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百餘人遭放射性金屬棒輻射 導致一人死亡

2020-12-02 和訊網

哈爾濱百餘人遭放射性金屬棒輻射 導致一人死亡

【2005.11.01 07:38】 來源:生活報  



  10月20日,在哈醫大一院住院達3個月的崔某因醫治無效死亡。她是哈爾濱市「7·13」輻射事件的第一名死亡者。

  經初步調查,建國北頭道街8號一樓一住戶把一個類似「軸承」的金屬棒撿回家,致使包括該住戶妻子和兒子在內的100多名附近居民受到輻射。

  此次事故發生後接受檢查的114名居民中,現還有5人身體指標有所改變。在事故中受到輻射的兩名小患者趕赴北京接受進一步的檢查,他們已暫時脫離了危險。

  目前有關部門正在調查放射源的來歷,積極查找丟失放射源的責任人。

  據專家介紹,國家對於放射源的管理有明確而嚴格的規定,此次事故的發生,暴露了有關部門管理的問題。

  陽臺等父母遭到強輻射

  今年3月,哈爾濱的隋麗榮和丈夫徐元海開始裝修新買的住房,13歲的女兒徐弘沒人照顧,被送到了哈爾濱市建國北頭道街8號樓的奶奶家。

  6月24日,徐元海突然接到82歲的老母親打來的電話:「出事了,徐弘的手腫起來了。」此後,徐弘的病情進一步惡化,雙手起泡、潰爛,經醫院檢查,血小板和白血球值很低。徐家的親屬發現,徐弘一住院病情就減輕,可回到奶奶家住上一陣病情就加重,幾經反覆。

  7月初,徐元海的母親崔某也突然發病。7月8日,小徐弘和奶奶一起被家人送到了哈醫大一院。7月10日,醫院給兩名患者雙雙下達了病危通知。醫生在對兩人全面檢查後診斷認為,她們都患上了「骨髓造血受抑症」,該病症只有受到輻射感染時才會出現。

  於是,徐元海夫婦找到了黑龍江省輻射環境監督管理站。

  7月13日,工作人員在徐弘的奶奶家所在樓房一樓的鍋爐工休息室裡找到了放射源。

  隨後,工作人員在徐弘家測到,最低照射量率是400微侖,每向陽臺跨出一步,放射值就增加100微侖,到陽臺時達到了800微侖,陽臺外面達到了1200微侖。

  據徐元海介紹,徐弘居住在奶奶家的幾個月,每天寫完作業後就在陽臺上盼望著父母的到來,並把雙手放在陽臺邊沿。徐元海夫婦來時,一般從右面的街口拐進院子,所以徐弘總是向右側觀望,因此,雙手和左側的頭部經常暴露在強放射源的照射之下。

  孩子被救活,老人去世了

  據了解,本次事故共造成4名發病患者,分別是徐弘、崔某、一樓房主白某的妻子和兒子星星(化名),還有114名居民受到不同程度的輻射。

  發現病因後,醫院給已住院的祖孫倆對症下藥,一樓房主的妻子和兒子也緊急住院治療。

  7月14日,北京307醫院的幾名專家趕赴哈爾濱為幾名傷者會診,確定徐弘、崔某為重度極限期骨髓型放射病,可以進行治療。

  半個月後,徐弘和星星的骨髓功能被激活,崔某和白某妻子的病情也穩定下來。9月初,兩個孩子的各項指標完全恢復正常。由於放射病會反覆,9月26日,兩位小患者在家長的陪伴下趕赴國內治療放射病最權威的醫院——北京解放軍307醫院,接受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

  在徐弘進京之前,記者曾到病房裡看望過她。

  當時坐在床上的徐弘臉上一片茫然,手已經消腫,但半個指甲仍是黑色的。她媽媽隋麗榮說:「現在孩子連背書包的力氣都沒有,在花壇轉一圈就虛脫。」13歲的徐弘已經到了愛美的年齡,事發至今她沒洗過頭也沒梳過頭。隋麗榮說:「我們一碰她的頭髮她就哭,她自己說,就算是看著頭髮一根根掉光,也不能被一次洗掉梳掉。」

  10月25日,記者通過電話與遠在北京的隋麗榮取得了聯繫。據她介紹,檢查做得非常細,兩個孩子在北京待了近一個月檢查還沒做完。到北京後,徐弘的身體指標穩定,但臉和身上起了一些包,正在做切片檢查。一位醫生告訴隋麗榮,徐弘將來發病的可能性相當大,也許10年也許20年,所以要儘量推遲發病的時間。隋麗榮說,這次會診檢查之後,也不算治療終結,徐弘已經在國家有關部門建立了檔案,專家會對她進行終生的跟蹤隨訪。今後,徐弘每年至少要接受兩次骨穿和三次血檢,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少檢查的次數。

  在孫女病情好轉的時候,82歲的崔某於10月20日13時許去世。在崔某的死亡診斷上寫著,「放射病,骨髓型極其重度」。

  家屬介紹說,兩個孩子去北京的治療費用和崔某老人的喪葬費都是由政府墊付的。

  兩次檢查,5人指標有改變

  「7·13」輻射事件發生後,哈爾濱市政府啟動了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緊急預案,哈市公安局、衛生局、環保局以及省輻射環境監督管理站等部門介入事件的調查和處理。按照輻射規律,有關部門確定了8號樓以及兩側單元樓居民當中的114人為受輻射人群,參與身體檢查,其中包括孕婦和多名兒童。建國北頭道街8號樓是一座7層的建築,1994年入戶。其中,一單元每樓3戶,總共21戶,百餘人。記者在現場看到,白某一家人住的鍋爐房位於一單元的樓梯口,是居民們上下樓的必經之地。

  7月30日,114名居民的體檢結果出來了,其中9人的體檢指標有改變,其中有4個是不足10歲的小孩,最小的只有15個月。

  8月20日,114名居民接受了第二次體檢。結果顯示,仍有4名兒童和1名老人的指標有改變。據介紹,這5個人也在國家的相關部門建立了檔案,今後會接受不定期的放射病檢查。

  事故本可及早發現

  近日,記者經過多方聯繫終於見到了房主白某。

  白某原為雙城市永勝鄉勝鄉村的農民,曾為發生事故的樓房燒過鍋爐。因為白某的妻子是供暖公司的職工,又沒有住房,所以一家人一直住在8號樓單元門旁邊的鍋爐工休息室。事故發生時,白某並不配合技術人員的工作,並與徐家人發生了爭吵。事故發生後,他被警方拘留接受問詢。

  記者見到白某時,他被公安局釋放不久。白某說:「這一段時間我從沒睡過一個安穩覺,總覺得對不起別人。造成這麼大的影響,我就是砸鍋賣鐵也賠不起呀。」

  據了解,事故發生後,白某懷疑「軸承」是孩子撿回來的,星星在現場也承認了,所以這個說法就形成了初步的調查結論。但是經過調查,警方很快就發現這個結論站不住腳。因為完整的放射源外面包著厚厚的鉛層,重達50多公斤,一個孩子不可能搬動這麼重的物體。

  很顯然,肇事者是將放射源外面的防護鉛層賣掉後,將裡面的放射金屬遺棄。據白某後來在公安機關回憶,今年5月中旬,他陪一個鄰居到小區內的鍋爐房去撿木板,在煤場發現了一口袋廢金屬零件,其中就包括這根像軸承的金屬棒。

  白某把這堆零件撿回家後放在了櫥櫃後面,此後一家人與放射源一起生活了兩個多月。白家住的這間休息室只有14平方米,沒有窗戶,白天都得點燈。白某的妻子和兒子住在櫥櫃正上方的吊鋪上,距地面不到兩米,而白某就住在靠牆的一張單人床上。採訪時,白某的妻子和兒子正躺在醫院的病床上,身體相當虛弱,而白某卻看不出一點得病的跡象。白某說:「我也搞不清楚怎麼回事,東西是我撿回來的,我的接觸時間最長,但是至今沒有任何不良的反應。」

  據白某介紹,放射事故在發現之前早就有預兆。他的妻子6月份的時候雙手指甲變黑,兒子經常無緣無故地肚子疼。白某說:「如果我們了解相關知識,可能就不會釀成這麼大的危害了。」

  專家:百姓無辜責任在管理

  情況通報會上,黑龍江省輻射環境監督管理站的工程師郭偉華介紹了已查明的事故情況。在本次事故中對居民們造成輻射的放射源名為銥-192,主要用於焊接等領域,是一種工業探傷用的放射源。工作人員查到時,它的放射強度已經較弱了。根據放射源不斷衰減的原理,經過計算可知,含有放射源物質的產品出廠日期應該在一年半以前,可能已經接近報廢。記者採訪了參與「7·13」輻射事件處理和調查的相關各部門,想了解國家關於放射源管理的相關知識,但均遭拒絕。哈爾濱市公安局的相關負責人稱,放射源丟失的真正責任人查清後,他們將統一向外社會發布消息。

  據了解,國家對放射源的控制相當嚴格,出廠時有編號,使用和報廢都要形成檔案,全國只有兩家企業生產類似的放射源。

  記者採訪時,輻射專家——哈爾濱工程大學動力核能工程學院的曹欣榮教授認為,防範輻射事故應該是管理部門的事,國家在這方面有明確的規定,那些寄希望於老百姓加強防範意識的要求有些不現實。因為視力所及就已經被輻射到了,進行防範屬於無稽之談。

  「7·13」輻射事件發生後,街道辦事處在居民區內向居民普及相關的知識。記者看到宣傳畫上介紹的情況是,放射源發射出來的射線可以破壞細胞組織,對人體造成傷害,當人受到大量射線照射時,可能產生頭昏乏力、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等症狀,嚴重時會導致機體損傷,甚至死亡。但當人只受到少量射線照射時,一般不會有不適症狀發生,並不會傷害身體。放射源包裝容器種類很多,大多為球形和圓柱形,一般用鉛、鑄鐵、鋼、塑料、石蠟等材料製成。非技術人員,應遠離現場,既不要接觸也不要移動這些物品,更不要因為好奇而打開容器。如發現類似不明物質立即撥打環保舉報熱線12369報警。

  背景資料

  據介紹,我國1989年10月出臺的《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放射防護條例》規定,在從事生產、使用、銷售、運輸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放射源的射線裝置前,都必須向有關部門登記備案。條例還規定,放射性同位素不得與易燃、易爆、腐蝕性物品放在一起,其貯存場所必須採取有效的防火、防盜、防洩漏的安全防護措施,並指定專人負責保管。貯存、領取、使用、歸還放射性同位素時必須進行登記、檢查,做到帳物相符。

[發起辯論] [發表評論] [複製連結] [收藏此文] [我要提問] [列印]

相關焦點

  • 哈爾濱居民撿回放射源 100多人受輻射一人死亡
    一名受害者於10月20日死亡,兩個小患者赴北京進一步治療——  追訪建國街輻射事件幕後疑雲   10月20日,在哈醫大一院住院達3個月的崔某因醫治無效死亡。她是哈爾濱市「7·13」輻射事件的第一名死亡者。
  • 小區垃圾站現放射性金屬 全樓遭輻射一人死亡
    10月20號,一名患者已經死亡。她們得的是什麼病?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疾病?為什麼兩戶居民同時患病?家屬四處奔走多方尋找答案,然而當原因最終被找到的時候,所有人都大吃了一驚。   解說:今年13歲的小紅和奶奶一起住在哈爾濱市北頭道街八號樓,然而就在六月中旬,身體一直很健康的小紅突然得了一種病。   小紅:就是有一天早上起來,就發現手紅腫,就是從這兒開始有分界線,特別紅。
  • 哈爾濱居民撿回神秘金屬棒 百多人受輻射一人死亡
    10月20日,在哈醫大一院住院達3個月的崔某因醫治無效死亡。她是哈爾濱市「7·13」輻射事件的第一名死亡者。   經初步調查,建國北頭道街8號一樓一住戶把一個類似「軸承」的金屬棒撿回家,致使包括該住戶妻子和兒子在內的100多名附近居民受到輻射。   此次事故發生後接受檢查的114名居民中,現還有5人身體指標有所改變。
  • 哈爾濱放射源洩漏一人死亡 監管問題成重中之重
    兩個月的大劑量照射使得祖孫倆的造血功能遭到嚴重破壞,10月20號,徐宏的奶奶在哈爾濱第一人民醫院病逝,小徐宏也曾經被下達了3次病危通知書,居住在這裡的18戶居民,也被劃在了輻射範圍內。可是,這麼危險的放射源怎麼會出現在居民區呢?
  • 英120人遭釙-210輻射 如同傳染病,中招的人越來越多
    本報綜合報導 俄羅斯前特工利特維年科中毒身亡案的真相或許在很長時間內都是個謎,但受其「後遺症」影響的人卻越來越多。英國政府官員11日表示,英國健康保護局(HPA)表示,目前已發現120人受到了導致利特維年科死亡的釙-210放射性物質的輻射。
  • 俄叛逃特工體內的釙價值近三千萬歐元可毒死百餘人
    環球在線消息:據俄羅斯《消息報》報導,叛逃英國的俄聯邦安全局前特工利特維年科的屍體上周末已被解剖,初步結果表明他接觸了價值近3000萬歐元的釙-210,或者是大量走私放射性同位素,或者是參與製造髒彈因而遭受輻射危害。
  • 哈爾濱機場核輻射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二)
    第一節  總  則    一、工作目的   為了確保黑龍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哈爾濱機場辦事處及時、高效、妥善地防範和處置哈爾濱大冬會期間哈爾濱機場核和輻射突發事件,最大限度地消除核和輻射突發事件的危害,確保大冬會期間口岸公共衛生安全,保障出入境人員和口岸公眾人身安全。
  • 核電站3個工作人員遭過量輻射其中2人皮膚沾染放射物
    23日,中國香港從部分日本進口的蔬菜中檢測出輻射超標,暫停從日本進口部分食品。新加坡、韓國、澳大利亞等也宣布同樣措施。  截至24日,已確認地震海嘯造成9811人死亡,17541人失蹤。  「壯士」遠不止50人  3人遭過量輻射 其中2人住院  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24日下午宣布,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3個工作人員遭到過量輻射,其中兩人已被送往醫院,他們腿部受傷,腿部皮膚受到汙染。  這3人都是東京電力公司的員工,年齡在20-39歲之間。他們當天上午10時左右進入3號機組渦輪機房中鋪設電纜,腳部浸在水中。
  • 居裡夫人筆記還會放射1500年,「放射性」真不簡單!
    在人們的印象中,放射性和輻射這兩個詞語幾乎是形影不離的,實際上,它們之間的關係的確很「親密」。放射性,是指某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從不穩定的原子核自發地放出射線(如α射線、β射線、γ射線等)而衰變形成另一種同位素(衰變產物),這種現象稱為放射性。我們也會說一些元素具有放射性,若某元素的所有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則稱該元素為放射性元素。
  • 南京一放射源丟失3天昨找回 遲來的公布遭質疑
    昨日下午,現場指揮部決定組成5至6個梯隊小組,每小組1-2人,穿上防護裝備,突擊進入放射源2平方米區域尋找,儘快消除該隱患。為確保安全,每梯隊人員進入時間不得超過2分鐘,再換下一人接手,以避免受到長時間輻射。下午5時30分左右,放射源銥-192終於被找到,並被安全放入鉛罐,放射源汙染威脅被消除。  據「@南京環保」,截至昨天中午,未發現有人員受到輻射損傷。
  • 輻射事故的種類有哪些?
    根據輻射事故的性質、嚴重程度、可控性和影響範圍等因素,從重到輕將輻射事故分為特別重大輻射事故、重大輻射事故、較大輻射事故和一般輻射事故四個等級。  特別重大輻射事故,是指Ⅰ類、Ⅱ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造成大範圍嚴重輻射汙染後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
  • ...未設電離輻射標誌的;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廢物儲存場所,未設...
    對醫療機構在裝有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廢物的設備、容器,未設電離輻射標誌的;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廢物儲存場所,未設電離輻射警告標誌及必要的文字說明的;放射診療工作場所的入口處,未設電離輻射警告標誌的;放射診療工作場所未按照有關標準的要求分為控制區、監督區的;放射診療工作場所未在控制區進出口及其他適當位置
  • 諾貝爾消息:居裡夫人的筆記本還有放射性,是什么元素導致的?
    根據報導,近期諾貝爾獎官方社交帳號發布了一則消息,稱當年居裡夫人使用過的筆記本如今還能被檢測出放射性。不僅如此,經過科學家的鑑定該筆記本的放射性還將持續1500年左右。這一消息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關注,有許多不了解居裡夫人的人趁此機會查找了與她相關的科研故事。那麼導致筆記本至今仍然還有放射性的元素是什麼?筆記本中的放射性元素會是什麼?
  • 環保科普:輻射現象及應用
    長期受輻射照射,會使人體產生不適,嚴重的可造成人體器官和系統的損傷,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各種腫瘤、眼底病變、生殖系統疾病、早衰等。因此,輻射工作場所需張貼電離輻射警示標識,其含義是使人們注意可能發生的危險。其背景為黃色,正三角形邊框及電離輻射標誌圖形均為黑色。
  • 抓癩蛤蟆煮湯中毒導致一人死亡 蟾蜍毒素危害有多大?
    7月19日,雙橋經開區2男子抓青蛙時,誤把2隻蟾蜍抓了一起食用,導致一人死亡,一人被緊急送入重醫附屬永川醫院重症監護室進行搶救。  深夜抓青蛙煮酸菜湯  前天早晨9:00,重醫附屬永川醫院ICU重症監護室外,24歲的小陳(化名)的母親唐女士面容憔悴,從19日凌晨到20上午,她一直擔心著兒子,沒合過眼。
  • 日本京都醫院百餘人感染諾如病毒 4名患者死亡
    日本京都醫院百餘人感染諾如病毒4名患者死亡 (1/2) "← →"翻頁
  • 「放射性」是什麼?可怕嗎?看完你就懂了!
    「放射性」這個詞聽上去有些令人心悸放射性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可怕」嗎?一起了解一下有些物質的原子核不穩定會發生變化,同時也會發射各種各樣的射線,這種現象就是人們常說的「放射性」。而放射性物質有天然放射性物質和人工放射性物質兩類。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有放射性,吃的食物、喝的水、住的房屋等等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
  • 烏克蘭發生森林火災,導致車諾比無人區輻射劑量一度飆升
    據4月7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近期位於烏克蘭的車諾比核反應堆附近的輻射劑量飆升,原因是該地區發生兩場森林大火而導致。在火災的中心,輻射劑量已經超過了正常值。從視頻中可以看見,設備測出的輻射劑量是每小時2.3微西弗,而正常的劑量僅為每小時0.14微西弗。而且這僅僅是在火災爆發的範圍內。 」菲爾索夫所用的計量單位是每小時微西弗(μSv/h)的讀數。根據烏克蘭緊急事務部門的說法,自然情況下輻射的最大值允許是每小時0.5微西弗,而現在的測試數據接近最大值的5倍。
  • 意駐伊憲兵總部遭襲已造成48人死亡 百餘人傷
    死亡人數目前已經上升到48人。  據悉,意憲兵部門最新消息稱,共有18名意兵死亡。伊拉克安全部門則透露,30名伊拉克人在這次自殺性襲擊事件中喪生,另有百餘人受傷。  迄今為止,本次爆炸案是駐伊英美聯軍外的別國維和部隊在伊拉克所遭受的最嚴重襲擊事件。伊警方認為,本次襲擊應該是薩達姆的追隨者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