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發現智力曲線圖:25歲記憶強 40歲情商高

2021-01-09 人民網

原標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發現智力曲線圖:25歲記憶強 40歲情商高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麻省總醫院研究人員最新研究發現:不同年齡段人的智力峰值不同。其中包括:記憶力、分析能力、運用批判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研究人員利用兩家網站進行了大規模研究,考察了近5萬名不同年齡的參與者在四種不同認知任務中的表現,並測量了參與者感知他人情緒狀態的能力。分析結果顯示:每一種認知技能會在不同的年齡達到頂峰。18~19歲時處理信息的速度達到頂峰,做事效率高,之後開始下降;25歲之前短期記憶力一直處於上升狀態,直到35歲左右開始下降;在30歲時,人臉識別記憶能力最強,這時能記住的人的面孔最多;40~50歲時情商高,最會察言觀色,此時人們對他人情緒狀態的判斷最為準確;60歲時,學習新單詞的能力較強;60~70歲時,總結知識、提煉中心思想的能力最強。

  研究者認為這是因為當下成年人受教育程度更高,工作需要大量的閱讀,會比前幾代人遇到更多的智力挑戰。雖然研究者無法確定認知技能頂峰不同的原因,但先前的研究表明,這與基因表達的變化或大腦結構隨年齡增長而發生的變化有關。

  這項研究成果認為: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有不同的認知功能優勢,你可能會擅長做某事,也會把其他事情做得很糟糕。即特定的年齡段,你不可能把每件事情都做得最好。 (安 偉)

相關焦點

  • 麻省理工發現:兒童大腦發育的最優方案,並非靠「讀書」
    誰都想自家孩子從小就有一個聰明伶俐的小腦瓜,但長期以來我們都對孩子大腦發育的模式存在一個盲區,絕大部分的父母會認為孩子聰明與否,是依靠爸媽的遺傳,其實這一說法是個「誤區」,根據麻省理工的研究發現,孩子的智力約有80%是在後天開發得來的
  • 麻省新研究發現:能同時開發左右腦的並非閱讀,6歲前父母這麼做
    閱讀對孩子的好處無需贅言,然而麻省理工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能同時促進孩子左右腦發育的,並不是「死讀書」,而是做一些生動有趣的益智遊戲。麻省新研究發現:益智遊戲能同時幫助開發孩子的左右腦發育「讀書使人進步」,法蘭西學院心理學家斯坦尼斯拉斯·迪昂表示,提高日常閱讀量,會給人的大腦帶來諸多好處:鍛鍊腦力,減壓,閱讀中的新記憶會締結新的神經元。
  • 最強青年(曹原)18歲在麻省理工讀博士,22歲科研成果震驚
    深圳天才3年學完12年課程,14歲考上中國科大,18歲麻省理工讀博士,22歲科研成果震驚世界,美國用綠卡、教授職位、超高薪誘惑他留在美國。他說:「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我學成是要回中國的,我的祖國需要我!」2018年,從深圳走上麻省理工的曹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世界最頂級的學術期刊《自然》上,發表了兩篇水平極高的論文,成為該雜誌創辦以來年齡最小的中國第一作者!
  • 麻省理工最新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案,並非是靠「閱讀」
    麻省理工最新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案,並非是靠「閱讀」。麻省新研究:促進大腦發育最佳方式不是閱讀我們都知道,閱讀可以刺激人的大腦,因為在閱讀的時候,人們的大腦會保持活躍的狀態。1993年美國兒童學家通過實驗證明:孩子的成績的確跟詞彙量有一定的關係,所以,讓孩子閱讀的過程就是識字的過程。
  • 四川少年天才22歲破解100年的世界難題,為何在麻省理工被嘲笑?
    他14歲考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8歲考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22歲就成了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曹原是個怎樣的人?為何有這樣大的能量?聽我給你從頭說起。1996年,四川省會成都,一個男孩誕生了,當時他們的父母還沒意識到,這孩子有可能影響世界。
  • 多少歲記憶力最好?健康不可錯過的最佳年齡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25~35歲是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除了生育,人體還有很多最佳年齡,比如最佳矯正牙齒年齡、最佳長個年齡、最佳記憶年齡、最佳情商年齡、最佳護心年齡等,《生命時報》邀請專家告訴你健康不可錯過的最佳年齡。
  • 本碩博連讀,34歲登上麻省理工重量級榜單,他研發"超薄皮膚"轟動國際!
    近日,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頒獎典禮在"名士之鄉"紹興啟幕。峰會上,重磅發布了第四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區榜單。
  • 懶得考清華北大,16歲女生考上中國版麻省理工,進入中科大少年班
    近日,廣東一位16歲少女非常火,是一位超級女學霸,16歲考上中國版麻省理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進入,但是真正讓網友驚嘆的是她的學霸名言:其實我也想過上高三考清華北大,但是就是懶!這句「懶得考清華北大」學神名言迅速刷爆網絡,引起不少網友熱議。
  • 天才少女18歲讀麻省理工,26歲當哈佛博士,父母眼界決定孩子階層
    天才少女18歲讀麻省理工,26歲當哈佛博士,父母眼界決定孩子階層1977年6月,蔡天西出生於溫州瑞安一個有名的書香世家,父親是著名的家庭教育專家蔡笑晚。雖然父親有名,但是蔡天西依舊和當時的大多數孩子一樣,逃不過貧窮二字。要知道蔡天西來到這個家庭的時候,上面已經有5個孩子了,蔡天西最為家裡的小六也是在跟著吃貧窮的苦。
  • 他是「顛覆世界」的中國天才,14歲進中科大,19歲進麻省理工
    《自然》雜誌距今有150年歷史,是科學界公認的頂級學術期刊,能在此刊上發文是全球科研人的至高榮譽,過稿率極低,而曹原3年內上搞2次,每次都是2篇,是《自然》雜誌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的最年輕的中國學者,榮登《自然》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榜首。2018年《自然》雜誌的封面就是曹原的成果。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年度中國科技青年英雄榜發布
    獲獎人提出了理論容量為現有石墨負極 10 倍的三維金屬鋰負極材料,闡明了金屬鋰負極產生枝晶的微觀機理,實現了鋰離子在電極表面的穩定電沉積,利用氟化鋰人工界面解決了鋰枝晶形成這一困擾金屬鋰電池 40 年之久的難題,使得金屬鋰電池可以在擁有高能量密度的同時兼具高安全性。
  • 14歲天才少年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錄取 真相令人詫異
    前不久,山東萊陽的教育部門就發現了這樣的「英才」——一位「6歲編程,8歲建網站,13歲創辦公司,14歲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錄取的天才少年」,出了這樣的「人才」一件大好事,很快當地的宣傳、媒體的報導,讓這位少年聞名全國,但沒想到僅僅過了幾天,真相就反轉了,這臉打得還真有點疼。山東省萊陽市14歲天才少年的故事曾在各大媒體瘋狂傳開,媒體紛紛讚揚:厲害了,天才少年!
  • 14歲高考,19歲攻讀麻省理工博士,他是國人驕傲,卻讓人質疑
    如果說2012年是曹緣夯實基礎的關鍵點,那麼2015年則是曹緣的轉折點,19歲的曹緣,在這一年,憑藉自己的天賦和出色的才華被保送到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但在求學期間,由於曹陽的年齡太小,能力一直受到別人的質疑和嘲諷。這些嘲諷和質疑也給曹緣帶來了無盡的壓力。
  •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智商高,未來上學後能成為一名學霸,通常我們會認為讀書多的孩子大腦會更聰明,所以,很多家長從小就培養孩子看書的習慣,希望通過這樣的方法開發大腦。
  • 謝爾頓為何嘲笑霍華德的母校麻省理工
    其中謝爾頓從小就是天才,十一歲上大學,是在德州大學讀書,十六歲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畢業。而根絕謝爾頓的描述,他還拿過另外一個博士學位和一個碩士學位。謝爾頓天縱奇才,生性刻薄古怪,瞧不起周圍的所有人,對於明顯不如他的人會肆無忌憚的嘲笑。霍華德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碩士,跟普通人比起來也不算差了,不過這個學歷在加州理工學院只能做個工程師。
  • 謝爾頓為何嘲笑霍華德畢業於麻省理工
    其中謝爾頓從小就是天才,十一歲上大學,是在德州大學讀書,十六歲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畢業。而根絕謝爾頓的描述,他還拿過另外一個博士學位和一個碩士學位。謝爾頓天縱奇才,生性刻薄古怪,瞧不起周圍的所有人,對於明顯不如他的人會肆無忌憚的嘲笑。霍華德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碩士,跟普通人比起來也不算差了,不過這個學歷在加州理工學院只能做個工程師。
  • 14歲進中科大,18歲讀麻省理工,22歲當選十大科學家
    英國《自然》雜誌公布的2018年全球十大科學家名單當中,22歲的曹原,列為首位。這是因為,曹原是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的最年輕的中國人,還因為他在石墨烯超導獲得重大發現,引起了廣泛關注。曹原11歲進入深圳一所實驗學校,僅僅用了三年時間,就讀完了小學六年和初中、高中六年的功課,高考當中,他以669分的高分,考進了中科大,此時,他才14歲。在中科大期間,曹原獲得了郭沫若獎學金。
  • 神經學家:靜坐讓50歲大腦 如25歲般年輕
    但一次意外讓神經學家拉扎爾發現了使大腦恢復年輕的辦法。拉扎爾藉由大腦掃描發現,靜坐可以使人的大腦灰質增多。大腦裡有灰質和白質,白質是負責傳遞訊息的管線,而灰質是大腦負責思考的部分。拉扎爾指出,腦部哪個區域灰質多,就代表那個區域所對應的功能更強。拉扎爾在研究中發現,長期靜坐冥想的人到了50歲,其額葉皮質(frontal cortex,即額葉的灰質)跟25歲的年輕人一樣多。
  • 兒童智力測試題目 9歲兒童智力測試題目
    我們要幫助寶寶,鍛鍊寶寶智力的開發,才能夠有助於寶寶智力的發育。那麼,22個月寶寶智力發育標準是怎樣的?22個月寶寶智力發育能夠自如自在地跑步,跑跑停停,並學會了奔跑。寶寶會藉助不同高度的物體爬向高處,拿到他要的東西。寶寶有膽量,也有能力從高的物體上跳下來。如果寶寶上個月就能夠原地起跳了,這個月可能又長了新本事,已經不僅僅是原地起跳,還能原地跳遠了。
  • 麻省理工Vs加州理工 美國兩大名校鬥法惡作劇
    之所以給大炮戴上麻省理工的戒指,是想暗示它還沒有「畢業」。  新生參觀時間 惡搞全為報復  據麻省理工的搗蛋學生說,上周是美國的「校園參觀周」,大學一年級的新生及他們的父母將參觀全美各地的校園。趁這個時候「惡搞」加州理工,一準一炮打響。為了加強宣傳效果,他們還印了許多T恤衫,紀念這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