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鎮市人社系統有一名長期從事就業工作的老科長、四級主任科員,她叫龍文文。今年50歲的龍文文從事就業工作已經十餘年了,是一名雷厲風行、有擔當的好科長,不管是領導還是同事,提起她都是豎起大拇指的。工作上一絲不苟嚴謹細緻,生活中的她又充滿真誠和熱情,大家都親切地稱呼她為「龍大姐」。就業工作量大壓力大,組織出於對她身體的考慮,也尊重她本人意願,決定讓她今年1月起不再擔任科長。 而在今年1月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突然來襲,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裡,在突如其來的考驗面前,清鎮市人社系統義無反顧奮戰在抗疫第一線,抗疫的同時做好企業復工復產穩就業工作,用實際行動詮釋人社人的使命和擔當。在這場戰爭中大家也毫不意外的看到了龍大姐忙碌的身影,她深知「穩就業」、「穩復工」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主動請纓積極投身到復工復產工作一線。「雖然不再擔任科長,但我依舊是一名公職人員,這是我的職責所在,不允許我有絲毫鬆懈和退縮。」龍大姐堅定地說。
穩定就業責無旁貸 為做好人社系統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減少人員聚集,阻斷疫情傳播,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清鎮市人社局暫停了原定於2月5日和2月18日在清鎮市人力資源市場舉辦的「2020年春風行動及就業援助月」現場招聘會改為網絡招聘會。通過「清鎮在線網」微信公眾號發布、宣傳招聘信息、疫情防控等重要信息,為企業及求職人員搭建就業服務平臺,打造「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的網絡招聘活動,滿足企業用工和勞動者求職需求。龍文文沉鄉鎮、入企業、駐廠場、送員工,不遺餘力促進企業復產復工。 龍文文說:「能給老百姓介紹到合適的工作崗位,讓好的政策惠及到大家身上,我就覺得自己的工作是值得的。」她總是耐心了解求職者的情況和需求,積極對接企業和求職者,近兩個月來,她共參與6場線上招聘活動,共有200餘家次企業參加招聘,提供2萬餘個崗位,閱讀量達4萬多人次,就業意向700餘人,輸送市內就業300餘人,護送省外務工100餘人。 復工復產刻不容緩 為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龍文文主動到企業最多、任務最重的轄區內規上企業進行實地走訪,深入了解企業復產復工及崗位需求情況,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需求及復工復產中所遇到的難題,並宣傳各項就業創業政策、返崗復工補貼政策、社保減免政策,鼓勵企業積極申報;幫助有用工缺口的企業進行招聘,通過廣泛宣傳、動員及求職推薦,組織人員到企業進行面試,幫助企業解決復產復工難題;為保證醫療物資和消殺產品重點生產企業的用工及生產,解決天使醫療抗疫情物資生產難問題,她不顧個人安危,深入流長、新店、暗流及站街等鄉鎮動員有縫紉技術的勞動者60名,第一時間為企業緊急招聘縫紉工,滿足了生產抗疫物資工人緊缺問題,並親自駐廠為勞動者做好疫情防控工資,與勞動者同吃住,與企業共進退。一個電話接著一個電話,一條信息接著一條信息,處理工作之外每天還要接很多電話回很多信息,但她總是不厭其煩,「為人民服務是我的職責。」她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做的。 企業復工全程護航 為保證清鎮籍務工人員有序返崗復工,龍文文深入站街易地扶貧搬遷點楓漁小區,宣傳動員勞動力外出務工。「買不到票,兩個月沒工資了,一家老小坐在家裡可都要吃飯啊。」、「廠裡面不讓我們回去了,沒工作了咋辦啊?」看到為生計發愁的搬遷群眾,她把搬遷群眾的反映放在心上,加快工作步伐,與社區人社中心積極摸排了解大家的基本情況,引導農民工合理確定返程時間和形式,組織就業地點比較集中的返崗人員統一購票、統一交通工具、統一出行。龍文文和同事周密細緻地擬定外出就業時間表、路線圖,為農民工提供口罩、酒精等物資,把裝有水果、方便麵、餅乾、牛奶的愛心包發放到乘車人員手中,解決了他們途中的就餐問題,她還細心的囑咐大家:「口罩千萬不要摘下來,吃東西前一定要記得消毒雙手!有什麼困難隨時告訴我們!」
龍文文深入企業宣傳各項就業創業政策、返崗復工補貼政策等相關政策
在這個特殊時期,雖然家裡人很擔心她的安全,她依舊義無反顧逆行浙江,護送60餘名清鎮籍務工人員到浙江溫州瑞安。她深入銘博汽車部件公司、穩達減震器公司、杭州的安費倫羅諾電子公司等企業和森馬電商嘉興港區物流園,詳細了解用工需求、薪資待遇、考察企業生產生活環境,將了解到企業的情況與勞動者進行有效溝通,並將護送的人員圓滿安置到位,外出務工人員十分滿意和感動,不管年齡大小,都親切地叫她「龍大姐」。 綜合服務持續合力 經驗,是老同志最寶貴的財富。龍文文不斷總結經驗,充分發揮老科長工作優勢,一方面藉助政企合作大好政策與省外人社部門籤訂協作框架協議輸送務工人員外出;另一方面積極鼓勵全市人力資源服務公司多渠道開發省內外企業資源,收集企業招用工信息,積極參與人員招聘和勞務輸出。此外,她還充分發揮鄉(鎮、社區)人社中心(社會事務部)的主導作用,動員全市村級勞動保障協理員精準摸排各村(居)在家農民工基本情況,詳實登記農民工就業地點、單位和返崗時間。同時,還利用護送勞動者在省外就業期間,深入考察企業,與當地人社部門積極對接達成共識,籤訂《勞務協作框架協議》。通過多渠道、多形式全面提升綜合服務,市、鄉(鎮、社區)村(居)、部門和企業持續合力,最大限度幫助企業解決用工荒難題,幫助勞動者解決就業難問題。 龍大姐視乎有三頭六臂,每個攻堅克難、迎難而上的畫面中都有她的存在。疫情期間的工作又多又雜,她卻都能顧及到、消化好,不管工作多累多危險,她也沒有退縮過、沒有抱怨過,默默地在工作時間之外、在周末加班加點,「工作太多做不完,加班做就是了,那些抗疫一線的醫護公安同志比我辛苦多了!」她這樣說道。在護送外出務工人員去浙江返回後,她也自行居家隔離,雖然她還是沒閒下來,在家線上辦公。單位裡年輕一輩看到這樣的龍大姐,也都深受鼓舞,以她為榜樣。 龍大姐始終衝在前、幹在先、伸援手、獻愛心,引領帶動鄉(鎮、社區)人社中心(社會事務部)工作員、人力資源服務公司負重前行,為遠行的老鄉保駕護航,不負領導囑託,不負老鄉期望,一路盡顯巾幗本色,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以實際行動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助推勞動者穩定就業,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李媛媛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何欣
編輯 羅昌
編審 王太師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