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史上第一個公墓:曾是皇家禁地 長眠近百名人

2020-11-22 中國新聞網

  1933年4月,各界人士為安葬李大釗紛紛捐款,其中魯迅捐款五十,錢玄同捐款二十。

  戶力平

  隨著清明節將至,前往陵園掃墓、祭奠親人的人也越來越多。目前北京市有公墓、墓園、陵園百餘處,多位於京郊及周邊地區。那麼,北京歷史上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公墓,第一座公墓又建於何處,長眠了多少名人?

  「公墓」一詞始於何時

  公墓,即「公共墳地」,早在原始社會就已經出現,那時沒有家族概念,部落成員死後葬在一起。進入私有制以後,開始出現以一家一姓為單位的家族墓地。「公墓」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春官·冢人》:「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為圖。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為左右。」封建時代的所謂「公墓」,一種是國家或地方官紳出面為貧困無葬地的人死後建立的慈善性質義地,一種是城外的義園、義地,隸屬於各地方會館或行業會館,只是安葬客死他鄉的人,早年間北京周邊就有許多義園、義地,這些墓地不僅佔用大量土地,而且不便管理。

  現代所說的「公墓」,是指具有相當設施和管理規模,並不以姓氏和地域為安葬限制的公共墳地,打破了封建家族觀念,其產生是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正如《北平香山萬安公墓章程》所言:「惟公墓之組織,其制創自歐西,實較吾華族葬為完備。」為區別於古代的「公墓」,多將這種近現代以來出現的公墓稱之為「現代公墓」。

  1928年,當時的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布了一個公墓條例,倡導各大城市選擇適當地方建立公墓,以廢除盛行已久的私墓,改善城市衛生和轉變風俗。同年12月,北平市政府令土地局、社會局等部門在城外空曠地帶尋找「百畝以上之公地數方」,準備建立公墓,並令社會局「設法宣傳勸導人民廢除私墓」。雖然選擇過幾個地方擬建公墓,皆因位置不適合等原因未能確定。

  馬佔山墓碑

  萬安公墓開北京近代公墓先河

  據《萬安公墓史略》載:1928年曾任北洋政府交通部司長的浙江人蔣彬侯在京西購置土地,準備開辦學校。但他迷信風水之說,加上政府正在籌劃建立公墓,於是欲與時任「恒生營造廠」經理的王榮光合作,將此地闢為公墓。因地處香山南麓餘脈萬安山正陽,故稱「萬安公墓」。蔣彬侯、王榮光關於創辦公墓的申請很快得到批准和支持,北平市政府派人實地勘察後認為:「該處地址確係高爽平原,方圓約一百餘畝,地勢極為空曠,西為萬安山,北為香山,東南為玉泉山,四圍並不鄰近村落,該地址並已築有莊院,若再加以修葺添蓋,即足敷用,頗狀觀瞻,且已修有土馬路一條,直接香山馬路大道,交通也甚為便利,以之籌建公墓,至為適宜。」於是,王榮光出錢,蔣彬侯出地,於1930年興建了北京歷史上的第一座現代公墓。

  萬安公墓的興建,解決了當時政府開辦公墓的燃眉之急,「迎合社會,而利公葬,愛惜土地,發展民生」,且政府將公墓視為慈善事業,所以當時廣受媒體關注。1931年9月萬安公墓在西城闢才胡同內設立辦事處,《民國日報》以《萬安公墓辦事處成立——工作甚為緊張》為題進行了報導。

  王榮光系江蘇人,是民國初期頂級建築大師,15歲便到英國建築師金斯密在上海開辦的事務所做學徒,受到系統的培訓,不但掌握了房屋設計和建造的技能,而且在建築工地打拼20多年,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對萬安公墓的興建傾注了大量心血。遺憾的是工程尚未全部完工,他便於1937年猝然病逝。之後,由他的長子王明德全面接手萬安公墓的建設與管理。

  萬安公墓整體布局猶如一隻昂首的長壽大龜,寓意「萬世平安」。龐大的墓園中按照中國傳統的五行方位學說布局,區內又以《千字文》、《百家姓》為組號。墓碑、墓表的設計吸取了西方的樣式,造型各具特色。墓區建有道路、亭臺、牌坊、碑碣、圍牆、橋梁等,中央特建禮堂、追遠堂、經堂、休憩室等,「俱採中外最優美方法布置之」,整個公墓可謂中西合璧,其建制自創始之初就很完備,此後北京所興建的公墓多以此為參照。

  新中國成立後,萬安公墓仍由王明德私營, 1960年由政府接管。1966年以後的十年間,萬安公墓的安葬業務基本停止,整個墓地遭到大規模破壞,樹木被大量砍伐,墓碑、墓表被砸毀,斷碑殘壁,滿目荒涼,直到1978年才陸續進行修復。

  曹禺墓碑

  萬安公墓曾是皇家禁地

  明末清初,萬安公墓所在之地是大面積的沼澤地帶,水草豐茂。草叢中經常出現一種小花蛇和一種不大不小的烏龜,看上去有些與眾不同。據傳,有一年初夏,乾隆皇帝巡遊至玉泉山上,見西面不遠處有一大片湖澤,周圍是一片碧綠,於是走下山來,朝那一片波光粼粼的地方走去。走了半個時辰,他來到一片沼澤地帶,欲仔細觀望,忽見一條小花蛇爬到他面前,接著又有一隻小烏龜爬到他眼前。小花蛇和小烏龜圍著他轉了三圈兒,忽地消失在草叢裡。乾隆皇帝頓悟:莫非這小花蛇是龍種後裔?而這小烏龜乃有長壽之命,它們均為祥瑞吉兆。他於是下旨:「此地為龍遊龜藏之所,乃天寶地靈之域,爾後附近村民不得在此打魚摸蝦,割草伐薪,違者按破壞大清風水龍脈論處。」自此這裡便成了清廷的皇家禁地,並派人在此看守。據1934年出版的《香山名勝錄》記載:「這地方叫龜蛇匯,因有積水潭,時產金紋丹睛龜和黑質紅章之蛇,體皆清秀,性也靈馴,因以為瑞。乾隆聞之,前往驗看,信然。欽天監謂:山川靈氣所鍾,故產此靈物,因此劃為禁地。」

  百餘年後,這一帶的沼澤逐漸消失,但土地甚是肥沃。隨著清王朝的滅亡,當初在此看守禁地的人們便在此定居下來,以耕種為生,其人數也由最初的幾個人繁衍為幾十人,逐漸形成一個小村落,因村落之西的香山南麓有萬安山,故稱「萬安裡」。

  王世襄墓碑

  萬安公墓長眠著哪些名人

  萬安公墓是北京安葬名人最多的公墓之一,八十多年來長眠了兩萬餘位社會各界人士,其中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有著一定影響的人物有近百位,既有革命烈士、社會活動家、軍政要人,也有科學家、藝術家及工商界名人。

  在萬安公墓蒼松翠柏間有一座青磚圍砌的院子,中國新文化運動先驅和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的李大釗烈士就長眠於此。1927年4月28日,李大釗被奉系軍閥張作霖殺害。在李大釗英勇就義後,因家中貧困無力安葬,靈柩在宣武門外一個舊寺廟放置了六年之久。王榮光得知後,積極為烈士捐款,把烈士安葬在萬安公墓,與李大釗一起被軍閥殺害的鄧文輝和路友於兩位烈士也被安葬於墓園。1983年3月,李大釗的靈柩移葬於新建的陵園中。

  抗日名將馬佔山將軍的墓地位於萬安公墓的「金字區」,墓蓋為漢白玉雕制而成,莊嚴古樸。九一八事變後,馬佔山將軍在東北奮起抗日,血戰江橋,打響了武裝抗日的第一槍。但遺憾的是,墓園在馬佔山的墓碑前並未做特別的提示和介紹,讓人很難尋覓。與馬佔山一起長眠在萬安公墓的還有不少中國近現代政壇史上曾經赫赫有名的人物,如民國時期北平市長何思源、北洋政府外交總長胡惟德、民國總統顧問江瀚、皖系軍閥首領段祺瑞、民國時期山東省主席韓復榘、民國元勳柏文蔚等。

  此外,萬安公墓還有很多各界名人的墓碑。如「金字區」有蕭軍、啟功,「木字區」有施今墨、陳白塵、王世襄,「水字區」有馮友蘭、容國團、王薌齋,「火字區」有翟濟生、侯永奎,「土字區」有朱自清、曹禺、黃宗江等。

相關焦點

  • 空間站們在此長眠:失控的天宮一號,還是落向了這座海底公墓
    天空一號的許多前輩,就曾被人為控制,歸葬此處,比如著名的蘇聯和平號空間站(MIR)。根據英國天文科普作家David Whitehouse2017年年底為BBC撰寫的文章,這片海底「公墓」安葬著260多個太空飛行器殘骸,大部分來自蘇聯和俄羅斯。
  • 汶川地震十周年丨映秀守墓人:孫子長眠的公墓,是安息的歸宿
    住在漁子溪村的62歲張國富和78歲胡建國,常常走到家門口的觀景平臺上俯瞰映秀鎮,眼光總像電影裡的鏡頭般從遠處拉回近處:213國道東西兩側的漩口中學遺址和遇難者公墓。作為漩口中學遺址和遇難者公墓的守護者和守墓人,張國富和胡建國的孫子長眠映秀公墓。△胡建國。
  • 世界之謎,第一個是最詭異的刀,最後一個是中國禁地
    世界之謎,第一個是最詭異的刀,最後一個是中國禁地1、詭刀之密在上兩個世紀時代,在歐洲的記載中出現了一把史上最為詭秘的刀。2、中國魔鬼禁地我國新疆有著一個禁地,這個禁地就是著名的新疆「魔鬼城」。這是一個沒有絲毫人煙但卻又是宛如鬧市的特別城市。當這裡沒有風,晴空萬裡時,這裡宛如一座仙境。在這裡漫步,甚至可以能聽到遠處的美妙音樂,宛如千萬隻風鈴隨風搖動。但是突然間狂風肆作,飛沙漫天,天瞬間黑下來。
  • 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君主加冕,名人長眠之所!
    始建於公元960年,這座宏偉壯觀的教堂自1066年起就是英國君主的加冕之地,眾多皇家婚禮、葬禮、國家慶典和紀念活動也曾在此舉行同時,這裡還是3000多位不列顛著名人士(牛頓、達爾文等),以及100多位著名詩人(如莎士比亞、狄更斯)的長眠之所。1987年,威斯敏斯特教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 7月3日--紀念長眠地下的搖滾天才吉姆·莫裡森
    今年7月3日是美國搖滾先鋒吉姆·莫裡森逝世30周年紀念日,幾百名歌迷從各國趕赴莫裡森長眠在巴黎的皮爾·拉切斯公墓,悼念這位六十年代曾叱吒美國歌壇的美國搖滾巨星。   六十年代時,作為「門」(the Doors)演唱組合的成員,莫裡森曾被奉為美國的現代英雄,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叛逆者。
  • 史上最成功間諜:走了幾百萬步用腳偷測西藏禁地
    他的法輪沒有禱文,他的念珠串只有百顆,他的每一步都是31寸半。但人們忽略了這些奇怪的細節,只當他是個苦行的僧侶。於是英國皇家地理學會的專家喬治·蒙哥馬利在喜馬拉雅山腳下找到了當時33歲的南星。那時,他還只是個小學老師,因為家族曾在西藏做過買賣,南星懂藏文。喬治·蒙哥馬利的直覺告訴他,南星骨子裡堅決果敢,是個能成大事的人。
  • 北京最長的胡同,曾是中國人的禁地,連建築都是西式建築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這是中國人民最在意的一個地方,作為一個歷史文化名城,老北京的藝術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到了現在北京人民都還是保留著很多只有北京人才有的習慣。比如說在閒暇時間帶著自己的鳥籠去聽聽京韻大鼓。手上還要盤著核桃或者掛著串兒。一些老年人在腰間別著收音機。
  • 十大禁地,這個世界上真實存在的禁地
    NO.1 曼威斯山英國皇家空軍基地曼威斯山英國皇家空軍基地是冷戰時期美國為防止蘇聯的核打擊建立的雷達監聽站,半個世紀過去了,因其安防之嚴,保密規格之高,這座軍事基地因為其流露出來的照片極少慢慢演變成為了世人眼中的神秘之所,在全球十大禁地的排名中,曼威斯山英國皇家空軍基地排在了首位!
  • BBC揭秘南太平洋海底「衛星公墓」:退役空間站在此長眠
    報導稱,「衛星公墓」就在這片約1500平方公裡水域的海底。最近一次盤點發現,那裡「安息」著260多尊衛星遺體,大部分是俄羅斯的。此外,蘇聯的「和平號」空間站現在也躺在那裡,「和平號」1986年上天,曾是許多太空人團隊的太空之家,也接待過許多國際訪客。它體積大,重120噸重,不可能在墜落途中焚毀,所以事先就設定了路徑,2001年回歸地球時就落在那片水域。
  • 記者手記:盧森堡美軍、德軍公墓境遇「兩重天」
    原標題:記者手記:盧森堡美軍、德軍公墓境遇「兩重天」  新華網盧森堡7月15日電(記者 吳昌榮)在盧森堡市郊外,有一處知名的二戰美軍公墓,這裡埋葬著巴頓將軍和阿登戰役的5000多名陣亡將士,每年約有8萬人來此瞻仰和祭奠,而離美軍公墓不遠的一處德軍公墓卻鮮有人問津。
  • 英國人榮譽的寶塔尖,牛頓、達爾文的長眠地——威斯敏斯特教堂
    從此以後,英國王室的加冕禮便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舉行,包括伊莉莎白女王在內的英國曆朝歷代君王,除了愛德華五世和愛德華八世兩位外,無一不是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舉行的加冕儀式,即便百年之後,他們也都長眠於寺內。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內部,有許多像亨利七世禮拜堂這樣獻給死去君主的建築,這不得不讓人驚奇於教堂內部的別有洞天。
  • 武漢各公墓殯儀館舉行集體祭掃活動
    武漢市各公墓、各殯儀館紛紛舉行集體祭掃活動,用莊嚴肅穆的儀式,向烈士和逝者表達懷念與追思。上午11時,在長樂園黃陂英雄烈士紀念廣場內,陵園工作人員身戴白花,誦讀祭文、敬獻花籃、默哀祈福、鞠躬致敬、鮮花寄情……整個儀式莊重肅穆,每個環節一絲不苟,緬懷逝者。
  • 神秘未知的世界十大禁地排行榜分別在哪裡
    今天小編要向大家介紹的是神秘未知世界上十大禁地,看你是否聽說過呢?世界十大神秘禁地排行榜第一名:位於英國的曼威斯山英國皇家空軍基地世界十大禁地排行榜曼威斯山英國皇家空軍基地位列世界十大禁地(區)之首。全球最大的電子信息監控臺第二名:位於美國的大災難緊急操控中心世界十大禁地排行榜
  • 《蝴蝶公墓》好看嗎?有什麼看點?蝴蝶公墓五大看點介紹
    據悉,影版《蝴蝶公墓》作為原著小說的番外篇,講述了女主角尚小蝶踏入神秘古堡重遇舊愛,意外發現千年蝶墓的驚天秘密,從而開啟了一段奇幻懸疑的探秘之旅。作為華語電影甚至全球電影中甚少涉及到的「半蝶人」題材,《蝴蝶公墓》為此類型高概念電影帶來新生力量。奇幻格局與懸疑氛圍交織,千年古墓與悽美愛情融合,「半蝶人」妖嬈而詭異的亮相,極具視覺衝擊的特效畫面,相信會令不少觀眾大呼驚奇。到底誰才是真的「半蝶人」?
  • 世界十大禁地!私人俱樂部也會是禁地?
    圖片來源網絡3.曼威斯山英國皇家空軍,曼威斯山英國皇家空軍是英國一個和美國埃施朗全球諜報網相勾連的軍事基地。它是一個通訊攔截和飛彈預警站,其內含一座巨大的衛星地面站的,是全球最大的電子信息監控臺,是世界十大禁地之一。
  • 星球 · 景點 | 英國皇家聖地:西敏寺
    曾在1546–1556年短暫成為主教座堂,現為皇家聖跡。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薩克遜王曾發誓要去朝聖,卻沒有信守諾言,教宗叫愛德華重建西敏寺贖罪。現存的西敏寺最早是為本篤會教士而建的,於1065年12月28日完成。
  • 大西洋馬尾藻海附近的海底珍寶公墓,噴霧洞的傳說!
    在大西洋馬尾藻海附近的某個海底,存在著一個「珍寶公墓」。據說球上1/10的黃金都沉沒在那裡,其中某些地方海深還不到30米。另個「珍寶公墓」在古巴的貝爾穆德斯東南。第三個「珍寶公墓」在阿根廷科裡昂特角250海裡的外海。第四個「珍寶公墓」在智利的奇洛埃島附近。
  • 皇家聖地西敏寺 英國 · 地標
    曾在1546–1556年短暫成為主教座堂,現為皇家聖跡。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歷史 ·薩克遜王曾發誓要去朝聖,卻沒有信守諾言,教宗叫愛德華重建西敏寺贖罪。現存的西敏寺最早是為本篤會教士而建的,於1065年12月28日完成。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秦九韶:世界數學史上...
    四川歷史名人系列文章之十秦九韶:數學先驅,領先世界秦九韶世界數學史上一顆耀眼的星星朱豔林 秦九韶(1208—1268),字道古,祖籍魯郡(今河南省範縣),出生於普州(今資陽市安嶽縣),南宋著名數學家,精研星象、音律、算術、營造之學,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