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拼命揮動翅膀,幾萬年後會進化出翅膀嗎?拉馬克給了我們答案

2020-12-04 觀星居

相信很多人都想要擁有飛翔的能力,想在天空當中看到不一樣的景色,這件值得憧憬且美好的事情。對於人類來說,我們沒有翅膀,不能像鳥兒一樣自由飛翔,所以我們只能借用一些設備,比如說滑翔傘、降落傘等等,這些能夠幫助我們在天空中滯留甚至飛翔。可一旦失去了這些裝備,我們從此與天空無緣。

曾經便有人提出假設:假如我們每天揮動雙手,那麼許久過後,是否會進化出翅膀呢?這個假設是基於達爾文的進化論以及拉馬克的用進廢退。

從這些理論基礎上來看,這個猜測是很有可能實現的,一個人長期做一個動作,自然會朝著利於做這個動作的方向發展,如果我們經常使用手,那麼手會進化,最後手部會比其他部位變得更加強大,或許到那時通過擺動雙手我們就能實現飛翔。但只有一點需要面對,根據用進廢退的理論,如果那些不怎麼使用的部位,就會慢慢退化。到那時人類可能就只剩下一雙手,而其他部位會逐漸萎縮,那時候整體的樣貌會變得非常醜陋,你願意接受嗎?

拉馬克的「用進廢退」理論當中解釋道:物種會根據環境的變化,逐漸的改變自己的身體,使自己能夠適應現在的環境,並且將優良的基因遺傳給後代。

就比如說長頸鹿,以前長頸鹿的脖子並不長,那時環境優良,樹木叢生,長頸鹿們種群得到繁衍,隨著數量越來越多,它們的食物也變得越來越緊缺,他們將矮小的樹木的樹葉全部吃光後,剩下的樹葉都位於高處,那些脖子長的長頸鹿能夠吃到高處的樹葉,所以他們生存了下來,而那些吃不到樹葉的短脖子長頸鹿只能被淘汰。長脖子長頸鹿的基因會遺傳給下一代,導致長頸鹿的脖子會越來越長,最後趨於一個平穩的階段。

如果把這個過程應用到人類身上,不斷地揮動雙手,或許有一天真的能夠進化出翅膀。但我們仔細想來,會發現想要靠揮動雙手進化出翅膀,這個設想是不可能完成的,因為人類根本就不需要這項能力。

而且現在的環境也不能夠讓我們進化出翅膀,或許等到有一天,人類陸地上無法生活,只能前往天空中生存的話,到那時或許才能夠進化出翅膀。或者說到以後人類能夠通過改變基因來衍生出翅膀,畢竟基因控制性狀,倘若我們能夠製造出翅膀的基因,到那時人類或許就能夠實現自己的天空夢。

人類想要擁有翅膀,或許基因改造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當人類能夠擁有翅膀的時候,到那時也會出現一些問題,如果們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也是一個關鍵。對此,你想擁有翅膀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用進廢退是真的嗎?如果人類經常揮動手臂,會進化出翅膀嗎?
    我們不禁會產生疑問,人類難道真的沒有辦法像鳥兒一樣自由地飛翔嗎?突然想到長頸鹿的脖子好像一開始也不是這麼長的,難不成我們也可以通過進化獲得飛行的能力嗎?在我們高中的生物學課本中,曾經提到過拉馬克的用進廢退理論。它指的是生物如果經常使用的器官或者部位就會的到進化。就像老師和家長常常對孩子說的:腦子越用就會越靈活,經常不用腦子就會變得遲鈍。
  • 人類為了長出翅膀,究竟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那鳥人還是人嗎?
    大家好,前幾天我們一起了解了自然界最會儲存食物的八種動物,還有青蛙殺手以及會兩棲作戰的蝙蝠,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一下我們人類自己的進化問題吧。當然,今天我們也不光是來介紹這些奇人異事的,還要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探討人類有可能進化出翅膀嗎?結果很可能超乎你的想像哦。
  • 猿猴進化到人類,未來可以進化出翅膀嗎?
    沒有時間機器,我們無法去未來看到我們的進化道路。我們只能夠預測某些因素將如何影響我們未來的基因。我們都知道,我們從類人猿進化而來,至今仍是類人猿。我們現在是擁有兩足步態、智力和全身出汗能力的猿類。幸運的是,我們比其它猿類更加的高級,我們離開了地球,登上月球,發明網際網路
  • 人類從現在開始用手做飛翔的動作,千萬年後會不會進化出翅膀?
    人類扇動胳膊模擬飛行,一段時間後會使肩背、胳膊的肌肉得到一點鍛鍊,使相應肌肉更發達,但是如果基因不能產生類似翅膀的構造就別想飛起來,通過鍛鍊無法實現。這種設想基本上是無稽之談,即便人類把胳膊揮斷也大概率不能進化出飛行的能力。
  • 人從無限高的懸崖上跳下去,有可能進化出翅膀嗎?
    從始祖鳥到鳥類有幾千萬年的距離。所以人類如果想要進化出完全的鳥類翅膀,必須先進化到翼龍、始祖鳥模式,再進化到鳥類模式,至少需要1億年的時間。 即使有一個無限高的懸崖供人類練習,也需要一個穩定的生存環境。但是1億年實在是太長了,中間的變數太大。可能人類連一片羽毛都沒長出來,就因為一顆小行星撞擊在了地球身上而毀滅。
  • 根據「用進廢退」原則,未來人類是否能長出翅膀?
    筆者:三體-小遙 眾所周知,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為人類探索生命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只是由於地球生物進化歷史過於久遠,我們暫時無法將謎題一一破解。實際上,在達爾文進化論出現之前,還有一個著名的生物學家——拉馬克,他曾經提出了「用進廢退」的原則,為當時相關研究的進行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 如果人類不斷地來回揮動雙臂,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能夠飛翔嗎?
    相信現代的每一個人都期望自己能夠像鳥兒一樣自由揮動自己的翅膀,實現在天空自由地飛翔。雖然這會讓我們多出一對翅膀,但是相信很多人會非常願意。那麼鳥類的飛翔能力是如何來的?其實就是自然的進化演化,生命的進化演化是非常神奇的存在,存在著無數的可能性。
  • 不廢掉雙手,人在後背進化出1個能飛的翅膀,要付出什麼生理代價
    蝙蝠的翅膀實際上是它們的手,被稱為翼手。手是人類最強大的工具,如果把手變成翅膀,那麼實際上人類的很多功能都廢了,絕大部分人可能最想要的是,在不廢掉雙手的情況下,在背後長出一個翅膀,就像天使那樣。我們知道,現在有一種極限體育運動叫做翼裝飛行,用的翅膀並不是很大,這是以飛行速度提高來降低翅膀的面積。
  • 人類會進化出翅膀嗎?美國女子為飛天夢,花100萬美金植入翅膀!
    不過仍舊有很多人不滿足於藉助外來的工具飛上天空,甚至還有一部分人幻想,自己如果能夠長出翅膀來,那可真就太美好了。難道這樣的做法,真的能夠支撐她在天空中像鳥兒一樣飛翔嗎?事實上,小鳥的身體結構跟人類是完全不同的,鳥兒之所以能夠在翅膀的幫助下飛上天空,可不僅僅是因為它們擁有翅膀,更是因為他們本身的體重就很輕,而翅膀的力量又非常的大,所以才能夠在氣壓的作用下翱翔天際。但是人類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首先我們本身的體重就很重,更何況外來的翅膀又怎麼會聽我們的話呢?達不到如臂指使的程度,顯然就不足以帶來足夠的動力。
  • 「螃蟹的腿」,進化成了「蝴蝶的翅膀」?科學家還真找到了證據
    如果我說,蒼蠅、蜜蜂這樣的昆蟲綱動物,最初都是由螃蟹、龍蝦所屬的甲殼類動物演化來的,你會相信嗎?  外形差異巨大的「近親」    在大約8000萬年後,隨著越來越多的生物開始向陸地發展,陸地生態系統越來越複雜,昆蟲的祖先們不得不一躍而起,飛上了天空。
  • 折一隻翅膀能自由揮動的蝙蝠教程圖解
    大家好,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一款能夠揮動翅膀的蝙蝠圖紙教程圖解。蝙蝠我們都知道,雖然有眼睛,但比較小,一般都是依靠超聲波回聲定位辨別方向。小時候在農村的屋簷下經常能看到蝙蝠飛進飛出,現在城裡的孩子一般都沒見過蝙蝠,只能從電視和書籍裡面了解。
  • 人類為何沒進化出翅膀?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終於發現了真相
    經過人類數百年的努力,人類終於通過發明飛機實現了飛行,但飛機從未真正為人類提供像翅膀一樣的自由。學習駕駛飛機是昂貴的,購買一架飛機更是昂貴,他們還有嚴格的規章制度,以及嚴格的時間表和飛行路線。而且即使你擁有自己的飛機,你仍然受到天氣狀況的限制。對於現代世界來說,有比這更好的飛行方式嗎?
  • 透明的翅膀也堅韌,利用仿生學原理人類也會擁有「隱形的翅膀」
    如果要我們寫出幾個描寫昆蟲翅膀特徵的形容詞,透明、輕薄以及易碎裂一定是很多人的首選對象。那些在陽光下甚至可以反射光亮的透明薄翼,的確是又薄又輕,然而卻並不容易碎裂。
  • 樓市揮動「蝴蝶翅膀」!2個現象歷史首次出現,房價或掀風暴
    亞馬孫流域一隻蝴蝶扇動翅膀,會掀起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場風暴。眾所周知,這是「蝴蝶效應」的經典論述,也常常用來表達:由微小變化帶來的巨大連鎖反應。2019年,樓市就已經開始揮動「蝴蝶翅膀」。第一,建築工程搞的風風火火,安裝工程卻異常低迷。房地產投資裡,土地購置費用、建安費用是兩個重要部分。說白了,房企花錢有兩個大頭,一是拿地,二是蓋房子。
  • 人類若想進化出翅膀,需要付出什麼代價?看完沒幾個人願意接受
    縱觀如今自然界所有的哺乳動物,只有蝙蝠具有真正的飛行能力,其它的哺乳動物要麼只會短距離滑翔,要麼連滑翔都不會。鳥類之所以掌握飛行技能,是因為它們長出了一對翅膀。然而蝙蝠並沒有長出翅膀,而是在前肢和身體側邊長出了翼膜。
  • 鷹的翅膀
    好可愛的想法,其實媽媽小的時候也曾這樣想過。「如果你可以擁有一對翅膀,你想要哪一種鳥兒的翅膀呢?」媽媽問道。「當然是老鷹的翅膀,就是猛禽那一類的!」你不假思索地回答。表面文靜的你給出這個答案,其實也是在媽媽的意料之中。
  • 假如人類擁有翅膀,飛得起來嗎?
    目前人類科技發展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為什麼我們依然無法實現個體振翅飛行,亦或者進化出羽翼呢?筆者此刻的心情是:丟掉汽車,直入雲霄,到了午飯時間,還可以來個不著陸點餐。人類與兩種風神翼龍的體型比較耶魯大學的這篇科研結果提到:「從科研中獲取的人類體型與韌性的相關係數可知,我們在沒有外力的加持下
  • 科學家稱竹節蟲翅膀失而復得證明進化論有誤?[圖]
    東方網1月17日消息:這種280釐米長的Leprocaulinus竹節蟲原產於巴布亞紐幾內亞,今天竹節蟲家族中的許多成員都像Leprocaulinus一樣失去了翅膀,而它們的一些親戚卻仍然擁有翅膀。科學家發現,某些種類的昆蟲在進化過程中,失去又重新獲得了飛行的能力。這一現象表明,達爾文的進化論本身也許需要進化了。
  • 千百年來,人類都想擁有翅膀,為什麼到如今還沒有進化出來
    文/濤聲依舊千百年來,人類都想擁有翅膀,為什麼到如今還沒有進化出來根據達爾文的進化理論,人類是從猿人進化而來,經過漫長的時間演化,才變成了如今直立人的心態,可以說對比曾經的人類形態,如今可以說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光是人類,很多的動物都發生了形態的變化,在如今的生物學家看來
  • 插上鴿子翅膀,機器鳥就能飛翔,羽毛翅開啟人類展翅高飛的未來
    只是我們嚮往的人造翅膀,像鳥兒一樣收收翅膀就能轉個彎,扇扇羽毛就能避過氣旋渦流的敏捷輕盈,這個持續千年的夢想到現在都沒能實現。不過,機器人設計師帶來一個好消息,他們已經觸摸到夢想的邊緣。製造一對能帶領人類飛翔,真正的鳥兒的翅膀,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