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張飛暴躁無腦,我看未必就是真相,用事實說話!
說起三國裡面的英雄人物,可能大家想到的就是諸葛亮,劉備畢竟作為領導他們是極其合格的,但是我們也知道無論做什麼大事情,一個人總歸是很難完成,需要的就是大家的通力合作。就說劉備,在草雞的時候他就是一個賣草鞋的,為什麼後來能一步一步走上帝位?說起來跟他的好兄弟張飛還有很大的關係。
之所以這樣說,也不是毫無根據,我們也知道劉備早期的時候家庭比較困難,維持一個人的生活尚且難,又如何拿出多餘的銀兩結識更多的人?在這裡我們也並不是說古代的人是多麼勢利的人,如果沒有銀錢就不跟你打交道。若是沒有銀子,總歸是行事比較困難的。而在這個節骨眼上,劉備就結識了張飛,張飛家裡在當時是非常富有的,可以說是一名富二代,因為有了他的支持,所以劉備的事業在剛開始的時候才能那麼順利。
但通過歷史我們也能看出來,大部分人對張飛的印象都是暴躁無腦。但歷史上真實的張飛是這樣的形象嗎?我們可能都聽說過張飛穿針這個典故,但至於這個典故為何而來,你們知道嗎?據說在之前張飛拜了一個人為老師,在經過長時間的相處,老師自然對他的脾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告訴他一定要糾正這個缺點,要不然以後會釀成大禍。但無論怎麼跟張飛說他都聽不進去,後來老師想了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讓他穿針。
要知道讓一個脾氣如此急躁的人,靜下心來把一根線從極小極小的針眼裡穿出,這不亞於是一種懲罰。果不其然,張飛一次也穿不進去,後來便更急躁起來。老師看到後也沒有責罰他,而是在一旁耐心的勸告他,今天穿不進去,那就明天,只要靜下心來,總有一天會穿進去的。就在這個過程中,也讓張飛養成了一種粗中有細,做事表面看起粗糙但實則細膩的性格。
這從他後來去一個地方當縣令,斷一則案子就可以看出來。若說起現在討人嫌的一種職業,可能就是人販子吧,他們為了自己的暴利把別人的小孩拐走,這是一種極其喪失道德的行為,但是在古代的時候,這也是時有發生,在張飛上任的時候,就遇到過這麼一件事情。兩名婦女都哭哭啼啼的說一個小孩子是自己的孩子。帶兩人來報案的時候,最大的形象就是一個女子溫柔落淚,而另外一個女子則是叉著腰破口大罵。
兩人都說是孩子的母親,這讓張飛和師爺等人也是面面相覷。畢竟這兩人他們誰也不認識,都說是孩子的親娘,這件事情該怎麼辦,後來在思考了一會兒,和張飛想出了一個很好的主意,說讓他們兩人各自拉著小孩的一隻胳膊。若是誰搶過了小孩,那這名孩子就是誰的。這個方法,在我們現在看來是極其殘忍的,小孩子的身體並沒有發育完全,身子骨也都比較脆弱,若是在一個不小心中把胳膊扯斷,這也是可能發生的。張飛自己也有孩子,為什麼會下達這樣一個命令?原來他就是故意的。這樣一個命令看似非常殘忍,但是孩子的親娘肯定不願意讓孩子,忍受這份苦難,所以她寧願背上這個罪名,也不願意讓孩子受一點苦。這樣一來,就很快地判斷出了誰是孩子的親娘。而他的這一個方法也是受到了很多人的讚揚。
所以說我們不能光從別人的口中了解一些事物,或許它的本質不是這樣,我們還是要擦亮眼睛用心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