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在五千年滄海桑田中,人、事、物都發生了變遷,「中國」這個原本代表中原的詞語也賦予了更多含義,最終成為我國的專稱,但中國的一系列古稱依然沿用至今,我們提起九州、華夏、中華、海內、神州等詞,意思依然是中國,外國人對此可能會感到一頭霧水。
在眾多的代稱裡,「九州」這個詞顯得很特別,中國人似乎自古就有以數字劃定天下區域的愛好,比如隨著某部仙俠劇而走紅的「四海八荒」就是如此。
實際上,九州並不一定非要是9個州那麼簡單,因為漢語裡的九,本身就有很多的意思,當年齊桓公成為中原首個霸主,「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你以為他會滿足於只把諸侯們趕到一塊開九次會?這種炫耀自己地位威懾他人的事,當然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了。
所以,歷史上「九州」這個概念從大禹時代開始,歷經多番變化,名字不穩定,有時候甚至成了十二州。如果我們以最早記錄了「九州」一詞的戰國時期作品《尚書·夏書·禹貢》為準,九州應該是這9個州:豫州、雍州、梁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冀州、兗州。
這其中,至今仍保留了「州名」的有6個,就從青州說起,雖然戰國時期就出現了青州之名,但青州實際有治所卻是從東漢末年開始的,熟悉三國歷史的人應該都知道曹操當年就訓練了一支青州兵,包括如今山東半島與河北的部分區域,按照《周禮》的說法,這一帶陽光很少導致土地青色,所以叫青州,如今的山東依然保留了青州作為縣級市名。
再說徐州,徐州大家就比較熟悉了,古代的徐州包括現今江蘇、安徽甚至山東南部的一些區域,也就是今淮海地區範圍,而現在的徐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地級市,建城史接近了3000年而文明史超過6000年,甚至因為劉邦、孫權、李煜等名人而有了「帝王之鄉」的美譽。
然後是揚州,李白寫過「煙花三月下揚州」,《周禮》記載東南方便是揚州,古代的揚州包括淮河以南、長江流域及嶺南地區,今天的揚州和徐州一樣屬江蘇省地級市,因為京杭大運河而被稱為「中國運河第一城」,更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蘊非常濃厚。
荊州就不用說了,大家都知道關羽大意失荊州,這古代的荊州大概便是如今的湖南湖北二省全境,與古楚國基本上重合,公元前689年,當時的楚君建都紀南城。如今的荊州是湖北省地級市,有著3000多年的建城史,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從古至今,引來無數文人騷客詠嘆。
冀州比較特別,在古代是九州之首,包括如今華北東北以及內蒙的部分區域,《書集傳》中記載:「冀州,帝都之地;三面距河,兗河之西,雍河之東,豫河之北。」到現在,冀州之名還是保留著,但僅僅是作為河北省衡水市的轄區存在。
兗州的地理範圍在古代變更比較多,大致上講位於古黃河和濟水之間(今山東省西部、河南省東北部、河北省東南部),2000多年前,儒家的大佬孔、孟、曾等都曾經在兗州講學,如今的山東省濟寧市有兗州區,與儒家先賢孔子的故鄉曲阜靠得很近。
而豫州、雍州、梁州,都已經不再作為地名使用。
【來源:貴州教育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