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財經報摘:央行注水2650億 四季度流動性料有改善

2021-01-10 網易新聞

隔夜資本市場——

紐約股市下跌報收

由於投資者在即將開始的財報季之前保持謹慎,加上全球經濟放緩陰影籠罩市場,9日紐約股市三大股指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下跌報收。截至當天收盤,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比前一個交易日跌110.12點,收於13473.53點,跌幅為0.81%。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跌14.40點,收於1441.48點,跌幅為0.99%。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47.33點,收於3065.02點,跌幅為1.52%。

倫敦股市股指9日下跌0.54%

倫敦股市《金融時報》100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9日收跌,報收於5810.25點,比前一交易日下跌31.49點,跌幅為0.54%。英國臨時電力供應商亞力克公司和企業服務公司CAPITA當天均遭到券商降級,兩隻股票價格分別下跌了3.71%和3.41%,分別排在跌幅榜前兩位。

中東局勢趨緊促國際油價大漲

由於土耳其和敘利亞之間的緊張局勢升級,國際油價9日大漲,紐約油價重返每桶90美元上方。到當天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1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大漲3.06美元,收於每桶92.39美元,漲幅為3.43%。11月交貨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大漲2.68美元,收於每桶114.50美元,漲幅為2.40%。

紐約金價9日收跌

由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投資者擔憂市場對黃金的需求可能減弱,紐約黃金期貨合約價格9日繼續下挫,小幅收跌。當天,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市場交投最活躍的12月黃金期價收於每盎司1765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0.7美元,跌幅為0.6%。

中國證券報——

首隻券商系併購基金推出倒計時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中信證券旗下的中信併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日前正式登記成立,首隻券商系併購基金有望近期推出。消息人士透露,中信併購基金成立初期的首批到位資金預計達30億元,目前中信併購基金的儲備項目規模已達90億元,成立後將重點投向金融與商業服務、消費與農業、製造與科技、能源與材料、文化與傳媒等行業。

匯金三季度增持中行近1900萬股

根據上市公司已披露信息,中央匯金公司三季度增持了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股份。中行9日發布公告披露,匯金公司三季度增持1881.24萬股中行股份,增持力度明顯強於二季度。工行8日發布公告披露,匯金公司三季度增持626.63萬股工行股份。業內人士預計,未來匯金公司仍將增持四大行股份,但增持力度將取決於市場走勢等具體因素。

IMF:主要經濟體應進一步放鬆政策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2012年秋季年會舉行首日(9日),IMF發布半年度《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將分別增長3.3%和3.6%,較7月份的預期值分別下調0.2個和0.3個百分點。這已經是今年以來IMF第二次對全球經濟增速預期做出下調。該機構同時預計今明兩年中國經濟增速為7.8%和8.2%,與8日世行給出的最新預測值7.7%和8.1%相近。

新一輪家電下鄉政策有望年內出臺

據了解,家電下鄉政策即將於2013年1月到期,相關部委正在醞釀新一輪促消費政策。中國證券報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新的促消費政策可能今年底前出臺,但家電下鄉補貼將側重節能環保型、中小件產品,以往的空調、冰箱、電視等大件品類或不會被納入。

上海證券報——

保險巨頭罕見集體加倉 規模逾百億

2000點一線儼然已成保險資金加倉區。記者昨日從京滬多家保險巨頭了解到,作為股市主力軍之一的保險資金已明顯從前期的謹慎觀望轉為集體試探加倉,在2000點一線連續多日相繼抄底,包括申購基金和自購股票。據知情人士透露,9月28日開始,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泰康人壽等多家保險巨頭,相繼踩動加倉油門。據了解,截至目前三個交易日,上述保險巨頭加倉規模已累計超過100億元。

易綱、朱光耀將參加IMF和世行年會

記者9日從中國人民銀行和財政部獲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定於10月12日至14日在日本東京舉行理事會年會,央行副行長易綱和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將率團參會。據悉,在當前世界經濟和金融市場面臨嚴峻挑戰的背景下,本次年會將討論歐債危機應對、基金組織改革、世界銀行改革等重要議題。年會期間還將召開金磚國家財長/央行行長會議、東亞峰會財長會、金融穩定理事會會議等其他多邊會議。

經濟參考報——

中移動1800億啟動4G建設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中國移動獲悉,今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移動全面啟動4G網絡建設。其中包括:2013年開始在國內100個城市進行T D -LT E(我國4G技術標準)設備採購,以及2013年建成T D -LT E基站規模超過20萬個,即2013年新建基站18萬個,據介紹,這一投資總額將達到約1800億元。

央行周二開展2650億逆回購操作 四季度流動性料有明顯改善

在周二例行的公開市場操作中,央行開展了1650億元7天期和10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分別持平於上期的3.35%和3.60%。分析師表示,6500億元規模的逆回購將在10月份集中到期,預計央行將維持較高的逆回購力度以維持資金面穩定。

我國石油地質資源量增至881億噸

國土部9日公告,根據國土部組織石油公司開展最新動態評價結果表明,我國石油地質資源量比稍早完成的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增長15%,達到881億噸,可採資源量增長到233億噸。

中國醫藥重組進程受阻

因換股吸收合併議案遭天方藥業股東會議否決,備受業內關注的中國醫藥重組暫告中斷。一位參加了天方藥業臨時股東大會的天方藥業小股東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投反對票的股東一部分是不滿換股比例,認為換股比例過低,另一部分則是希望獲得現金選擇權。不過,上述中國醫藥人士卻表示,合併方案中的換股比例並不低,是較為合理的水平。

證券日報——

滬深首份三季報亮相

9日晚間,魯豐股份率先披露滬深兩市首份三季報。根據報告顯示,公司擺脫上半年虧損困局,在第三季度成功扭虧,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98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2.8%。克服上半年業績虧損影響,前三季度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則約為632.8萬元。公司同時預測,2012年全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增長70%-100%,約為2008.88萬元至2363.39萬元。

證監會對廣東新大地進行立案稽查

10月9日,中國證監會通報了對廣東新大地進行立案稽查的有關情況。同時,中國證監會還通報了對深圳珈偉股份首發項目相關責任主體採取監管措施的有關情況。在此之前,2011年3月28日,中國證監會受理新大地發行申請;2012年5月18日,中國證監會創業板發審委審核通過新大地的首發申請;2012年7月3日,新大地和保薦機構南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向中國證監會提交終止發行上市申請。

9月CPI同比漲幅或回落至2%以下

9月份CPI與PPI數據將於下周一出爐,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三季度CPI同比漲幅可能約為2%,並且將會在四季度出現回升。儘管近幾個月國內新漲價因素回升以及發達國家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操作力度加大等預期增加了未來物價反彈的壓力,但受翹尾因素回落、國內生產需求不振、油價可能下調、國內糧價可能平穩、經濟增速難以大幅回升等因素影響,預計年內物價不會出現大幅反彈。

證券時報——

洛鉬首日大漲221% 較H股貴2.4倍

洛陽鉬業股價上市首日狂飆超過2倍!這一表現既在市場意料之中,也在市場意料之外。意料之中的是,經過首發股價減半、融資規模大幅縮水之後,市場普遍預期該股上市首日會有不俗的表現;意料之外的是,該股漲幅居然高達221%,創下了今年以來上市新股的最大漲幅。

前三季近半券商理財產品虧損 超八成為權益類

前三季度券商理財產品一直沒能看到股市的好臉色。滬深300指數和上證指數前三季度分別下跌2.24%和5.15%,受此影響,近一半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未能擺脫虧損窘境。其中,券商權益類集合理財產品表現慘澹,平均回報率-1.68%;固定收益類產品平均收益率為2.93%。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債強股弱」格局較為明顯。

9月新增470億 基金持債量突破2萬億

基金公司頻頻發力固定收益基金,推動基金持債量的持續攀升。截至2012年9月底,基金持債量首次突破2萬億元大關。中國債券信息網昨日下午發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9月基金增持470.3億元債券,總持債量達到了20078.97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新京報——

胡潤地產富豪榜人均財富降5%

在昨日發布的《2012胡潤房地產富豪榜》上,萬達董事長王健林以財富450億元成為榜單首富,吳亞軍家族以財富350億元排名第二位,比去年減少50億元。今年,上榜富豪財富平均縮水5%,比五年前時財富下降17.4%。

聯想12億港元增持Medion股權

昨天聯想集團發布公告稱,斥資約12億港元增持德國電子廠Medion AG股份。交易完成後,聯想對Medion AG持股比例上升至79.81%。據聯想公告,其旗下全資附屬公司Lenovo Germany將按每股期權股份13歐元的收購價向Medion AG大股東購買全部887.4萬股期權股份,總收購價為1.15億歐元(約11.63億港元)。

黃河大橋免費 中原高速營收降10%

中原高速昨日公告稱,鄭州黃河公路大橋終止收費涉及的補償事項正在研究。但中原高速失去一個「利潤奶牛」已成定局,該業務佔中原高速2011年營收的10%,今年上半年的營業利潤率超過55%。中原高速昨日稱,鄭州黃河公路大橋2011年的收入佔公司營收的10.36%,相關補償事項還在研究。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央行MLF操作是什麼意思 對19家銀行進行MLF操作3940億
    在近日債市連續大跌的背景下,央行通過多種措施釋放流動性。  央行微博消息,12月16日,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結合近期MLF到期情況,人民銀行對19家金融機構開展MLF操作共3940億元,其中6個月2070億元、1年期1870億元,利率與上期持平,分別為2.85%、3.0%。
  • 中國三季度GDP增速6% 四季度貨幣政策風向會怎麼變?
    來源:第一財經作者:周艾琳三季度經濟數據出爐,四季度政策會有何指向?10月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三季度GDP同比增長回落至6.0%,前值為6.2%。針對這一數據,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多家中外資機構普遍表示,外部經濟環境仍是影響企業信心和投資活動的主因,而國內的逆周期調控政策則起到了託底經濟增長的作用。四季度,出口雖然仍面臨一定壓力,而房地產投資在9月維持高位,同時基建投資繼續反彈,為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提供了支持。
  • 央行連續10個交易日暫停逆回購!本周會有「動作」嗎?
    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16日電 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依然暫停,據央行公告,10月16日開展2000億元1年期MLF操作,中標利率3.30%,與前次相同。因今日無逆回購和MLF到期,實現淨投放2000億元。央行公告值得一提的是,十一假期後,央行連續未開展公開市場操作,而且連續十個交易日「按兵不動」。10月15日,央行組合降準中定向降準第一次實施落地,央行在公告中稱,「今日是對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的第一次調整,釋放長期資金約400億元。」
  • 元旦8000億資金大禮包!央行為何此時全面降準0.5%
    此次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多億元。天風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廖志明對記者表示,此次降準是對前期總理要求的具體落實,也可應對1月春節取現、地方債發行等對流動性的衝擊,並助力銀行1月較大量的信貸投放,支持經濟穩增長。
  • 1月流動性月報|1月靜態流動性缺口規模約3.87萬億。
    資金價格運行方面:上旬,MLF超預期投放後,資金面預期改善,但隨著央行公開市場流動性回收,資金價格面邊際收斂,特別是7號MLF到期,隔夜回到1%以上,7D加權價格回升至政策利率附近;中旬,繳稅截止日之前資金價格再次邊際上行,15號繳稅截止日和MLF投放窗口重合,超預期投放9500億,其後資金下探後再次回升
  • 馨月說財經:市場資金面偏緊 央行公開市場加大投放力度
    雖然國內三令五申,將嚴厲處理逃廢債等問題,但是市場對打破剛性兌付猶有預期,這令債券市場壓力猶存,導致收益率上行,債券市場的直接融資壓力加大,根據Wind數據統計,永煤違約次日至12月16日,信用債取消發行規模達1293億,其中不乏AAA高評級主體。
  • 明年海外會發生什麼:央行退出?財政懸崖?不,是流動性「洪水滔天」!
    而這一點,正是他所領導的團隊看多2021年股市的一個重要理由:在流動性方面,我們既關注「狹義」指標,也關注「廣義」指標……我們預計,以這兩種指標衡量的流動性都將在2021年擴大。央行們將加大QE?明年美國財政部面臨著大約2.4萬億美元的國債淨髮行量,但按照美聯儲當前的資產購買速度,預計美聯儲將只把其中不到一半(9600億美元)貨幣化。
  • 央行重啟逆回購 利率下降0.05%
    央行上次逆回購還是在10月25日,操作量為300億元,至今相隔24天。數據顯示,央行上次下調逆回購利率還是在2015年四季度。由於昨日無逆回購到期,故公開市場淨投放1800億。央行逾三年來首次下調7天期逆回購利率Wind數據顯示,自2018年3月22日以來,央行開展的7天逆回購中標利率均為2.55%,且這一中標利率被認為是指導利率,與存款類機構質押式回購DR007加權平均利率相比較,衡量市場流動性水平。而從目前市場的資金面情況來看,由於繳稅高峰期等因素影響,資金利率處於相對高位。
  • 央行持續回籠資金 對債市有何影響
    央行持續回籠資金 對債市有何影響 來源:證券時報網央行今日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200億元逆回購操作。由於今日有2500億元逆回購到期,因此,今日央行淨回籠2300億元。資金面方面,8月31日,跨月的隔夜資金利率出現暫時性上升。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隔夜昨日上行42.1個基點,而7天和14天期則基本持穩。
  • 張春:中國央行進行離岸流動性操作是統籌在岸和離岸人民幣發展的...
    摘 要近年來中國與境外金融市場的直接聯通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入了一個新發展階段,也顯著改變著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的動力和規模。圍繞此話題,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院長、金融學教授、匯付天下講席教授張春與其合作者共同撰文,分享最新研究觀點。
  • ...月1日起下調再貸款、再貼現利率 在一定程度顯示央行寬鬆的意願...
    目前市場多空因素俱現,國常會中總理宣布,綜合運用降準、再貸款等工具,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進一步通過引導貸款利率和債券利率下行、發放優惠利率貸款,後續降準仍可期待;備受的最近幾期抗疫特別國債,中標利率明顯低於中債估值和市場預測均值,在一定程度緩和市場壓力;央行決定於7月1日起下調再貸款、再貼現利率,在一定程度顯示央行寬鬆的意願。
  • 央行mlf是什麼意思?央行mlf對股市的影響
    市場對今日釋放的MLF操作意見不一。有分析師認為,央行MLF操作,表示了維穩的態度。近期市場跌幅較大導致「人心思漲」,進而對於監管層面的緩和信息反應比較敏感,即使增量信息本身色彩比較中性。  但也有分析師認為,不要對MLF操作過於樂觀。這只是央行正常的流動性管理和基礎貨幣投放的方式。截止4月末,MLF餘額為41083億元。
  • 財經早報:抖音回應PGone視頻洩露事件;SOHO中國否認資產出售
    財經早報,由百家號與金融界聯合推出,每天3分鐘,縱覽全球財經資訊。2019.10.31周四#今日要聞#1.央行上海總部:促進金融科技發展,支持上海建設金融科技中心央行上海總部《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關於促進金融科技發展 支持上海建設金融科技中心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推動以密碼技術、量子技術、生物識別技術為代表的安全技術自主創新及研發。大力支持基礎密碼技術、進階密碼技術等底層密碼技術的研究,推動密碼技術的應用與發展。
  • 1625億mlf操作是什麼意思?MLF大量到期或致流動性缺口
    文章來源:財經網  央行18日對金融機構開展MLF操作共1625億元,13日對17家金融機構開展MLF操作共2855億元。在外匯佔款持續減少、流動性供給收縮的背景下,央行持續給予金融體系流動性支持在情理之中。而面對4月企業繳稅與MLF大量到期可能造成的流動性缺口,此時央行通過MLF操作提供中期流動性供給就顯得更加及時。
  • 央行孫國峰:貨幣政策應加強國際協調,「三支柱」維護宏觀經濟均衡
    「央行改善了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核心就是對槓桿率的管理。」他解釋稱。2016年起,央行將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機制「升級」為宏觀審慎評估(MPA),從資本和槓桿、資產負債、流動性、定價行為、資產質量、外債風險、信貸政策執行七大方面對金融機構的行為進行多維度引導;隨後,央行又於2017年一季度正式將表外理財對應的資產納入MPA的廣義信貸範圍,以合理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表外業務風險的管理。
  • 中國央行今日開展億元逆回購操作,因今日400億元逆回購到期,當日...
    2020-11-30 09:06:37來源:FX168 中國央行今日開展億元逆回購操作,因今日400億元逆回購到期,當日實現淨投放1100億元。
  • 中國央行今日未開展逆回購操作,因今日有1000億元逆回購到期,當日...
    2020-08-03 09:01:09來源:FX168 中國央行今日未開展逆回購操作,因今日有1000億元逆回購到期,當日實現淨回籠1000億元。
  • 每日財經觀察|網絡小貸迎來最強監管,30億撬動3000億玩法不再
    每天十分鐘,把握財經要點。 今天是2020年11月5日星期四,歡迎來到每日財經觀察。(中新網) 2、網絡小貸迎來最強監管,30億撬動3000億玩法不再 某券商非銀分析師認為,按照現有表內貸款最高5倍槓桿疊加聯合貸款出資比例不低於30%,殺傷力堪比氫彈級別。