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個角度探索世界-LAMBDA™1050+ 紫外/可見/近紅外和850+...

2020-11-26 儀器信息網

您的紫外分光光度計進行樣品分析時是否限制您選擇理想的檢測器和波長?您花費在儀器設置上的時間是否比分析樣品還要多?

從光學器件、薄膜到太陽能面板和建築玻璃都需要一種能夠靈活、準確地為您解決問題的紫外分光光度計。珀金埃爾默日前宣布推出全新的LAMBDA1050+紫外/可見/近紅外和85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配備雙樣品倉和各種可選的通用和專用附件。不管樣品如何複雜,該儀器均能憑藉其突出的靈敏度、解析度和掃描速度助您從容應對。

新型的高性能LAMBDA1050+ UV/Vis/NIR850+ UV/Vis系統能最大程度地提高生產率,靈活性和便利性,廣泛應用於玻璃製造,塗層,光電,半導體,顯示屏,太陽能,軍事,先進材料,研究和學術等領域。

LAMBDA1050+ UV/Vis/NIR是我們性能最高的UV/Vis/NIR系統,波長範圍在175 nm3300 nm之間,用於分析研究和製造中的塗層,高性能玻璃,太陽能以及先進材料和組件。

更好的樣品控制

無與倫比的靈活性

更高的生產率

符合21 CFR Part 11軟體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獲取LAMBDA1050+ 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樣本。

LAMBDA1050+ 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樣本》

LAMBDA 850+ UV/Vis是我們性能最高的UV/Vis系統,波長範圍在175 nm900 nm之間,用於分析研究和製造中的塗層,高性能玻璃和組件。

無與倫比的靈活性

最多元化和最具價值

符合21 CFR Part 11軟體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獲取LAMBDA 850+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樣本。

LAMBDA 850+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樣本》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珀金埃爾默發布LAMBDA 1050+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新品
    紫外-可見區域的波長精度可以達到0.025 nm,近紅外區域的波長精度可以達到0.02 nm。但是,過高的成本使其以前只能用於空間科學和軍事領域。降低太陽能電池成本、提高其性能的研究是始終不斷的。LAMBDA 1050+的近紅外波段測試能力使其可以對太陽能電池進行全面表徵,不僅是電池活性材料,還有壓花玻璃和底面反射層材料等的測試。
  • 首發|日立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UH5700」全面上市
    儀器信息網訊 2019年12月28日,日立高新技術公司正式推出可測定紫外到近紅外區的臺式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UH5700」。  分光光度計是一種使用稜鏡和衍射光柵,將白光分解成單色光,照射在樣品上,通過對透過的光進行檢測,來對物質進行鑑定和計算濃度的裝置,廣泛用於材料、環保、製藥和生物等領域。按測量波長範圍,分光光度計可分為:紫外分光光度計、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  2013年9月2日,日立高新發布了UH4150 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
  • 日立發布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UH5700新品
    ,不斷推出各種類型紫外分光光度計,滿足用戶的科研和檢測需求。這次推出的臺式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UH5700,融合了日立精密的光柵技術,使用了新研發的蝕刻衍射光柵,既可測定液體樣品的吸收光譜,也可測定固體樣品的反射和透過光譜,另外豐富的附件滿足您多方面的測定需求
  • 紅外分光光度計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三個區別《聚創環保》
    在前面幾期《聚創環保小科普》中,小聚從光度計的原理到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使用說明,再到適用領域給各位看官介紹的明明白白,本期小聚給大家重點介紹一下「為什麼光度計分為紅外的?紫外的?原子螢光的?超微量的?火焰的?」是不是在選購上很是迷茫呢?不要著急,下面重點給大家介紹。
  • 可見-近紅外吸收峰和高光熱轉換效率的超碳納米點製成
    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曲松楠課題組首次研製出在可見-近紅外區具有強吸收和高光熱轉換效率的超碳納米點,該工作突破了碳基納米材料在可見到近紅外波段的吸收係數低的限制,並實現近紅外區高達53%的光熱轉換效率,為該類材料國際上報導的最高值,在開發基於碳納米點的光熱治療試劑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 固體紫外測試/紫外-可見漫反射/(UV260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型號:UV-2600生產廠家:日本島津公司主要技術指標:1)波長檢測範圍:185-900nm2)吸光度範圍:-5-5Abs功能: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是每個化學分析實驗室必備的常用儀器設備之一,在各種定量和定性分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具有強可見-近紅外吸收峰和高光熱轉換效率的超碳納米點製成
    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曲松楠課題組首次研製出在可見-近紅外區具有強吸收和高光熱轉換效率的超碳納米點,該工作突破了碳基納米材料在可見到近紅外波段的吸收係數低的限制,並實現近紅外區高達53%的光熱轉換效率,為該類材料國際上報導的最高值,在開發基於碳納米點的光熱治療試劑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 超微量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8項日常維護和保養
    對於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原理和注意實現,《聚創環保小科普》已經在多篇文章中通過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工作原理,結構原理以及操作誤差及注意事項都給大家做了明確的分析和方法,本期我們由光度計入手,和大家談一談可見分光光度計的日常維護和保養,希望可以為可見分光光度計的使用提供實際的參考。
  • 盤點(1):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儀器技術新進展
    9) 日本島津推出UV-2600、UV-270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雜散光達到5×10-7;噪聲達到其噪聲達到±0.00005(RMS、英文樣本);基線平直度±0.0004(200—860nm;英文版樣本)   10)Varian(現在的Agilent)公司推出最新的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Cary4000/5000/6000i和DeepUV、Cary4000/
  • OmniVision推出Nyxel近紅外技術
    Boyd Fowler:採用近紅外(NIR)技術可以實現CMOS圖像傳感器在兩個重要領域的應用。 第一個領域是機器視覺,近紅外(NIR)是人肉眼看不見的光線,但可以用於照亮物體。 由於NIR位於人眼可見的光譜之外,因此可以避免造成對周圍環境的幹擾。
  • 有了這些口訣,紅外、紫外、核磁、質譜、氣相色譜圖譜不再難!
    紅外分析口訣: 紅外可分遠中近,中紅特徵指紋區, 1300來分界,注意橫軸劃分異。 看圖要知紅外儀,弄清物態液固氣。
  • 850nm紅外雷射器實現無人機遠距離遙感通信設計
    打開APP 850nm紅外雷射器實現無人機遠距離遙感通信設計 佚名 發表於 2016-11-23 16:17:49 本文要討論是一個基於垂直腔表面發射的雷射器——OPV322在無人機中的應用,其主要作用是替換近距離紅外通信。   OPV322是TT電子公司自助研發、生產的雷射器,而相比其他雷射器來說,光束的發散角小,僅僅為6度,光束更為集中,光強也相應的增高。同時OPV322具有溫度補償係數,所以在方向性、單色性和相干性等方面有著絕對優勢。
  • 國產近紅外光譜儀將在民用市場大有所為
    從上世紀70年代末,我國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糧食和飼料領域的應用開始,經過近30年的發展,我國近紅外分析學科獲得了長足的進展,目前我國近紅外光譜分析在農業、石化、製藥、食品、菸草等眾多領域的研究十分活躍,並且形成了包括科研、應用和儀器產業的完整體系。
  • 近紅外成像技術促進機器視覺的新發展
    確保吸收結構角度的精準性對散射光層的有效性至關重要。如果角度是錯的,它就可能導致光子反射到下一個像元,而不是回到原來的像元。紅外熱成像技術在防災減災救災等各個環節都有著巨大的應用價值,高德智感與合作夥伴聯合推出的化工行業紅外熱成像視頻監控系統解決方案,已在多個化工園區安防系統中得到應用。 ▲天津港8·12爆炸事故現場 提到化工行業,經常會讓人聯想到一個詞:危險。
  •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市場穩中有變
    目前,它已是世界上使用最多、覆蓋面最廣的少數幾種分析儀器之一,已在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農業科學、計量科學、食品科學、地質科學、石油科學、醫療衛生、鋼鐵冶金、化學化工等各個領域的科研、生產、教學等工作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  當前,關於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在技術及應用方面的論述有很多資料,但是關於其市場方面的資料還很缺乏,而這又正是許多業內相關從業人士所需要的。
  • 雙鈣鈦礦近紅外發射材料
    導讀:本文製備了Bi3+-Ln3+共摻的Cs2AgInCl6雙鈣鈦礦近紅外發射材料。通過設計共摻系統實現了修改基質的吸收光譜和發射光譜的意圖。這種策略可能會引領未來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在光纖通信、近紅外LED和近紅外傳感器等領域的應用。
  • 1050萬!華東理工採購色譜、質譜、光譜等14套儀器設備
    華東理工大學分子機器精準合成與智能材料研究平臺(一期)儀器設備項目編號:1639-194022200112項目聯繫人:李老師項目聯繫電話:021- 64252339二、招標文件的發售時間及地點等:預算金額:1050.0
  • 實驗室化合物結構測定之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法簡介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法是基於在200nm-800nm光譜區域內測定物質的吸收光譜或在某指定波長處的吸光度值,對物質進行定性、定量或結構分析的一種方法。該法又稱為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 近紅外光譜分析數據和模型(一)
    分子吸收光譜是樣品中分子對光吸收產生的光譜,包括紫外(UV)、可見(Vis)、近紅外(NIR)和中紅外(IR)光譜等。
  • 三分鐘了解 紅外雷射器與紫外雷射器
    其中,紅外雷射器與紫外雷射器是運用的最廣泛的兩種雷射器,現在對兩種雷射器做一下簡單的比較:   紅外YAG雷射器(波長為1.06μm)是在材料處理方面用得最為廣泛的雷射源。   但是,許多塑料和大量用作柔性電路板基體材料的一些特殊聚合物(如聚醯亞胺),都不能通過紅外處理或「熱」處理進行精細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