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出版規範】科學技術名詞

2021-03-01 學術世界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行業標準

CY/T 119—2015

學術出版規範  科學技術名詞

Academic publishing specification—Terms in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範  圍

 

本標準規定了中文學術出版物中科學技術名詞使用的一般要求、特殊要求和異名使用要求。本標準適用於學術性圖書、期刊、音像電子出版物等,包括古籍整理、翻譯著作和工具書的編輯出版。

術語和定義

 

科學技術名詞 term in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terminologies

專業領域中科學和技術概念的語言指稱。簡稱科技名詞。也稱術語。

 

規範名詞 standard term

由國務院授權的機構審定公布、推薦使用的科學技術名詞。簡稱規範詞。

 

異名 synonym

與規範名詞指稱同一概念的其他科學技術名詞。包括全稱、簡稱、又稱、俗稱、曾稱等。

 

全稱 full term

 

簡稱 simplified term

 

又稱 alternative term

 

俗稱 common term

 

曾稱 obsolete term

 

字母詞 letter word

全部由字母組成或由字母與漢字、符號、數字等組合而成的科學技術名詞。

使用的一般要求

 


示例:

對「截面積很小、長度很長且以盤卷供貨的鋼材產品」的概念,國家科學技術名詞審定機構審定公布的《材料科學技術名詞》中稱「線材」;國家標準化主管部門發布的 GB/T 3429-2002《焊接用鋼盤條》等標準中稱「盤條」。

 

示例:

國家科學技術名詞審定機構審定公布的規範名詞中,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的概念,在《計算機科學技術名詞》中稱「向量」;在《物理學名詞》中稱「矢量」。

 

 

使用的特殊要求 

示例: 

研究化學史,使用「舍密」;研究物理史,使用「格致」。

 

示例:

《物理學名詞》中有「偏[振]光鏡」,「偏振光鏡」和「偏光鏡」均可使用。

 

 

異名使用的要求

示例:

規範名詞「愛滋病」,全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規範名詞「原子核物理學」,簡稱「核物理」。

示例:

規範名詞「北京猿人」,又稱「北京人」,曾稱「中國猿人」。

示例:

2015-01-29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

2015-01-29實施

【學術出版規範】一般要求

【學術出版規範】關鍵詞編寫規則

【學術出版規範】插圖

溫馨提示:除特別註明原創授權轉載文章外,其他文章均為轉載,轉載文章只為學術信息傳播需要,不代表我公眾號所持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或平臺所有。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後臺,我們將及時處理。點擊頁面下方「寫留言」發表評論,有機會獲得 中科國鼎數據科學研究院 贈送的精美禮品,期待您的參與!歡迎轉發!

相關焦點

  • 中國明年完成科學技術史名詞審定 規範科技術語
    一部統一、規範且中、英文對照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名詞、術語集有望於明年出版,它將有助於中國科學家以英文在國際相關雜誌上發表研究成果,推動中國科學技術史進一步融入國際科學技術史研究的主流。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十七日在北京舉行建所五十周年慶典,該所所長廖育群研究員作報告時透露了上述信息。
  • 術語不統一帶來混亂 科技名詞期待規範與創新
    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孫壽山表示,在圖書、科技期刊、新聞報紙、電子出版物等許多領域,都對科技名詞的規範使用感到很緊迫。他強調,應首先從字典和辭書出版領域進行規範,通過法律和制度約束,嚴格質量檢測標準,科技名詞使用不規範率達到一個指標即質量不合格。另外,在各類出版獎的評選中也要嚴格科技名詞術語的規範使用標準。
  • 新編《藻類名詞及名稱》出版發行
    由曾呈奎院士和畢列爵教授任主編,全國藻類學和植物分類學諸多專家參與編著的新編《藻類名詞及名稱》一書,日前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1979年第一版《藻類名詞及名稱》出版發行,該書收集名詞約2800條,名稱約4300條。受當時時間和條件的限制,第一版《藻類名詞及名稱》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均不能滿足廣大藻類科技工作者的需要。
  • 科技名詞委將審定60個學科科技名詞術語—新聞—科學網
    全國科技名詞委主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路甬祥出席會議並講話。全國科技名詞委副主任、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孫壽山主持會議。全國科技名詞委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武寅,全國科技名詞委副主任、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傑等出席會議。
  • 《食品科學技術名詞》正式公布
    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批准,《食品科學技術名詞》於2020年10月正式出版公布。《食品科學技術名詞》由食品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完成。本次公布的名詞共3432條,均有定義,內容包括:總論,食品科學,食品工程,食品安全和營養5個部分。
  • 全國科技名詞委成立第七屆全國委員會—新聞—科學網
    本報北京12月28日訊(記者丁佳)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全體會議今天在京召開。
  •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9個項目入選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
    近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項目評審工作已經結束。經專家評審、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委員會批准,上海交通大學出社承擔出版的《Marine Nuclear Power Technology》等9個項目入選。  據悉,本次全國共有39家出版社239個項目獲得基金資助。
  • 交流兩岸名詞術語 促進科學文化繁榮
    兩岸同胞有著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和割不斷的歷史淵源,開展好科技名詞交流對照工作,就可以減少或消除兩岸在科技以及文化、教育、經貿交流中的障礙,便利交流與合作。三是促進兩岸學術交流和科技發展。兩岸科學家在共同探討名詞術語差異時,很自然會對諸多學術問題進行深入研討。
  • 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項目結果
    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結果公布,全國2017年度共資助203個項目,我社(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入選133
  • 葉篤正: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籌備始末
    葉篤正(1985年4月23日)我國科技名詞術語,具有優良的光榮傳統,在科學技術發展史上佔據著光輝的地位。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深知自然科學術語在發展科學技術中的重要作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決定成立學術名詞統一工作委員會,任命了郭沫若院長為主任委員,開展了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工作。在座的許多老科學家幾乎都參加過這項工作,取得頗大的成就。可惜十年動亂,被迫中斷了,造成了自然科學術語的混亂狀況,影響了生產、科研和教學以及學術交流。
  • 《中國科學技術通史》出版 江曉原教授擔任總主編
    東方網通訊員耿爽4月23日報導:世界讀書日之際,由科學史專家江曉原教授擔任總主編、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五卷本《中國科學技術通史》於昨天正式出版。  從作者隊伍來看,堪稱陣容豪華,各個章節幾乎都邀請到了國內研究相關領域的領軍人物和著名專家撰寫。
  • 方舟子:學術出版混亂 垃圾專著誤國誤民
    原標題:方舟子:學術出版混亂 垃圾專著誤國誤民  原標題:學術出版,泛濫不是繁榮 方舟子:垃圾專著誤國誤民   在出版業持續高速發展的今天,龐大的出版市場正在漸漸改變著絕大部分領域中的出版狀況。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共出版圖書44.4萬種,總印量83.1億冊,其中新版圖書25.6萬種。
  • 山西省陽泉市市場監管局:規範宣傳出版領域 法定計量單位使用
    本報訊 (王翼飛 記者秦海峰)為推進宣傳出版領域規範使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發揮宣傳示範作用,10月以來,山西省陽泉市市場監管局依法組織開展了全市宣傳出版、廣播電視領域法定計量單位使用情況專項監督檢查。
  • 學術規範與學術倫理
    學術規範與學術倫理 蕭延中答案學術規範與學術倫理1【單選題】中國大陸()是滋生學術不端現象的因素之一。答案:正確6【判斷題】中國學術界的學術失範現象直接折射出當代中國價值和倫理的嚴重危機。 答案:√人文研究中的規範與倫理1【單選題】在()學術研究中,一方面是做學問,另一方面是做人。
  • 新聞出版總署:禁止漢語出版物夾帶使用英文單詞
    通知要求,各出版媒體和出版單位要充分認識規範使用漢語言文字的重要意義,嚴格執行規範使用漢語言文字有關規定。通知要求,高度重視規範使用外國語言文字。出版媒體和出版單位要進一步加強外國語言文字的使用規範化,尊重並遵循漢語言及所使用的外國語言文字的結構規律和詞彙、語法規則。
  • 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第二次會議
    9月19日,中國近現代科學技術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出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中國工程院第一會議室召開。與會編委有中國工程院葛能全、錢左生、馮應章,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範岱年、樊洪業,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劉鈍、董光璧、王楊宗、張柏春,以及出版社和研究所編輯屈寶坤、胡萍等。
  • 美國學術出版社出版中華學術外譯項目
    來自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和中國網的消息,國外權威出版機構美國學術出版社(American Academic Press)近日出版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華學術外譯項目)《中國傳統譯論經典詮釋——從道安到傅雷》英語版本(
  • 有關部門負責人就《英文報刊中文專有名詞譯法通則及詞表》答記者問
    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今年3月初印製《英文報刊中文專有名詞譯法通則及詞表》(以下簡稱《通則及詞表》),以內部資料性出版物形式分送各省新聞出版廣電局,並在今年報刊年檢期間發放給全國報刊單位,業界普遍關注,反響積極。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傑青、優青不是「帽子」,是一個學術高峰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1年度國家基金人才類項目申報工作會上。羅喜勝副校長做了申報工作動員。他提出:傑青、優青不是「帽子」,而是一個學術高峰,此類項目的定位是培養優秀學術骨幹或優秀學術帶頭人;各位老師應站在引領學科領域的角度來思考凝練科學問題、積極謀劃、勇攀學術高峰;每個申請人都要深入思考自己的優勢和學術標籤,在組織申報材料時應突出特色、系統地展現自己的學術成績、精心地謀劃未來的研究工作。
  • 人大出版社被曝出版學術造假套牌教材(圖)
    網帖截圖本報訊(實習記者張劍)近日,有網友在論壇發帖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以下簡稱人大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大學數學立體化教材」,名稱、書號、內容相同,卻出現多個版本的編者署名。網友質疑此為「套牌教材」。前天,人大出版社總編輯周蔚華承認出版社把關不嚴,已將這批問題教材召回、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