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人體冰凍後真的能復活? 股交所掛牌公司的「大生意」
摘要
【人體冰凍後真的能復活? 股交所掛牌公司的「大生意」】「公司引進國際領先技術,可以暫時讓目前治療不了的患者冷凍,解凍原則上可以復活,預計未來3-5年有機會可以治癒。」這是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一場「人體冷凍復活發布會」的通稿中出現的句子。舉辦這場發布會的北京永生世界科技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殯葬服務。發布會選在清明節當天舉行。(華夏時報)
「公司引進國際領先技術,可以暫時讓目前治療不了的患者冷凍,解凍原則上可以復活,預計未來3-5年有機會可以治癒。」這是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一場「人體冷凍復活發布會」的通稿中出現的句子。舉辦這場發布會的北京永生世界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永生世界」),主營業務是殯葬服務。發布會選在清明節當天舉行。
參加這場發布會的「來自中美兩國的冷凍復活技術重量級專家」,包括美國醫藥公司奧西裡斯(Osiris)首席醫學博士麥沙、中歐協會會長孫清軍和自稱「人類終極事業奠基者」的王江火。但《華夏時報》記者在奧西裡斯(Osiris)官網上並沒有查到有首席醫學博士一職;除了該活動外,在網際網路上也查詢不到中歐協會會長孫清軍的其他信息。
據稱,舉辦這次發布會的三大主旨分別是「應用網際網路與冷凍技術相互融合」、「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中華傳統孝道文化」、「促進人類長生不老課題的破譯」。而這家公司目前正在謀求上市。
人真的能再生?
「人體冷凍復活」業務,是永生世界今年新上線的服務。相比冷凍復活的大噱頭,公司的規模就小了很多。
永生世界在通稿中稱,公司已經在上海掛牌,股票代碼:207293。經過多方公開渠道查詢,記者發現永生世界的實際掛牌平臺是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下稱「上股交」),所謂股票代碼,實為股權代碼。
根據永生世界提供給上股交的材料以及工商註冊信息,2013年7月,高張峰、睢長江兩人買下北京微訊唐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資500萬元成立永生世界,分別任執行董事和監事;其中高張峰出資499.9萬,為公司實際控制人。當時公司主營業務為技術推廣服務、廣告業務、會議服務和承辦展覽展示。
至2015年5月,包括4名管理人員在內,公司共有9名員工。當年8月,公司成功在上股交掛牌,業務重心變為殯葬業,通過公司網站「永生網」打造線上+線下的殯葬服務體系(「線上實景選墓、線下服務」)。永生網包含電商板塊「殯葬超市」和「老年商城」,銷售殯葬產品和老年保健產品(「一站式購買隨葬品、祭祀品」);「全國陵園」板塊介紹全國各地陵園;即將上線的「網上紀念」板塊意圖建立線上祭奠模式(「獨創的3D超高仿真互動紀念技術、定製化3D祠堂、網上墓地,可為故人上香、點燭、獻花、獻祭以及發表留言、祭文、上傳相片等」).
《華夏時報》記者拿到的一份永生世界商業計劃書顯示,2013年和2014年公司幾乎沒有收入,2015年全年銷售保健品約50萬元,2016年公司開始銷售北京周邊公墓,全年收入約200萬元,純利潤40萬元。
計劃書中寫明了公司掛牌上股交,計劃以500萬元到800萬元的價格出讓公司15%的股權,用於網站升級開發、產品推廣、人員開支和辦公場地費用等。
在公司老闆高張峰的微信朋友圈中,早在2015年3月就表露了公司要登陸新三板的意圖,只不過時間從2015年3月的「年底要上新三板」變成了2015年8月的「明年衝擊新三板」,再到2016年3月的「即將上市新三板」。
目前,「人體冷凍復活」被公司視為了新的業績增長點。《華夏時報》記者以對該業務感興趣為由聯繫了高張峰,他表示,公司目前為美國公司代理業務,負責將人運到美國,但人必須是死亡48小時以內或活著的時候,價格200萬元到300萬元。
對於關鍵的「復活」如何實現,高張峰並沒有更多地解釋,他告訴記者參照發布會通稿:「比如國內2003年非典時期,如果張三不小心得了非典,兩到三個月病毒細胞在他的體內迅速蔓延、短時間內可能死亡。如果按照正常流程人類死亡36個小時,屍體開始腐爛,再也沒有生存的可能。如果把張三在沒有死亡之前進行人體冷凍半年,等到科研人員把疫苗研製出來後,屍體解凍、把疫苗注入身體,是有機會治癒的。」
冷凍容易復活難
生物細胞在一定的低溫環境中會出現新陳代謝幾近停止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可以保持生物細胞的生命力。「人體冷凍復活」的願景是,將當下無法治癒的病人冰凍,保存到可治癒該病人的技術出現時,將人體解凍後進行治療,實現「復活」。
上海理工大學生物系統熱科學研究所的胥義教授,從事低溫生物醫學技術研究多年。他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從臨床應用角度講,目前對於稍微複雜的人體組織和器官的冷凍和復活,都還沒有實現。人體冷凍和復活的技術瓶頸,預計短期內是無法突破的。
他進一步解釋稱,想要保持生物細胞的活性,必須在零下一百多度的環境中讓細胞進入玻璃化狀態,這種冷凍技術叫玻璃化保存。生物細胞內的水分,在降溫到玻璃化狀態前的一定溫度範圍內會結冰,冰會損傷細胞結構導致解凍後細胞死亡。生物的冷凍保存就好比乘坐飛機,冷凍和解凍相當於飛機的起飛和降落,是最危險的兩個階段,必須在這兩個過程中快速跳過結冰溫度範圍,避免細胞水分結冰。這個問題在冷凍過程中已經基本解決,解凍過程中還沒有攻克。
針對在世的終末期病人冰凍在各國還是不合法的,目前的人體冷凍業務針對的都是屍體。有業內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即使在人死後的幾十個小時內及時冷凍處理,成功解凍後人也不會活過來。
人體冷凍研究所(cryonics)對此問題的回應是,現有醫學條件下認為是不可逆轉的死亡,在未來技術條件下未必不可逆轉,「現在很多活著的人,如果放到50年前,可能早就死了」,冷凍保存是給人以未來復活的可能性。
前述業內人士指出,從商業化運作來講,人體冷凍就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科學問題,你可以把它視為一種新的殯葬形式。對於出錢購買這種服務的人,買的是一種理念和信仰。
但問題在於,提供冷凍服務的公司是否對客戶做出「復活」承諾。對於這一問題,相比發布會上的豪言壯語,前文提到的永生世界的回應則是保守的。
另外不同於傳統商業服務合同的一點是,人體冷凍服務牽扯到保存,期限可能會是10年、20年,甚至上百年,超過了任何已有的商業項目周期。除了必須考慮公司的存續時間外,還要謹防利用項目本身的超前性和不可知性進行虛假宣傳。
發布會通稿中提道,人體冷凍研究所前總裁曾在會上發言。有媒體將其與美國機構Alcor基金會和俄羅斯的KrioRus公司並稱為三大人體冷凍機構。三大機構都為已過世的人提供全身或部分器官的冷凍保存服務,其中Alcor基金會曾為重慶女作家杜虹冷凍大腦。
高張峰表示,永生世界選擇了與美國醫藥公司奧西裡斯(Osiris)籤訂獨家代理協議,與人體冷凍研究所(cryonics)等三大機構的代理是通過另外一家公司開展的。
(責任編輯:DF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