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小文
人類很早就開始思考自身的起源,這一點從東西方神話故事中可以體現出來。西方神話認為人類是上帝創造的,而東方神話也認為人類是神造的,華夏神話中就存在著「女媧造人」的傳說。這樣的認知持續了幾千年,之後隨著人類對自然科學的認知水平逐漸提高,發現人類並非是神創的,因為神只是人類心中的信仰,現實中並不存在。到了十九世紀後,人類生物學突破了發展瓶頸,達爾文經過大量的研究和考察後,寫出了《物種起源》。
在這本書中,他提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理論,自然界中所有生命的存在都是自然選擇後的結果,只有適應環境變化的物種才能通過自然選擇。所以,為了適應環境,動物就必須做出改變,從而踏上了進化的道路。此外,進化論對當時的宗教還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因為達爾文提出了人類的祖先很可能就是猿類,這與宗教推崇的上帝創造論完全相悖,因此進化論也遭受了很多打擊。然而,達爾文的理論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很多生物學家在了解了該理論之後選擇支持達爾文,從此顛覆了人類對自身起源的認知。
後來,考古學家從自然界中發現了許多原始人的化石,他們的體表和身體構造上和現代智人存在一定的差異,這進一步說明了進化論的科學性,這些原始人通過進化形成了現代智人。還有一種觀點也符合進化論,但提出該觀點的科學家並不認為陸地上的猿類是人類最早的起源點。相反,他認為海洋中曾存在過海猿,它們可能是人類祖先。那麼,支持這一觀點的科學家又有什麼證據來支撐自己的觀點呢?
首先,雖然人類和猿類動物存在著較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從眾多考古情況來看,目前尚未出現人類和猿類之間的過渡物種,這也成為了「人類起源於猿類」這一說法的短板。而針對這一短板,有科學家就提出了另外一種可能性,海洋中可能存在著猿類動物,它們後來通過進化才登上陸地,進化成原始人。而且,地球上很多地方都存在著海洋人的說法,例如童話故事中的美人魚、亞特蘭蒂斯文明中長期生活在海洋裡的亞特蘭蒂斯人等等。
這種說法聽起來也有點道理,而且符合陸地生命是由海洋生命進化而來的觀點,但該說法最薄弱的地方在於,人類至今也沒有發現海猿或者與之相關的化石。相比之下,陸地猿類是人類和黑猩猩共同祖先的可能性更高一些,因為考古人員已經發現了距今幾萬年的原始人化石和距今十幾萬年甚至幾十萬年的猿人化石。
至於是否還能夠將人類祖先的探索再往前推,這就要看人類未來在考古方面是否有新的發現。總而言之,在最終確定結論之前,人類的祖先有可能是陸地猿類,也有可能是海洋猿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