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高考,19歲攻讀麻省理工博士,他是國人驕傲,卻讓人質疑

2021-01-11 相愛的原因

歷史不能長久被欺騙,正像民眾不能長久被欺騙一樣。——華崗(中)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2035字,閱讀約5分鐘

所有真正的天才都能不畏誹謗;他們與生俱來的天賦使評論家們無法暢所欲言。-克雷洛夫

去年3月,一個困擾世界100多年的難題被徹底解決,而徹底解決這一難題的人,是一位來自中國的少年天才,他因徹底解決這一難題而登上世界頂級權威雜誌《自然》,並因此成為2018年十大科學家。數百名世界頂尖科學家目前正試圖利用他的成果,這可能為全球能源行業節省數千億美元。而這個震驚全世界的中國少年,才23歲!他就是曹元。

1996年的一天,曹緣出生了,他和其他普通孩子一樣,父母對其寵愛有加。隨著曹媛一點點長大,她的父母意識到了教育的問題,他們想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曹媛更好的教育環境。於是,在曹緣三歲的時候,全家搬到了深圳,直到2007年曹緣來到深圳耀華實驗學校,他才在這裡開啟了真正的天才之路。

曹緣在入學的第一年小學課程就全部結束了,第二年升入初中,也只用了一年就初中畢業了,之後他又用了一年,在他小學同學剛剛升入初中的時候,曹緣已經參加了高考,只用了三年。

14歲的曹原參加了全國高考,取得了669分的理科成績,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錄取,並被選入嚴濟慈物理英才班,這是一個在國內外都享有盛譽的培養理科領軍人物的項目。而那些英才班裡的天才學生誰也不接受誰,只有在提到曹緣的時候才會表現出無比的欽佩和讚嘆,"真的是怪物啊。"。

曹原在大學期間對石墨烯超導技術進行了學習和研究,2012年,曹原迎來了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機遇。被送到密西根大學做交換生,曹源也不負眾望,獲得了2013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頂級海外交流獎學金"。他也向別人證明了自己的名次沒有浪費,為自己後來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左為曹淵。

如果說2012年是曹緣夯實基礎的關鍵點,那麼2015年則是曹緣的轉折點,19歲的曹緣,在這一年,憑藉自己的天賦和出色的才華被保送到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但在求學期間,由於曹陽的年齡太小,能力一直受到別人的質疑和嘲諷。這些嘲諷和質疑也給曹緣帶來了無盡的壓力。

但曹原完全不理會這種人的閒言碎語,他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石墨超導技術的科學研究上,終於不負眾人的苦心,2017年的一天,曹原根據測試發現石墨烯在石墨烯的有序結構中有一個不規則超導的係數,據此他推測:當石墨烯雙層發生重疊並產生細微偏差時,材料的特性就會發生巨大變化。這可以導致超導體的特性。

但這項科學研究並不完美,這項實驗最難的是:如何將石墨烯的兩倍角在中間最終操控在1.1°,曹原在親身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和挫折後,依然信心十足。之後,曹源夜以繼日地待在實驗室,擺脫了"測試樣品不能承受高溫""機械部件有停留差"等幾個困難,最終建立了石墨烯傳輸的多向基礎理論。

那個現在已經21歲的年輕人,成為100多年來籠罩在黑暗中的物理學的明燈。這一重大新聞也瞬間照亮了整個世界。當他再次踏入麻省理工學院時,已經沒有人再嘲笑他了。螢火蟲的光芒怎能與明月相抗衡?這些人已經沒有資格在曹淵面前趾高氣揚了。

讓全球科研人員自愧不如的學術研究權威期刊《自然》,也在2018年3月發表了以曹原為第一創造者的兩篇重要石墨烯新聞文獻,這是《自然》上發表的最年輕的中國科研人員作為第一創造者。

論文提交後,全球科技界為之震驚,澳大利亞專家教授高呼:"曹緣為人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人們可以做得太多了。"。在Kamelin發現超導體107年後,在歐洲空氣氧化原料消亡37年後,一個叫曹原地名不見經傳的學生一手將8種材料全部扭曲,在電氣工程和物理學的黑暗時代點燃了足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自然》特刊也稱曹元為"石墨烯司機",他找到了讓石墨烯保持超導的方法,也開闢了產業升級的新途徑,期待最終維持電力能源的利用率和電力能源運輸效率的提升。同年年底,《自然》雜誌公布了2018年全球十大科研專家綜合排名,曹緣排名第一。

在不容置疑的資料和文獻面前,所有人都忽略了曹原的年齡,全世界成千上萬的大學和研究機構都在熱切地邀請他,如果他願意,他可以成為麻省理工學院最年輕的專家教授,或者歐洲研究機構最年輕的研究員,但曹原卻對這一切不屑一顧。曹緣第一時間回到了母校。

而這一天正是科大少年班成立40周年的日子,曹緣將那份獨特的科研成果,作為少年班40歲生日的禮物,那一天曹緣身著霞光,在關切的狀態下,平淡地說出了一句話:我是中國人,我學歸中國人。

英雄出少年,作為一個中國人,他繼承了中國人才的優秀,也承載了中華民族的光榮,他已經是一個傳奇。曾經很多人說中國沒有真正的核心技術,現在曹緣用自己的實力,狠狠地打了這些人一巴掌,而中國在這幾十年中越來越多優秀的科學家脫穎而出,也向世界證明了中國的實力。

"少年強則國強",這些國家美少年的出現,也預示著未來中國的強盛之路。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希望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曹緣"出現,為祖國未來的科技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翟涵

這裡是《相愛的原因》,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相關焦點

  • 他是「顛覆世界」的中國天才,14歲進中科大,19歲進麻省理工
    曹原記住了老師的話,就問老師怎樣才能發現,要怎麼做,而老師畢竟不是科學家,他也不知道這個107年都沒解決的難題,只能抱著希翼的眼神說:「這需要你們這代人去研究。」就是這句話在曹原心裡深深紮下了根。2010年14歲的曹原以總分
  • 14歲進中科大,18歲讀麻省理工,22歲當選十大科學家
    而在國內,就有這樣一位天才少年,他不光魅力四射,學識淵博,還因為他十分愛國,因此受到了網友們的喜愛,他就是天才少年曹原!英國《自然》雜誌公布的2018年全球十大科學家名單當中,22歲的曹原,列為首位。這是因為,曹原是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的最年輕的中國人,還因為他在石墨烯超導獲得重大發現,引起了廣泛關注。
  • 放棄普林斯頓和麻省理工,滿分論文博士畢業,一個不停創紀錄的人
    放棄普林斯頓和麻省理工,滿分論文博士畢業,一個不停創紀錄的人一、被天才激勵的天才1966年,在山西太原一個教師家庭裡誕生了一個小男孩。小男孩很不幸的幼年喪父。生活的磨難讓小男孩比同齡人更加懂事,而聰明的腦袋讓他小小年紀就接連跳級。3歲識字、5歲讀書、9歲小學畢業。
  • 四川少年天才22歲破解100年的世界難題,為何在麻省理工被嘲笑?
    他14歲考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8歲考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22歲就成了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曹原是個怎樣的人?為何有這樣大的能量?聽我給你從頭說起。1996年,四川省會成都,一個男孩誕生了,當時他們的父母還沒意識到,這孩子有可能影響世界。
  • 本碩博連讀,34歲登上麻省理工重量級榜單,他研發"超薄皮膚"轟動國際!
    近日,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頒獎典禮在"名士之鄉"紹興啟幕。峰會上,重磅發布了第四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區榜單。
  • 最強青年(曹原)18歲在麻省理工讀博士,22歲科研成果震驚
    深圳天才3年學完12年課程,14歲考上中國科大,18歲麻省理工讀博士,22歲科研成果震驚世界,美國用綠卡、教授職位、超高薪誘惑他留在美國。他說:「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我學成是要回中國的,我的祖國需要我!」2018年,從深圳走上麻省理工的曹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世界最頂級的學術期刊《自然》上,發表了兩篇水平極高的論文,成為該雜誌創辦以來年齡最小的中國第一作者!
  • 天才少女18歲讀麻省理工,26歲當哈佛博士,父母眼界決定孩子階層
    天才少女18歲讀麻省理工,26歲當哈佛博士,父母眼界決定孩子階層1977年6月,蔡天西出生於溫州瑞安一個有名的書香世家,父親是著名的家庭教育專家蔡笑晚。雖然父親有名,但是蔡天西依舊和當時的大多數孩子一樣,逃不過貧窮二字。要知道蔡天西來到這個家庭的時候,上面已經有5個孩子了,蔡天西最為家裡的小六也是在跟著吃貧窮的苦。
  • 14歲參加高考,669分被中科大錄取,如今有望獲諾獎,中國人!
    在曹原三歲時,他父母就舉家搬遷到深圳。90年代的深圳,有三多:錢多、商人多、電子產品多。成長於深圳濃烈電子氛圍中的曹原自打記事起,就對鋪滿各種元件和線路的電子產品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正因為曹原從小對電子產品的興趣為他日後改寫世界科學進程埋下深深的伏筆。
  • 貧民窟神童,14歲上大學,被18所美國名校爭搶,30歲哈佛終身教授
    在溫州,有一家非常有名的"博士世家"。這對父母一共生下了6個子女,生活條件艱苦,卻將子女們全部培養成精英人才。年紀較長的五位哥哥有四位都是美國名校的博士,而最小的女兒更是不得了,18歲就成為了麻省理工的博士生,28歲就是哈佛最年輕的副教授。
  • 14歲天才少年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錄取 真相令人詫異
    前不久,山東萊陽的教育部門就發現了這樣的「英才」——一位「6歲編程,8歲建網站,13歲創辦公司,14歲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錄取的天才少年」,出了這樣的「人才」一件大好事,很快當地的宣傳、媒體的報導,讓這位少年聞名全國,但沒想到僅僅過了幾天,真相就反轉了,這臉打得還真有點疼。山東省萊陽市14歲天才少年的故事曾在各大媒體瘋狂傳開,媒體紛紛讚揚:厲害了,天才少年!
  • 他14歲考上中科大,21歲破解物理界107年難題,震驚世界!
    曹原,四川成都人,從小天資聰穎,智力就高於一般的同齡人。上課時,只要老師提出問題,他幾乎能馬上回答出來。在他很小的時候,他就對一些物理機械非常感興趣,平時沒事在家也很喜歡搗鼓家裡的電子產品,還喜歡看科技類的圖書,也喜歡買一些電子元件進行組裝。
  • 14歲參加高考,23歲博士畢業,他說:高考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如果經常在西瓜視頻看科技類視頻的朋友,一定要會刷到」科技袁人袁嵐峰「,要麼被他的呆萌僵硬的肢體語言忍俊不禁,要麼被他豐富前沿的科普知識瞬間圈粉,小編就是這樣被他所吸引的。根據公開資顯示:袁嵐峰老師現在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副教授。14歲考入中科大大學,23歲博士畢業,導師為朱清時院士和楊金龍教授。
  • 來自中國的天才少年,24歲破百年難題,有望衝擊最年輕諾獎得主
    今天,要給大家講述一位天才少年的事跡,他是中國物理界最有望獲得諾貝爾獎的人。這位96出生的少年,至今只有24歲,但是,他的研究給世界做出的貢獻卻不可估量。舉家搬遷他的名字就是曹原,四川成都人。年僅14歲的時候,就以699的高分被中科大錄取,在人才濟濟的中科大,曹原也是同一屆學生裡的佼佼者。剛入學,就被招收進"嚴濟慈物理英才班",每個班只有三十個名額。
  • 14歲入中科大,22歲成科學家,96年中國博士曹原攻克世界性難題
    14歲進入中科大少年班,18歲在麻省理工讀博,在留學期間解決了困擾世界107的「超導體」魔咒,以一己之力拓展了物理學單一領域的深度。被世界頂尖科研雜誌《Nature》評為2018年十大傑出科學家之首。回顧曹原的成長軌跡,有嘲諷,有質疑,也有如浪的讚譽,但在其間,曹原始終以興趣為本,不忘初心,不理外界,從一而終。
  • 24歲麻省理工中國博士,破解物理界百年難題,震驚世界火遍全網!
    中科大10級少年班校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5後」博士生曹原分別以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最新一期Nature連發兩篇論文。這則消息一布公,便引起熱議。網友們紛紛表態:後生可畏……實在是太優秀了……請收下我的膝蓋……等等。不禁讓人感嘆這才是真正的後浪!五四青年節前夕,B站發布了一條不到四分鐘演講視頻——《後浪》,這個視頻是為了致敬五四青年節,獻給新一代的演講。
  • 天才少年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4歲發表4篇自然,曾拒美國綠卡
    「天才少年」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4歲已發表4篇自然,曾拒美國綠卡!24歲中國天才曹原歷史上,天才並不罕見,但是像曹原這樣的超級天才,可能就不多了。那麼,超級天才曹原到底有多強呢?14歲時,曹原參加了高考,並以669分的高考成績考入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13歲時,曹原就對物理實驗特別感興趣,所以當其他同學正在努力備戰高考時,他則會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做實驗而快速完成課業。後來,因為物理老師無意中說過一句話,「在常溫狀態下能發明出超導材料,就可以震撼整個世界科研界。」曹原就因此著迷了,而且他還立志要做發明這種超導材料的第一人。
  • 中國神童22歲入選世界十大科學家之一,為世界能源業節省千億美元
    曹原的表現沒讓慧眼識人的校長失望,僅僅花了4個月就讀完了初中一年級以及二年級的課程,而初三課程的完成也僅僅花了6個月的時間。一年之後他就順利地考上了高中,那年他才13歲,曹原的聰明才智讓他的任課老師們都感到非常吃驚。這的確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天才少年,不僅是在文科還是理科方面,曹原都表現出超於常人的理解力和記憶力,因此僅僅花了一年的時間,曹原完成了高中課程,曹原的天才能力讓眾人佩服。
  • 他14歲考上中科大,21歲破解物理界107年難題,轟動世界
    接下來讓我們翻開他讓所有人都驚掉大牙的硬核履歷。出生於天府之國的他,可能吸收了四川地區的所有「靈氣」,用一個月時間讀完了初一的所有課程,用三個月時間讀完了初二的所有課程,用不到半年的時間讀完了初三的所有課程,年僅13歲就考上了高中。接著只用一年時間就全部讀完了高中所有課程。2010年,年僅14歲的他坐在了高考的考場上。之後,他考取了理科669的高分。
  • 14歲上中科大,18歲進麻省,22歲研製石墨烯超導體,拒絕美國綠卡
    在這樣利於吸納知識的環境和優秀的指導老師教導下,曹原收穫可謂是匪淺,之後曹原僅用了三年時間就將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圓滿畫上了終止符,然後14歲參加高考,以669分的優異成績進入了科技大學少年班,在此期間郭沫若獎學金也手到擒來,之後在18歲時進入麻省理工繼續讀博。這一路的過關斬將都沒有將曹原的光芒掩蓋,反而展現出來了更大的光彩。
  • 謝爾頓為何嘲笑霍華德的母校麻省理工
    其中謝爾頓從小就是天才,十一歲上大學,是在德州大學讀書,十六歲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畢業。而根絕謝爾頓的描述,他還拿過另外一個博士學位和一個碩士學位。謝爾頓天縱奇才,生性刻薄古怪,瞧不起周圍的所有人,對於明顯不如他的人會肆無忌憚的嘲笑。霍華德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碩士,跟普通人比起來也不算差了,不過這個學歷在加州理工學院只能做個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