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詐騙分子冒充學生家長入群實施詐騙 別中了ETC「認證失效」圈套

2021-01-10 中安在線

緊急!今天阜陽市公安局發布兩則重要提醒,所有人都必須警惕!

一、阜陽所有家長必看

近期,隨著阜陽中小學各年級返校複課,學生家長手機裡的班級群也開始活躍起來。

一些詐騙分子乘虛而入,冒充學生家長入群,潛伏在群內觀察老師的活動規律,克隆老師的頭像和暱稱,修改備註信息,利用老師上課或工作時間在群內實施詐騙,使一些學生家長的經濟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

對此,阜陽警方提示如下:

1、注意保護個人重要信息,不輕易向陌生人透露。

2、對陌生、可疑電話、簡訊或者QQ、微信,儘量不接不聽不回。

3、不向陌生人洩露簡訊驗證碼、二維碼,不輕易掃描陌生人發來的二維碼。

4、如遇可疑情況,不要擅自行動,主動與學校、老師、家人、朋友溝通商量核實情況,或直接撥打110報警電話報警。

二、阜陽所有車主必看

自5月6日起恢復收費公路的收費,對於經常跑高速的司機們來說,「不落杆」已經成為歷史,最近,有司機就問高速公路免費幾個月,裝的ETC認證會失效嗎?幾天前,有人就因為ETC進了騙子的圈套損失了一大筆錢。

近日,小康(化名)收到一個陌生號碼發來的簡訊,說他辦理的ETC需要再次認證,在這條簡訊中,對方讓小康點擊一個連結完成,因為小康剛辦理ETC不久,他並沒有懷疑,直接就點擊連結開始認證了……小康進入網頁後按照提示輸入銀行卡號、密碼、身份信息及預留電話等認證信息後,收到一條驗證碼簡訊,他沒多想就把驗證碼輸入了認證界面。當他收到銀行卡扣款2萬元的簡訊時才發覺自己被騙,隨後撥打110報警。

如此的套路非常常見,可是還有人頻繁中了騙子的圈套。「認證失效」、「系統升級」,收到這樣的簡訊連結千萬別點,因為跳轉網站後卡上餘額很快就被清空!大家請記住ETC無需二次認證,多地公安機關也進行了闢謠。

在這裡,給各位車主提個醒:

1. 「釣魚」簡訊不要點。簡訊中的連結可能含有木馬病毒,會自動獲取手機最高權限,從而盜刷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軟體中綁定的銀行卡內資金,請勿輕信。

3. 網上轉帳需謹慎。網上自稱要轉帳才能辦理的業務,99.9%的情形都是騙子設下的圈套。

4. 業務辦理要到正規平臺。辦理ETC業務,可以直接到各大銀行網點進行辦理,有疑問也可以直接向當地銀行營業廳諮詢。

5. 遇到涉及重要個人信息、銀行卡信息輸入時,要多留心眼。一旦發現被騙,要及時聯繫銀行掛失和更改密碼,以保障資金安全,同時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

微信安全團隊也發出緊急提醒

據透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尚未完全結束,部分不法分子卻趁火打劫。根據用戶投訴證據,微信安全中心發現近期高發以下兩類欺詐:

以欺騙用戶財產為目的的貸款欺詐、刷單兼職欺詐等;以惡意營銷誘導為目的的免費教畫畫欺詐、水果店開業送禮欺詐等。

自今年三月份以來,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騰訊微信軟體許可及服務協議》《微信個人帳號使用規範》,在核實用戶投訴提交的證據後,微信團隊共計對超過20000個確認存在欺詐行為的帳號進行了階梯式處罰,對14500多個確認欺詐支付帳戶進行限制。

後續仍將加強處理。同時,平臺會依法配合公安機關開展相關工作,進一步打擊作惡團夥分子。

微信團隊提醒大家

中小企業、個體商戶如果面臨資金困境、需要借貸,切記要通過銀行等國家正規金融機構申請貸款,降低貸款風險。不要輕信任何網友、網站、手機應用發布的貸款廣告,不掃描、不點擊任何來源不明的二維碼和連結。此外,銀行和正規貸款公司都不會要求借款人預先支付手續費等各類費用,任何要求事先支付資金的都是騙子,切勿上當。

刷單是違法違規行為,如有需要請從正規渠道尋找兼職。不要輕信他人,不要貪心僥倖,一般高收入、要交保證金、手續費的兼職大多都是騙人的。

利用免費教畫畫、水果店開業慶祝活動等名義讓你將對方拉進群的行為,都是以惡意營銷為目的的導流欺詐,將他們拉進群後不僅會受到廣告騷擾,還暴露了自己的個人關係鏈。

用戶一旦發現欺詐等不法行為,可通過微信客戶端、小程序騰訊110 提交相關證據信息進行投訴。

必須警惕!

相關焦點

  • 巴彥淖爾一學校的釘釘班級群被詐騙分子潛入冒充老師「收學費」……
    許先生說道:「這是我家小孩班裡的事兒,這個騙子冒充班主任,差點把好幾個家長騙了,騙子是私發的信息,如果沒有問別人,就把錢轉過去了。」之後,經過確認,班主任本人立即在班級微信群發布消息,也提醒大家不要上當受騙。律師說法詐騙分子冒充老師「收學費」的違法行為會承擔什麼法律責任?沒有「得手」就能免除責任麼?面對網課群裡潛水的「惡狼」,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 犯罪分子入學習群詐騙 最高檢提醒:群應設專人管理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4月8日電 針對有犯罪分子入學習群詐騙一事,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8日表示,如上當受騙應第一時間報警。此外,對學習群應設專人管理,設置入群驗證,定期清理群內成員等。
  • 金鐘派出所提醒您:警惕「預約新冠疫苗」詐騙
    金鐘派出所提醒您:警惕「預約新冠疫苗」詐騙 2021-01-12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有人非法搜集倒賣微信群二維碼,不法分子進群後實施詐騙或洗錢
    「史上最便宜甩貨,不買就虧了」「線上兼職,日賺800塊」……近來,一些網民發現,有人通過掃描二維碼進入微信群,發出各種誘惑性廣告,引導群內成員購物或通過指定的轉帳操作牟利。記者調查發現,微信群的二維碼在網絡上被倒賣,一些不法分子藉此實施詐騙或洗錢。
  • 緊急提醒:關於接種新冠疫苗,這是假消息!千萬別信!
    緊急提醒:關於接種新冠疫苗,這是假消息!千萬別信!部分省份已發現有詐騙分子冒用【疾控中心】或【疾管中心】的名義,向市民發送詐騙簡訊,以開放接種疫苗預約,名額有限為誘餌,引誘不明群眾點擊簡訊內的非法連結,一旦點擊會被引流至虛假登記註冊頁面,引導填寫姓名、身份證、手機號、銀行卡、驗證碼等個人信息,進而實施電信詐騙。
  • 冒充領導和熟人詐騙是騙子慣用伎倆
    於是,詐騙分子就利用這個心理,精心設計了劇本,抓住某些人的防備意識薄弱和企業管理上的漏洞,並且在實施過程中,有時還會冒充領導和熟人相互配合,致使屢屢有人中招受騙…… 真實案例一:冒充親友 2020年9月15日,犯罪嫌疑人使用QQ以魏先生之子的名義向魏先生申請加好友,魏先生接受好友後,嫌疑人以學校邀請到清華大學的教授到學校培訓
  • 小編親身體驗網絡詐騙-小編,體驗,網絡,詐騙, ——快科技...
    小琳在工作群裡見過董事長的微信號,但雙方並非好友,面對添加請求她並未起疑。添加後,這位「董事長」成了其「殭屍好友」,沒有即時實施詐騙,而是潛伏了起來,等過段時間再實施詐騙,以免受害人起疑。這名假「董事長」潛伏在小琳微信好友裡一段時間,從她朋友圈了解其生活、工作習慣等。之後,這名「董事長」將小琳拉入一個內部工作群。
  • 提高防範意識 謹防電信詐騙
    19電視欠費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廣電工作人員群撥電話,稱以受害人名義在外地開辦的有線電視欠費,讓受害人向指定帳戶補齊欠費,否則將停用受害人本地的有線電視並罰款,部分人信以為真,轉款後發現被騙。21購物退稅詐騙犯罪分子事先獲取到事主購買房產、汽車等信息後,以稅收政策調整,可辦理退稅為由,誘騙事主到ATM機上實施轉帳操作,將卡內存款轉入騙子指定帳戶。
  • 安防寶典 | 最新刷單詐騙全揭露,別再上當受騙了!
    安防寶典 | 最新刷單詐騙全揭露,別再上當受騙了!04實施詐騙從第2單開始,騙子就會以「任務未完成」「卡單」等各種藉口拒絕支付貨款和酬勞,並不斷鼓勵受害人繼續刷單,並且表示只有不斷刷單才能拿到之前的貨款和酬勞。就這樣,受害人一步步被誘入刷單陷阱,不少人為了拿回貨款和酬勞,便越陷越深。
  • 各地學校「停課不停學」 警惕不法分子趁機冒充老師潛入家長QQ群和...
    不法分子卻藉機冒充老師潛入學生家長的QQ群、微信群,以「疫情延期開學」「網上授課收學費、材料費」為由實施詐騙,全國各地發生的多起案件,作案手法幾乎相同。《天天315》本期聚焦:家長請注意,要防疫也要防騙! 請點擊音頻收聽詳細內容!
  • 「淨網2020」警惕:冒充「快遞員」刷單詐騙新騙局!
    這可能是一種新型電信網絡詐騙手段。詐騙手法為:首先,犯罪分子通過不法手段獲取受害人網購等信息;之後,冒充快遞員博取信任添加好友後拉進群聊,詐騙團夥冒充快遞員在群裡拉人刷單,聲稱「高回報高收益」;當受害人開始「工作」後,騙子會先給你些甜頭,第一單甚至第二單,會按照約定返還貨款和佣金,騙得信任,讓受害人加大投入,製造「多刷多賺」的假象;騙子會繼續要求刷「二聯單、三聯單」,等受害人接連支付數千元後,
  • 不法分子近期借疫情詐騙 公安部網安局提示謹防五類陷阱
    本報訊(記者 林靖)就近期不法分子借疫情詐騙的典型套路,公安部網安局近日提醒大家注意防範五類陷阱。陷阱一:虛假預約疫苗接種簡訊詐騙。近期頻繁出現不法分子冒充「疾控中心」發送假的新冠疫苗信息,引誘群眾點擊含木馬網址的虛假連結,套取個人信息,以伺機實施詐騙。
  • 男子微信群冒充老師行騙:複製頭像名字等信息,多名家長中招
    (原標題:男子微信群冒充老師行騙:複製頭像名字等信息,多名家長中招)   如今,微信成為最受歡迎的社交工具之一
  • 各地出現冒充領導幹部詐騙案件,我縣也有!
    另據了解,全國各地密集發生多起冒充領導實施詐騙的案件,從已發案件情況看,詐騙分子主要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受害人信息及領導信息,並將微信頭像換成領導照片、微信暱稱改成領導名字等形式,對受害人進行詐騙。希望廣大群眾務必提高警惕! 針對此類案件,浙江各地公安機關積極開展預警宣傳、全鏈條打擊等工作。
  •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十問
    01什麼是電信網絡詐騙?電信網絡詐騙簡稱電詐,是指犯罪分子通過電話、網絡和簡訊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給犯罪分子打款或轉帳的犯罪行為。02電信網絡詐騙是通過哪三種方式實施詐騙?
  • 駐澳大利亞使館提醒中國公民警惕冒充使領館電信詐騙
    駐澳使館特此提醒旅澳中國公民,這是詐騙分子利用技術手段篡改號碼、冒充使領館總機撥打的電話,駐澳使館不會要求申請人提供銀行帳戶等信息或告知申請人證件被盜用等案件。駐澳使館特提醒廣大中國公民務必提高警惕,謹防電信詐騙。如無法辨別電話真偽,建議掛斷電話後撥打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熱線+86-10-12308、+86-10-59913991或中國駐澳使領館領保電話核實。
  • 疫情之下,警惕海外詐騙新套路
    近年來,針對留學生及其家長實施的詐騙案件屢有發生,疫情期間,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海外學子急於回國的心理,通過多種話術實施詐騙。,騙取學生將錢款轉移到「安全帳戶」,以「接受調查」。事實上,在不法分子不斷升級的騙術中,一些「綁架」詐騙已與「涉嫌犯罪」詐騙相糅合。
  • 群裡有個假「班主任」!
    通知發出後,家長們紛紛在群裡討論,並以微信紅包的方式發出學費。直到16日晚,老師打開手機時才發現自己被冒名頂替。而那時,群裡已有17名學生家長向冒充「鄭老師」的騙子轉發了微信紅包,每人198元,合計人民幣3366元。
  • 不法分子製造「虛擬綁架」詐騙在澳中國公民 中使館發提醒
    電信詐騙在澳一直呈高發態勢。近日,中國駐澳使館注意到有不法分子假冒使領館官員、國內公檢法部門人員、國際快遞公司等對在澳中國公民實施電信詐騙,並製造「虛擬綁架」騙局。為防止在澳中國公民上當受騙,避免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駐澳使館特提醒如下:一、電話詐騙是犯罪分子常用手段。
  • 群裡有個假「班主任」!
    通知發出後,家長們紛紛在群裡討論,並以微信紅包的方式發出學費。直到16日晚,老師打開手機時才發現自己被冒名頂替。而那時,群裡已有17名學生家長向冒充「鄭老師」的騙子轉發了微信紅包,每人198元,合計人民幣336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