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兒童讀物到課外閱讀一些有遠見的父母從小就重視對孩子閱讀能力的培養想要通過閱讀的方式來開發孩子大腦智力發育
部分家長甚至認為閱讀才是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其實不然!
壹
這是來自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開展的一項研究。
他們以波士頓地區三十多名4到6歲的兒童為測試對象,利用大腦掃描儀搜集了這些孩子聽音頻故事時大腦活動產生的核磁共振圖像;與此同時,還對孩子每天與家長的互動交流進行了錄音,並加以分析。
具體一點來說,是我們大腦有一個跟語言發育有關的區域,叫做布羅卡氏區(Broca's area)。它主要負責語言訊息的處理和話語的產生。
貳
1996年,美國科學家在《自然》科學雜誌上發現了他們的研究成果,他們利用核磁掃描技術對大腦進行研究,證實了布羅卡氏區的存在。
並且發現布羅卡氏區在幼兒時期(1到3周歲)開始發育,10歲左右發育基本成熟。也就是說「布羅卡氏區」在人的幼年時期非常靈敏,人的母語就貯存在該區域。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該區域的靈敏性呈下降趨勢。
在嬰兒時期,刺激布羅卡氏區能夠使孩子有效地辨識語音、模仿語言、在短時間內掌握說話技能。因此,這個區域對兒童語言智能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孩子與父母聊天的頻率越高,布羅卡氏區就越發活躍,從而孩子在語言、語法和理解能力測試中的得分也越高。而這跟家庭貧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卻並沒有太大的關聯。
事實證明,在父母和孩子的溝通過程中,聲音會不斷頻繁的刺激布羅卡氏區,孩子就能有效地辨別和模仿父母的語言模式,從而促進腦部更好的發育,語言系統也會更完善。
叄
那麼怎麼做才能刺激布羅卡氏區,激發孩子的語言功能?重複刺激腦科學專家發現,重複的句子,會讓孩子布羅卡區域的反應,比第一次聽到時更強烈(Dehaene-Lambert,et.al,2006)。
【訓練】
複述短句子家長可以先用短句子來鍛鍊孩子的語言能力,同時可以鍛鍊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仔細聽,聽完之後馬上複述聽過的句子:
如:(1)今天早上有隻燕子飛到了屋簷下,它的尾巴很長,就像一把大剪刀。
(2)為什麼東東比曉晨個子高卻還打不過他?是因為曉晨練過跆拳道!
(3)昨天小東打翻了隔壁大爺家的花盆,今天一大早就匆匆忙忙出門上學去了,他很怕被大爺責罵,更怕被媽媽知道了要吃「竹筍炒肉」。
一開始孩子複述得不準確、不清楚,而且聲音也不洪亮,這些都沒有關係。孩子如果複述錯了,大人不要奚落和責備,應儘可能地鼓勵他,讓他再來一遍。複述短句子,建議每隔兩三日訓練一次。
用正確發音引導孩子模仿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孩子學習語言的基礎是模仿。當孩子不想說話,不願意溝通交流時,就需要家長引導孩子,多跟孩子說話,讓他們熟悉語言,才能讓孩子對語言保持高度的敏感,這是鍛鍊孩子口語表達能力的最初級的步驟。
提升語言能力的方法多種多樣,家長要善於針對自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抓住他的興趣,選擇適當時機,捕捉技巧方法進行語言訓練。
但要遵循一項原則:寓教於樂。只有這樣,才可以讓他在輕鬆自由的狀態下不知不覺地提高語言能力,做到日積月累,潤物無聲!
想要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家長要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特點,進行針對性鍛鍊,才能實現能力的大提升。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你是否存在其他困惑,也可以在文章下方或私信留言,專家老師會第一時間為大家解疑答惑!
本文所有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