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景一號幕後——900公裡外的牽掛

2020-12-04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來源:裝備科技微信公眾號 作者:劉橋明、嶽珊

高景一號幕後——900公裡外的牽掛

——記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工程師韓秀利

◆ 劉橋明、嶽珊

「我宣布,高景一號衛星發射取得圓滿成功……」2018年1月9日,我國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高景一號03、04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當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的捷報從指揮大廳傳來時,參試人員歡呼雀躍、掌聲雷鳴。歡喜過後,韓秀利靜靜地收拾工具、挎上攜行包,隨著挪動的人群往外走去……

韓秀利是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工程師,2014年6月,他與女朋友豐曉霞從地方大學研究生畢業後,放棄讀博的機會,雙雙來到離家900公裡的高原火箭城,用另一種方式奉獻祖國航天。

2017年9月底,愛情的結晶誕生在了這個小小的家庭,為了能多陪陪愛人和孩子,韓秀利把年假一直留到預產期前。可他當上爸爸的興奮勁還沒過,一通電話讓他從幸福的天堂瞬間跌落谷底。

「媽媽被確診為腎癌,醫生說市內醫療設備有限,建議到大醫院檢查,我打算帶她去北京做手術……」哥哥的話語中夾帶著一絲梗咽。

韓秀利的臉色頃刻間煞白,不安與焦慮毫無掩飾地寫在臉上。5天前,母親因胃部劇痛住進了當地人民醫院,當時醫生說沒有大礙,先住院觀察幾天再決定要不要動手術,直到今天,他才意識到母親病情的嚴重性。

一邊是病重的母親,一邊是僅出生10多天的孩子和虛弱的愛人,韓秀利心裡明白,此時此刻兩邊都很需要他的照顧。雖然他很想去北京看看母親,盡一名兒子最基本的義務,但他始終都沒有和妻子開口。

「我和孩子沒事的,婆婆現在更需要你,這邊有咱爸媽照應著,你不用擔心。」看出了丈夫的為難,妻子再三催促丈夫去北京照顧婆婆。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妻子此時非常理解丈夫心裡的苦衷。

韓秀利感動得說不出話,只能緊緊抓住妻子的手,點了點頭,男兒有淚不輕彈,但夫妻之間相濡以沫的感動讓他的眼睛裡含滿了淚水。跟嶽父嶽母交代一些注意事項後,他便匆匆地離開了醫院。

在北京這幾天,兄弟倆一直為母親做手術的事情跑前跑後,看到孩子們忙碌的身影,媽媽很是欣慰,因為他們長年在外奔波,能聚在一起日子少之又少。可好景不長,一聲刺耳的手機鈴聲將他們拉回了現實。

「單位現在急缺人手,請速回!」接通電話的韓秀利腦子一片空白,沒有聽清楚其他的內容。握著手機愣了有一分鐘後,他才穩住了情緒。當時發射場多發航天任務交叉並行,參試人員兼崗頂崗,由於自己情況特殊,單位領導才安排休假照顧待產的妻子,這次讓回去,一定是萬不得已。

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後,韓母對孩子們說到:「帶我去看一次天安門吧,圓了我多年來的夙願,你們就都回去,國家更需要你們。」雖然有點小小的失落,但她還是反覆叮囑兒子回去認真工作,不要為她的病情分散精力。

徵得醫生的同意後,一家人來到了天安門前,哥哥說很久沒有在一起拍過照了,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合個影留念一下吧。

拍照的時候,媽媽坐在輪椅上的身子很虛弱,但笑得很開心。雖然在她最需要陪伴的時候,兒子們不能在自己身邊幫前忙後,但她打心底為兩位兒子感到驕傲……

回到單位,韓秀利就接到了參加任務的通知。他迅速調整好個人心態,第二天就走上了崗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下班後他會打開視頻看看襁褓中的孩子,打電話詢問母親的身體狀況,但在執行任務時他一直都是嚴陣以待、精益求精。因為他心裡明白,小小按鈕維繫民族尊嚴,對於航天發射來說,細節決定成敗,放過任何疑點造成的損失都是難以挽回的。

從10月中旬歸隊至今,韓秀利一直奮鬥在任務一線,先後完成了多次國家重大航天發射任務,期間從未出現任何失誤。韓秀利告訴筆者:「雖然充滿了對家人的牽掛,心裡也深感愧疚,但自己現在能做的就是幹好本職工作、圓滿完成任務,才能早日請假回到父母和妻子身旁,彌補一些對家人的虧欠。」

歡迎大家評論

小編會精心挑選留言

▋作者:劉橋明、嶽珊

▋來源:解放軍報社裝備發展部分社

▋監製:鄒維榮

▋責編:韓阜業

▋編輯:王曉學

相關焦點

  • 高景一號發布首批衛星影像 布達拉宮廣場遊人清晰可見
    【觀察者網 綜合】據《人民日報》1月12日報導,我國首個完全自主研製的0.5米高解析度商業遙感衛星星座高景一號正式具備運營能力,高景一號也已經開始下傳影像,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日前向社會發布首批影像,這批影像中有關西藏布達拉宮景區的部分,從圖像上看,遊人清晰可見。
  • 國產衛星高景一號傳高清圖:可看到鳥巢內滑雪場
    新華社北京3月20日新媒體專電 我國首顆0.5米級商業遙感衛星高景一號01組衛星近日傳回一組高清圖像。  2016年12月28日,高景一號01組兩顆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  據負責衛星研製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曉敏介紹,高景一號衛星全色解析度為0.5米,多光譜解析度2米,軌道高度500公裡,幅寬12公裡,具有連續條帶、多條帶拼接、多目標和立體等多種成像模式。
  • 天問一號「奔火」滿月 已飛離地球900多萬公裡
    原標題:天問一號「奔火」滿月 已飛離地球900多萬公裡 摘要 【天問一號「奔火」滿月 已飛離地球900多萬公裡】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 高景一號公布一組衛星圖,美軍在中東部署曝光,空襲準備早已做好
    根據衛星圖,美國在阿聯部署了大量的F-15戰機,露天的至少有26架,值得一提的是,阿聯扎弗拉空軍基地到伊朗首都的距離是1300公裡,剛好可以讓作戰半徑1500公裡的F-15出擊,這一跡象也表明,美國空襲伊朗的準備早已做好。
  • 高景一號影像發布 俯瞰效果清晰震撼
    據介紹,高景一號01組兩顆衛星於2016年12月28日11時23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
  • 高景一號遙感衛星傳回高清影像:解析度可達0.5米
    近日,高景一號傳回高清新圖,各項技術指標與國內國際同類衛星相比,均已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這些發回的影像可廣泛應用於諸如政府管理、林業、農業、油氣、網際網路地圖等國家社會發展的眾多領域。高景一號01組兩顆衛星於2016年12月28日發射升空,目前,衛星已在530公裡的軌道高度上運行2個多月。經在軌測試,初步結果表明:高景一號衛星影像清晰,輻射解析度達到11位/像素,無需地面控制點的幾何定位精度達5~8米,高程相對精度達到1米,對較大面積區域的單次過境採集能力達到60*70公裡,每天的拍攝能力達到90萬平方公裡以上。
  • 天問一號奔火滿月 已飛離地球900多萬公裡
    天問一號奔火滿月 已飛離地球900多萬公裡中國新聞網2020-08-23 17:318月23日是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奔火滿月之日。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截至23日12時,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飛行裡程8650萬公裡,距離地球927萬公裡,目前探測器飛行正常。
  • 高分六號、高景一號帶你看世園會
    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高分六號、高景一號衛星傳回了從太空拍下的世園會高清美圖!▲ 高分六號衛星在2019年4月3日拍攝的2m解析度的世園會影像。
  • 天問一號滿月,離地900多萬公裡
    中新社北京8月23日電 8月23日是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奔火滿月之日。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截至23日12時,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飛行裡程8650萬公裡,距離地球927萬公裡,目前探測器飛行正常。
  • 12張震撼衛星圖,從數百公裡外的太空看2020!
    從數百公裡外的太空,衛星記錄著這非凡的中國。2020年1月,武漢漢口站前的普通停車場和周邊街道只有稀疏車輛,公交車停車場則停滿了白色車頂的公交車。(「高分二號」衛星)自1月23日10時起,武漢全市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武漢負重前行,中國全力戰「疫」。2020年2月,建設中的武漢火神山醫院。
  • 天問一號展示1億公裡外的五星紅旗
    天問一號展示1億公裡外的五星紅旗!在舉國歡度國慶、中秋雙節之際,國家航天局發布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圖像,圖上的五星紅旗光彩奪目,呈現出鮮豔的中國紅。這是我國天問一號探測器首次深空「自拍」。
  • 一天飛30萬公裡!天問一號已來到823萬公裡外,最近做了什麼
    公裡/秒第二宇宙速度飛向火星,來自中國探月工程與深空探測網消息,天問一號在8月19日23時20分已來到823萬公裡外,也就是說每天飛行距離約30萬公裡,如果按該速度計算,即將突破1000萬公裡。從120萬公裡外拍到首張地月合影照片在升空後第4天(7月27日),天問一號來到120萬公裡外,在我國團隊精心操控下,使用光學相機對準後方地球與月亮,獲得首張地月合影照,儘管照片上只有白色和黑色兩種顏色,但清晰顯示了兩個月牙狀天體
  • 一天飛30萬公裡!天問一號已來到823萬公裡外,最近做了什麼
    ,天問一號在8月19日23時20分已來到823萬公裡外,也就是說每天飛行距離約30萬公裡,如果按該速度計算,即將突破1000萬公裡。 從120萬公裡外拍到首張地月合影照片 在升空後第4天(7月27日),天問一號來到120萬公裡外,在我國團隊精心操控下,使用光學相機對準後方地球與月亮,獲得首張地月合影照,儘管照片上只有白色和黑色兩種顏色,但清晰顯示了兩個月牙狀天體,一個大的和一個小的,它們就像兩艘月亮船漂浮在太空之中,它們是地球和月亮
  • 旅行者一號在60億公裡外的星空傳回一張照片,科學家看到後沉默了
    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一號受到了了NASA的指令,向著身後的太陽系拍攝了一系列照片,其中最著名的「暗淡藍點」,讓所有人沉默,即使是科學家也只能感覺沉默,著名的天文學家卡爾·薩根可是跨越無數距離後,站在60億公裡外的宇宙空間回頭看,我們的世界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抹亮光,可以說暗淡藍點這張照片,給了人類一個看待地球的全新角度,人類確實取得了很多的進步,進入太空,探索月球和火星,對於人類來說,都是從0到1的突破。
  • 天問一號2940萬公裡外自拍!五星紅旗清晰可見,美方搶先登陸
    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701期就在幾天前,我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處於距離地球2940萬公裡外的軌道上,直奔火星,預計在4個月後進入火星軌道。為了確保軌道指向火星,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向天問一號發出了指令,啟動其3000N主發動機,工作480秒,順利完成軌道機動。
  • 「高景一號」究竟有多厲害?精度突破0.5米,「打敗」GPS?
    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率先開啟了航天啟蒙時代。到如今60多年過去了,人類的衛星技術也是不間斷地發展了60多年。我國也曾曝光過一顆名為「高景一號」的衛星。它的解析度甚至能達到0.5米。就是說地面上0.5米×0.5米的物體都能看見。而且它的定位還是一顆商業衛星,對於非軍用衛星來說,精度達到0.5米,實際上就已經能滿足一切商業用途了。甚至對於軍事來說也不會差到哪裡去了。
  • 天問一號已飛到一千萬公裡外,實飛距離卻超九千萬公裡,什麼情況
    我國首個地外行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已經發射一月有餘了,現在它飛了多遠呢?據我國航天工程中心最新發布的消息來看,截止到8月25日22:45,天問一號已經遠在1,000萬公裡之外,飛行裡程已超9,300萬公裡,可能很多朋友不理解天問一號與地球的距離和飛行裡程差別這麼大,這裡有兩個原因。
  • 「旅行者一號」在64億公裡外,傳回一張照片,讓科學家欣喜若狂
    為了探索太陽系的邊界,這兩個探測器已經離開地球40多年,目前距離地球超過200億公裡。據科學家介紹,這兩個宇宙探測器已經接近太陽系的邊界,可謂是進入星際空間。預計在2025年前後,最先發射的旅行者一號探測器就會到達臨界點,徹底與地球失去聯繫,並成為漂浮在宇宙中的一艘「流浪探測器」。
  • 64億公裡外,旅行者一號給地球拍了張照片,讓我重新思考人生
    沒關係,「旅行者一號」能讓你親眼目睹地球在太空中的模樣,讓你不禁感嘆宇宙的浩瀚無垠和地球的微不足道。旅行者一號是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研製的一艘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於1977年9月5日發射升空,其任務是飛離太陽系,對太陽系外的星際空間進行探索,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貢獻。
  • 《Hi,火星》:「天問一號」的幕後故事
    新華社 圖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火箭一飛沖天,將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邁出了中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也標誌著中國邁入了深空探測時代。海報7月25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推出十集科學短紀錄片《Hi,火星》,它以倒計時的獨特方式,每集5分鐘,生動及時地揭秘「天問一號」 太空之旅幕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