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最新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案,並非是靠「閱讀」

2021-01-13 小風兒童心理學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智商高,能得到親戚朋友的認可,雖然這是家長的虛榮心,但也是很現實的事,畢竟,當父母的都比較喜歡聽這樣的話。

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要抓住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千萬不要認為孩子的智商都是靠先天遺傳的,後天的開發也非常重要。

孩子的智商發育高低,有60%是靠後天開發的,想要孩子將來能更有出息,家長們不要局限於讀書!麻省理工最新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案,並非是靠「閱讀」。

麻省新研究:促進大腦發育最佳方式不是閱讀

我們都知道,閱讀可以刺激人的大腦,因為在閱讀的時候,人們的大腦會保持活躍的狀態。

1993年美國兒童學家通過實驗證明:孩子的成績的確跟詞彙量有一定的關係,所以,讓孩子閱讀的過程就是識字的過程。

現在很多家長都習慣早早地教孩子識字,這樣就能為將來的學習打下基礎,大腦發育得更聰明。

其實,這樣的認知是錯誤的。

麻省理工學院最新研究表明:促進孩子大腦的最佳方案並不是閱讀,而是跟孩子做「遊戲」。

早在一百多年前,西方的教育家和心理學就肯定了「玩」對孩子的重要性。

遊戲可以更好的刺進孩子思維能力,強化記憶能力,幫助孩子更好地了解英國關係,根據麻省理工團隊的研究,遊戲能幫助孩子探索這個新鮮的世界。

孩子通過遊戲的訓練,可以激發孩子心中的好奇心,刺激創造力、想像力的發展。

早在1995年的時候,貝蒂哈特發表過一份長達3000萬字的論文,論文的內容是一項關於孩子智商分數的調研,整個調研用了兩年時間,訪問了42個家庭。

在1996年的時候,羅森塔爾曾經發表過一篇論文,論文的內容是關於孩子智商調查。

最後的研究表明,貧窮人家出生的孩子,智商平均達到80分左右,而富人家的孩子高達110左右。

之所以出現了這樣的差距,就是因為窮人家的孩子大部分都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導致孩子的壓力越來越大,相反,富人家的孩子比較在意孩子無憂無慮的童年,遊戲佔據了很大部分。

想開發好孩子左右腦,就要帶孩子玩

美國哈佛大學發現,孩子玩遊戲或者聽故事時,大腦都會保持活躍積極的狀態,但二者開發智力的方式卻是不一樣的,故事屬於接受性,遊戲屬於刺激性,所以,做遊戲時孩子左右腦的活躍度會更高。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人的左右腦負責的能力不一樣,左腦屬於理性腦,主要負責語言表達、數學思維、邏輯推理等等,而右腦屬於藝術腦,主要負責創造力、想像力、藝術等等。

而孩子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就能合理的開發左右腦,所以,智商才會大幅度的上升。

六歲前如何開發孩子的左右腦?

我們看市場上出售的思維培訓班和益智書籍,就能發現,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孩子的大腦開發。

合理地開發孩子左右腦,可以有效地提升記憶力、專注力、思維邏輯能力等等,全面地去開發孩子的智商,還能培養藝術思維。

根據研究發現:3-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大腦非常活躍。

如果家長能夠合理地開發孩子大腦,他們的各方面能力都會得到上升。

不過,對於普通的家庭來說,報各種各樣的訓練班真的太貴了。

市場的上的開發大腦的書籍,大部分都是枯燥的訓練題,孩子根本就看不進去,更別說讓孩子去做了。

其實,我也想早早地給孩子進行思維訓練,所以,一直都在尋找能夠讓孩子容易接受、優質的繪本,經過全網篩選,我終於找到了一套《兒童全腦思維訓練》

系統的開發孩子智商很關鍵,多跟孩子做關於大腦開發的遊戲,才能促進大腦發展。

這套書中是根據通過找鞋子、找位置、拼積木、部件組合等小遊戲提高孩子的「藝術思維」,讓孩子的思維發散,並且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專注力以及觀察力。

適讀年齡:《兒童全腦思維訓練》適讀年齡段非常廣,2歲-10歲都可以看,二三四五歲的孩子玩這套書,要父母陪著親子共讀,6歲以上就基本可以自主閱讀了。

書籍難度:看了這套書中的內容家長也不用擔心難,因為書的最後給出整本書的答案的。不過建議讓孩子充分動腦後實在解答不出來再看答案。

《兒童全腦思維訓練》寓教於樂,能夠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激發大腦的無限潛能,提升了孩子智力水平,讓娃變得更加聰明。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特價】

開發孩子大腦並非那麼簡單的,家長需要採取科學的方法,讓孩子真正的贏在起跑線上,為將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相關焦點

  •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智商高,未來上學後能成為一名學霸,通常我們會認為讀書多的孩子大腦會更聰明,所以,很多家長從小就培養孩子看書的習慣,希望通過這樣的方法開發大腦。
  • 麻省理工發現:兒童大腦發育的最優方案,並非靠「讀書」
    誰都想自家孩子從小就有一個聰明伶俐的小腦瓜,但長期以來我們都對孩子大腦發育的模式存在一個盲區,絕大部分的父母會認為孩子聰明與否,是依靠爸媽的遺傳,其實這一說法是個「誤區」,根據麻省理工的研究發現,孩子的智力約有80%是在後天開發得來的
  • 麻省理工多年研究表明:兒童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
    每一個爸爸媽媽都對自己的孩子有著很高的期待,期待自己的孩子在未來取得巨大的成就。所以在爸爸媽媽的認知裡,只有多讀書才是最好的開發大腦的方式。但是讀書真的能促進孩子大腦發育嗎?
  • 神經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式,並非是靠閱讀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大腦發育是父母最關心的問題。父母為了讓寶寶擁有一個最強大腦,有的父母在胎教時就已經下了苦工。當寶寶出生後幾個月,父母會把閱讀繪本、早教機、早教拼圖、早教圖畫當作早教工具。有些家長慢慢發現,都在看繪本,為什麼自己的寶貝看起來不如別人家的孩子聰明?
  • 麻省新研究發現:能同時開發左右腦的並非閱讀,6歲前父母這麼做
    許多家長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看孩子能背多少古詩,能認識多少字,就說明孩子「早慧」,甚至成為炫耀的資本。閱讀對孩子的好處無需贅言,然而麻省理工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能同時促進孩子左右腦發育的,並不是「死讀書」,而是做一些生動有趣的益智遊戲。
  • 美國兒科協會: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不是閱讀,是被父母禁止的行為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隨著科學育兒觀念的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已經達成一致:要想孩子不被落在起跑線上,家長就一定要抓住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期,通過早教助力養出聰明寶寶。在這種「早教風潮」下,閱讀繪本也甚至一度成為最受歡迎的早教材料。
  • 兒子靠實力考上麻省理工,為了讓女兒也讀麻省,母親直接捐3000萬
    但是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很多富豪家庭的孩子都是名校畢業的,他們家族有錢,孩子又學習好,真的羨煞旁人。其實不然,能念名校不一定是自身學習好,家族的實力才是更重要的。我國的富二代有很多,但富二代中的才子,為人熟知的卻不多,何猷君必須算一個。他是賭王何鴻燊和四房太太梁安琪的兒子,家族實力自然不用多說。
  • 兒童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布羅卡氏區」給你答案
    從兒童讀物到課外閱讀一些有遠見的父母從小就重視對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想要通過閱讀的方式來開發孩子大腦智力發育部分家長甚至認為閱讀才是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其實不然!壹這是來自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開展的一項研究。
  • 生物界欠果蠅一個諾貝爾獎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最新APP科技英語學習專題
    通過果蠅研究,我們發現了遺傳學最基本的三大定律之一,發現了基因和行為的關係,發現了我們能聞到氣味的秘密,找到了胚胎發育中的蛛絲馬跡。為什麼這個米粒大小的昆蟲能讓生物學家在過去100年裡如此著迷?除此之外,《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英文雙語APP也是了解最新科技英語的好方法。我們不僅將在APP上雙語呈現《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內容,還將為年度付費的小夥伴們建立一個科技英語學習社區。
  • 麻省理工教授:培養孩子「科學思維」,實踐比理論重要
    看似高深,其實科學時時刻刻在我們身邊,而且科學思維是想要培養好孩子的一項必備思維。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麻省理工博士教大家培養孩子科學思維。科學思維是什麼?為什麼如此重要科學思維,就是用科學性的思想,來面對物質的根本。要想把孩子培養成人才,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孩子要有科學思維。人類所有的發明幾乎都建立於思維的基礎上。
  • 研究發現:大腦這個部位會影響智商,5個方法促進孩子大腦發育
    「智力是天生的」這個觀念已經深深印證在大部分家長的印象中,雖然智力有70%來自於遺傳,但依然有30%靠後天的環境和培養。父母的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智力發展。而父母后天教育的結果,大部分作用在了孩子大腦的這個位置。
  • 美國心理學最新研究發現: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共同點,但並非靠遺傳
    被稱為「智商之父」 的美國心理學家劉易斯·推孟在20世紀20年代做過一次大規模的研究:通過智力分數測試挑出1500個智商大於130的孩子,持續追蹤他們的後續情況。經過長時間的追蹤後,劉易斯·推孟發現了這些高智商兒童之間的共同點。美國心理學最新研究:高智商兒童確實有3個共同點,但並非靠遺傳!
  • 史丹福大學研究發現:想要促進孩子大腦發育,家長要堅持這4件事
    史丹福大學通過實驗研究發現,讓孩子在學齡前早早識字、學數學、並不能提高孩子的智力,真正能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是6歲前腦細胞接受的一些環境刺激,而這些刺激多來自於這4件事。如果家長能長時間堅持,對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會有很大的幫助。
  • 麻省理工的入學條件有哪些?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麻省理工(MIT),坐落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創立於1861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麻省理工學院藉由美國國防科技研究需要而迅速崛起 ;在二戰和冷戰期間,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對計算機、雷達以及慣性導航系統等科技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017-18年度,麻省理工學院位列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一 、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二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世界第四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五 。
  • 哈佛研究:0-3歲是大腦發育高峰期!6個方法促進寶寶智力發育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哈佛兒童行為學家理察教授團隊經過20年的研究發現,大腦在0-3歲會經歷發育的高峰期,這段時間的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一生的智力水平。寶寶出生時大腦重量只有成人的25%,在3年發育到成人的85%。
  • 猿輔導在線教育被麻省理工「點名」,原因是什麼
    近年來,孩子的教育及成長都備受青睞,關注青少年健康發展,教育的傳播方式,如何給孩子選擇正確未來,如何給孩子選擇正確的教育方式,如何才能讓孩子在愉悅中接受教育,都值得我們每一位家長關注。家長們的這些顧慮,而猿輔導在線教育恰巧都能滿足。
  • 麻省理工猴子學會認字,科學家感到擔憂,它們會變成新型人類嗎?
    因此大腦並沒為閱讀開發一項新技能,必定是某一部分兼做了閱讀功能,那麼高智商的非人類靈長類動物是否也具有這樣的技能呢?麻省理工的猴子學會了「閱讀」麻省理工的科學家們對獼猴對識別字母以及虛構的單詞進行了長期的訓練,並且監視了訓練時獼猴大腦皮層的神經活動,訓練中後期開始,獼猴已經可以自己分辨書本上的各種標誌,再往後獼猴在識別字母和單詞上達到了70%的準確度!
  • 麻省理工華人終身教授最年輕紀錄保持者既非錢學森,也非張鋒
    麻省理工華人終身教授最年輕紀錄保持者既非錢學森,也非張鋒 澎湃新聞記者 王盈穎 2017-02-09 13:16 來源
  • 日本腦力開發研究:4個鍛鍊孩子大腦潛能方法,家長請收藏好
    根據研究發現,6歲前是孩子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如果將成年人的智力看作是100%,那麼3歲前的孩子智力發育50%,4-6歲發育達到成人的80%,由此可見,6歲前對孩子進行智力開發是很有必要的。家長平時就應該多多跟孩子進行交流,儘管很多的語言孩子聽不明白,但是他們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而且在跟孩子交流的過程中,你的表情要豐富一點,這樣可以更好地跟孩子建立交流的環境。麻省理工最近研究: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談話會直接影響孩子大腦發育,因為孩子小時候的語言、學習、認知等等的能力,大部分都是跟家長聊天中學習的,所以,家長們要重視跟孩子交流的機會。
  • 澳貝聰8大營養讓孩子更聰明 寶寶大腦發育關鍵期,讓語言發育更好
    腦發育不良的孩子都會有運動障礙的情況,比同齡人的運動能力都要低。  3、通常大腦發育不良的孩子裡,智力正常的只佔百分之二十五,而智力輕中度不足的要佔一半,剩下的都是重度智力不足了。很多都表現為對刺激沒有反應,還會有知覺固定的情況。  4、影響身材。很多大腦發育不良的孩子,其身體發育也比較滯後,通常身材都比同齡人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