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不同形式的家暴仍廣泛存在 破除「打是親、罵是愛」陋習

2020-12-06 紅星新聞

11月25日,最高法與全國婦聯、中國女法官協會聯合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最高法民一庭副庭長劉敏答記者問時說,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仍廣泛存在。

據介紹,2016年實施的《反家庭暴力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確立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意在為家庭暴力受害者撐起法律的保護傘。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國法院共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5749份。

「但是,反家庭暴力仍屬世界性難題,我國現階段,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也廣泛存在。」劉敏表示,近年來,一些極端的家庭暴力事件更是突破了人們的道德底線,嚴重影響家庭和諧、社會穩定。

劉敏介紹,此次發布的十件人身安全保護令典型案例,是從各地法院報送的百餘件案例中反覆篩選後確定的,在發生主體上,既有夫妻、父母子女等家庭成員之間的暴力,也有同居、離婚後等非家庭成員的暴力;在行為方式上,既包括毆打等身體暴力,也包括侮辱、謾罵、恐嚇等精神暴力。

據透露,在啟動方式上,既有家暴的受害人本人申請的,也有婦聯組織、村委會等代為申請的,其中還涉及學校在發現家庭暴力上的特殊作用;在保護內容上,既包括單純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也包括行政拘留與人身安全保護令組合適用,既有對家暴行為的禁止,也包括後續的中止探視和變更撫養關係等保護措施。

劉敏表示,依法打擊各種形式的家庭暴力行為,是人民法院義不容辭的責任。案例還涉及破除「打是親、罵是愛」的陋習等社會風尚引領和申請人舉證標準確定等程序方面的熱點、難點問題。

紅星新聞記者 高鑫 北京報導

編輯 劉宇鵬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精神暴力也是家暴!最高人民法院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發布!
    25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婦聯、中國女法官協會聯合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此次發布的十個案例包括行政處罰與人身安全保護令同時適用、依法懲罰違反人身安全保護令行為、婦聯組織或村委會代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行動不便當事人申請、破除對未成年人進行打罵教育的陋習、探索學校對發現家庭暴力的作用、同居關係及離婚後的暴力防治、放寬申請人舉證標準、精神暴力適用情形、面臨家庭暴力現實危險、基於家庭暴力而變更直接撫養關係等多個方面。
  • 家暴中長大的孩子,失去了愛的能力!
    從我記事起,父母之間的感情就不好,母親經常被家暴,直到我小學結束。尤其是過年前幾天,都會發生特別嚴重的家暴。所以從小,我對於春節這個喜慶的節日,一直沒有什麼好感。小學之後,家暴變成了父母之間冷暴力,以及語言暴力,他們一開口,就使用生殖器官問候對方。
  • 被男友打不算家暴?女生打男生叫家教?答案上熱搜,網友反應亮了
    提起家暴,很多人會覺得它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但在近日,家暴的話題不斷引發熱議。不少人表示疑惑:未結婚,被男友打算不算家暴?還有網友抖機靈地表示,女生打男生叫家教?結果被回懟......未結婚,被男友打並不是家暴?近日,某明星因為家暴登上微博熱搜,起因是其女友社交網絡上曬出多張鼻青臉腫的照片,全身大面積淤青,她指控該明星對其實施家暴。
  • 中國罵文化:生孩子要罵,結婚要罵,下葬也要罵!
    誕生儀禮是人一生的起點,經過誕生儀禮,人才能從生物意義上的存在,轉變為社會意義上的存在。安徽、河南、山東、江西四省接壤一帶的農村,流行「姥姥『捂』外孫」的誕生禮。在外孫出生的第五天,姥姥要到女兒家,用帶來的紅布蓋住外孫,用手「捂」他,同時笑罵:「奶奶的!你這龜孫子咋吃懲胖?咋懲俊?長大一定能當個大官。」
  • 被家暴的女性:逃離比想像中難太多 離婚他會變本加厲打我
    反鎖門、搶手機、關閉手機後便開始打,直到門外經過的路人感覺到異樣後才將其救出,前後一共經歷了25分鐘。(健康時報記者 郝倩玉)「我離不了婚,不敢離婚,那樣他會變本加厲的打我,甚至殺了我。」何娜(化名)是甘肅省某縣城的一名公務員,已經被家暴了很多年,談起家暴,她顯得恐懼卻又無奈。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10個人身安全保護令典型案例(附全文)
    2016年實施的反家庭暴力法表明了國家禁止任何形式家庭暴力的鮮明態度。其中,人身安全保護令是反家庭暴力法創設的重要制度,也是該法的核心內容。當前,我國仍處於社會轉型時期,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以及人們的思想觀念等變化巨大,家庭建設還存在諸多薄弱環節,離婚率居高不下,家庭成員的價值理念和行為規範模糊,家庭暴力和家庭糾紛更加隱蔽、複雜。最高法院和全國婦聯、中國女法官協會在廣泛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深挖家庭暴力產生的社會根源、經濟根源、文化根源和思想根源,採取多種措施共同推進反家庭暴力的社會治理和司法矯治工作。
  • 家暴不只是「家事」,報警之外,還能做些什麼?
    萬飛說,列出法條的目的是,指明作為反家庭暴力的重要職能部門,及時調查取證和依法處罰加害人是公安機關的法定職責。「這就是我們的工作方法,把明確的法律法條拿給負責人看,他就沒有理由推脫。」 2016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施行,這之後二十天,監利市發出了當地第一份《家庭暴力告誡書》。求助者是一名2001年出生的男孩,因為被父親打,報了警。
  • 這樣「罵」你的男人,百分百是真心愛你,恭喜!
    俗話說:打是親,罵是愛。小時候,我們不好好吃飯,或者不好好念書,就會遭到父母的責備和打罵,那時無法理解,長大後才知道父母是為我們好。可謂是用心良苦。或許,有些人是性格使然,不愛說一些動聽入耳的話來討人歡心,他們表達親近的方式就是罵人,或者戳人短處。如果不是特別熟悉的人,就容易誤會,產生矛盾。在生活中,如果男人這樣「罵」你,他一定是百分百愛你,表面上看不出來,但心裡特別在意你。
  • 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革除濫食野味陋習
    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時強調,有關部門要加強法律實施,加強市場監管,堅決取締和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市場和貿易,堅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從源頭上控制重大公共衛生風險。要加強法治建設,認真評估傳染病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修改完善,還要抓緊出臺生物安全法等法律。
  • 新生兒被親後夭折!別讓你的愛成為死亡之吻!
    很多人喜歡批判傳統習俗,對舊有觀念全盤否定,我並不認同,好的就該接納和傳承,陋習必須被過濾和摒棄。就連很多動物的媽媽都在幼崽初生之時禁止其他活體靠近,包括爸爸。這種動物的本能也是出於對幼崽的保護。小嗨在這裡誠懇的提醒大家,新生兒的抵抗力很低,親吻會給寶寶帶來無法預料的危險。
  • 最高法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 向家庭暴力說不_新聞中心...
    中新網11月25日電 最高法網站25日發布最高人民法院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此次十大案例由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婦聯和中國女法官協會首次聯合發布,旗幟鮮明地向社會表明了多方合力、聯合治理家庭暴力,向家庭暴力堅決說「不」的態度和決心。
  • 「瘋狂英語」李陽疑復婚,前妻稱是家暴倖存者,愛他就原諒他!
    在大家關注家暴話題,並且譴責抵制家暴行為的時候,一條令人萬萬沒想到的長文出現在了公眾視野中。「瘋狂英語」李陽前妻表示原諒丈夫「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前妻Kim——曾經因遭到李陽家暴而離婚的女人,在微博上發布長圖文,表示「我將永遠愛我的丈夫,我原諒他」↓↓↓我們把這篇長圖文簡單提煉下,意思就是說她不是家暴的受害者,她是家暴的倖存者,李陽的家暴行為是違法的,是不對的,但是孩子需要父親
  • 蔣世龍和高彬的家暴日常
    如果說在《踩過界》裡,文申俠和谷一夏只是太過有愛的兄弟情,那麼在《反黑路人甲》裡,兩人就有了進一步發展 在一開始,兩人作為警方的臥底,說好一起合作好好破案,蔣世龍這個精分戲痴卻臨時加戲,打了高彬一拳,接著彬彬一邊用冰敷腫臉,一邊在電話裡控訴蔣世龍「公報私仇」。沒辦法,為了任務,忍了,色、相都犧牲了,這一拳算什麼?
  • 為什麼說「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
    心理學上稱之為「氣質類型」,從我們呱呱墜地起,我們對於情緒感知、衝動控制的能力等個體的差異已經存在了。很明顯的,在你家樓下被抱著的,有安靜乖巧的娃,也有容易敏感抓狂的孩子。我們中國人也愛說:三歲看老。但當然不是說每個敏感抓狂的小孩都會成為家暴者,一直到22歲左右,我們的情緒感知與控制能力仍在變化中。
  • 《到愛的距離》愛一直存在,但是到愛的距離,有時候為零
    到愛的距離,這裡講述了很多種的愛。首先是醫生對患者的大愛,醫務人員之間的愛,然後就是醫務人員同所有普通人一樣擁有的夫妻之間的愛,戀人之間的愛,父母對子女的愛。愛一直存在,但是到愛的距離,有時候為零,有時候卻隔著很遠遠到看不到。也許有人會認為這只是電視劇,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有那麼多好醫生的存在。
  • 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
    新華社北京2月24日電 題: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關部門負責人答記者問新華社記者胡璐、白陽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瘋狂李陽疑似復婚:家暴算什麼?了解下「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此次Kim對李陽的原諒文引起網友熱議,大多擺出「怒其不爭」的態度:而Kim則以受害者的感覺和自己這些年的經歷進行回應了,大意是網友不是受害者,無法理解受害者的真正處境,而她個人不接受家庭暴力,但依舊會為愛而選擇原諒。直接打臉那些曾經為其爭取權利的熱心人。最近,家暴事件頻頻曝光。
  • 少女遭家暴致殘,被長期家暴長大的女孩或將性格扭曲並影響下一代
    朵朵被家暴並非個例,每年都會有報導稱孩子被家暴入院:2020年5月20日黑龍江一名4歲女童遭繼母家暴,被送入重症監護室搶救;2020年4月29日四川自貢12歲女孩遭繼母家暴致重傷;2019年8月,泉州5歲男童被後媽毆打致內臟破裂,搶救無效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