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我的博士生導師,一個才華橫溢、鼓舞人心的人,曾經開玩笑地告訴我,他已經度過了自己的黃金時期了,現在要輪到我來為我們的團隊去完成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的發現了。畢竟,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寫狹義相對論的論文時才26歲。
但我們真的在20多歲時最聰明嗎?那麼那些隨著年齡增長而來的智慧和經驗呢?到了什麼年齡,我們才能在認知能力和專業技能之間取得正確的平衡?我們的智力在什麼時候達到頂峰?
流動智力vs固定智力
我們的認知能力在某一時刻註定會下降,這是不可避免的事實。我們將會很難記住我們把鑰匙放在了哪裡,或者很難回憶起我們最喜歡的家庭故事的細節。然而,毫不奇怪,我們的智力是多方面的。我們有流動智力——即我們快速思考、解決新問題和識別模式的能力——但我們也有心理學家所說的「固定智力」,它反映了我們所學的知識以及與周圍環境聯繫的能力。這兩種智力形式被認為會在我們生命的不同時期達到頂峰。
事實上,在最近發表在《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哈佛大學(Harvard)和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發現,即使是流動智力的不同方面,也會在不同的年齡達到頂峰。此外,他們還發現,並不存在一個我們大腦的大部分能力都達到了頂峰的年齡。
這項研究由喬舒亞·哈特索恩(Joshua Hartshorne)和蘿拉·格明(Laura Germine)領導,部分資金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提供,研究利用了網上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的系列認知遊戲和測試,這種方便的訪問方式大大增加了不同年齡段的參與者數量,從而為這項新研究的獨特性奠定了基礎。從歷史上看,找到超過大學年齡但低於退休年齡(換句話說,大約在25歲到65歲之間)、願意參加測試、並能夠到實驗室進行測試研究的參與者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但這項在線研究在最初的幾年裡就已經大約有300萬人參與,其中每項單獨調查都有近5萬人參與。Hartshorne和Germine還將他們的研究結果與更早的面對面研究結果進行了比較,發現那些較小的研究支持了他們基於網際網路的研究結果。
我們的智力什麼時候達到頂峰?
幸運的是,對於我們這些不再是20多歲的人來說,研究結果顯示我們現在還不需要把自己送進養老院。如果你沒有看到研究原文,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已經轉發了一些研究的細節供你參考。例如,5萬名測試參與者顯示,我們處理信息的能力在18或19歲左右達到峰值,我們的短期記憶在25歲左右達到頂峰,並且在開始緩慢衰退之前會維持穩定10年左右。同樣,我們在30歲出頭的時候識別人臉(以及許多視覺短期記憶任務)的能力是最強的。
然而,我們評估他人情緒的能力要直到四五十歲才達到頂峰。我們的整體知識,包括詞彙量,以及整體的理解力,也要到平均50歲左右才能達到頂峰。在那之後,它們會在60多歲趨於平穩之前會略微下降(最終在70多歲中期再次下降)。
為什麼我們的大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研究人員認為,大腦結構的變化可能與我們認知能力的變化有關,但我們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全面了解這種可能聯繫的細節。就在上周,英國的研究人員在這個方向上邁出了一大步,他們發布了大量新生兒腦部掃描數據。這項研究被譽為是開創性的,它將逐步研究人類大腦在這些關鍵早期階段的發育情況。
智力活動的高峰期似乎也在發生變化。例如,諾貝爾獎獲得者進行他們獲得諾貝爾獎研究的時間越來越晚,這一結果在各個研究領域都是一致的。物理學中創造力的高峰年齡似乎平均在48歲左右。所以,就算你仍然找不到你的目標,當靈感來襲時,著手寫那本小說或進行下一個項目可能還不算太晚。
—— Sabrina Stierwalt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