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別針般大小的動物,可能是所有哺乳動物的祖先,就發現於我國

2021-01-08 科普大世界

哺乳動物是地球上進化得最完美最高級的動物種類,也是如今地球上的霸主,其進化出了最大的動物——藍鯨,也進化出了最具智慧的生命物種——人類。哺乳動物的主要生理特徵是體溫恆定,胎生、哺乳, 如今這一物種已經高達5450餘種,可以說它們是地球陸地和海洋的統治者,因為哺乳動物不但活躍在地球的陸地表面,也活躍於海洋中,還有蝙蝠類哺乳動物像鳥一樣飛翔於夜晚的天空。

哺乳動物興盛於恐龍滅絕之後,那麼哺乳動物什麼時候出現在地球上的呢?根據已有的化石考古發現,最早的哺乳動物出現於三疊紀晚期(2-2.3億年前)是由爬行動物中的獸孔目進化而來的。

生物考古發現哺乳動物出現的時間並不比恐龍晚,在2億多年前的三疊紀晚期,目前已知最早的哺乳動物化石是發現在我國的吳氏巨顱獸,出現在2億多年前,這種小動物的體長算上尾巴才3釐米多點,體重在2-5克,個頭比個回形別針大不了多少。然而這個小傢伙卻有可能是我們大多數哺乳動物的祖先,之所以叫巨顱獸,是因為它相對於同時代的其他動物,其頭部與身體的比例明顯要更大一些。

早期的哺乳動物與恐龍幾乎在同一時期出現,但是後來恐龍統治了地球的陸地和海洋,翼龍則統治了天空。這也導致哺乳動物長期被恐龍類壓制,而且那個時候的哺乳動物的體型都很小,根本不足以對身軀龐大,種類繁多的恐龍家族形成挑戰,以至於一些哺乳動物都養成了夜間活動的習慣,而且是主要只以昆蟲為食。而恐龍由於是冷血動物,所以不適合氣溫較低的夜間出來覓食。

直到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小行星撞擊地球或者火山噴發等大規模自然災害造成了恐龍的滅絕,而哺乳動物由於體型較小,又具備身體恆溫,可以胎生和哺乳等明顯更利於個體和幼體存活的條件還存留了下來。而恐龍則由於自然災害導致的地球降溫而難以生存,又因為它們都屬於卵生,依靠陽光帶來的溫度孵化幼仔在很長的時間中都不可能實現,因此恐龍的滅絕也就是必然的了。

恐龍滅絕之後,哺乳動物開始興盛,動物世界中已經沒有它們的天敵,所以它們的體型也變得越來越大,種類也演變的越來越多,漸漸迎來了如今哺乳動物稱霸地球的時代,比如陸地上有大象,犀牛,河馬,獅子,猴子和人類等,食肉目中的貓科動物佔據了陸生物食物鏈的頂端,海中有鯨魚,海豚,海豹,海象等,鯨目動物是海洋中的霸主,而夜晚的天空則是蝙蝠們的世界。

相關焦點

  • 證據表明:這種原始蠕蟲可能是所有動物的祖先!
    眾所周知,根據物種起源,動物是根據自然選擇逐漸進化而來的,那麼在生命誕生之初是否存在一個共同的祖先呢?近日,在3月23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一組科學家分析了在澳大利亞深海發現的一塊含有古代海底洞穴的巖石。
  • Nature|科學家首次重建所有現生哺乳動物共同祖先的基因組圖譜
    在本研究中,研究團隊發現單孔目物種的5條X染色體與其他絕大多數哺乳動物的X染色體沒有序列相似性,反而部分跟鳥類的性染色體同源。通過與多個物種之間的比較,團隊發現單孔目的5對性染色體更可能是通過多對古老的常染色體相互之間發生非同源的片段交換,即轉座異位事件產生,而並非之前所假設的通過兩個古老的單孔目群體的雜交產生,或者由1條大的祖先性染色體斷裂形成。
  • 模型表明哺乳動物祖先可能是平足動物
    圖片來源:ANUP SHAH 我們最早的、類似齧齒動物的祖先很可能在兩億年前用微小的、扁平的腳踏足地球。
  • 它可能是所有哺乳動物的祖先,在恐龍之前統治地球百萬年!
    在6500萬年前,地球曾經被恐龍統治過,不過恐龍並不是唯一的霸主,恐龍之前,史前地球也被一群叫做「水龍獸」的動物主宰過。水龍獸和現在的豬比較類似,早在2.6億年前的地球,在當時的地球處於主宰地位,因為在水龍獸主宰世界之前,地球迎來了一次生物大滅絕,地球上近95%的生物在一系列的抵制活動中滅絕,然而這個可能會挖洞和休眠的水龍獸卻倖免於難,在缺少天敵和競爭的環境裡發展壯大了至少100萬年的時間,現在在世界各地都能發現水龍獸的化石,可見其數量有多龐大。
  • 科學家在澳洲發現蠕蟲狀生物化石,很可能是所有動物的共同祖先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CR)地質研究團隊在澳洲南部的巖層中發現具有5.5億年歷史的生物化石,這種只有一半米粒大小的蠕蟲狀生物被稱為「Ikaria wariootia」,很可能是現今幾乎所有動物家譜中的共同祖先。
  • 鯨魚是哺乳動物嗎?鯨魚的祖先是什麼動物?
    鯨魚有兩個大類,一個是鬚鯨,一個是齒鯨,在我國海域中,有30餘種鯨魚。那麼,鯨魚是哺乳動物嗎?鯨魚的祖先是什麼動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這種怪獸長相奇怪,是所有哺乳動物的祖先,比恐龍還早統治地球
    那麼在這種古老的動物出現之前還有其他龐然大物存在嗎?答案是存在的,那又有什麼動物比恐龍在更早時期統治地球呢?它就是一種古爬行動物,這種動物就叫水龍獸,屬於哺乳動物,它出現在二疊紀末,直到滅絕後恐龍才出現在三疊紀末,生物學家認為它是全部哺乳動物的祖先,包括人類在內。
  • 老虎的祖先是哪種動物?原來所有的老虎都起源於我國,老家在河南
    老虎被稱為百獸之王,它和獅子都是地球陸地上最為兇猛強悍的肉食動物,站在地球自然界生物鏈的頂端。那麼老虎是從哪裡來的呢?他的祖先是什麼動物?從什麼進化過來的呢?
  • 鯨這種神奇的「太空哺乳動物」在歷史的長河中為什麼會越變越大?
    除了最小的成年鯨魚外,所有成年鯨魚的體重都超過今天陸地上最重的動物——非洲象。至於今天最大的鯨魚——藍鯨,其體長很容易就超過30米,體重超過190噸,讓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重的恐龍——阿根廷龍也相形見拙,後者的體重才74噸。事實上,有古生物學家把鯨魚視為「來自太空的哺乳動物」,原因是它們和我們今天所見的任何其他哺乳動物都不同。
  • 哺乳動物起源曝新解:或源於爬行類動物(圖)
    (畢順東供圖)  今年8月份,來自我國的兩批研究人員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分別報導了兩種新發現的最古老哺乳動物賊獸化石。然而,通過對這兩種化石的研究,在哺乳動物起源問題上,不同學者觀點又有所不同。  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哺乳動物出現在晚三疊紀,它們就是摩爾根齒獸類,摩爾根齒獸類是所有後來的哺乳動物的祖先,它們分化出物種豐富的哺乳動物類群,包括現在生活的一些類群。這是一類小型的哺乳動物,它們的下頜骨纖細,具有一些類似爬行動物的特徵。摩爾根齒獸類劃分為3個類群,其中包括賊獸類。  哺乳動物起源於爬行動物沒有爭議,然而,哺乳動物的主要類群是在什麼時期出現和分化的?
  • 鯨魚這種動物和也許和偶蹄類動物有著共同的祖先!
    會走路的鯨20世紀60年代,還是學生的利·范瓦倫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觀點:鯨與偶蹄類動物源自同一個祖先。他發現,美國自然史博物館保存的幾個已知鯨化石的牙齒,與原蹄類動物中的肉食動物中爪獸很相似,而偶蹄目動物的牙齒與中爪獸的近親北犬獸很相似。所以,他認為,鯨是從類似狼的中爪獸演化而來的,與偶蹄類動物一樣源自原蹄類動物。原蹄類是一種原始的有蹄哺乳動物。
  • 1.8億年前,哺乳動物祖先曾有60條染色體
    中外科學家首次成功構建所有現生哺乳動物共同祖先基因組圖譜1.8億年前,哺乳動物祖先曾有60條染色體針鼴 (Ken Hur ley供圖)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雜誌日前發表了一項中外科學家共同合作的成果,他們首次成功構建出了包括人在內的所有現生哺乳動物共同祖先的基因組圖譜,並追溯發現哺乳動物祖先可能曾有60條染色體
  • 哺乳動物演化簡史!
    多達75%的物種,包括許多早期哺乳動物,在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中滅絕。滅絕事件的可能原因包括小行星撞擊和大規模火山爆發。 一些二齒獸類動物倖存了下來,包括一頭豬大小的水龍獸,它有喙和兩顆獠牙。水龍獸是三疊紀早期最常見的陸地動物。同時布拉塞龍也經歷了大滅絕。
  • 2.5億年前的物種滅絕事件引發了哺乳動物和鳥類的祖先從變溫動物演變為恆溫動物
    如今生活在地球上的哺乳動物和鳥類都是恆溫動物,倖存下來的它們,是如何獲得這種自動保持體溫穩定的能力的?
  • 這種動物像豬又像狗,被認為是人類祖先,如今又有了新的身份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人類的祖先是誰呢?相信大家一定會說是靈長類動物,更為專業一點的,會說是南方古猿、智人,不過,如果從根源上來論的話,人類的祖先應該是哺乳動物。現代研究認為,哺乳動物曾經與恐龍同時代生存,大約1億多年前它們出現在地球上,後來經過第五次生物大滅絕後,由於恐龍滅絕沒有了天敵,便迎來了飛速發展的黃金時代,最終短期內就誕生了靈長類動物這一門。那麼,哺乳動物的祖先又是誰呢?水龍獸被提名!
  • 鴨嘴獸和人類有共同祖先?最奇怪的哺乳動物進化史揭秘
    18世紀末,歐洲人在澳大利亞發現了鴨嘴獸,這種古怪的半水生動物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完整的基因組為我們解答了鴨嘴獸的一些奇異特徵是如何出現的。與此同時,破譯鴨嘴獸的基因組對於理解其他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的進化也很重要。這是人類和其他真獸類哺乳動物進化成胎生動物,而非卵生動物的關鍵所在。」生物系教授Guojie Zhang表示。
  • 鯨的祖先是什麼動物?外形酷似狗,被迫下海覓食
    但你當有人問你:鯨的祖先是誰,或許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鯨祖先這個問題。鯨作為目前海底最大的生物,其祖先是巴基獸,它是5000萬年前新世紀早期的一種生活在陸地的哺乳動物,大小和狐狸差不多,而長相與現在的狗極其相似,肉食動物,在當時的環境與物種中,不算強者,但性情非常的兇猛,由於氣候導致環境發生改變,以及一些其他原因巴基獸不得不為了生存開始遷徙到水中,並進化出了魚鰭狀四肢,開始又陸地往海洋轉移。
  • 5.55億年前的蠕蟲 或是所有動物的共同祖先
    伊卡裡亞蠕蟲示意圖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3日報導,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地質學家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近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對澳大利亞曾發現約5.55億年前埃迪卡拉紀沉積物的洞穴化石進行雷射掃面後認為,一種微小的蠕蟲狀生物可能是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動物的共同祖先
  • 尋找我們共同的祖先:哺乳動物演化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1月7日凌晨,《自然》發表了哺乳動物演化研究中的突破性進展,科學家們獲得了鴨嘴獸等單孔類哺乳動物高質量的基因組信息,並以此為基礎結合包括人等哺乳動物已有的基因組信息,如同時光倒流般反向追溯了我們整個哺乳動物類群的演化歷程,確認了一些關鍵的事件和時間點,追蹤到了我們共同祖先的遺傳信息,同時也解讀了哺乳動物性染色體演化的故事
  • 蝙蝠的祖先是鳥類還是哺乳動物?考古人員意外發現了它
    引言:作為哺乳動物,蝙蝠為什麼會飛?它的祖先是誰?2006年出土的遠古翔獸的化石給考古人員帶來了新的思考,遠古翔獸有可能是蝙蝠的祖先。這種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嗎?這當然要從鳥類的祖先說起。2015年,考古人員在甘肅開展工作時發現了一種獨特的鳥類化石,它似乎能幫助人類解開鳥類進化之謎。考古人員給這種鳥命名為「甘肅鳥」,通過查閱資料,考古人員發現,甘肅鳥最早出現在白堊紀,距今約1.2億年。通過分析化石的特徵,考古人員推斷,甘肅鳥不僅能在空中飛翔,它還能在水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