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資助研發冷凍休眠:大幅減少太空人補給需求

2020-11-26 網易科技


網易科技訊 5月17日消息,據每日郵報報導,在童話故事《白雪公主》中,小公主吃掉毒蘋果後陷入假死狀態,直到被王子親吻喚醒。自從格林兄弟200多年前提出「假死」概念後,無數科幻小說或電影中已經利用其幫助人類前往遙遠星球。現在,美國宇航局(NASA)正資助亞特蘭大航空工程公司SpaceWorks研發類似「假死」技術,在漫長的星際旅行中讓人類太空人進入深度睡眠狀態。

美國宇航局已經向SpaceWorks提供50萬美元資助,幫助其繼續研發技術。像電影中那樣使用「冷凍休眠(Cryosleep)」方法,幫助人類完成漫長太空旅行可能還需要多年才能成為現實。而在真實太空任務中,人類太空人所需補給將對任務執行和發射產生直接影響。而短期進入冷凍休眠狀態,將令太空旅行效率更高。


在太空旅行期間,SpaceWorks設計的冷凍休眠艙需要讓太空人陷入惰性麻木狀態,即短期的冷凍休眠狀態,生理活動降低,通常表現在體溫降低,新陳代謝速度下降等。這將大大減少太空人對外界物質的需求,進而大大減少其在飛船上所需攜帶的補給數量。

SpaceWorks執行長約翰·布拉德福特(John Bradford)說:「在星際航行期間,人類太空人處於假死狀態始終被視為長期太空飛行的最佳解決方案。」SpaceWorks的睡眠艙設計得非常小,位於中心節點或船員艙附近,可允許太空人直接進出。布拉德福特說:「我們認為,4到6名太空人的補給需求可降至5到7噸,而非當前的20到50噸。太空人棲息艙所需空間大約為20平方米,而當前大多數設計需要200平方米。」


當太空人處於冷凍休眠狀態時,身上將掛滿各種傳感器,以便於隨時監控他們的狀態。太空人將通過全胃腸外營養靜脈注射,獲得維持人體功能所需的所有基本需求,並可隨尿液排出。太空人將在這種藥物誘發的低溫狀態每次睡眠14天,然後清醒2到3天換班,以滿足其他太空人和飛船需求。藥物誘發性低溫已經被用於治療許多疾病,包括心臟病發作、大腦和脊髓損傷等。


SpaceWorks的項目是美國宇航局「創新先進概念」計劃的一部分,美國宇航局共選出八大未來太空技術進行扶持,每個項目在2年研發期間可獲得最多50萬美元資助。SpaceWorks表示,他們將利用這筆資金更好地理解長期低溫效應對人體的影響,並在考慮將這種技術應用到其他探索任務中。(小小)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郭浩_NT5629

相關焦點

  • NASA資助「冷凍休眠」研究 星際旅行或成真
    交通工具無法支撐、攜帶的乾糧補給不夠等都限制著人類離開「搖籃」,實現星際旅行航行,去尋找去地球「親戚」。  當然,這一切都已經在科幻電影中實現了——在一系列如《阿凡達》《星際穿越》的科幻電影中,太空人通過「冷凍休眠」技術降低身體的新陳代謝,利用更少的補給實現更長距離的星際旅遊。
  • 冷凍休眠的真相,未來航天的必備技術,現實中也曾發生過一次
    在去另一個星球進行長途旅行時,躺下睡覺是一件夢幻般的事情,船上的電腦會照顧你身體的所有需求,然後在幾個月或幾年之後叫醒你,你一天都不會變老,你的心智也完好無損。這些房間對我們來說就像是永生的港灣。我們可以用它們來加速我們的旅程,將我們的壽命延長到80歲左右。當我們開始考慮載人火星和其他星球的任務時,冷凍休眠是將人類從這個星球運送到另一個星球的最重要的技術之一。
  • 靠「冷凍休眠」將可能送你去火星旅遊
    一個理論是冷凍休眠,就是出發時將人體冷凍至休眠狀態,降低人體的代謝,從而延緩衰老,在到達目的地後,在解凍人體。(圖片來自網絡)  在電影《星際穿越》中,漫長的太空旅程途中,太空人可以進入休眠水床休眠,並自行設定喚醒時間
  • NASA資助研發可攜式負壓重力服,保護太空人免受失重困擾
    更令人不安的是,血液容易在大腦附近積聚,血流量減少。一系列不尋常的變化會導致視力惡化,弱化心肌,並且阻礙大腦供氧。如果處理不當,很多損傷甚至再也無法恢復,即使返回地球也無濟於事。目前太空人會通過有規律的鍛鍊來抵消一部分負面影響,但這種方法仍存在局限性。近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負壓重力服,可以有效減輕太空人受到的微重力的負面影響。
  • 新思考:從自然冬眠到人類「休眠」
    在科幻小說與電影中,太空人往往會進入一個「休眠」狀態來完成長距離飛行。這並不是一個天馬行空的幻想。早在上世紀60年代,一些科學家就提出了通過抑制代謝來實現人類「休眠」的構想。進入21世紀,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與歐洲航天局(ESA)陸續提出誘導人類「休眠」設想,並著手進行設計研究【1-2】。
  • NASA發布阿耳忒彌斯計劃,將於2024年實現首位女性太空人登月
    2024年,阿耳忒彌斯3號任務將實現人類重返月球,太空人將首次從月球南極著陸。搭載於SLS發射上後,太空人將乘坐「獵戶座」飛船飛行約240,000英裡(約386242.56 公裡)後到達月球軌道,直接在軌換乘一種新型商用人類著陸系統,或與「門戶空間站」(the Gateway)對接,進行檢查並獲取補給物資後,再換乘著陸系統前往月球。
  • 太空人為什麼無法從火星返回地球?
    但是,科學家和各種航天機構仍然受到60年代nasa面臨的同樣的問題,重力和能源的束縛。從火星返回地球比去月球或去火星的單程任務對人類來說更具挑戰性和危險性。首先火星比月球的重力更強火星上的重力是月球上的兩倍多(大約是地球的三分之一)。目前,如果要載人去火星,運載火箭和逃離火星引力所需的燃料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卻步。
  • nasa現在接受了讓阿提米斯登陸者將太空人送上月球的建議
    nasa真的希望在2024年把太空人送上月球。但它需要著陸器來完成,現在航天局已經為私人公司打開了建立這些交流的大門。美國航天局在周一(9月30日)宣布,它將在其artemis計劃下,正式尋求有關商業載人著陸器的建議。
  • 全面啟動真空生態戰略 海信正式發布真空休眠系列冰箱新品
    在今天的發布會上,海信正式推出了全新的真空休眠冰箱產品,真空休眠640、真空休眠526系列新品。兩款產品分別採用了法式四門及對開門的形態,將海信各種高精尖產品技術與不同形態的門體相結合,創造出多種真空形態,讓食材都具備自己的專屬真空空間。通過獨創的真空休眠倉,能夠讓各類食材快速進入休眠,從而達到保險的目的。針對珍貴食材、藥材等,還能起到防潮、保溼、抗氧化黴變的作用。
  • 全球首創自由真空休眠艙 海信真空休眠冰箱下線
    9月11日,海信真空休眠冰箱512/515下線儀式,在海信冰箱揚州製造基地隆重舉行。這是「一臺可以讓食物休眠的冰箱」,能夠延長食物3-5倍保鮮期,保持食物最初的新鮮與營養。海信冰箱國內營銷公司總經理薄元勳表示,海信真空休眠冰箱以用戶儲鮮為出發點,將先進的真空技術與生活實際結合,為用戶提供品質保鮮方案。在新品研發階段,海信冰箱為了洞察用戶所需,展開入戶調研,總結用戶核心儲鮮需求有四種:新鮮、淨味、除菌、分類存儲。
  • 關於「絕對零度」與「時間停止」的關係及「人體冷凍難點與休眠」
    圖片來源於網絡下一個關於冷凍的話題是「人體冷凍」其實目前地球上的人體冷凍技術根本就是「三無產品」哪怕就算是冷凍幾十年之後被新技術成功解凍並存活下來了那也只不過是一個接近「白痴」一樣的人…………原因在於磁力場並沒有被一起凍結,所以在人被冷凍的時間內其記憶和其它的一些東西是在不斷流失的,這非常可能使他不再是他,完美人體冷凍/解凍技術需要的前提條件是掌控時間。
  • 權威認證:海信真空休眠冰箱512真空休眠艙保鮮效果顯著
    近日,海信真空休眠冰箱BCD-512WTDGVBPV通過了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設計研究與評測中心權威評測,測試結果顯示,「貯藏於真空休眠艙中的果蔬失重率較低,葉綠素保有率及維生素C保有率較高,肉類脂質氧化程度較低,真空休眠艙保鮮效果顯著,能有效降低食材氧化速度,更大程度的保留食材營養
  • 低溫休眠將不再科幻 星際旅行冷凍治療必備要素之一_遊俠網 Ali213...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與亞特蘭大的SpaceWork公司一起公布了他們的新計劃:利用低溫休眠改變傳統的太空旅行方式他們可以創造一個休眠倉,供執行火星任務的太空人在大部分旅程中進行「低溫休眠」,讓旅程變得更加可行。  研究人員根據醫學領域的誘導低溫療法提出了他們的想法。事實上,醫學上的誘導低溫被用於治療各種症狀,包括新生兒腦病、腦外傷或者脊髓損傷。這項技術會降低病人的體溫來幫助減少缺血性損傷的風險。而且醫學上的誘導低溫療法目前僅用於危重病人的治療。
  • 美擬建低溫休眠艙
    原標題:美擬建低溫休眠艙【摘要】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宇航局對一家航空航天工程公司投資50萬美元,用於研製一種將人類太空人沉浸在深度睡眠狀態的技術,實現遠程太空旅行。藥物誘導低溫休眠狀態可一次持續14天,太空人可以輪流2-3天被喚醒,確保太空飛船工作處於正常運行狀態。
  • 冷凍休眠倉?《輻射4》「111號」避難所功能確認
    冷凍休眠倉?不過既然這個設施是專門用來冷凍休眠的,玩家認為「111號」避難所肯定不止主角一人,或許有其他不為人知的原因導致了「111號」避難所的災難。視頻欣賞:目前尚不清楚主角具體的生存細節,有待雜誌信息進一步確認。目前為止,關於劇情方面的猜想都是傳聞而已,具體信息還是得等到官方宣布為好。
  • 美海軍加緊研發機器人艦艇可執行補給及掃雷任務
    退役海軍軍官尼爾·澤布指出,美海軍還應考慮給無人水面艦船分配另一項任務——在美國海軍陸戰隊發動兩棲攻擊後把補給物資運到岸上。澤布撰文稱:「雖然在兩棲攻擊中許多職責都很重要,然而一旦發動攻擊,美海軍陸戰隊員上灘後,後勤保障就成了確保他們成功的關鍵因素。確保行動成功通常要具備一個先決條件,即美海軍陸戰隊可以迅速、可靠並持續地獲得補給。
  • 美國宇航局擬建體溫休眠艙實現遠程太空旅行
    目前美國宇航局與一家商業公司建立合作關係,研製一種太空休眠艙,太空人太空旅行中可以沉浸在深度睡眠之中。
  • NASA資深太空人對SpaceX新太空衣給出「五星好評」
    在「龍」號發射之前,所有太空人都穿了他們所謂的「南瓜裝」,Hurley和Behnken在過去的任務中多次穿這種衣服。「南瓜」發射服的官方名稱是「高級船員逃生服」(ACES),因其亮橙色而得名,而且它比新太空衣體積更大,這限制了太空人的活動能力,給他們帶來了相當大的困難。
  • NASA 最新發射的黑科技馬桶造價 1.5 億!這下太空人們如廁體驗更好了
    美劇《生活大爆炸》裡的一個情節是,霍華德給空間站設計的「太空馬桶」因為出現故障坑慘了太空人。那麼問題來了:現實生活中,太空人在太空如何上廁所呢?其實,在太空上廁所堪稱一道宇宙級難題,畢竟幾乎零重力的環境下再也不能像在地球上那樣馬桶衝水了,甚至於還可能出現尷尬的「太空飛翔」場面。
  • 低溫休眠將不再科幻 未來太空旅行首選
    據國外媒體報導,去年年底美國宇航局與亞特蘭大的SpaceWork公司一起公布了他們的新計劃:利用低溫休眠改變傳統的太空旅行方式。他們可以創造一個休眠倉,供執行火星任務的太空人在大部分旅程中進行「低溫休眠」,讓旅程變得更加可行。  研究人員根據醫學領域的誘導低溫療法提出了他們的想法。事實上,醫學上的誘導低溫被用於治療各種症狀,包括新生兒腦病、腦外傷或者脊髓損傷。這項技術會降低病人的體溫來幫助減少缺血性損傷的風險。而且醫學上的誘導低溫療法目前僅用於危重病人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