體硫載體,高效吸附多硫化鋰,並促進其原位轉化,從而有效將硫活性成分限制於正極區域,提高了鋰硫電池的電化學性能,表現出良好的循環穩定性和倍率性能。同時在高硫負載的情況下,相關鋰硫電池的性能依舊穩定。圖1. 構建鈦釩氮固溶體示意圖。研究亮點1.
-
進展|新型二維原子晶體材料單層二硒化釩的「一維圖案化」及其功能化
二維原子晶體材料的功能化對實現其在光電、催化、新能源以及生物醫學等領域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在實現二維材料功能化方面,結構圖案化調控是其中一個重要手段。之前,人們利用電子/離子束刻蝕、元素摻雜等手段實現了二維材料的圖案化。圖案化的二維材料則呈現出了許多新的物理性質,例如「納米網狀」石墨烯的半導體特性[Nat.
-
鋰硫精選:10篇好文回顧鋰硫電池近期工作進展
,但如何在鋰硫電池中實現高硫負載下有效解決穿梭效應並提升反應動力學仍是一大挑戰。該工作報導了一種由金屬有機骨架材料MIL-47(V)衍生的具有異質結構的多孔催化V2O3/V8C7@C複合材料作為有效的鋰硫電池多硫化物調節劑,在大幅度提升硫負載量的同時,仍能有效抑制穿梭效應並提高反應動力學。
-
關於石墨烯應用於鋰硫電池的研究進展詳解
另外, 可以調控石墨烯缺陷,可以引入官能團,對其摻雜改性,更利於吸附多硫化物,提高鋰硫電池的循環性能。本文綜述了近年來關於石墨烯及其複合材料作為鋰硫電池正極材料的相關研究成果,並提出了石墨烯基鋰硫電池的未來發展方向。 不難想像,石墨烯與硫結合形態眾多,如包覆、混雜、吸附、「三明治冶、插層堆砌等,如圖2所示。其實,研究報導的各種微結構和各種方法設計層出不窮。
-
大連化物所利用釩基二維異質結材料構建高性能鋅離子電池
大連化物所利用釩基二維異質結材料構建高性能鋅離子電池 2020-04-27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實現了高效離子-電子協同傳輸,獲得了高安全、低成本、高性能水系鋅離子電池。
-
華南師範大學開發新型催化劑實現高性能鋰硫電池
鋰硫電池因其理論能量密度高、成本低而受到廣泛關注。然而,在高硫負載條件下,多硫化物的穿梭導致催化轉化效率緩慢致使電池的容量快速衰減,嚴重阻礙了其實際應用。
-
基於電子結構精準調控策略構築氮碳包覆的核殼結構硒化物電催化劑
成分可控的合成氮摻雜的碳包覆的不同種類的硒化鎳精確的調控了相應納米材料的電子結構,這對於HER電催化活性的提高是至關重要的。理論計算結果表明NiSe@NC主要通過範德瓦爾斯作用力來調控碳外殼的電子結構,從而賦予了它優異的全pH產氫電催化活性。這部分工作不僅提供了一種簡單有效地精確調控納米材料電子結構的方法,而且為未來氮摻雜的碳包覆的硒化物複合材料的可控合成提供了一定的實驗依據和理論指導。
-
高性能鋰二次電池研究獲進展
隨著電動汽車和移動電子產品的發展,社會對能源存儲與轉化提出更高要求,繼鋰離子電池之後,可充電電池的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充放電、高循環穩定性成為需求。鋰硫電池憑藉其高能量密度(2600 Whkg-1)、經濟環保等優勢成為下一代儲能體系的候選者。
-
【中國科學報】釩基二維異質結材料成功構建高性能鋅離子電池
,實現了高效離子—電子協同傳輸,獲得了高安全、低成本、高性能水系鋅離子電池。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二維模板離子吸附策略,將無定形V2O5均勻生長於高導電的石墨烯表面,獲得了一種超薄V2O5/石墨烯(A-V2O5/G)二維異質結新材料,充分結合無定形V2O5本身豐富的活性位點、離子擴散路徑短的優點和石墨烯高導電性、良好機械穩定性的優點,實現了高效離子—電子協同傳輸,獲得了高容量、高倍率、長壽命、高安全性的水系鋅離子電池。
-
蘇州納米所高性能鋰二次電池研究獲進展
然而,如單質硫與硫化鋰的不導電性、多硫化鋰中間產物的穿梭效應及充放電過程中體積的變化等問題,降低鋰硫電池的利用率,使得容量衰減迅速,阻礙其商業化。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張躍鋼與藺洪振團隊分別從納米材料結構設計與表面功能化出發,製備不同的活性納米催化劑複合材料,選用原位光譜手段研究其相關作用機制。
-
強耦合效應二維異質結材料成功用於鋅離子電池—新聞—科學網
V2O5/石墨烯異質結新材料,實現了對釩基正極材料的有效保護,極大緩解了釩溶解問題,獲得了高安全、低成本、長壽命水系鋅離子電池。 近年來,水系二次鋅離子電池憑藉其安全性能高、成本低、環境友好和鋅儲量豐富等優勢,在儲能設備中展現出巨大的應用前景。釩基材料是一種典型的高容量鋅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但存在溶解、體積膨脹、電子導電性差等問題,導致器件循環性能差。因此,亟待開發長壽命、高容量、高導電的釩基正極材料。
-
JACS:合肥工業大學孔祥華團隊研發鋰硫電池高效單原子鈷催化劑
,讓具有超高負載量的硫正極展現出良好的比容量和循環穩定性,為實現高性能鋰硫電池開闢了新路徑。鋰硫電池由於極高的理論能量密度(2600Wh kg−1)和低廉的材料成本被認為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二次電池的重要選擇。然而,正極中硫的低負載量、快速容量衰減和低庫倫效率限制了鋰硫電池的商業化進程。引起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充放電過程中,硫的多電子反應伴隨著導電能力極差的單質硫和硫化鋰的分解與形成,這一過程極大的限制了電化學反應的可逆性和硫的利用率。
-
石墨烯加TMDC異質超薄光電結構顯現光伏應用潛力
曼徹斯特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人員首次將石墨烯與過渡金屬二硫屬元素化合物(transitionmetaldichalcogenides,TMDC)單層相結合,創建了三維層疊的多層異質結構,實驗中光電流數值高過預期,該結果已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上。
-
InfoMat:原子尺度催化劑提升鋰硫電池多硫氧化還原動力學
開發高能量密度的二次電池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鋰硫電池因其高達2600 Wh kg 1的理論能量密度而受到廣泛關注。然而,硫正極的電化學過程動力學緩慢,多硫化物中間產物的溶解和穿梭導致正極活性物質流失和電池庫倫效率降低,嚴重地制約了鋰硫電池的實際性能。
-
二硒化鎢有望實現超薄軟性太陽能電池 鎢概念崛起
據相關報導稱奧地利維也納科技大學(Vien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首次開發出由二硒化鎢(WSe2)製做的二極體,根據實驗顯示,這種材料可被用於超薄的軟性太陽能電池。
-
Matter:首次揭示鉭基納米簇在鋰硫電池中對多硫化物催化轉化機理
,陳忠偉教授團隊首次探索了無定形氧缺陷五氧化二鉭(Ta2O5-x)納米簇作為電催化劑應用於鋰硫系統。此外,材料的催化活性和暴露的活性位點及其具有的電子結構和化學配位環境有著緊密關聯。缺陷工程和結晶度調節能夠有效地調控材料的電子環境,使其具備更利於LPS吸附和催化的性質。因此,設計高活性的電催化劑,並結合合理的孔結構和界面結構設計,對硫物種進行高效快速的轉化,是提高鋰硫電池性能的關鍵途徑。
-
青島大學《Carbon》:木質素在碳納米纖維上原位生長石墨烯
本文要點: 通過使用紙漿廢料中富含地球的木質素在碳纖維上原位生長石墨烯結構而不添加任何催化劑。 通過碳化策略,碳纖維上的CaS納米粒子由LS形成,可以用作石墨烯生長的催化劑。
-
青島大學《Carbon》:木質素在碳納米纖維上原位生長石墨烯
本文要點:通過使用紙漿廢料中富含地球的木質素在碳纖維上原位生長石墨烯結構而不添加任何催化劑。通過碳化策略,碳纖維上的CaS納米粒子由LS形成,可以用作石墨烯生長的催化劑。所獲得的柔性石墨烯/碳納米纖維具有高電導率和出色的電化學性能,可作為Li–S電池中硫陰極的支架。
-
缺陷,讓石墨烯變得更美好!
因此,由石墨烯製成的新型碳基電極,非常有望應用於生物傳感器、光伏電池、電化學電池等領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發一款有機太陽能電池,它具有具有透明、柔性的石墨烯電極。(圖片來源:MIT)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開發的一款柔性超級電容,採用導電的石墨烯氧化物油墨直接列印在紡織品上。
-
鎳原子簇及氮共摻雜石墨烯策略,助力高性能鋰硫電池|
,證明Ni6-N-C結構可選擇性吸附和電催化可溶性多硫化物,抑制鋰硫電池中的「穿梭效應」,相關成果以「Selective Adsorption and Electrocatalysis of Polysulfides through Hexatomic Nickel Clusters Embedded in N-Doped Graphene toward High-Performance L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