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迷路嗎?快和黏菌"工程師"一起走迷宮吧

2020-07-02 萊喬橋

生活中,有些人是不折不扣的「路痴」,問路時一副分不清「東南西北」只知「上下左右」的模樣。

還在迷路嗎?快和黏菌"工程師"一起走迷宮吧

(哈哈!這說的不是作者本人嘛!)如果告訴你,有一群「沒頭沒腦」的生物天生就是走迷宮的天才,還能設計出優秀的軌道系統。

它是誰?

它就是黏菌(Slime mold)

還在迷路嗎?快和黏菌"工程師"一起走迷宮吧


還在迷路嗎?快和黏菌"工程師"一起走迷宮吧

有的人飼養過它,是介於動物和真菌之間的一類生物。它們的生活史分為兩個部分,一段是動物性的,另一段是植物性的。運動形式類似於變形蟲,生殖時很像植物,因為它會產生孢子,而且具有纖維素壁。

生活環境?有過飼養經歷的人知道,黏菌喜歡溼潤的環境。

廣泛分布於各陸地生態環境中,常見於林下潮溼的腐木、枯枝落葉層等環境中。

還在迷路嗎?快和黏菌"工程師"一起走迷宮吧

生活在森林系統中,熱帶地區多具有這樣的環境條件和較高的植物多樣性,因而也可保持較高的黏菌物種多樣性。目前,全世界有1000多種,包含六目12科60屬。我國已報導的約460種,分屬於6目11科45屬。

有何過人之處?

擁有原生動物無法比擬的「集體意識」!

還在迷路嗎?快和黏菌"工程師"一起走迷宮吧

人工飼養黏菌

當食物短缺時,他們會發出信號召喚周圍的黏菌逐漸聚攏在一起,慢慢合體成大胖子覆蓋著食物,通過協作運動將周圍食物收入囊中。

智力難以想像!

Part 1

生物學家首次將黏菌帶進實驗室,發現其運動方式與眾不同。

還在迷路嗎?快和黏菌"工程師"一起走迷宮吧

會走迷宮、有學習能力、可以模擬人造交通網絡布局。它幾個小時就能實現一群人類工程師幾十年才能完成的道路規劃。可以想像,這群單細胞生物有多厲害!

Part 2

&34;找出最優解。

2000年,科學家設置了一個實驗,把黏菌放在迷宮裡,用它們最喜歡的食物——燕麥,誘引它們進入迷宮。

還在迷路嗎?快和黏菌"工程師"一起走迷宮吧

通過實驗可以發現,只要可以吃到食物,它們就會收回剩餘的部分,留下最短的路徑繼續進食。

無論迷宮如何複雜,它們都能夠找出最優的路程來吃到食物試錯能力可想而知

Part 3

綜合各方面因素,找出最優路徑。

日本科學家想到用它們模擬東京鐵路網,這是世界上最高效且布局最合理的系統之一。不僅要考慮到如何最短路程,還要想到最優、最簡路程,涉及到山川、河流等限制。科學家用光來作為相應區域的阻礙,因為它有避光性。

利用燕麥設置好東京站及其途徑站臺。

還在迷路嗎?快和黏菌"工程師"一起走迷宮吧


還在迷路嗎?快和黏菌"工程師"一起走迷宮吧

黏菌們開始了尋找食物的過程,類比火車途徑站臺。燕麥間的黏菌逐漸增多,這些可以吃到的食物作為主力,不能或者不是最合適吃到燕麥的路徑逐漸被放棄,這些線路上的黏菌慢慢回撤到最優線路(主力線路)上來。經過了一天多的時間,黏菌幾乎模擬出了東京鐵路網絡,局部地方甚至比現存鐵路網絡更合理!

當然,它也不是墨守成規,會根據實際情況發展做實時調整。比如燕麥吃完了或變動某一阻礙,它又會慢慢調整,找到最優線路!這個群體,儼然一副有幾十年工作經驗的工程師的模樣。

最終,這個群體幫助科學家們獲得2010年度的「搞笑諾貝爾—運輸規劃獎項。得主:日本公立函館未來大學的中垣俊之和同事;成就:利用粘菌決定鋪設火車軌道的最佳線路

通過黏菌的超強規劃能力,帶給我們一些思考。

還在迷路嗎?快和黏菌"工程師"一起走迷宮吧

人類一向自詡為高等智慧生命,但是我們的智慧與經驗可能在某一方面無法與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匹敵。人類文明崛起後,對地球擁有了支配地位,我們該如何看待其他生物的智慧?如何與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更好相處?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你了解黏菌嗎? (單選)
0
0%
了解
0
0%
不清楚

相關焦點

  • 帶上它,再複雜的迷宮也走得出來,還在擔心你是「路痴」嗎
    如果告訴你,有一群「沒頭沒腦」的生物天生就是走迷宮的天才,還能設計出優秀的軌道系統。它是誰?它就是黏菌(Slime mold)!有的人飼養過它,是介於動物和真菌之間的一類生物。生活在森林系統中,熱帶地區多具有這樣的環境條件和較高的植物多樣性,因而也可保持較高的黏菌物種多樣性。目前,全世界有1000多種,包含六目12科60屬。我國已報導的約460種,分屬於6目11科45屬。有何過人之處?擁有原生動物無法比擬的「集體意識」!
  • 奇妙真世界,小小黏菌成為交通設計領域權威專家!
    看看現在的北京地鐵,凝聚了工程師們65年無數汗水才優化成現在的樣子!但是接下來我們要介紹的這種生物,只花了短短的幾十小時,就得到了同樣的效果!來自北海道大學和廣島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一個A4紙大小、與日本關東地區形狀相同的容器內培養黏菌。黏菌和最大塊的食物被放在容器內模擬東京中心的位置,而其他小塊食物則被分散放置在容器內模擬關東地區36個主要車站的位置上!
  • 走迷宮、做規劃、會學習…這個粘菌也太神奇了吧!
    不過今天的課程類別有些特殊可以說是一節別樣的「生物課」快來跟著此次為大家講解的設計師戴湖浩一起了解「有趣的黏菌」吧▼粘菌(slime mold)是一種單細胞生物體,但具有最原始的智慧和思考能力,平時像動物一樣四處爬動覓食,但又能像蘑菇一樣長出子實體來散播孢子
  • 黏菌:沒有大腦也能學習,還是超越人類的城市規劃師
    這個神奇的物種,就是黏菌。在地球生存的漫長歲月裡,黏菌進化出了一種特殊的存活策略,我們通過一個迷宮實驗來了解下。只要一個多小時就能找出一條從入口到出口的最短路線,比起常常迷路的小編厲害太多了。研究人員利用黏菌避光的特性,用光斑模擬出了關東地區的地形。然後,在一張A4紙大小的容器內擺上燕麥片,用最大塊的燕麥塊模擬東京中心,把黏菌放到這個位置上,而其他小塊燕麥塊則用來代表其他小的車站。
  • 養「會認路」的黏菌呀
    沒有嘴、沒有眼睛但是卻找到食物,沒有大腦但是「學習」走迷宮卻不費勁。更神奇的是,即使把它切成兩半,短時間之內還能「自愈」,簡直就是現實版的「毒液」既視感。這種神奇的生物其實是黏菌。其實黏菌在現實生活中並不難見,只是多數時候不太容易查覺。因為它們的生活方式與習慣跟真菌差不多,喜歡陰暗、潮溼的環境中,黏菌曾一度被劃到真菌界。
  • 你所不知道的黏菌 導航能力絕不輸給機器
    黏菌是變形蟲門錐足亞門黏菌下門的生物總稱,和變形蟲是近親。系統發生學上變形蟲們應該是動物和真菌共同的姐妹群。   >> 黏菌真有這麼神奇嗎?   白線是最短路徑,AG 是起點和終點黏菌先布滿整個迷宮,然後依最短路徑縮回多餘的部分。黏菌群可以自已「組織」在一起,以最直接的路徑穿過迷宮找到食物,同時它們可以有效地避開光線的傷害,甚至它們還能夠記憶危害物,並在行進路徑中避開。
  • 今日《科學》:細胞也能成為走迷宮高手?
    今日,最新一期《科學》雜誌發表了一項很有意思的研究:一支來自英國的團隊分別讓胰腺癌細胞與細菌 「走迷宮」。有趣的是,這兩類不同的細胞還真能找到出口。這是為啥?難道身體的兩端之間,有著嚴格的化學分子濃度梯度嗎?顯然,這是不現實的。另外,細胞的遷徙道路並非是「直達」,路上還有很多岔道。它們又要怎樣找到正確的道路,避免誤入歧途?
  • 今日《科學》:細胞也能成為走迷宮高手?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今日,最新一期《科學》雜誌發表了一項很有意思的研究:一支來自英國的團隊分別讓胰腺癌細胞與細菌 「走迷宮」。有趣的是,這兩類不同的細胞還真能找到出口。這是為啥?
  • 未來計算機:DNA、黏菌和其他奇怪玩意兒
    黏菌這種長得像變形蟲的生物生活在敗枝腐葉之中。在生命的不同階段,他們可能是單細胞生物,也有可能數以百萬計地融合起來,成為蛞蝓一樣的一坨原生質團。原生質團的形式在黏菌覓食時展現出來。在覓食過程中,黏菌展現出驚人的航行技藝和解決幾何問題的能力。
  • 黏菌(粘菌)簡介
    下面兩張照片是平菇和黑平雞樅子實體上布滿黏菌的營養體。叫黏菌的種類很多,但是現在所說的黏菌,一般是指原生動物界、黏菌門中的,我們一般叫黏菌、真黏菌或原生質團黏菌的生物種類。它們的特點是外表及生長繁殖過程看起來像真菌,卻能像動物一樣自由活動和取食,以真菌、細菌和其它原生動物作為食物。下面兩張照片是菌包感染黏菌的兩種照片。
  • 黏菌也能有市場?看這位女孩是如何開拓菌類市場的
    她在淘寶店上賣起了類似傳說中的東西——黏菌,一種微小的原生生物,長得像鼻涕蟲,外觀就是一大團脈絡狀的粘液,通過爬行覓食。黏菌無毒無公害,主要作用是科學實驗,但是人們給她了一個稱呼:「淘寶賣菌第一人」。首先我們來一起看看黏菌是什麼吧。黏菌喜愛有機質豐富的潮溼環境,枯枝落葉、腐木上常能找到。
  • 黏菌竟有記憶力?
    黏菌竟有記憶力?黏菌是一類單細胞生物,沒有大腦,似乎不可能有記憶力。然而生物界總是大出我們的意外。澳大利亞科學家在用一種叫做多頭絨泡菌的黏菌進行實驗時,無意中發現這種生物會避免自己之前走過的路徑,這讓他們開始猜測,黏菌會不會具有某種外部空間記憶能力?為了揭開謎團,他們把這種黏菌放入一個U型容器,結果96%的黏菌能夠順利地爬過容器,找到另外一端的糖水——它們的美食。
  • 單細胞生物愛思考 黏菌有時也犯錯
    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的Tanya Latty和Madeleine Beekman利用單細胞的黏菌進行了一項「食物試驗」:在簡單的測試中,這種類似於真菌的生物體必須在不能吃的瓊脂中選擇食用濃度為2%、6%或10%的燕麥片——這之間的差別是相當明顯的。在複雜的測試中,它們必須在濃度為6%、8%或10%的燕麥片中作出選擇——其中的差別則更加細微。
  • 海賊王:同樣都是迷路,四個人還在轉圈圈一個人已經到達凱多身邊
    路飛等四人還在轉圈圈堪十郎已經到達了凱多身邊,這差距真的太大了,下面來看具體的分析吧!看過海賊王之前漫畫的海迷們應該都還記得堪十郎在鬼之島迷路了,鬼之島地形結構相當複雜。堪十郎沒能夠第一時間到達鬼之島。堪十郎迷路的時候路飛等人也到達鬼之島並且朝著鬼之島的核心區域進發了。
  • 實名史萊姆,這種黏菌出現在巴黎動物園
    近期,法國巴黎動物園將展出一種「神秘生物」——黏菌。它沒有嘴巴、眼睛和四肢,卻能夠「偵測」吞噬食物;沒有大腦,卻具備驚人學習能力,它會選擇最優路線到達放置食物的位置;它生長極快,被切成兩半隻需2分鐘就能「自愈」目前,人類還不是很確定它究竟屬於什麼。
  • 「黏菌算法」繪製「宇宙蛛網」
    然而,《天體物理學期刊通訊》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若對地球上的單細胞生物——黏菌,抽絲剝繭,層層深入,也許能在微觀世界中揭示宇宙奧秘。數百萬黏菌常組成黏菌群,通過一個結構複雜的纖維狀網絡集體移動,共同攝食。科學家們從這張聯結不同位置的蛛網入手,用算法模擬黏菌的行為,進而繪製出三維的宇宙星河網絡。項目負責人、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研究員約瑟夫·伯切特表示,從最簡單生命體的行為表現裡,竟然可以發現宇宙中最大結構的規律,簡直太神奇了!
  • 「黏菌算法」繪製「宇宙蛛網」
    黏菌與宇宙 雖然外形酷似科幻恐怖片裡的常見背景,但黏菌實際上完全無害。 黏菌以每小時1毫米的超慢速度爬行,四處尋覓枯死的植物,並以此為食。雖然它們只是單細胞生物,但「菌不可貌相」——黏菌具備超高智能,能夠在短時間內規劃出複雜的最優覓食路徑。
  • 生物電子誕生(二)聰明控制 :黏菌和魚
    【新聞連結】 生物電子誕生(一)生物體內的寶藏,將帶來控制、傳感器和節能革命 一盤磁帶容量達154TB !IBM和富士膠片創磁帶存儲密度新記錄 九州大學教授談TADF有機EL材料開發(下) 萬億傳感器社會靠什麼來實現?
  • 科學發現「黏菌」功能貌似星際爭霸2中的蟲族
    「黏菌」擁有一個超級細胞和多個獨立有機單細胞,單細胞之間可以合併為一個多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