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能量密度鋰硫電池研究取得進展

2020-11-29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訊)據觀察者網4月1日從中科院網站獲悉,由於正極材料硫具有高理論比容量、豐富的自然儲備、低成本和環境友好等顯著優點,鋰硫電池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下一代能量存儲系統。使用導電碳質材料作為硫主體來構造硫正極的傳統方法中,由於低極性碳和高極性LiPS之間的相互作用弱,碳基材料提供的物理隔離和物理吸附對抑制電池容量衰減的作用有限,特別是對於高載硫電極。此外,碳基材料和LiPS的親和性差也阻礙了有效的界面電荷轉移並減緩了硫物種的反應動力學。而且,大量低振實密度碳的存在,極大地犧牲了電池的體積能量密度。設計一種具有高導電性和豐富暴露活性位點的硫主體材料以替代導電碳,以獲得高的面積和體積容量具有重要意義。

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瑞虎課題組採用海藻酸鈉誘導的化學鍵裁剪策略,提出基於MXene的Ti3C2Tx(Tx代表表面官能團)納米點-散布的Ti3C2Tx納米片(TCD-TCS),以實現在高硫負載條件下活性物質硫的限域固定和轉化。TCD-TCS中豐富的表面極性位點增強了電極的結構完整性,不含碳基材料和導電添加劑使得正極材料具有高振實密度。TCD-TCS/ S電極在1.8mg cm-2的中等載硫量下表現出幾乎理論的放電比容量。在13.8mg cm-2的高硫負載下,同步實現超高容量(1957mAh cm-3)和高面積容量(13.7mAh cm-2)。放電過程中硫析出機理研究表明了基於MXene的納米點和納米片的集成在Li-S電池中的重要性。上述工作發表於ACS Nano(Ultrafine Ti3C2 MXene Nanodots-Interspersed Nanosheet for High-Energy-Density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ACS Nano, 2019, 13, 3608–3617)。論文的第一作者為助理研究員肖助兵。

此前,肖助兵等以提高鋰硫電池面積容量和體積容量為研究目標,採用未加入任何碳導電添加劑的花狀多孔Ti3C2Tx(FLPT)基正極系統,實現了鋰硫電池面積容量和體積容量的雙重提高(ACS Nano, 2019, 13, 3404-3412)。此外,先後採用高導電過渡金屬硫化物(TiS2和NbS2)作為添加劑應用在鋰硫電池正極以提高電池面積容量和大電流放電容量(Energy Storage Mater. 2018, 12, 252-259;ACS Nano 2017, 11, 8488-8498;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7, 9, 18845-18855)。並採用水熱法得到還原氧化石墨烯/硫化釩(rGO/VS2)複合材料應用於三元硫正極體系中,製備得到具有密堆積三明治結構的rGO/VS2-S正極材料,實現了體積能量密度的大幅提升(Adv. Energy Mater. 2018, 7, 1702337)。

相關焦點

  • 河南大學肖助兵團隊在高體積能量密度鋰硫電池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河南大學光伏材料省重點實驗室肖助兵教授課題組在高體積能量密度鋰硫電池方面取得重要研究進展,該工作以我校為獨立第一單位,以「Selective S/Li2S Conversion via in-Built Crystal Facet Self-Mediation: Towards High Volumetric Energy Density
  • 鈉離子電池及鋰硫電池最新研究進展匯總
    Nano Energy:原位電鏡觀察碳納米管集電器上電化學鈉電鍍/退鍍機理利用金屬鈉作為高能量密度鈉電池系統的最終陽極具有廣闊的前景。最近,有關用於循環中無枝晶鈉沉積的納米三維電流收集器的合理設計取得了一定進展。然而,在上述主體中鈉成核和生長的行為等關鍵信息仍是未解之謎。近日,廈門大學王鳴生教授(通訊作者)等使用無定型碳納米纖維(CNF)作為集電器,通過原位電子顯微鏡首次在納米尺度下對鈉電鍍/退鍍的動力學進行觀察。使用固態電解質,作者發現金屬鈉以納/微粒的形式在單一CNFs周圍所有可能的區域(甚至在其網絡)可逆的生長和溶解。
  • 武漢科技大學在高比能鋰硫電池研究領域取得進展
    」在高比能鋰硫電池研究領域取得進展,研究成果「Defective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Modified Separators with Efficient Polysulfide Traps and Catalytic Sites for Fast and Reliable Sulfur Electrochemistry
  • 近期鋰硫電池研究進展
    新型高供體數鋰硫電池電解液 在鋰硫電池中。內建晶面自調節以選擇性S/Li2S轉換用於高體積能量密度鋰硫電池 重量、面積和體積容量對二次電池的市場佔有率具有重要影響。1. Adv. Mater.: 新型高供體數鋰硫電池電解液在鋰硫電池中,多硫化鋰作為連接正極氧化態物種硫和還原態物種硫化鋰的橋梁,起到了重要作用。
  • 關於石墨烯應用於鋰硫電池的研究進展詳解
    一、鋰硫電池背景鋰硫電池的反應原理與傳統鋰離子電池的脫嵌機制有所不同,鋰硫電池是通過鋰與硫發生電化學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其理論能量密度遠高於傳統鋰離子電池,具有很高的理論放電比容量和能量密度,因而被給予厚望。
  • ChemSusChem:納米碳基單原子催化劑助力高能量密度鋰硫電池
    關鍵詞鋰硫電池,單原子催化劑,納米碳載體,多硫化物轉化,硫化鋰分解當今社會高速發展對能源存儲與轉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繼鋰離子電池之後,鋰硫電池憑藉高能量密度、經濟環保等優勢成為下一代儲能體系的有力候選者。
  • 日本製成全固態鋰硫電池 比傳統鋰離子二次電池的能量密度高4倍
    研究人員採用液相法製成了硫-CNF複合材料,再製成了全固態鋰硫電池,與鋰離子二次電池相比,其放電容量更高、循環穩定性更好。因此,未來,此類固態鋰硫電池將能夠用於電動汽車等。    去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鋰離子二次電池已被廣泛應用於智慧型手機、電動汽車等領域。近年來,由於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的數量增加,全固態電池作為下一代電池也受到了關注。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高能量密度、長壽命鋅碘單液流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 ...蔚來|鋰硫電池|固態電池|動力電池|鋰離子電池|中國科學院物理...
    2021年1月9日,國軒高科第十屆科技大會第二天,中科院物理所研究院李泓、廈門大學教授董全峰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春華就對上述三種技術的進展狀況進行了闡述。1固態電池有望率先量產蔚來日上,蔚來透露,採用的固態電池採用了原位固態化技術。
  • 鋰硫精選:10篇好文回顧鋰硫電池近期工作進展
    鋰硫電池(Li-S)已成為未來儲能設備的一種可行的替代品,基於鋰和硫的電化學反應具有遠遠高於目前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的理論能量密度(2600 Wh kg-1)。本文總結了鋰硫電池最新的研究進展,包括正極載體材料、隔膜和固態電解質/電解液等方面,希望對有關研究人員有所啟發。1.
  • 高能量密度金屬鋰電池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一種新型電解液「Solvent...
    隨著人們對日用電子消費產品以及電動車要求不斷提升,迫切需要發展更高能量密度的電池體系。室溫可充放鋰-硫二次電池 (Li-S batteries) 的理論能量密度為2654 Wh/kg, 是鋰離子電池(LiCoO2/C, 脫鋰0.5,理論能量密度360 Wh/kg)理論能量密度的7倍。可充放鋰硫電池預計能量密度可以達到350-400 Wh/kg, 有望顯著提高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
  • 能量密度提高三倍 印度獲鋰硫電池技術突破
    摘要 【能量密度提高三倍 印度獲鋰硫電池技術突破】據外媒報導,位於印度北方邦的希夫·納達大學(Shiv Nadar University)是一所領先的多學科研究型大學,還被印度政府選為「卓越學府」(IoE)。
  • 石墨烯氣凝膠應用於高體積比能量鋰硫電池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 鋰硫電池充放電原理_鋰硫電池的應用
    鋰硫電池充放電原理   鋰硫電池不同於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空氣電池之類的,它是正二八經的電池,和傳統電池原理最接近的電池,正極材料一般由硫和高導電性材料複合而成,這主要是因為硫本身不導電,如上圖中的黃點和黑點就是硫和碳的混合物,所以這就是說硫作為正極必須加導電劑,而且是高導電性的,這就降低了正極硫的能量密度(導電劑佔了重量但不產生能量);負極採用鋰片
  • 大連化物所高能量密度、長壽命鋅碘液流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大連化物所高能量密度、長壽命鋅碘液流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8-05-23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高密度鋰硫電池賦能 電動飛機可續航兩小時
    Oxis開發的一種鋰硫聚合物電池原型被證明可以達到470瓦時/千克。鋰硫電池還會遇到其他一些問題。Oxis正在研究高密度鋰硫電池的其他應用。電動飛機eColt英國公司Oxis日前表示,他們已經研發出安全、高密度的鋰硫電池
  • 液體鋰硫和鋰硒電池採用固體電解質 能量密度高達500Wh/kg
    (圖源:greencarcongress)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鄭州大學、清華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聯手開發液體鋰硫和鋰硒電池系統(簡稱SELL-S和SELL-Se)。
  • 高性能鋰二次電池研究獲進展
    隨著電動汽車和移動電子產品的發展,社會對能源存儲與轉化提出更高要求,繼鋰離子電池之後,可充電電池的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充放電、高循環穩定性成為需求。鋰硫電池憑藉其高能量密度(2600 Whkg-1)、經濟環保等優勢成為下一代儲能體系的候選者。
  • 鋰硫電池新突破 電動車續航裡程獲提升
    (HKUST)工程與環境系教授Cheong Ying Chan與中國香港科技大學機械與航空工程系教授兼能源研究所主任ZHAO Tianshou組建了一支研究團隊,為鋰硫電池(Li–S)提出了一種新穎的陰極設計概念,將可大幅提升此類具有發展前景的下一代電池的性能。
  • 北理工在鋰硫電池負極保護策略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材料類頂級國際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先進材料》,影響因子27.4)報導了北京理工大學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黃佳琦課題組在鋰硫電池鋰負極保護方面的研究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Shielding Polysulfide Intermediates by an Organosulfur‐Cont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