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位學者將凝聚了他畢生精力的著作出版後,他的第一反應應該是興奮和喜悅。但是達爾文卻沒有多少喜悅,反而他的內心充滿了忐忑。他的著作《物種起源》裡面全部都是「大逆不道」的言論,可想而知會給人們帶來多大的衝擊。他的預感也沒有錯,《物種起源》一問世,宗教就宣稱其是異端,因為其著作直接挑戰了神權思想。
西方人信仰上帝,人類是上帝創造的。神創論在西方根深蒂固,現在突然冒出來一本書,說人類是猿猴進化來的,和猩猩還是親戚,這讓他們有了信仰崩塌的感覺。
站出來指責達爾文的人數不勝數,認為他是胡說八道。《物種起源》一度被列為禁書,禁止人們閱讀。不過達爾文沒有認輸,他和華萊士、赫胥黎一起為了真理而戰鬥。又拿出了眾多證據,才讓《物種起源》解封,世人在經過他們的教導後,也漸漸接受了這一事實。
不過進化論並不完善,核心思想「人是由古猿進化而來」也有個不能自圓其說的地方。
地球存在諸多斷裂帶,陸地上海洋裡都有,人類的進化史,也有個「斷裂帶」。在古猿進化成南方古猿的過程中,有將近400萬年的空白期。古猿猴的化石找到了,南方古猿的化石找到了,偏偏介於兩者之間的過渡物種沒有任何化石。有的科學家著急上火,都想著挖到地下幾百米的地方找化石。
古猿總不能在一夜之間就變成能直立行走的南方古猿吧?這期間必然存在著過渡物種。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探索,仍舊沒有找到化石。這時候就有科學家突發奇想了,會不會過渡物種並不在陸地上生活,而是跑到了海洋裡?
這個假說是赫胥黎提出的,在他看來,這是完美的解釋了人類和猿猴之間的差異。海猿假說的理論依據主要有:
5個理論依據的本質,都指出了人類身上奇異的生理特徵,和陸生生物不同,更接近海洋生物。進化論在這些方面沒有給出合理的解釋,科學家們才另闢蹊徑的。
把進化論的時間軸往前推,得出人類和猿猴分化的時間節點。此時間節點正好對應著一個小冰期,小冰期時的氣候頗為詭異,對生物進化起到導向作用。
比如氣候變寒冷,動物便會調節自己的體溫,儲存更多的熱量。還會蓄養更多的毛髮,確保自己不被凍傷。古猿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也有必要改變生活習慣,從樹上跳下來,轉移到氣候適宜的地方生活。就在這時候有部分古猿選擇去海邊生活,海洋裡的環境不同於陸地,這要求它們做出更多的改變。比如直立行走,海水的壓強和浮力恰好可以幫助它們做到這一點。
雙手被解放,意味著它們的動作更為靈敏,也方便了它們捕食魚類。魚類富有脂肪酸,它和碘元素一樣都是智力發育需要的東西,這樣就能解釋人類祖先大腦的發育過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