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用高壓鍋做飯,它為什麼能又快又好地把飯做好呢,它又蘊含了哪些物理小知識呢,在此筆者就其中的一些知識與讀者探討。
高壓鍋的構造
高壓鍋基本是有鍋身、鍋蓋、易熔片、放氣孔、安全閥和密封膠圈、以及其他新形式的放氣通道組成。

高壓鍋的原理
水的沸點受大氣壓的影響,氣壓越高,沸點越高。在高山、高原上,氣壓不到1個標準大氣壓,(一個標準大氣壓是指的是:把溫度為0℃、緯度45度海平面上的氣壓稱為1個大氣壓,水銀氣壓表上的數值為760毫米水銀柱高(相當於1013.25百帕)。)這樣水的沸點低於100°C,所以不到100℃水就能沸騰,食物用普通鍋具是煮不熟的。在氣壓大於1個大氣壓時,水就要在溫度高於100℃時才會沸騰。
人們常用的高壓鍋就是利用這個原理設計的。高壓鍋把水相當緊密地封閉起來,水受熱蒸發產生的水蒸氣不能擴散到空氣中,只能保留在高壓鍋內,就使高壓鍋內部的氣壓高於1個大氣壓,也使水要在高於100℃時才沸騰,這樣高壓鍋內部就形成高溫高壓的環境,飯就容易很快做熟了,並且相當酥爛。當然,高壓鍋內的壓力不會沒有限制,要不就會爆炸。

家中的高壓鍋壓力
家中的高壓鍋的壓力是根據彈簧以及鍋蓋上的壓力帽的重量來決定的,一般高壓鍋壁能夠承受2公斤的壓力,彈簧和鍋蓋上的壓力帽的強度設計在0.5-0.8之間,所以高壓鍋的壓力在0.5-0.8公斤之間。如鍋內的壓力每平方釐米1公斤,水的沸點能達到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