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天幹地支」二十二字詳解之「丙」

2020-11-22 廣老師講國學

《說文解字》之十天幹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第三講:丙

古代的科舉考試,除了考學問之外,還要看你的書法(以書取仕)。

所以在古代凡涉及文字的東西,如皇帝的聖旨、大臣的奏章、科考的卷子、民間的書信契約、甚至藥方子,用今天的審美觀點來看,那都是書法作品。

書法是讀書人的基本功,讀過「大書」的人基本上都能寫一手好字。

古醫書
藥房

字寫的好不好,首先要看結構。字架子沒搭好,筆畫不成比例,字當然就難看。

所以在過去,學寫字先要描紅;學打拳的先要扎馬步樁。拳架子沒擺好就開始學套路、字架子沒搭好就開始寫行書,結果一定是歪歪扭扭、不成體統。

我們經常說「字如其人」。西方有「筆跡學」,專門為法庭判案提供證據。

漢字每一筆一划都有意義,只要你一下筆,每個筆畫就都帶有你的信息。如果你能解讀這些信息,感應到對方潛意識的層次,那麼對方所具備的信息就能夠被你解讀出來。

進入正題,我們今天講十天幹第三個字:「丙」。

「丙」字甲骨文
「丙」字 鄧石如 篆書寫法

「丙」字是象形字,在甲骨文和金文裡面,「丙」的字型是個有兩隻腳的青銅器,裡邊可以點燈。

所以這個「丙」字,又有炳然通明的意思,和帶火字邊的「炳」字是同樣的一個意思。

但是在後來的字典裡邊,「丙」字都按照會意字來解。

比如在《康熙字典》裡邊,把「丙」歸在「一」部,它「從一入冂」,也就是把「丙」字拆成一個「一」字,下邊一個入字和一個冂(冂讀音jiōng,字意:遠界也。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野,野外謂之林,林外謂之冂。象遠界也。)字。

入和冂又組成了「內」字。(注意:「內」字的解釋本來就是:內,入也。從口,自外而入也。)

「一」是什麼意思呢?「一」是道體,稱為「元」,我在之前《說文解字》的文章裡解釋過「元」(「元」的說文解字)。

「一」可以橫著寫,也可能豎著寫。

「一畫分陰陽」是橫著寫的「一」,它可以分割出不同維度的空間。古代有傳說,伏羲「一畫開天」,就是說「一」畫分天地,也就像把空間分割出了不同的維度。(盤古一斧天開劈地,斧子的軌跡也是個「一」嘛。)

縱向垂天地,是豎著寫的「一」,它是生命之氣的流動。我們講的「元氣」,上一講的「太乙」都是縱向的「一」,是生命之氣的流動(「乙」 說文解字)。

下面的「內」,又讀作「納」,是真一之氣流入體內,賦予生命以動力,成為生命之火。

所以「丙」在五行裡邊又稱為「丙火」

《說文解字》裡說:

「丙,位南方,萬物成,炳然,有文明之象(人類文明的象徵就是會使用火)。」

「丙」在十個天幹中排第三位,居南方,屬火,所以在漢語裡「付之丙丁」就是把東西燒掉的意思。(丁,也是居南方,屬火。丙屬陽火,丁屬陰火。一陰一陽。)

此外「丙」這個讀音通「病」,陽氣不足就是病的開始。

我們看「病」這個字,從疒從丙。「疒」讀音nè,表示倚靠(象形),人有疾病,像靠著、挨著的樣子。《說文解字》裡說「丙」的象是

「陰氣初起,陽氣將虧,體內一陰生,陽始虧,病初起」。

所以「丙」音通「病」。後世把「疾病」兩個字組合連用了,其實,病是指內傷、疾是指外傷。

我們看「疾」這個字,從疒從矢,矢就是箭,就是被人射中一箭的意思。所以說「疾」是指外傷

古書《爾雅·釋魚》曰:『魚枕謂之丁,魚腸謂之乙,魚尾謂之丙』。乙之象魚腸,丙之象魚尾,可無庸說。」但是漢朝以後就不用這個意思了!

希望通過此講,能讓大家更了解漢字中蘊藏的奧秘,更喜歡漢字。歡迎大家點讚、轉發與收藏。同時也歡迎大家在文下留言評論,因水平有限,難免訛誤,還望大家不吝賜教,共同進步。

相關焦點

  • 神秘的天幹地支二十二字詳解之「寅」
    《說文解字》之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第三講:寅今天,我們依然講兩個話題:第一個:研究「小學」的大師黃侃。段玉裁注:「髕,字之誤也,當作濥。」意思是說,許慎註解中的這個「髕」字是個錯別字,應當寫成「濥」。總而言之,我們只要記住:「寅」字是象形字,據甲骨文考證為矢形,小篆訛變,本義表示恭敬就可以啦。
  • 陽曆、陰曆、農曆、公曆,農曆的年月日天幹地支計算
    農曆的年月日天幹地支計算天幹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幹,及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曆之符號。
  • 知識分享:農曆十二月為什麼稱「臘月」以及天幹地支的含義是什麼?
    014.天幹地支的含義  天幹地支,是我國古代用以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系統,在古代的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幹支紀法。
  • 天幹地支到底都代表什麼
    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天幹地支相當於樹幹和樹葉。它們是一個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整體。中國古代以天為「主」,以地為「從」。「天」和「幹」互聯叫做「天幹」;「地」和「支」互聯叫做「地支」,合起來就是「天幹地支」。天在上主明是顯而易見的東西,地支為暗,主隱藏的東西,一般主內部陰性的社會屬性。
  • 如何推算月份的天幹地支
    如何推算月的天幹地支我們這裡講的年月都是以陰曆為準的,並且陰曆中也不是以春節劃年,初一分月的。年的劃分以立春為準,也就是說,雖然是春節了,但如果沒有到立春,還不能算是下一個陰曆年。月的劃分也不是以初一為準,以農曆節氣為準。昨天說了年的天幹地支推算方法。還有比較好的方法。年的天幹位數減3就可以了。
  • 天幹地支五行解讀
    「幹支」,天幹共有十個字數,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有十二個字數,排列順序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在破解了陰陽與五行以後,運用陰陽五行的基本原理,本人又破解了天幹地支之謎,從一步步的破解中,發現了古代人們創造天幹地支的現實依據和基本原理,發現了它們創造天幹地支的真正用意。天幹地支的真實用意天幹與地支有什麼作用呢?人們最普遍的認為,它們是用來記載時間的工具,它可以記時,記日,記月,記年。
  • 西方推演計算唯一沒有蠶食掉的神壇,八卦推演之十天幹十二地支!
    網絡上對十天幹十二地支的詮釋是:在中國古代的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幹支紀法。
  • 奇門遁甲之陰陽五行,天幹地支九宮八卦,河圖洛書的神秘一面!
    在道家經典中,有一門神秘的學問,奇門遁甲。奇門遁甲和易經一樣被稱為玄學,之所以被稱為玄學,一方面是因為其玄奧,另外一方面也因其玄乎。關於奇門遁甲,就有一種很玄乎的說法,讓人諱莫如深,而今天我們簡單來理清一下奇門遁甲之陰陽五行,天幹地支,九宮八卦,河圖洛書一些常識(雖說「十個奇門九個瘋」。意思是說修習奇門遁甲的人,十個裡面有九個都會變瘋。
  • 天幹地支五行屬性_生辰八字取名字_懷孕_太平洋親子網
    天幹地支產生炎黃時期,天幹地支紀年法以立春作為一年的開始而不是以農曆的正月初一。在中國古代的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生辰八字五行是指八字的天幹地支五行。天幹地支根據中國五行理論,字的五行屬性分為金、木、水、火、土共五種五行屬性,每個漢字對應一種五行屬性。
  • 八卦圖之三:後天八卦與天幹地支
    打個比方,九州之中,荊州屬南方,屬火,尚赤色;那我們把視角切換到荊州內部,荊州之民要不要按照四時的方式,進行耕作、漁獵?要不要結婚的時候著紅色、喪葬的時候著白色?聖人之道,就是遵循天時,依據地勢,在無形中教化民眾,而不是生搬硬套,強制執行。3.10 天幹地支天幹和地支,其發明之初,是先民用來計量日子的。
  • 天幹地支如何配六十甲子?幹支含義是什麼?地支的十二生滅狀態
    十天幹十二地支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兩者按固定的順序互相配合,組成了幹支紀法。
  • 天幹地支與時間的詳細解讀
    天幹地支這共二十二個的符號錯綜有序,充滿圓融性與規律性。它顯示了大自然運行的規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 動,和「陰」與「陽」的作用結果。中國幹支歷包含了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迴圈運化的規律。幹支歷主要由幹支紀年、幹支紀月、幹支紀日、幹支紀時四部分組成。
  • 八字初學者必背的核心內容 五行與天幹地支
    序 上一章中,我們已經學習了陰陽與五行,在這一章中,我們主要講解天幹地支與五行的對應關係。 一個完整的八字命局預測盤就是由天幹和地支組合的,圖片會放到本章節的結尾處。
  • 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怎樣成為了超級組合的「六十甲子」
    之前我們談了很多關於十天幹,十二地支的理論知識,看起來天幹地支好像很複雜神秘,但其實說到底,十天幹,十二地支22個符號就像英語裡的二十六個字母,也像化學中的元素周期表,幹支22個符號關鍵還是要看如何運用和組合。
  • 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天幹地支我們聊一聊
    A.甲戌年B.甲午年C.戊戌年D.庚午年一、知識講解(一)歷史和發展傳說早在公元前2697年,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一些學者從中國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湯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探究十天幹中的字已被用於名號這一特有現象。
  • 四方五行與天幹地支宜忌
    【幹支配陰陽五行】幹支與陰陽的配合較簡單,即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中按排列順序,凡為奇數者屬陽幹,為偶數者屬陰乾。具體為:天幹中甲、丙、戊、庚、壬五者為陽幹,乙、丁、已、辛、癸五者為陰乾;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六者為陽支,醜、卯、巳、未、酉、亥六者為陰支。幹支與五行相配要複雜得多。
  • 「天幹地支」你知不知
    02「天幹地支」內涵十天幹: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甲、丙、戊、庚、壬為陽幹,乙、丁、己、辛、癸為陰乾)十二地支: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
  • 天幹地支原意與生肖的傳說
    地支是中國古人用於紀年、月、日、時辰之用的,木星的軌道分為12個部分,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木星的公轉周期是12年,被古人用來紀年,所以又叫「歲星「。地支起於何時不可考。
  • 天幹與天幹、地支與地支、地支與天幹之間如何相互作用?
    3、八字的天幹與天幹、地支與地支、地支與天幹之間的相互作用,有三種方式:(1)直接作用:相鄰的天幹與天幹之間、相鄰的地支與地支之間、同一組幹支之間的直接發生作用。地支作用天幹,天幹不能作用地支。(2)間接作用:不相鄰的天幹與天幹之間、不相鄰的地支與地支之間、不相鄰的地支與天幹之間間接發生作用地支作用天幹,天幹不能作用地支。
  • 10天幹,12地支的來歷和含義
    我們知道任何一種物質都具有「陰」「陽」雌雄兩性,因此五行也同樣具有陰陽雌雄兩性,如果把五行分成陰陽兩性就是: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這就是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來歷。十天幹也是古代人們用的十進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