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膠東半島是國內有名的黃金產地,招遠、萊州、牟平都有不少金礦。實際上,黃金都是有礦脈的,萊州、招遠、牟平有金礦,連接在它們之間的棲霞,自然也在這條金脈上。棲霞境內的蘇家店、金山(松山)、亭口、大莊頭(桃村)等鄉鎮,都有或曾有過金礦。
其中,原金山鄉是棲霞產金歷史很悠久的一個區域。在老棲霞縣誌的記載當中,金山鄉附近有座岠嵎山,早在隋朝時期,牟州刺史就曾組織人在此開採過黃金。因為是有名的黃金產地,後來這片區域就得名為金山,古代棲霞八景之一,還有一景叫「岠嵎金牛」,指的就是這附近。
在明清時期,金山的黃金資源,吸引了不少外地來的淘金客,運氣好淘到黃金的人就衣錦還鄉,而暫時沒有淘到的,就不得不在此搭起房屋,長期堅守,久而久之,金山附近的一條山夼裡,逐漸形成了三個以淘金客為主的村莊,這些村莊的前面都帶有「客落」兩個字,以表示村莊的來歷。
剛才看到的那個村莊叫客落鄒家村。
顧名思義,這是一個鄒姓淘金客建立的村莊,根據棲霞地名資料記載,這個村的鄒姓來自蛇窩泊鎮的埠梅頭村。鄒姓遷來之後,又有王、任、徐、符等姓遷入。
這個是客落鄒家村的鄰村,客落潘家村。
客落潘家村也是這條山夼中居於中間的村莊。
根據記載,這個村的潘姓是從中橋的小潘家村遷來,除潘姓外,村裡還有李姓。
這個是客落潘家村,也是三個村當中規模最小的一個,村裡的王姓是從棲霞城郊的南巖子口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